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港场

更新时间:2024-06-14 14:57

石港场,古称樵珊浦,古代通州海盐产场(盐场)。五代时为静海都镇制置院五寨之一;北宋时为通州七处盐场之一;明正德间两淮都转运盐使司通州分司由通州州治移驻于此,石港遂冠通州盐场之首;中华民国元年裁汰。位于今江苏南通境内,同金沙场丰利场掘港场诸场相邻,为今通州区石港镇。石港场所属的盐场是古代所设的一种产盐的专业机构,始设于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西溪盐亭)。宋代以来,石港场在内的江苏沿海的数十座盐场,大部分演变成乡镇名称,其中,石港场演化为今之石港镇。

建置沿革

石港成陆为冲积平原,全境内沟港较多,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和“金石港”之称。石港,这一地名,最早见于五代的南唐初(935—942)。旧通州志载:南唐李昪在狼山北设“静海都镇制置院”统辖狼山、石港、余庆、蔡港、西寨五寨,石港原名始见于此。当时,通州还未建置。

宋代,石港场为通州七处盐场之一。昔时石港东距海仅十多里,是一个马蹄形的海湾,有鱼市后称卖鱼湾。宋德佑二年(1276),南宋丞相文天祥兵败扬州,由此渡海南归,继续率兵抗元,舟泊卖鱼湾,宿舟中二日始发。有《卖鱼湾》诗等三首,并留下了他忠诚卫国,英勇斗争,历尽艰险,至死不渝的精神。人们为永远纪念这位宋代的民族英雄,以“卖鱼湾”为石港的地名,简称“渔湾”。

明洪武初年(1368),设石港巡检司,四门都有讯房。洪武十六年(1383),以阻倭寇侵犯,明太祖命信国公汤和布筑石港寨土城,立四门。内设东西二川门。城外开挖围城河,驻重兵,被称为“石港营”。正德十四年(1519),两淮盐运分司由通州城移驻石港,管辖北至丰利,南至吕四间十场。因此,石港又较其他盐场繁荣,城内开市河,街道已呈十字形相交。昔日建镇曾有凤凰型基,建在小土山上的“北极阁”庙(现广济桥北堍下)如同 “凤头”,紧靠广济桥北两侧的两口井为“凤眼”,紧靠广济桥南首的银杏树为“凤冠”,东西两条长街是伸张的“凤翅”,最长的南街是“凤尾”,西北高桥和西南高桥是“凤爪”。方圆数十里的百姓云集于此,大商巨贾纷纷前来赶集。

清乾隆元年(1736)裁马塘场并入石港场管理,后世沿而未改。咸丰八年(1858)产盐5491吨。宣统二年(1910)设石港镇区。

民国元年(1912)裁汰石港场。民国九年(1920)设石港市,民国十八年(1929)为骑石区(第六区),民国廿三年(1934)为骑石区(第七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改骑石区为石港区。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石港为南通县十二个行政区之一,为区政府驻地。管辖自卫、仟港、北渡、海坝、新北、新场、西平、东场、庄坝、民主、齐心、民幸十二个乡。

得名由来

石港有石渚、樵珊、渔湾等别称。而其中以渔湾为最有名。石港这一地名的由来,旧州志中无从查考。相传在唐代初年,海岸渐渐东移,人们在这儿开河港,冲盐碱,将荒滩开垦成良田,在泥沙中挖出一方石碣,上有“凤凰所栖,乃是宝地;石港新开,幸福万代”的吉祥偈语。于是人们感悟此处是“凤凰宝地”,“石港”也由此得名。民谚中“石港有石”指的就是这回事。

石港古称樵珊浦。樵,打柴;珊,珊瑚,形如树枝;浦,水边或河流入海处。传说古时此地生有一株珊瑚,有樵夫误为枯树,斫其枝而去,由此得名樵珊浦。考石港成陆之初本是以珊瑚礁为基础形成的海中沙岛,故民谚有“石港有石”之说。明清本场文人自称“石渚词人”亦源出于此。

唐时涨接胡逗洲,为其东北缘。晚唐时古横江淤缩成清水港,石港为其入海口,遂有“珊瑚浦”(推定)之称;后以民间传说,又演变为“樵珊浦”。

唐五代时建为煎盐亭场,称“樵珊亭”,亭为基层盐务行政机构。“石港”之名,始见于五代文献。其时吴与南唐相继在胡逗洲设立静海都镇制置院,辖要塞5处,“石港寨”为其一,寨以港名。推原“石港”二字含义,似以“礁石之港”最为 近之。

以“石港”为场名,始见于北宋《太平寰宇记》,场以寨得名。场名一称“石堰”,始见于宋淮甸人陈晔《通州煮海录》。堰,低坝,兼有挡水、溢流二用。大概宋时曾在该场河口筑堰,旱时蓄水,涝时溢洪,故有此称。

一说石港之名来源于开港得石:传说从前曾在此地开挖通海河港,于沙泥中得一石碣,上刻“凤凰所棲,乃是宝地;石港新开,幸福万代。”遂名其地曰石港。此说未说明石碣上的“石港”二字从何而来,故显属后人附会,不可信。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