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7-29 18:31
石庵位于湘桥区意溪镇桂坑村石庵山(古称石瓮山)西面半山坡,距潮州市区约15公里。山上高树凝烟,怪石嶙峋,曲径迀回,洞穴幽邃;山下碧溪流水,清幽雅致。石庵依山而筑,尽得自然之神韵。庵分二层:上为佛堂,白墙灰瓦,十分简朴,堂前有桂花一株,高逾一丈,植于明代,据传为明末公主(郡主)手栽,芬馥异常;下为自然岩洞,洞虚如室,可容十数人。从山脚登蜿蜒小径而上,可见路左峭壁上,镌“寒拾留响”、“不昧因果”的摩崖石刻,为明代南京礼部尚书黄锦手书。
从广东潮州市区中心向东北约20公里,便可抵达湘桥区意溪镇桂坑管理区山中的石庵(也称“最上岩”)。它创于明朝(1368—1644),1979年至2000年恢复并大为扩建,以其石洞清幽、坑泉长流和相传明朝尚书黄锦(1572—1654)逃难至此留下题刻,而于1987年12月1日被市政府公布为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引人入胜。
石庵历史悠久。据说创自明朝,系一位江西省人和尚来此,利用天名烟岩洞所创,在洞顶山上(今大雄宝殿后面)辟田3亩,筑一寮于田边,世称“江西寮”。后题“最上岩”。石庵在“文革”中,被“红卫兵”们搬走所有塑雕像到山下,或捣毁,或烧掉,岩寺变成农场的牛寮、猪舍。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政策放宽,自1979年起,刘财女居士、黄宗修姨来此修葺,恢复佛事。后由法云法师扩建并任住持。1988年10月获潮州市宗教局批推登记。
古岩坐东向西,总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在山门前,两侧怪石象形,右为象石,左为狮石,十分酷似,由住持释法云各书刻“象”、“狮”两大字添趣。右边筑一弥勒佛小殿。过了山门,右侧一株高约20米的龙眼树挺拔青翠,引人注目。左侧大石(是下面天然洞的大石顶部)旁,原“王姑树”址上新桂花树也长势喜人。
龙眼树后便是依山壁立、在大小石群之上所筑的长方形二层楼。楼下设大雄宝殿,祖师堂、会客堂、斋堂等,楼顶设西方三圣殿、僧舍。大雄宝殿前面阔埕下文,就是天然洞。石洞内,主2米余,深、宽各约5米,内奉释迦牟尼佛。洞前约6米,一大石叠在一石之上,岩壁刻着相传黄锦所书“最上岩”(下方后人补刻“石庵”),故也被称为“尚书岩”。
从意归公路旁镇政府附近向左转,进入潮州市湘桥区意溪镇桂坑村北面山麓――石庵,是一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兼备的文物风景区。顾名思义,石庵所处的位置怪石嶙峋,别具一格,景区的中心是个大山坳,坳里巨石遍地,山上绿树成荫,山泉潺潺,沿途种满了青梅果树,这里冬暖夏凉,气候怡人。
据载,明朝末年,尚书黄锦选中此山坳作为避政隐居的地方,他以一个天然石洞作居室,取名“天然岩”,并书写了“最上岩”3个大字,刻在天然岩对面一块巨石上,后人又在“最上岩”下端刻上“石庵”两字,石庵因此而得名。从山下沿迁回曲径而上,可见到左边峭壁上“寒拾留声”,“不昧因果”等摩崖石刻,再往上行,石庵便掩映在林木与岩石之中, 石庵依山岩而建,上为佛堂,面宽三间,进深一间,白墙灰瓦,十分简朴。
堂前种有一棵四季常开的桂花树,相传种植于明代,常年茂盛葱郁、芬芳馥郁。佛堂下方是天然岩洞,宽大如室,可纳数人,岩前空地可容几十人坐立。在巨石上,镌刻着“最上岩石庵”五字,为明代礼部尚书所题。更令人回味无穷的是:修建后的石庵,竟以简洁的风貌,使用水泥和“现代”铝合金结构建造。“古今结合”、“中西合璧”,是一处建筑风格比较现代式的庵寺。该石庵于1987年被列为潮州市重要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