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31 14:57
《种地吧第一季》忠实于中国农村的真实情况,租借耕地142.8亩,用八块农田、一条河道、三个鱼塘、两栋旧房子和一个仓库组成一个常规农户。节目选拔10位年轻人组成“种地小队”,真实记录他们在142.8亩土地上,在190天时间里,播种、灌溉、施肥、收获,真实运营农场,直播带货自负盈亏创立农夫集市等全过程。
《种地吧第二季》中十位种地少年解锁全新农业种植领域,提升个人劳动技能,以“十个勤天”企业做大做强展现“科技助农,产业兴农”,以脚踏实地的劳动书写当代青年的成长诗歌。第二季中,少年们的种地面积相较上一年翻了三倍,在第一季已有的冬小麦、玫瑰花等产业上,又扩充了辣椒、杨梅、龙虾等多类产业,更在文创产品上有了新改变。
《种地吧》在节目传播上实践出了一条“长视频+短视频+沉浸式直播+直播带货”的新思路。面对超长纪实形成的大量素材,节目在精心打磨的正片之外,还推出vlog形式的短视频。其间还有节目成员日常打卡直播、农夫市集带货直播等衍生内容,把综艺的观看体验和商业化空间进一步延展,用接地气、有新意、有意义的内容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
《种地吧第二季》在第一季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多尝试。策划上,第二季从手工农业向机械化农业迈进,增加更多走出去的内容;模式上,第二季取消了此前种植组、基建组、养殖组的分组推进方式,回归10人共同劳作模式,少年们自行发起项目、协调人员、推进项目;内容形式上,第二季削弱花字特效,采用纪录片式叙事方式;制作上,第二季升级了机器设备,增加航拍镜头、多角度延时拍摄镜头,直播方面也增加了导播台。
请查阅词条:《种地吧第一季节目列表》。
请查阅词条:《种地吧第二季节目列表》。
参考资料:
第一季参考资料:
第二季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种地吧》真实还原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常生活,透过他们展现中国当代农民如何从“靠天吃饭”到“靠技生钱”,展现现代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为农业发展带来的极大便利,引导观众思考现代化农业强国的真正意涵。(人民网评)
相比以往田园类综艺侧重于对田园生活本身的呈现,《种地吧》不仅在立意上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的粮食观与劳作观,在节目模式上更是突破传统综艺制作思维,打破原有制播形式,创新采用了长、短内容协同的方式,让观众在各个视频端口看到“种地小队”怎样劳作,从他们的视角体验种地的“第一现场”。《种地吧》将文化创意产业引入乡土空间,通过更具体的“种地”全流程展演,传播农耕文化,挖掘和开发乡土文化的价值和内涵,引导人们领悟脚下土地蕴含的劳动智慧和生活哲学,其新意与深意皆值得关注。(中国新闻网评)
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宏观背景之下,《种地吧第一季》选择了“种地”这一小的切口,将劳作本色、纪实属性、成长主题有机融合,鼓励人们尤其是年轻群体投身乡村、体验劳作、亲近乡土、创造价值。一方面,节目紧跟时代主题、紧贴火热生活,以文艺形式创新传播农耕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热爱劳动、尊重创造的优良传统美德;另一方面,节目关切广大年轻群体的成长痛点和情感需求,引导年轻人从古老农耕文明探寻破解焦虑迷茫的钥匙,领悟传承千年的劳动智慧和生活哲学,践行“认真做好一件事”的正向价值观。(《文汇报》评)
《种地吧第二季》赓续农人精神,继续用实际行动诠释“认真做好一件事”的深刻内涵,将踏实肯干的“深耕”力量传递给每一个观众,不仅激发更多年轻人对农业的关注与热爱,也用朴实和真诚感染着观众,让观众看到努力和坚持的价值。(《工人日报》评)
《种地吧第二季》在赢得流量后渐渐偏离“真诚就是必杀技”这一节目胜利的底层逻辑。节目先是成立“十个勤天”关联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水果种植、谷物种植、豆类种植、油料种植等,随后又拓展出服饰品牌业务。假如说前者尚且有“助农”的社会效益,后者更偏向节目本身的商业诉求。与此同时,节目在赞助商盈门的前提下,仍持续推进商业化运作。当原本“反流量操作”的节目将流量与利益捆绑,推动观众转变为粉丝、消费者,流量经济、粉丝经济的过早介入,稀释了节目本身的立意。节目初心走调,更重“经济账”,难怪“十个勤天”落入消费主义的“饭圈陷阱”。(《文汇报》评)
2024年7月19日,《种地吧》节目方发布一则招聘启事,启事未提及招聘的是台前还是幕后人员,被猜测“十个勤天”组合要换人或加新人,遭到粉丝抵制;7月20日,节目组发布回应,称种地比“十个勤天”更重要,并提及“粉丝变成更好的自己,才是最大的收获,而不是做数据、打投、吵架、恶意揣测、侵占公共资源。”引发进一步讨论;7月21日晚,#种地吧官博掉粉超85万#冲上热搜;7月22日晚,蒋敦豪发长文解释称,新人是“十个勤天”这家公司的新员工,“十个勤天”只会是不变的10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