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郡

更新时间:2024-01-17 19:15

秦郡又称“秦郡县”,秦朝时期对地方行政区的划分,统治县级地区,直属于国君,相当于现在的省级管辖职能。

秦代郡县

简介

秦郡,形成于秦朝建立初期。据史料记载,秦始皇帝翦平六国,一有天下。以昔者王侯相争,中国不宁,遂除封建,行郡县。廿六年初为之,合郡三十有六。后历战事,拓土为郡,至秦亡有四十一郡,县千有余。

史书上的记载

《史记·秦本纪》和《秦始皇本纪》都提到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初并天下为三十六郡,但没有列举三十六郡的名目。《秦始皇本纪》又提到三十三年“略取陆梁地(指五岭以南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但《史记》没有一处讲到秦末共有多少郡。因此,关于秦郡的设置经过和郡的名目,长期以来史学界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说法。

①《汉书·地理志》

在京兆尹下注曰“故秦内史”,在各郡国下注称“秦置”、“秦郡”或“故秦某郡”的,有如下三十六郡:

河东 太原 上党 三川 东郡 颍川

南阳 南郡 九江 泗水 巨鹿 齐郡

琅邪 会稽 汉中 蜀郡 巴郡 陇西

北地 上郡 九原 云中 雁门 代郡

上谷 渔阳 右北平 辽西 辽东 南海

桂林 象郡 邯郸 砀郡 薛郡 长沙

在后序里又说:“本秦京师为内史,分天下作三十六郡,汉兴,以其郡[太]大,稍复开置。”可见班固认为管辖京师及其附近地区的内史是不在三十六郡之内的;三十六郡是秦一代的郡数,包括始皇三十三年所置南海、桂林、象三郡在内,到汉兴以后才有所增置。

汉晋时《说文》、《风俗通》、《吕氏春秋》、《淮南子》的高诱注和《帝王世纪》等书,都说秦分三十六郡,不提另有他郡,与《汉志》同;但他们都没有列出三十六郡的名目。

②《续汉书·郡国志》

后序也说汉“承秦三十六郡”,与《汉志》同;但它在各郡国下的注文里却比《汉志》多出现了黔中、鄣两个秦郡,开始突破了《汉志》的说法。继而《史记·秦始皇本纪裴骃《集解》列举三十六郡名目,其中三十三郡与《汉志》相同,此外即采用了《续志》的黔中、鄣二郡,又把内史也算一郡,凑足三十六郡,而不列见于《汉志》的南海、桂林、象三郡。这就明确否定了《汉志》的说法,认为三十六是始皇二十六年的郡数,南海等三郡后置,应排除在外,秦一代的郡数不止三十六。

《晋书·地理志》在序文里继承《史记集解》之说而又加以发展,其所举秦初并天下三十六郡的名目与《集解》同,又说在此后南平南越,增置了闽中、南海、桂林、象四郡,合计秦凡四十郡

自此以后直到清初,杜佑《通典》、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胡三省《通鉴注》、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等书都采用了《晋志》的说法,无异说。

③清代考据

清代考据学兴起后直到近现代,对秦郡问题作过考证的学者不下数十家,大致可分三家之说:

一些人认为秦一代只有《汉志》所列举三十六郡,《史记》之所以系三十六郡于始皇二十六年下,是由于“史公纪事,言其大者”。这一年罢“封建”,天下悉为郡县,“此秦变古之一大端”,所以把秦一代所置郡包括此前所置二十余郡,此后所置三郡,都记在这一年下。这也是一句总摄之言,“非谓三十六郡尽置于是年”。此说创自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廿二史考异》,钱坫《新斠注地理志集释》、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等从之。

另一些人仍信从《晋志》的说法,可以杨守敬《嬴秦郡县图》为代表。

以上两家都是少数。

众人观点

多数人则认为《汉志》、《晋志》都有脱漏;三十六是秦初并天下时的郡数,其后续有增置。但初并天下时是哪三十六郡?后来又增加了哪些郡?秦末共有哪些郡?则诸家之说又各不相同,在此不遑备举。诸说中以清全祖望《汉书地理志稽疑》、近人王国维《观堂集林·秦郡考》两家影响较大,他们都认为南海、桂林、象、九原四郡不应在初并天下时三十六郡之内。全祖望以黔中、广阳、东海、楚郡补足三十六郡,合后置的南海、桂林、象、闽中、九原共得四十一郡,而内史不在内。王国维以黔中、闽中、陶、河间补足三十六郡,以广阳胶东胶西济北、博阳、城阳、南海、桂林、象郡九原陈郡、东海十二郡为后置郡,共得四十八郡,内史亦不在内。

《秦郡新考》

1948年谭其骧发表《秦郡新考》,核实内史以外秦郡凡得四十六。其中三十二郡名见《汉志》,为秦初并天下时所有,它们是:

上郡 巴郡 汉中 蜀郡 河东 陇西

北地 南郡 南阳 上党 三川 太原

东郡 云中 雁门 颍川 邯郸 巨鹿

上谷 渔阳 右北平 辽西 砀郡 泗水

薛郡 九江 辽东 代郡 会稽 长沙

齐郡 琅邪

黔中、广阳陈郡、闽中四郡补《汉志》之缺,连上合得三十六郡,《史记》谓始皇二十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即此。南海、桂林、象郡九原四郡名见《汉志》,始皇三十三年开胡、越所置。东海、常山、济北胶东、河内、衡山六郡,《汉志》缺,始皇二十六年后析内郡所置。作者系根据《史》、《汉》纪传将上述四十六郡断为秦郡,但又说:这不等于说秦郡一定就限于这四十六个,因为《史记》既没有为秦郡县作志,秦一代的郡不见得能全部见于纪传。鄣郡见于《汉书·高帝纪》六年而《续汉志》以为秦郡,《水经赣水注》以南昌为秦庐江南部,故鄣与庐江都有可能也是秦郡。据此,可见谭说也承认秦末可能有四十八郡,与王国维的推论符合;唯两家的四十八郡郡目则有所不同,王说有陶、河间、胶西博阳、城阳,为谭说所无,谭说有常山、河内、衡山、鄣、庐江,为王说所无。近年来,史学界讲到秦郡时有的采用谭其骧说,有的仍用《晋志》或王国维说。至于谭说四十六郡的辖境:见其《秦郡界地考》一文。

南北朝时期

秦郡,南北朝时期的郡名。

(1)晋安帝时改堂邑郡侨置,治尉氏县(今江苏南京市六合区)。属豫州。南朝宋元嘉八年(431年)改属南兖州。辖境约当今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和安徽省天长市西部地。齐永明初废。

(2)西魏末改宁夷郡置,治宁夷县(今陕西礼泉县东北)。属雍州。辖境约当今陕西省礼泉县地。北周建德二年(573年)废。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