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19 11:10
石膏山为太岳山的主峰之一,有着相对独立的地质构造特征。天河、白杨河、二沟水三道水系把它和周围其它山峰隔离开来,是太岳群峰中一座比较孤立的山峰。海拔高度1100——2523.6米,总面积35平方公里。
2002年规划中开发的石膏山风景区面积则达到75平方公里。
石膏山坡陡山峻,山体高度在800——1400米之间,坡度大部分在40度左右。山势呈南北走向,区域内断层出露较多,尤以西峰为最,形成矗立千仞的悬崖峭壁和大大小小的溶洞奇观。更由于形成溶洞的岩层为一套滨海相碎屑岩,即前人所称的“霍山砂岩”,其间存在有水平方向的裂隙,在石灰岩裂隙水的亘古浸蚀下,溶洞中形成了许多姿态各异的石钟乳,构成了一道丰富多彩的地貌景观。 石膏山地层古老且相对稳定。
从地震学角度看,石膏山处于霍山断裂带上。这条断裂带从介休洪山起步,经绵山,石膏山而至霍山,石膏山区域为七级裂度区。历史上石膏山区域没有发生过较大的地震,甚它地区的强地震对石膏山区域的波及影响亦不明显。
石膏山四峰环抱,峰峰耸翠,有清清流水,千尺巨瀑;还有溶洞名刹,古道通幽;更有遍山红叶,杜松宝塔。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朝山拜谒,登临神游的历史名山。
石膏山的旅游资源是一个类型结构比较丰富、区域配置比较合理的地域体系。从自然资源类型角度看,除温泉外几乎包括了山西自然资源的全部内容;从资源配置角度看,石膏山的山水风光特色呈强势的差异组合,是大院文化、宗教文化的理想互补资源。而大运高速公路的建成又缩短了不同旅游资源间的时空组合,从而使得石膏山以自然特色为主体的旅游资源,在全省乃至北方更显突出。
石膏山植被保存特别完好,森林覆盖率高达95%,树种繁多,计有乔灌木44个科239种之多,主要为油松、侧柏、杜松、白皮松、落叶松、云杉(古称杄树,有青杄、白杄之分)、辽东栎、鹅耳栎、元宝枫等。其中又以油松为最,素称“油松之乡”。杜松和白皮松则是石膏山特有的风景树种,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石膏山完好的自然植被造就了它特别良好的环境质量,林区空气含菌量极低。据实地测算调查,每立方米空气含菌量589——1965个,仅达城市繁华区的1/500——1/800,加之在森林的降温作用下,林区的夏季气温要比山外低10%左右,使石膏山成为休闲疗养,避暑度假的理想之地。
石膏山自然环境优美,森林和水力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为76%,植被覆盖率达89%。从山脚到山顶可以看到分布层次十分清晰的多种植物带:有灌丛带、阔叶林带、混交林带、针叶林带,还有草甸、苔藓、藤蔓类植物。
石膏山之名,弗取矿物质石膏之意。《春秋玄命苞》曰:“膏者,神之液也。”故石膏之意乃指石中流出之乳白色汁水,遇空气凝而成钟乳石者也。盖因古人不解石灰岩层渗水形成钟乳石之谜,致有“膏山活石”之说,并演绎出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化身之一的白衣大士在此山坐化归真,“感石滴乳,抱裹真身”的一段美丽传说。 石膏山知名于世,始自汉唐,盛于明清。汉唐时期,石膏山之知名实因灵沁古道而起。石膏山上的灵沁古道,西自灵石县仁义村秦晋古道上起首,东接古上党(今长治)盆地。秦晋古道早在汉初即为晋地南北要冲,韩信伐赵、刘邦征代均取道于此。灵沁古道接通秦晋古道与上党盆地,其重要性自是非比寻常。《灵石县志》(明·万历本)记曰:“孝文山,在石膏山东十余里,相传孝文帝寓此,故名。”说的就是汉文帝刘恒从代邸迎归长安即皇帝位时,经过灵沁古道的事迹。在民间,还流传着唐初刘武周、北魏孝文帝元宏、宋太祖赵匡胤等路经灵沁古道的种种说法。《直隶霍州志》(道光五年本)记曰:“鱼儿川(今名鱼儿泉),东一百二十里,接沁源界。路通霍州、岳阳、武乡、赵城诸地。旧志谓:山险林密,尝为寇集。
万历四年,议修堡寨,置巡检司,不果。今则太平日久,居民稠密,山路平坦,非复昔时之险恶矣。”由此可知,直至清代道光年间(公元1821年起),灵沁古道仍不失为一条交通要道。
明清两代,石膏山上佛教兴盛,石膏山之名遂日盛。自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五台山僧道正云游石膏山,见此山岩峭洞邃,群山环抱,奇峰耸翠,赞曰:“此真蓬莱仙境也”。于是便在自衣大士像前立下誓愿,要在石膏山创建寺宇,弘扬佛法。四易寒暑之后,下岩白衣庵落成。道正和尚又请赵姓山主布施山地于佛门,并立下契约,从此佛家落脚石膏山。此后,佛寺几经增扩复修,香火有衰有旺,据旧《石膏山志》记载,石膏山佛教活动最盛时,“全寺扬板敲典,过堂上殿者四十余僧,朝夕功课精进不厌”。
每有朝山、祭拜等大型活动,香客往往在百人以上。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傅山先生亦曾于清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秋携子傅眉慕名游览石膏山。逗留期间,还为石膏山留下珍贵墨宝:计有后寨门“义峰壁”石刻一处,五言律诗《义峰》一首,见收于傅山诗文集《霜红龛集》中,还为天竺寺题额“山林埜趣”,后人将此制成木匾,悬于天竺寺钟楼门额。
石膏山上的佛教寺宇,也有其独特之处。一是寺宇本身几乎全部建筑在岩洞之内,风雨不侵,冬暧夏凉,岩洞天成,美景巧藏;二是其中供奉人物佛教占绝对优势,其它仅“殿阶两侧左为关帝小殿,右为山神小殿,阶下正中设一神龛,供奉皇天上帝。”(任重远《四游石膏山记》) ,而不似别处寺宇般释、儒、道三教呈明显合一之势。
抗日战争初期,日本侵略军曾一度占领石膏山并在天竺寺设立据点。其后石膏山成为共产党领导的太岳区游击队的粮据地,当时的灵东县抗日政府常在石膏山上活动,石膏山成为日军占领区通向太岳根据地的一个枢纽。
石膏山其实不产石膏。会滑翔的鼯鼠栖居在大山悬崖上,它们乌黑发亮的粪便(中药“五灵脂”)流落到洞壁上,一条条黑色脂膏就形成,被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当作岩石渗出的膏脂而名石膏山。
石膏山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南五十公里的太岳山中,地处灵石、霍州、沁源三县交界处,北接绵山,南望霍州,西临汾河,东靠灵空山。石膏山由花岗岩、灰岩、片麻岩等组成,为太古代。
远视石间岩溶似石膏,故名。其制高点牛角鞍海拔2532米,在全省高峰中排名第四,石膏山为山西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风景区总面积约75平方公里。
太岳山即古霍太山,或曰霍山,是中生代燕山运动时期隆起,又经过新生代喜马拉雅运动改造形成的山地,距今已有一亿余年的历史。
有关太岳山的记载最早见于《禹贡》,较详尽的为《汉书·地理志》,道是:“河内曰冀州,其山曰霍,薮有杨纡,川日漳,浸有汾、潞;其利松柏,民三男五女,畜宜牛羊,谷宜黍稷”。
石膏山风景区现已开发的游览面积约二十平方公里,在主峰海拔1500至1800余米处,天工削出一块高约三四百米,宽约二三百米的断崖绝壁,绝壁面向南,东西两翼延伸回抱,其形势就象一只横躺着的巨大金元宝。在元宝腹内,即断崖间,自下而上分布着三层石灰岩溶洞,下岩和中岩尤大,长宽高均在数十米之间,石膏山的寺庙便全部建筑在这些天然的溶洞中。有诗赞云:“千年古寺洞中藏,半崖松柏依云栽”。 石膏山的上、中、下三大岩洞中,下洞最大,惜洞内寺院毁于战火。中洞内有“天竺石刹”,因风雨不至,殿宇佛像色彩鲜艳,金碧辉煌。寺旁有龙洞、钟泉,淙淙有声。上洞塑有白衣观音石像,旁有溶岩石钟乳,石笋等景。
石膏山之松塔玲珑、龙柏空悬、石膏叠翠、罗顶松涛、养性茅庵、莲池争泉、云路横空、神飞壁蜂、石猴望月、蘑菇岩崖等景致也都互相映衬,熠熠生辉。还有南天门、舍身崖、乌龟石、石棋盘、桃花岭、猴王峰、香炉山、尖阳山、孝文山、王墓寨等胜景静待游人品鉴。
石膏山是一座历史名山,它不仅有着非常丰富的人文景观资源,更有着弥足珍贵的自然景观资源,山上林木繁茂,满目苍翠,林间松柏相映,林下奇花异草,更有奇峰峭岩兀立,大小溶洞天成。故石膏山之景观有雄、奇、青、秀、巧之说。
雄指石膏山山势雄伟,气势磅薄;奇指石膏山奇洞怪石,琳琅满目;青指石膏山松柏浓郁,四季长青;秀指石膏山天河旖旎,泉秀水丽;巧指石膏山洞中藏寺,巧夺天工。
石膏山古十景
石膏山景观的最大特色就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高度交融,并且以自然景观为基础。石膏山最丰富的人文景观即西峰罗汉顶上、中、下三岩洞内的佛寺建筑,相传其最早建于1500余年前的北齐,有据可查的历史可追溯至600余年前的明初。在漫长的历史年代里,石膏山上的佛寺,始终建筑于三岩溶洞之内,雨淋不着,风吹不到,远观之但见林莽苍苍,近视之方现寺宇楼台。如此独特景观,为石膏山所仅见,称之为“梵音洞天”。在“梵音洞天”周围,分布有石膏山古十景,大多选自自然景观。
这十景在旧《石膏山志》中的记叙是:
膏石叠翠:膏石者,即上岩抱佛真身之石膏也,在洞内白衣殿后。相传白衣大士涅处,感神下流石液,干结坚石,抱裹真身,中留一口,大如碗,垂千余年,至乾隆时,口尚未闭,今已闭塞不见真身。细察此物,似石非石,似膏非膏,层层结起。盖是崆洞石精,色泽鲜美,蓊翠可观,形与海鸟无异。人登其上,恍若徐福游蓬莱也。山因之以得名。此石为神石,人若诚心拜祷菩萨,将此石取回以炭火煅炼纯熟,研为细末,用红白糖冲服,可治一切寒火杂症。然非若湖省之石膏,可作出产变卖。
莲池净泉:在罗汉顶东下里许,一名莲华池,又名净身窑。相传白衣大士修成后来此洁净身体。大小水池二十四个,象春夏秋冬二十四气。池内光滑,池外石质为鳞片形,似莲花初蕊,池池皆然,等次不乱。自下而上,一层高一层,又象莲台,池内有水,四时泓然,不涸不溢,真仙境也。
龙潭神泉:龙潭在上岩龙王洞内之旁,四面皆石,其形似潭。其水不见来处,时常湛清,旱不涸,雨亦不溢,味甘美,饮之爽人心目。每逢雨泽愆期,村民多来此祈雨,有求皆应,故曰神泉。
茅庵洞天:茅庵在罗汉顶东北,为白衣菩萨修道所也。洞口向东,名曰朝阳洞,又曰天然洞。洞内有石泉,深尺余,名菩提泉。泉水四时不竭,昔日菩萨饮之得道,因此菩提得名。人若常饮此水,能明心见性。后一窑,名曰禅定窑,口小内宽,可容数人坐功于内,人莫知之。
罗顶松涛:罗顶在抱拂洞之东,名曰罗汉顶,当本山之正脉,顶中耸立,名为耸翠。相传此山有僧成四果罗汉,涅此地,因此得名。乔松林立,株有数千,松色苍苍,蔚然深秀,而怒风常号,松声不息,远听之若海涛,故曰松涛。
钟泉澄澈:钟泉在铁佛岩下里许,系地内铁钟一口,钟口仰上,口径可三尺,深可四尺余。水在钟内,不见来去,四时泓然,旱不涸,雨亦不溢。水色湛清,味甘美。昔有一僧至此,言说此水与西方八德池中水味相同,必是佛由西方运来,故又名曰:“八德钟泉。”何为八德?一澄净,二清冷,三甘美,四轻软,五润泽,六安和,七除饥渴,八长养妙根。此钟可容水十担,若连汲数十担,泉不竭;数日不汲,泉亦不溢。即来者有百余口人,也是足用,诚神钟也。钟之来历,年久失考。相传有二兔抬钟上山献神,至此遇人冲破,二兔丢下就跑。此话虽然不经,然按此钟之重量,此山之崎路,非得神助,人力万难运上也。
树塔玲珑:中岩之前有地亩余,中有古杄一树,粗可两围,高可十二丈,横无大枝,从下往上二十余蓬,一蓬小似一蓬,层层收缩,形同宝塔。入目透澈,仿佛玲珑,树当梵音洞前,俨然一座天然宝塔也。故风雅之士临止,多有题咏。
云路横空:云路者,中岩至上岩之石梯也。峭壁之中,一线鸟道,昔时以木栏边,临斯境者,无不胆战心寒。同治元年,菩萨显异,用火开凿,外又砌砖为栏,从此危险既无,人可上下。栏共五十三垛,系按五十三参,每值元宵佳节,出灯五十三盏,远视俨若火龙,诚仙境也。
回顾柏龙:柏龙在梵音洞天竺寺山门上高约五、六丈之峭壁间。系古柏二本,横于岩空,外一本大如斗,宛如龙头;内一本二枝歧分,屈曲蜿蜒,俨若龙尾。二本相距丈余,仰之又似藏于壁中。诚美观也,因名之曰柏龙。
天门壮观:视云路西南而下数十武,为天门,名曰南天门。右倚峭壁,仰可百仞;左临高岩,下视千丈。而且楼阁高立,颇壮观瞻。凡屣兹山仙境者,舍此则莫可通也,诚山之关隘矣。
此十景,都是很具体,很典型化的景观,且都集中在西峰主景“梵音洞天”周围。这是因为古时石膏山未曾开发,游人眼见之石膏山,也即唯此而已。
石膏山今十景
今日之石膏山,规划有五大景区,分别是:天竺景区、红叶景区、卧龙景区、龙吟谷景区、客服中心景区、水库景区、天河景区、花石岩景区、乾龙观景区和白杨河野营探险区。在观光度假核心区内,又有若干分景区,其中心仍是天造地设的梵音洞天。上、中、下三岩洞内建筑金碧辉煌,巧夺天工,洞外步步有景,景景不同。高山流水度假区内,天河之水长流不息,滴水冰瀑以静制动,人工建筑巧借山势,与自然景色浑然一体。花石岩主峰观光区登高望远,一览众山小,更兼有膏山红叶媲美香山,山顶草甸波浪起伏,岂不令人飘飘欲仙,作出世之思!山林野趣探险区和白杨河野营探险区都突出探险主题,让人们沿着灵沁古道,潜进幽林深处,去寻访历史中尘封的故事,去体会世人称奇的山林野趣……
石膏山景观的宝贵之处,关键在于它能提供给人们赏心悦目,陶情冶性,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生态环境,展现都市没有、乡间罕见的自然景色,实现人们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追求,提供体验人与自然相互交融,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1985年,中国科学院黄土高原综合考察队在认真考察石膏山之后,曾对这里的风景资源作过如此评价:“这里山势崎岖,沟谷幽深,飞瀑流泉,林海云雾,且分布比较集中,是山西为数不多的自然风光优美地区。”
石膏山地处晋中、晋南、晋东南三地交界处,与绵山、灵空山鼎足而立,占尽地利,其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自古皆然,惜开发不足,以致形成“藏在深山人不识”的状况。二十世纪末期,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普遍进入小康,旅游已不再是少数有闲阶层的特殊行为,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观赏型游赏活动,而渐渐演化成众多普通人的一种休闲方式,一种积极参予、积极探寻的现代观念。正是适应这一趋势,被大自然精心妆点的石膏山终于粉墨登场,开始为世人所瞩目。
石膏山北距省城太原185公里,南距临汾125公里,运城286公里,东距长治185公里。距北京650公里,西安500公里,石家庄400公里,郑州420公里。石膏山所在的灵石县,与周边的介休、孝义、交口、汾西、霍州、沁源六个市、县接壤,山西省交通大动脉南同蒲铁路,大运公路纵贯全县南北,2003年10月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从县东部过境,设有马和、仁义两个出口,仁义出口距离石膏山景区仅8公里路程。故石膏山交通堪称十分便利。游人若乘火车从南关车站下车东行,行程21公里;若从灵石县城取道韩信岭沿秦晋古道、灵沁古道而行,行程31公里;若从灵石县城取道大运公路沿雀鼠谷至阴地关东行,行程46公里。
石膏山周围旅游景点连线成片,内容十分丰富,可构成循环线路。沿介休而下,可游王家大院、资寿寺、翠峰山公园、天石新城、“灵石”碑亭。出灵石县城,沿玉仁公路越韩信岭,可游秦晋古道、韩信墓、刘武周堡、周槐等而后达石膏山。回程取道石膏山旅游专用公路上大运路,可游阴地关古战场、大禹口、雀鼠谷等而后入灵石县城。
石膏山所在的灵石县,物华天宝,富甲一方。1998年起,县财政收入突破亿元大关,是晋中市继榆次、介休之后的第三富县。在财力的支持下,灵石县的旅游产业发展极快。从1995年起,一批知名旅游景点先后建成开放吸引了大量游客。其中以砖、木、石三雕艺术见长的王家大院最为知名,号称“华夏民居第一宅”,还有资寿寺因十八罗汉头像回归而蜚声海内外,翠峰山公园以华北第一大型山顶公园傲视群雄,天石新城因拥有省内县级城市中第一豪华步行街益显流光溢彩……旅游产业正在成为灵石经济中一个新型的支柱产业。2002年8月,本县民营企业家张学文先生代表山西石膏山旅游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与灵石县人民政府、太岳林局签约,自主开发石膏山。同年12月,规划书落锤定音,石膏山的开发进入实施阶段。
石膏山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随着中国的走向世界,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伴随着小康社会向中等发达程度的迈进,大众保健意识的益发增强,休闲生活和度假领域需求的大幅扩展,必将引发其价值及知名度的迅速提高。石膏山的开发将会结出累累硕果,使其真正成为一颗闪烁在黄土高原上的明珠,带领灵石旅游产业的龙头,吸引国内外游人的目光,为三晋大地增光添彩,让古老名山再现辉煌!
若以海拔高度排列,石膏山就将成为仅次于五台山、关帝山和芦芽山的山西第4座高山旅游风景地,连本省同部著名的历山舜王坪也将逊它一筹。
秋季是去晋中旅游的最佳时间,此时的晋中气温适宜、阳光明媚。既可以去绵山登高远眺、寻访古迹,也可以尽情游览平遥古城、晋商大院,了解那些曾经发生在这里的故事,体会那段辉煌灿烂的历史,还可以参观左权森林公园、麻田八路军总部,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
气候:属晋中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季风干燥, 夏季温度 偏高,秋季天高气爽,冬季相对寒冷,一年四季气候分明,昼夜温差大。
外部交通
自驾
1、太原—G208—G108—大运公路—汾介线—京昆高速—南峪线—终点。
2、晋中—榆祁高速公路—京昆高速—南峪线—终点。
内部交通
公交
灵石汽车有直达景区公交班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