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1 12:17
这里关山环立,地势险要,是山西、陕西通京的交通要冲,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古驿道长约百里,贯穿太行山、建在山岭沟谷中。
这条古驿道的历史可追溯到秦代,曾是古代燕赵通向秦晋的交通要隘,控制冀晋两省的咽喉所在。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修筑了以咸阳为中心的驿道,井陉古驿道就是当时的主干线上的重要一段。
公元前229年秦将王翦伐赵之战;
公元756年唐将郭子仪、李光弼歼灭叛将史思明、平定安史之乱;
公元1900年清将刘光才打响抵抗八国联军的庚子大战等等战例都发生在这里。
这条古驿道能完整无损的保存下来,是因为清末修筑正太路线,这条险恶、难行的地段就渐渐地被人遗忘了。
古驿道周遭建于清代嘉庆年间的保存完好的清代驿铺为研究中国古代邮政、公路史提供了重要物证,现有的几十里长的庚子长墙,记录着中国军民抗击外国入侵的雪耻史。
绕过一个山口,一座雄关豁然出现,这就是扼守古驿道的东天门,门匾上题有“西通秦晋”四个蓝底金字。
东天门是一座关城,分东阁、西阁,两阁相距不足50米。
南北两峰直插两阁,浑然成为一体,阁在正中如同两把铁锁,牢牢地封锁着关隘。
接近关城,古驿道渐渐出现了。
两行车辙痕从门洞下穿过,又长又深,足足有50厘米,深深地镶嵌在厚厚光滑的基岩路面里。
铺路方石呈淡淡的青色,历经多少的车轮碾轧、马蹄踩踏、风雨侵蚀,石块已经变得光滑如镜了。
路面上每隔20米左右便砌有一道高凸而起、近30厘米厚的石槛,这一道道石槛是供重车上坡时停歇和沿坡缓慢下滑而设的石坎。
由此可想像出当年的辎重车通过这段路时有多么艰难、多么危险。
城楼下有一段基岩石面,明显的低于两头。这是由于在长年的车辆碾轧下,车痕深到一定程度阻碍了通行,又因有城关在上不能翻修,只好将其铲平,无奈新的车痕形成又继续阻碍通行又要铲平,周而复始,路面自然要降低了。即使这样,现存的车辙痕也有30多厘米深。
1、车同轨
在秦始皇统一中原之前,列国向来是没有统一的制度的,就拿交通来说,各地的车辆大小就不一样,因此车道也有宽有窄。国家统一了,车辆要在不同的车道上行走,多不方便。
从那时候起,规定车辆上两个轮子的距离一律改为六尺,使车轮的轨道相同。
这样,全国各地车辆往来就方便了。这叫做“车同轨”。也就是由此以致城楼路面上留下了深深的辙痕。
2、秦始皇第五次巡游
秦始皇的第5次出巡在公元前210年10月动身,11月到达湖北、湖南,遥祭虞、舜,在长江乘船东下,经安徽、江苏折入浙江杭州,东去绍兴,登会稽山,祭大禹,刻石颂其功德,然后向北再次到山东,又登泰山、峄山,下山去曲阜,此后便感身体不适,到7月行至河北广宗县沙丘时病情加重,终至身亡。
随行的赵高与胡亥、李斯共谋,秘不发丧,匆匆起程,在尸体旁放置臭鱼,以掩盖尸体臭味,一到咸阳便发动宫廷政变,逼太子扶苏自杀。当时秦始皇死后便经由此道。
从北京自驾车沿京深高速到石太高速出口转石太高速,在石太高速4号口下道经井陉县城向东北4公里即到。
石家庄地处中纬度亚欧大陆东部,临近渤海,但受亚欧大陆的影响很大,气候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和风现象显著,四季分明。
冬季南北温差很大,夏季普遍高温。因此秋季出游最为适宜。
对佛教文化感兴趣的可以参加佛教文化二日游。
河北菜在北方食文化以咸为主、粗犷大气的基础上,兼收八大菜系的一些特点,擅长爆、炸、炒,注重色、香、味、型。
这里的狗肉全席、金毛狮子鱼、黄瓜宴、菊花鱿鱼,是深为顾客喜爱的名菜。
地处石家庄市中山东路的燕春楼饭庄就以经营河北风味的炒菜闻名。
石家庄是中国北部的重要城市之一,商业相对繁荣。
各大商场商品琳琅满目,逛逛商场,兜兜马路定会把旅途的疲惫一扫而光。
棋子饶饼、鲜花玫瑰饼、煎碗坨、槐茂酱菜、拉花、花灯风筝、木雕、常山战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