更新时间:2022-09-29 11:41
石广智,著名摄影家。国家一级摄影师。1955年生,系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连续三次获得中国摄影金像奖。1999年,他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摄影创作。近年来有百余幅作品在国内、国际影赛中获奖、入选。其中《金色年华》获“第十九届全国摄影艺术展”铜牌奖;《蕉荫百合》获“上海第五届全国摄影艺术展”入选奖。
石广智,1955年出生,辽宁省锦州市人。现供职于交通银行福州分行。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连续三届获中国摄影界最高奖——金像奖。
石广智:著名摄影家。国家一级摄影师,中国摄影家协会德艺双馨会员,福建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金融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是全国唯一连续三届获得中国摄影界最高个人成就奖“金像奖”(五届、六届、七届)。其摄影作品多以创意手法来表现,在中国具有相当的影响力。曾先后应邀在北京、广东、深圳、上海、济南、河南、安徽、沈阳、福州、厦门、泉州等几十座城市的大专院校及摄协单位举办摄影讲座,被中国摄协评为建国50年来为摄影事业做出“突出贡献摄影工作者”。
(概述图片来源:)
福建摄影家石广智一直以拍照花卉见长。他原来独创的多层遮掩分次曝光的花卉拍摄手法.和该系列以《花非花》命名的作品已广为人们所就悉。石广智在《花非花》系列以后,将自己的镜头转向了竹子,同时也对自己以往的拍照方法进行了调整,他在这个以《清风竹影》为题的竹子拍摄中,继续坚持他原来使用们熟的一底多次曝光技术,对拍照对象进行多次的曝光。
他有时利用在自然风动中竹子的摇曳,有时利用单腿脚架拍照时的自然晃动,多次曝光后对象在底片上形成虚实相间、亦真亦幻的影像,他同时还结合虚实焦点的变化,让影像在叠加、动静和虚实三重变化表现中展示。
他的竹子,有的迷离,有的纷繁,有的优雅,有的华贵,有的辉煌,在变幻的自然光线下,很好地表现了竹子“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技。月光疏已密,风声起复垂”的生命状态,昂扬着蓬勃向上和跃动活泼的精神。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用这些手段所取得的效果都是纯摄影的,和以往画意式的竹子摄影有着根本的区别,具有摄影影像独特的美感。
而且,他的这些摄影也是很难重复的,不可能出现时下某些风光摄影只要站准拍摄点,时间和曝光相似就可重复一样的尴尬现象。因为对影像的每一次叠加处理,都是一次想像力的突破和对技术掌握程度的考验。因而石广智的竹子摄影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摄影。
1998年8月开始从事摄影创作,有158幅作品在国内、国际性影赛中获奖或入选。其中《金色年华》获“第十九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铜牌奖,并由中国摄影家协会选送韩国展出。《蕉荫百合》入选中国上海“第五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秋歌》、《花之梦》、《圣洁》等6幅作品入选香港“第31届国际摄影沙龙”。有百余幅作品及文章在《中国摄影》、《大众摄影》、《中国摄影报》、《中国摄影家》、《摄影世界》、《摄影之友》、《中国艺术报》、马来西亚《华侨日报》等十几种报刊杂志上发表。
1999年开始在《中国摄影》等多家专业刊物上发表作品,较有影响的作品有:《金色年华》、《清风》、《花非花》系列;《荷塘物语》系列、《海滨的音诗》系列,《清风竹影》系列等。其作品多次在国际、国内影展影赛中获奖大奖。
2000年12月获福建省第三届百花文艺奖(政府奖)
2001年4月获首届“福建杰出青年摄影家”称号
2001年6月应邀在北京举办“花非花”个人摄影艺术展
2001年9月出版《花非花·石广智摄影作品集》
2001年10月获第五届中国摄影金像奖(中国摄影界最高奖)
2001年11月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德艺双馨”优秀会员称号
2002年12月获福建省第四届百花文艺奖(政府奖)
2002年12月获国家文化部第12届“群星奖”(国家政府奖)
2003年1月获2002年度“中国摄影十杰”称号
2003年8月中央电视台《瞬间世界》播出个人专访
2004年10月获第六届中国摄影金像奖(中国摄影界最高奖)
2004年11月出版《金奖之路·石广智获奖摄影作品解读》
2006 被中国摄影家协会评为“为摄影事业做出突出贡献摄影工作者”
2007 获第七届中国摄影金像奖
第五届金像奖作品《花非花》系列
第六届金像奖作品《清风竹影》系列
第七届金像奖作品《橱窗里的风景》系列
作品《海滨音诗》系列精选
作品《清风》
摄影书籍《石广智解密多重曝光》《石广智谈摄影》《石广智创意摄影精编》
《 花非花·石广智摄影作品集 》
《金奖之路·石广智获奖摄影作品解读》
《 石广智创意摄影实例 》
石广智:摄影是我生命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使我知道怎样对待人生、怎样说话、怎样走路、怎样抒发对大自然的情感。有人说,创作需要耐得住寂寞,我的想法不同,有相机在身边,我丝毫没有孤寂的感觉,它们如我最亲近的家人,我从不离身,你看。(石广智从腰间拿出一部小型数码相机)。
小相机同样精彩
石广智:当然,说出来也许你不信,我这次获得金像奖的照片就是用这小“傻瓜”拍的。《橱窗里的风景》系列照片由于需要经常在橱窗前走动,使用大相机反而不便。拍片时为避免影响店家生意,提高抓拍的成功率,拍摄前我事先观察好画面,拍摄距离及角度,利用平均测光模式、光圈优先、自动对焦模式(机内点对焦)的方法。
对想要拍摄的画面亮度、反差及其他,提前做出准确判断,以此调整曝光量的补偿,力争速战速决一次抓拍成功。为了拍摄橱窗内的风景,我几乎日日行走于福州街头,因为每一次造型的更替,服装的改变,所产生的效果都是不同的。
业余的摄影爱好者
石广智:我虽是业余爱好摄影,但我对摄影的热爱丝毫不亚于其他的专业摄影家,我将我闲暇的所有时间、精力都投入到摄影中。而且,我自小喜爱摄影画画。高中时代,我就经常借用一位朋友的相机,当时的相机只能使用胶片,由于价格昂贵,我也只是偶尔借用。后来上山下乡,我因艺术方面的特长,一直从事宣传工作,拍照片、制作幻灯、放电影。
下乡两年半后,我又以特招兵身份进入长春市81021部队政治部宣传处,同样做宣传工作。虽然以往的拍摄都是工作所需,但我对摄影的热爱从未间断,因此,当我1999年初开始业余摄影创作时,相机于我并不陌生,摄影于我并无困难。至此后,我的许多作品发表于《中国摄影》等多家专业刊物上。而且,开始创作的第一年,我的一幅作品就在国展中获奖。
生活态度
石广智:我是个追求完美的人,我认为,我周围的一切都充满着绚丽的色彩,所以看待事情,我往往会看到事情美好的一面,而忽略掉悲伤。同时,我也把这份乐观积极的心态运用到摄影中,你看,我的作品大都是唯美的,不能说没有瑕疵,但至少人们在欣赏时有种美的感受,有份愉悦的心情。
石广智:在我眼中,人生不能永远一帆风顺,总有波澜起伏,最重要的是淡定的心态。我喜欢美好的事业,也擅于让自己在纷扰的大千世界中寻找美好。遇到困难,我不会回避,但也不会惧怕,我会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解决问题,这就是我为人处事的原则。我想也正是这种乐观的性格,让我心情愉快,让我在最平凡的世界中,挖掘最美丽的瞬间。
九月,秋风抚面,丝丝凉意,石广智正准备着去青海领奖。记者问及将来有何打算时,他说:“艺术永无止境,我喜欢摄影,我会一如既往地做下去,直到我走不动,拿不动相机为止。”
折射也美丽
“忘了是哪一天,平时不大逛街的我,偶然路过福州繁华的商业街,街道两旁商业橱窗里的景色强烈地吸引了我的视线。那些人偶模特身着靓丽的时装,有的高雅脱俗,有的青春时尚,或端坐凝思,或伫立远望,或面带微笑,或脉脉含情,如梦如幻,栩栩如生。更奇特的是,一方方橱窗玻璃的折射,尽情地将繁华的街景揽入怀中,幻化出一幅幅既有时尚感又兼具韵律美的画面,我立刻有了想要通过镜头记录这些神奇构图的冲动。从那天起,我开始利用工作之余,在福州的商业街上到处寻找‘风景’。东街、中亭街、津泰路、八一七路、杨桥路———几乎走遍了福州的商场、店铺。”
第一幅获奖作品
石广智:《花非花》系列中的一幅《金色年华》,同样也是金像奖作品之一。有人说,它像梵高的《向日葵》,装饰效果极佳。
电脑制作?
石广智:实际他们是一种误解,这里边好多作品,我的画册里面是有三分之二通过多次曝光,有三分之一是一次拍摄的,没有经过电脑,也没有经过暗房这么拍的。比方说这一幅,第一次拍的时候是没有花,背景是我画出来的,我事先设计好的,然后再拎着相机,再去找我这个主题,如果我觉得这个花很美,然后我就把这个花,后边放块黑布,再进行第二次曝光,一般来讲,简单来讲说是这是两次曝光,实际这是进行了三次曝光,这个盛开的荷花和残败的莲蓬,当时它没有生长在一起,我是通过两次加上背景的一次曝光,是三次曝光,把它组在一个画面上,简单地说就是暗房加工和电脑处理加工这个过程,我在拍的时候是一次把它完成的。在拍之前你的脑子里边已经有了这张照片的样子。
石广智:因为我以前用的相机是135相机,它的观测镜很小,夸张点说,我在观测镜里看的位置,相差1厘的话,拍出的照片可能会相差10公分。像这一幅,拍出的难度特别大,凭感觉记忆我当时大概拍了6张,只选出一张,拍这个效果,前后都要遮挡,我当时拍之前我是画个背景,当时没有花,只是这个画面,然后对准我这个画面进行第一次曝光,然后我再找我理想中的花,我觉得这两种菊花比较合适,然后在拍的时候,我的花的主体后边要放黑布遮挡,为什么呢,就把我需要的东西留出来,不需要的东西通过黑布给去掉,还有最难的一点,在拍的途中,花的前面也要遮挡,如果不遮挡的话,拍之后,花茎,花杆会露出来,就不真实了,因为我这个整个画面是想达到大写意的国画效果。
拍摄方式
石广智:当时拍的时候,也是经过了一边思考,一边实践,我自己是学美术,但我这个美术跟摄影是一样,也是业余爱好,也没有经过科班毕业,当时我想,能不能把美术的东西,融到摄影里边去,我就进行一次尝试,有一次去公园拍郁金香,郁金香确实很美,颜色很新鲜,但它生长就很单调,很难拍出自己的新意,后来我就通过一种尝试,在一张黑纸上用各种颜色的粉笔在这个黑纸上抹几道,画几笔,然后拿着这个黑纸,到公园去,看着这朵花不错,然后我对准我这个带颜色的黑纸,拍了一张。我又把这个黑布放到花后边,然后又拍了一张,两次曝光,当时拍了两张,回来之后一看,洗了之后,感觉还不错,很有新意,而且很多朋友看了之后都很兴奋,都以为是电脑制作的。这一下我就来灵感了,然后就自己一边摸索,一边构思,一边拍,整整拍了一年。
石广智:有那句话就是,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好多人也讲,石广智你这里边,作品里边好多是融入绘画的东西,达到“花非花”画意的效果,但是我心里就琢磨,如果不用这个方法,能不能达到画的效果,动了好多脑筋,然后进行几次尝试,像这幅,我就想,利用反转片,一次拍摄,想达到油画效果,当时我进行了几次尝试之后,基本是心中有数了,然后我正式去拍,在前面放块玻璃,然后抹上凡士林油,并不是乱抹,通过取景器一边观察,一边涂抹,我需要抹的地方我就抹一抹,不需要抹的地方就把它留出来,像中间叶子这块质感很好,或者体现摄影的特点,我这块就没有抹,拍的时候,关键就是焦点要对准我手抹的这个粗粗的纹路,拍完之后,很像一幅油画。
石广智先生在摄影之路上,实现了我国“艺术类”金像奖三连冠的骄人业界(2001年、2004年、2007年)。 三届“金像奖”作品分别为:第五届《花非花》系列;第六届《清风竹影》系列;第七届《橱窗里的风景》系列。那么,大师是如何让自己的摄影登丰造极的呢?
2006年,他在接受海峡摄影时报记者陈夫专访时,畅谈了他的摄影心得(摘记者原文):
第一眼见到石广智的摄影作品,我的视觉猝然盲目起来,竟一时间无法分清展现眼前的是影作还是画作。后来,我才得知这是石广智“丹青会乳剂”创新手法在摄影创作作品中生发的特质,其手法一改传统摄影模式,多采用同底片多次曝光来完成创作意图与思想表达,致使作品的内涵与艺术感觉相得益彰,从而大大方方成就了创作者无与伦比的艺术风范。就在这种艺术风范中,石广智最终以不懈的创作、自我突破的创新意识赢得了一位摄影者梦寐的至高辉煌。
石广智于1998年进行摄影创作,而在短短的三年之后便以系列作品《花非花》摘得中国摄影界第五届最高奖“金像奖”,且于2004年梅开二度,凭系列作品《清风竹影》再次握手第六届“金像奖”。于是,我们不禁要问,石广智这一煞人“福份”究竟是怎样“炼成”的呢?对此,石广智所给出的回答,我想在众多摄影者心中产生的震撼是最为不可思议却又太于寻常了。
石广智首先肯定的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作为一名摄影者除了勤奋与执着,是没有“懒人”密笈的,没有思想者便无从谈摄影创作。他说,概括起来便是“四多”,即“多看、多学、多思考、多实践”。所谓多看,就是要多读图。多读一些国内外优秀摄影作品,包括一些美术作品。看多了,头脑便得以“开窍”,视野得以开阔,创作时就不会有无处适从之感;所谓多学,就是要多学他人作品的长处。面对优秀作品,要有意识的学习,研究作品拍摄的用光、构图及创意等,以提高自己的拍摄艺术;所谓多思考,就是要多想象。石广智引用美学家王朝闻先生的话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创作,没有想象也没有艺术欣赏。”一个缺乏想象力的人很难想象他能拍出好作品;所谓多实践,就是要多拍片。做到熟练掌握手中的摄影器材,立足本地搞创作,切勿“跟风”,创作实践中要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弃去浮躁,要以独特视角从平凡事物中发现美的成份。
随后,石广智在谈及他的作品《清风》时说到:“《清风》是我经过近一年的构思才确定的主题,又经过近一月的观察与思考才定下了拍摄方案,完成它的过程前后约一年多的时间,在我原有的创作风格上又赋于了新的元素。我想只有不断突破,作品的生命力才会长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