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3-09 00:28
碎部测量就是测定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对于地物,碎部点应选在地物轮廓线的方向变化处,如房角点,道路转折点,交叉点,河岸线转弯点以及独立地物的中心点等。连接这些特征点,便得到与实地相似的地物形状。由于地物形状极不规则,一般规定主要地物凸凹部分在图上大于0.4mm均应表示出来,小于0.4mm时,可用直线连接。对于地貌来说,碎部点应选在最能反应地貌特征的山脊线、山谷线等地性线上。如山顶、鞍部、山脊、山谷、山坡、山脚等坡度变化及方向变化处。根据这些特征点的高程勾绘等高线,即可得地貌在图上表示出来。
地形测量中测绘地形图的一个工序。指在图根控制测量后,首先在测图板上按坐标展绘各级控制点,然后根据控制点测定地物和地貌的特征点(如房角、道路交叉点、山顶、鞍部等)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对照实地将有关地物、地貌按比例尺以相应的符号描绘在图上。地物特征点和地貌特征点统称为碎部点。测定碎部点的平面位置,最常用的方法是极坐标法;碎部点的高程,通常用视距测量法测定。按所用仪器的不同,碎部测量常用的方法有:平板仪测图、小平板和经纬仪联合测图、经纬仪测绘法等。
经纬仪测绘法
经纬仪测绘法的实质是按极坐标定点进行测图,观测时先将经纬仪安置在测站上,绘图板安置于测站旁,用经纬仪测定碎部点的方向与已知方向之间的夹角、测站点至碎部点的距离和碎部点的高程。然后根据测定数据用量角器和比例尺把碎部点的位置展绘在图纸上,并在点的右侧注明其高程,再对照实地描绘地形。此法操作简单,灵活,适用于各类地区的地形图测绘。操作步骤如下:
1.安置仪器于测站点A(控制点)上,量取仪器高I填入手簿。
2.定向置水平度盘读数为0°00′00″,后视另一控制点B。
3.立尺立尺员依次将尺立在地物、地貌特征点上。立尺前,立尺员应弄清实测范围和实地情况,选定立尺点,并与观测员、绘图员共同商定跑尺路线。
4.观测转动照准部,瞄准标尺,读视距间隔,中丝读数,竖盘读数及水平角。
5.记录将测得的视距间隔、中丝读数、竖盘读数及水平角依次填入手簿。对于有特殊作用的碎部点,如房角、山头、鞍部等,应在备注中加以说明。
6.计算依视距,竖盘读数上或竖直角度,用计算器计算出碎部点的水平距离和高程。
7.展绘碎部点用细针将量角器的圆心插在图上测站点A处,转动量角器,将量角器上等于水平角值的刻划线对准起始方向线,此时量角器的零方向便是碎部点方向,然后用测图比例尺按测得的水平距离在该方向上定出点的位置,并在点的右侧注明其高程。
同法,测出其余各碎部点的平面位置与高程,绘于图上,并随测随绘等高线和地物。
为了检查测图质量,仪器搬到下一测站时,应先观测前站所测的某些明显碎部点,以检查由两个测站测得该点平面位置和高程是否相同,如相差较大,则应查明原因,纠正错误,再继续进行测绘。
若测区面积较大,可分成若干图幅,分别测绘,最后拼接成全区地形图。为了相邻图幅的拼接,每幅图应测出图廓外5mm。
光电测距仪测绘法
光电测距仪测绘地形图与经纬仪测绘法基本相同,所不同者是用光电测距来代替经纬仪视距法。
小平板仪与经纬仪联合测图法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将小平仪安置在测站上,以描绘测站至碎部点的方向,而将经纬仪安置在测站旁边,以测定经纬仪至碎部点的距离和高差。最后用方向与距离交会的方法定出碎部点在图上的位置。
在工矿企业测绘地形图时,,为满足改建或扩建的需要,对于厂房角点、地下管线检查井中心及烟囱中心等主要地物,要测出其坐标和高程。在此情况下,水平角要用经纬仪观测半个测回,距离用钢尺丈量,高程用水准测量方法观测。
1.观测人员在读取竖盘读数时,要注意检查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是否居中;每观测20-30个碎部点后,应重新瞄准起始方向检查其变化情况。经纬仪测绘法起始方向度盘读数偏差不得超过4′,小平板仪测绘时起始方向偏差在图上不得大于0.3mm。
2.立尺人员应将标尺竖直,并随时观察立尺点周围情况,弄清碎部点之问的关系,地形复杂时还需绘出草图,以协助绘图人员作好绘图工作。
3.绘图人员要注意图面正确整洁,注记清晰,并做到随测点,随展绘,随检查。
4.当每站工作结束后,应进行检查,在确认地物、地貌无测错或漏测时,方可迁站。
认真做好碎部特征点的测绘,对矿井生产建设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1.便于图纸的更新,可实现图纸与实地的相符性。2.可实时指导施工,找出施工放样与设计之间的误差,纠正因施工放样;可及时找出设计方面的不合理因素,从而调整施工方案或修正设计方案。3.为以后的施工设计、防治水设计、通风设计、机电安装设计等工作提供依据。4.可有效指导设备的现场安装和调整。
在进行井下导线测量的同时,完成测角量边之后,还应进行点碎部测量,丈量仪器中心到巷道顶板、底板、和两帮的距离(俗称为量上、量下、量左、量右)。此外,还要测量巷道、硐室或工作面的轮廓,通常是用“支距法”。
碎部点的选择在矿山建设中,碎部点应选在巷道轮廓线的方向变化处,如巷道变坡点、转曲线点、巷道连接处、溜煤眼轮廓、回风立眼、出水点、水仓或躲避硐开口位置等。
碎部点的测绘方法主要有:极坐标法、方向交会法、距离交会法。
其中极坐标法极坐标法是根据测量站点上的一个已知方向,测定已知方向与所求点方向的角度和量测测量站至所求点的距离,以确定所求点位置的一种方法。为了检查测图质量,仪器搬到下一测站时,应先观测前站所测的某些明显碎部点,以检查由两个测站测得该点平面位置和高程是否相同,如相差较大,则应查明原因,纠正错误,再继续进行测绘。若测区面积较大,可分成若干图幅,分别测绘,最后拼接成全区地形图。为了相邻图幅的拼接,每幅图应测出图廓外5mm。采用极坐标法进行碎部测量,操作简单、灵活,适用于各类巷道的地形图测绘。测定一个碎部点,不需要在两个点上安置仪器。施测范围大,效率较高,绝大部分碎部点都是独立测定的,不会产生误差累积。个别碎部点测错时,易于发现,便于现场改正。
地籍碎部测量是地籍测量中的常用测量。确定地籍细部点坐标的测量。与地形碎部测量相似,但不测绘等高线。测量的主要对象是行政区边界、地块或宗地边界、房屋建筑、固定地类界、道路和水系;其次有在地形和历史文化上有意义的对象,如墙篱、堤坝、桥涵、高压电杆、里程碑、纪念碑塔、遗迹等;此外还可根据用户要求测量路灯、路标、窨井、通风井、自来水阀门、花坛等对象。测量的方法有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和航空摄影测量法等。地籍碎部测量逐渐从模拟测图向数字化成图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