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山计划

更新时间:2024-01-29 12:43

《碧山计划》是2011年6月5日由欧宁左靖共同发起的艺术下乡项目。

背景介绍

徽州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乡村建筑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是人类多样化生活的一个不可多得的样本。在尘嚣日上的大都市中已分崩离析的乡土血脉与宗族体统,在这里青山绿水的保育下得以幸存。但是,现有的单一旅游开发模式既不关心农村自然生态的保护和发展,也不致力于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复兴,只是让更多游客蜻蜓点水到此一游,观看毫无生气的样本,无法激起对乡村重建的更多参与。这同时也打破了前来寻访乡土中国的人们对乡村的淳朴想象,让它的亲和力大打折扣。比起村庄的自然凋敝,这更加令人痛心。

在未来五至十年内,回归乡居生活、逆城市化将成为中国城市居民的潮流。人们厌倦了城市的喧闹生活,希望开始实践新的农业生活方式—或者说在恢复这种生活方式。为此,我们计划在碧山村创建的“碧山共同体”,起自对农业传统的忧虑和对过度城化的批判立场,它是一个关于知识分子离城返乡,回归历史,承接本世纪初以来的乡村建设事业,在农村地区展开共同生活,践行互助(Mutual Aid)精神,减低在城市中盛行的对公共服务的依赖,以各种方式为农村政治、经济和文化奉献才智,重新赋予农村活力,再造农业故乡的构思。

碧山共同体计划选择驻居乡间,参与者多数与文化和艺术相关,他们对农村和地方生活的融入,在另一层面上又涉及了乡村建设的议题和实践。在中国的现实语境下,知识分子和艺术家对乡村建设的参与,既要接续民国以来的乡村建设传统,又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明自己的方法。这便是碧山共同体计划为自己订立的目标。

艺术家们下乡,在过去被表述为“采风”,即到农村去采集他们的创作灵感。在某种意义上,它是一种对农村的索取,即便时有回赠,也只停留在对某些文化遗产的整理和传播,而较少在政治、经济层面对农村社会作出贡献。碧山共同体动员各地的艺术家们前来碧山,他们一方面展开共同生活的实验,尝试互助和自治的社会实践,同时也着力于对这一地区源远流长的历史遗迹、乡土建筑聚落文化、民间戏曲和手工艺进行普查和采访,在此基础上邀请当地人一起合作,进行激活和再生的设计,除了传承传统,更希望把工作成果转化为当地的生产力,为农村带来新的复兴机会。

启动

2011年 6月5日,艺术下乡项目“碧山计划”在广州时代美术馆正式启动,作为“碧山共同体”的启动。将举办一系列各种形式的活动,来探索徽州乡村重建的新的可能并寻求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的乡村建设模式。

发起原因

此次活动的发起人欧宁左靖,在2007年第一次造访徽州农村时,就被这里的自然风光、文化和历史遗存吸引,他们计划在碧山村创建的碧山共同体,希望能推动、改变农村地区的经济文化生活。对于这个项目,策展人欧宁表示希望通过知识分子回归乡村,在当地创建一个共同生活的乌托邦的艺术计划,“它与我们将要举办的其它活动一起来探索徽州乡村重建的新的可能,并在北京798和上海莫干山这类城市改造和再生模式之外,试图拓展出一种全新的徽州模式———集合土地开发、文化艺术产业、特色旅游、体验经济、环境和历史保护、建筑教学与实验、有机农业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的乡村建设模式。”

主旨

“碧山计划”是一个关于知识分子回归乡村,接续晏阳初的乡村建设事业和克鲁泡特金(Peter Klopotkin)的无政府主义思想,重新激活农村地区的公共生活的构思,它主要是针对亚洲地区迫人的城市化现实和全球农业资本主义引发的危机,试图摸索出一条农村复兴之路。

核心

“碧山计划”的核心是在美术馆系统中介绍“碧山共同体:如何建立自己的乌托邦”的概念,为观众提供一种新型的乡村建设思路。作为“行动在大地”的乡村践履,“碧山计划”邀约了国内外的艺术家、建筑师、乡建专家、作家、导演、设计师、音乐人,与致力于乡土文化研究的当地学者、民间手工艺人和民间戏曲艺人进行广泛的沟通合作,共同拓展乡村建设的生存空间。“碧山计划”展示了外地参与者在自己的创作历史上与乡村建设有关的思考,又呈现了与在地参与者两个月以来的协作实验。同时,它还在美术馆空间搬演与再现了乡村生产与生活的某些场景。

与碧山共同体

碧山共同体”是策划团队反思中国农村现有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做出的一个尝试。承接晏阳初的乡村建设事业和克鲁泡特金(Peter Klopotkin)的无政府主义思想,通过让知识分子、艺术家与农村居民共同协作,试图提供一种新的乡村建设思路,从而避免农村被简化为旅游景点或迅速地被城市吞噬。

“碧山共同体”将成为一个持续项目,长久而渐进地构建新农业生活方式。时代美术馆在这过程中,充当一个媒介的角色,通过展示“碧山共同体”的阶段性成果、组织研讨、再现乡村生产场景的方式参与到项目当中。

“碧山计划”在时代美术馆的初步展示标志着以乡村建设为宗旨的“碧山共同体”的正式启动。它与举办的其它活动一起来探索徽州乡村重建的新的可能,并在北京798和上海莫干山这类城市改造和再生模式之外,拓展出一种全新的徽州模式:集合土地开发、文化艺术产业、特色旅游、体验经济、环境和历史保护、建筑教学与实验、有机农业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的乡村建设模式。

启动时间

展期:2011年6月5日~2011年6月19日

策展人:欧宁左靖

参展艺术家:陈飞波董文胜,方如金,寒玉(李国玉),胡中权,李沛峰,刘冰鉴梁绍基马可,欧宁,邱黯雄唐克扬,王音,小马+橙子,谢英俊郑小光朱哲琴

相关活动

“碧山计划”将邀约国内外的艺术家、建筑师、乡建专家、作家、导演、设计师、音乐人,与致力于乡土文化研究的当地学者、民间手工艺人和民间戏曲艺人进行两个月的协作实验,共同拓展乡村建设的生存空间。同时,还将在美术馆等空间搬演与再现乡村生产与生活的某些场景。

在展览当天,时代美术馆还进行了乡村电影《砚床》的放映活动,此外包括陈飞波、寒玉(李国玉)、梁绍基邱黯雄谢英俊朱哲琴等多位各个领域的艺术家出席了题为《徽州文化与乡村建设》的讨论会,广集重新激活农村地区的公共生活的构思。

讨论会:《徽州文化与乡村建设》时间:2011年6月5日16:00

地点:时代美术馆一楼

乡村电影放映:《中国古代农业》(30分钟),《室外养蚕》(15分钟),《棉花选种》(15分钟)时间:2011年6月5日 19:30-21:00

地点:时代美术馆一楼

农村题材电影社区展映 时间:2011年6月11/12/18/19日,20:00-22:00

地点:广州市白云大道北黄边北路时代玫瑰园三期北门向荣街

人工导览服务 2011年6月5-19日,逢周六日15:00 - 15:30

后续活动

黟县百工

著名诗人祠堂授课本次丰年祭活动中还有一项引人注目的是“黟县百工” ――以图片、影像的形式展示当地34项传统民间手工艺,如养蚕、榨油、黟县小调、做火桶、打斗笠等。在开幕当天举行的“诗歌课”上,著名诗评家徐敬亚、诗人梁小斌、陈东东、肖开愚和冰释之等人亲赴碧山祠堂给学生们上课,交流各自在文学和诗歌上的理念。27日,一场主题为“乡村中国”的专家研讨会在秀里影视村召开,来自大陆和台湾的多位学者就乡村建设、区域文化和历史保护等话题各抒己见。

碧山丰年祭

2011年8月26日~28日,由知名策展人左靖欧宁等共同创意、发起的首届“碧山丰年祭”在黄山黟县碧山村举行。这是对6月举行的“碧山计划”一次成果展示。借用“丰年祭”这一古老的仪式名称,期望恢复和重建这种由来已久的乡村公共生活之一,并赋予它新的内涵。同时,我们也将“碧山丰年祭”作为一种全球化和在地化的交集实验。

村民身着原始风味的“稻草装”表演祭祀舞蹈,集中展示黟县34项民间手工艺,邀请全国著名诗人在祠堂为当地孩子讲解诗歌和文学……

“出地方”祈保平安稻草和玉米堆成的草垛前,近十名汉子赤裸上身,头戴稻草编织的帽子,身穿稻草编织的草裙,脸上画着红绿两色的油彩,手执刀戟、表情肃穆,随着音乐节奏一边舞动,一边发出庄严的呼喊声……26日上午11时左右,黟县碧山村祠堂里,正上演着“丰年祭”仪式“出地方”。许久没有看到这种纯正的祭祀舞蹈,围观的村民不时发出阵阵喝彩。

“出地方”是黟县一种特有的扬善惩恶、祈保平安的古老民间信仰活动。“出地方”的 “地方”指的是“无常”,在民间传说中是人世间正义的使者,为百姓所仰视膜拜,村民通过这种舞蹈来向祖先神灵祷告,祈求保佑农作物顺利收获,并预祝来年五谷丰收、人畜两旺。 “我们把‘出地方’这一黟县特有的民间信仰活动作为丰年祭的一种象征性的仪式,正是为了接续当地的祭祀传统,期望恢复和重建这种由来已久的乡村公共生活,并赋予它新的内涵。”

丰年祭”本是中国传统农耕社会的一种祭祀仪式,用以向祖先神灵祷告,祈求保佑农作物顺利收获。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动员各地的艺术家们来碧山,对这一地区渊源流长的历史遗迹、乡土建筑聚落文化、民间戏曲和手工艺进行普查和采访,并在此基础上邀请当地人合作进行激活和再生。

碧山丰年祭”将作为一年一度的嘉年盛会永久落户黟县碧山村。随着进入“地方社会”的时间和深度的延长和加大,在今后每年的盛会中,他们将进一步融入当地生活和参与当地建设,将“丰年祭”办成与乡土生活紧密相关的真正属于当地乡民的嘉年盛会。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