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08 10:02
福建江夏学院(Fujian Jiangxia University,FJJXU)是福建省人民政府举办的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福建省一流应用型建设高校(B类)、福建省高校党建工作示范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硕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学院前身是1978年10月创建的福建银行学校,1985年5月在此基础上成立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面向全国招生。
1978年10月福建银行学校创建。
1979年,为了加强对全国银行中专的统一领导,人总行于9月4在江西庐山召开全国银行中专工作会议。确定全国各省(自治区、市)银行中专学校实行双重管理的体制,即隶属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委托各省人行管理。
1980年5月,省人行党组决定,银行学校在面向社会招收中专学生的同时,也作为人行系统干部培训基地。至此,福建银校初步奠定了双重管理(总行和分行)的体制和两个基地(培养中专人才和培训干部)的任务。
1981年,首山校舍建成。经过边办学、边建校的发展,教学条件逐步改善,师资队伍不断充实,专业设置日趋齐全,招生规模相应扩大,学校工作逐步上了轨道。
1985年5月在此基础上成立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
2004年2月,经福建省政府批准,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更名为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从成人高校转型为普通高校。
1963年福建省工业交通干部学校创建。
1968年学校撤销。
1979年复校。
1982年福建省财贸干部学校并入福建省工业交通干部学校。
1983年福建省工业交通干部学校升格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1995年福建行政学院创建(合署)。
2002年福建物资学校并入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2003年福建省直属机关业余大学并入(合署)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1951年福建省政法干部学校创建。
福建省政法干部学校撤消。
1979年福建省政法干部学校复校。
1985年福建省政法干部学校升格为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1985年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创建。
2003年12月28日,在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基础上组建的江夏学院在闽侯大学城奠基。
2004年2月24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同意成立江夏学院(筹)。
2010年3月18日,经教育部批准,在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和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基础上建立福建江夏学院,同时撤消四所学校的建制。
2011年,福建江夏学院签署《福州地区大学新校区高校联盟协议书》,参与组建福州地区大学新校区高校联盟(教育联盟)。
2013年11月增列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2018年1月,学校获批为省硕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
2023年4月,福建江夏学院审计实训中心揭牌。
截至2024年1月,学校现有13个二级学院和2个教学部,开设45个本科专业,涵盖22个一级学科和经、管、法、文、理、工、艺等7个学科门类。
截至2021年9月,学校共有专任教师771名,生师比为17.19:1。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90名,副高职称284名,高级职称比例为48.51%;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685名,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8.85%;双师双能型教师471名,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1.1%;具有行业背景教师166名。有国家级、省级各类人才37人次,其中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闽江学者”讲座教授10人,福建省杰出科技人才、福建省引才“百人计划”、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人才共24人次。
截至2024年1月,学校有专任教师799人,高级职称401人、占比50.19%,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66.96%,省级教学科研团队9个,各类高层次拔尖人才73人次,全国优秀教师2人。
截至2024年1月,学校与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联合培养金融、会计、法律、土木水利、会计、集成电路工程、教育管理等6个专业学位点硕士研究生。获得省级应用型学科4个、重点学科4个、高校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培育)1个。
截至2024年1月,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2个、应用型专业群6个、服务产业特色专业6个、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6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获批国家级、省级课程110门。获得省级优秀特色教材5本、省级教改项目74项、省级新工科项目2项和新文科项目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5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26个、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项目20个。有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1个;省级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5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各类实践教学基地8个。
2021年学校获得省赛参赛名额高教主赛道13项、青年红色筑梦之旅5项、职教赛道7项,同比增加11项;参加十佳人气奖投票7项;推荐申报国际项目1项;获得省赛银奖5个、铜奖7个、十佳人气奖3个;产业赛道1个项目进入国赛。其他创新创业竞赛均有新突破,获得2021年海峡两岸女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奖;获2021年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厦门分赛区选拔赛三等奖;获第四届“创响福建”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专题赛企业组三等奖。
截至2024年1月,学校与美国、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法国、白俄罗斯、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以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区的24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在国际合作方面,与CIMA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引入英国高等教育文凭SQA-(HND)AD项目,与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合作举办动画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英国、白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合作开设优质教学课程线上交流项目。在台港澳合作方面,与台湾地区东海大学、中原大学、万能科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校实施闽台联合培养人才“3+1”“4+0”项目,引进台湾空中英语项目,并成立了“福建江夏学院与中原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省教育厅授牌在校设立“海峡两岸金融教育培训基地”。同时,学校还与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一流大学建立多领域、多形式的交流合作。
截至2024年1月,学校现有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拥有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社科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高校特色新型智库、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共服务平台、高校重点实验室、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等科研平台24个,拥有省级学会和研究会5个。
2011-2015年,学校共获得国家级课题立项10项,获得省部级课题立项132项,获得厅局级和企事业横向课题立项297项;申请发明专利32项,实用新型28项,其中已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27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2项;获得各类科研经费3781万元。
学校主办《福建江夏学院学报》《海峡法学》和《金融学报》等三个CN刊物,有多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是由福建江夏学院主办的公立普通本科学报,刊号CN35-1310/C,2011年10月创刊,为双月刊。学报创刊至2012年4月,共刊发来稿181篇。其中,国家级基金项目27篇,占比16%;省(部)厅级基金项目39篇,占比20%;高职称论文116篇,占比64%。
截至2020年12月,福建江夏学院图书馆有纸质藏书181.69万册,现报刊269种273份;电子图书125.79万册;数据库38个,包括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超星书世界、社科院皮书数据库、两岸关系数据库、银符考试数据库和北大法宝数据库等。
学校校徽为双圆套圆形徽标,整体设计以鼎为主体,在形态上借用海鸥与书本外形组合成鼎的造型。鼎的上部铭刻了篆书校训;鼎的中足是一个钥匙孔造型。徽志的艺术造型和校训铭文寓意全校师生员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断探索真理,追求卓越的共同愿望。
博学于文,修身以德
校训取自《论语》中的“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和《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及“克明德”等古训。
学校校园活动突出专业特点,把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学校组建大学生艺术团,通过校院两级社团,组织校园十佳歌手、啦啦操等系列文体活动,学生获得好声音福州赛区第一名、全国啦啦操三金一铜的好成绩。通过青年志愿者活动、一学院一精品项目带动、挑战杯科技创新比赛,中国梦系列教育活动等等丰富学生第二课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