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石红

更新时间:2024-10-21 14:15

火石红,俗称“窑红”或“枇杷红”,都是指古代瓷器特别是元、明、清景德镇瓷器和龙泉瓷器露胎处所出现的橘红色或橙黄色的现象,它实际是由于胎土中存在的铁原子在高温中流动聚集,烧窑结束时在冷却过程又被二次氧化而呈现出来的色调,一般都附着于瓷器的胎结合处。其分布的特点是与胎釉结合处成平行的、宽窄不一的火石红圈,越靠近瓷器表面的 胎釉结合线,火石红晶体密度就越大,颜色就越浓重,随着远离釉面,露胎部位的火石红晶体的密度和颜色也就越浅淡直至消失。

产品特点

一般来讲真火石红多由胎釉结合处析出,色泽柔和鲜艳,和谐自然,越远离胎釉处火石红色泽就越浅淡;而假火石红在器物胎底随处可见,色泽深浅不一,或过浓或过淡,很不自然。放大镜下观察,真火石红晶莹闪亮,深入胎内,与胎土融为一体;而假火石红则缺乏生气,浮在胎体表面。

火石红主要生长在古瓷的以下部位:

1. 底足的胎釉结合部。

2. 无釉的砂底。

3. 胎釉上较大的磁铁矿晶体周围。

4. 缩釉和薄釉处。

5. 早期生成的釉面片纹中。

6. 个别气泡和空洞周围。

简介

张福康元青花瓷器

火石红的真正形成原因是由于元明清景德镇青花瓷器的胎是由瓷石或瓷石加高岭土而烧成的。瓷石和高岭土中都含有一定数量的铁,瓷石中的铁元素多数以铁的氧化物晶体的形式存在,而高岭土中的铁元素则是以胶体铁离子的形式存在于胎土之中。铁元素在1200℃以上的高温烧瓷过程中就会形成瓷铁矿晶体,出窑后磁铁矿晶体经过长期的氧化和分解就会形成褐铁矿,也就是我们常见到的火石红。实验矿物学的理论和我们实际所观察到的情况相吻合,我们实际观察到的情况是:瓷器在出窑时是不会有火石红的,因为出窑时是磁铁矿在短时间内是不会被氧化成火石红的,我们所看到的古瓷上的火石红痕时由于磁铁矿长期氧化分解而生成的次生矿物,不是烧出来的,而是长出来的。我们所见到的火石红都是经过百年以上的时间氧化而成的。这与传统观念认为火石红是烧窑时降温阶段二次氧化而形成是不同的。

原因

影响火石红的主要因素有:

1. 出窑后氧化的时间长短对火石红有直接的影响,时间越长火石红就越浓重。

2. 与胎土中的含铁量有关,含铁量越多的胎土火石红就越浓重。

3. 瓷器烧造的温度和气氛对火石红有影响。

4. 与胎釉的细密、粗松程度有关。越是胎釉粗松的,火石红就越浓重。

实验矿物学的现有理论相冲突,在高温条件下铁元素是不可能生成褐铁矿,只能生成磁铁矿,而磁铁矿是黑色的,这与我们看到的实际情况是相吻合的。磁铁矿在出窑前降温阶段是不会被二次氧化成火石红的,原因是时间太短。真正的肉眼能看得见的火石红至少需要百年左右的时间才能生成。而事实也证明景德镇仿制的元明清青花瓷器上的火石红不是在烧瓷过程中自然二次氧化而成的,而是有意涂抹上去的。如果火石红能够烧出来,景德镇的仿古高手就不必为仿不出火石红而苦恼了。

传统观念认为火石红时代越早就越浓重,到乾隆初期便渐行消失。而大量的实物证实,时代晚的火石红也可能比时代早的火石红浓重,乾隆之后直到清晚期的古瓷有些也有明显的火石红痕。

传统观念之所以会出现以上的偏差,是因为对火石红的真正成因和影响火石红生成的诸多因素没有科学全面地分析。火石红是鉴别古瓷真伪的重要依据,同样可以作为古瓷断代的重要参考因素。但不能仅凭火石红断代,那样是片面的,不科学的。

辨别

1. 真火石红的分布符合长期生长的自然规律。

2. 真火石红的色调变化自然,相互之间有继承关系。

3. 真火石红从胎骨中泛出,深入胎骨不虚浮。

4. 真火石红的色泽柔和明亮,有半金属光泽

有关元青花火石红的探讨

关于元青花火石红的问题,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元青花的火石红比较浓重,没有明显红色火石红痕的元青花就不是真品。显然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原因很简单,任何朝代的古瓷的火石红都有浓淡之分,绝非千篇一律。另一种观点认为有些元青花底足露胎处没有火石红。持这种观点的人是以土耳其托普卡比宫博物馆的部分元青花为依据。其实这些元青花只是火石红浅淡而已,没有火石红的元青花是不存在的。因为只要胎中含有铁元素,经过长期氧化就一定会有火石红。

胎意

元代青花

有两种:一种是单元配方的瓷石,这种胎的底足火石红较浅淡。因为单元配方的胎是由纯瓷石配制的,瓷石中的铁元素是以矿物晶体颗粒的形式存在的,这种晶体颗粒在胎土淘洗过程中容易被淘洗剔除,即使没有被掏出的铁元素,也不会均匀的分布在胎中,而是以晶体形式富聚,这种现象导致胎中的铁元素浓度很底,烧成之后虽经长期氧化,但生成的火石红的浓度就很低,凭肉眼观察不明显。

另一种胎是二元配方的,火石红比较浓重。采用二元配方的元青花瓷胎是由瓷石加高岭土而制成的,高岭土是被完全风化的沉积土,这种土中的铁元素是以胶体形式存在,也就是以离子形式均匀地分布在胎中,胎中的铁元素浓度比纯瓷石胎的铁元素的浓度要明显高,所以瓷器出窑后经长期氧化就会形成较明显的火石红痕。

胎内

2002年6月,在西安古玩堆上见到一只周边残缺严重且已断裂为3片的明早期青花麒麟望月纹大盘残片。因摊主索价偏高本拟放弃,但突然看到断裂处胎内的许多火石红斑,是我们在研究古瓷火石红中所没有见过的,遂二话不说买了下来。

这只瓷片上火石红的奇特之处在于,它不但表现于瓷器表面胎釉结合线露胎一侧,形成胎红“散场效应”,而且存在于胎内,形成“胎内火石红”。进一步观察,发现它的分布有两个规律性特点:一是它在瓷器胎内虽然在不同地方呈片状或条带状出现,但在每片或每条火石红范围内总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小孔贯穿其中,(有的孔径大至毫米,有的孔径小如针)。二是凡有胎内火石红的地方,瓷器施釉薄的一面(盘之背面)釉表下也会泛出釉下胎红的颜色。越是釉薄处,釉下胎红越显著,有的呈片状,有的呈条带状,且每片、每条的釉面也必然有大小不等的鬃眼通向胎内火石红层,并和其中的横向孔隙对应相。

同时,对比了大量有胎红、窑红和釉下胎红的古瓷片标本后,我们还发现这种胎内火石红只存在于这种胎质粗松、烧成温度偏低、瓷胎玻化程度较差的器物上。而在所对比观察的其他胎质坚细、烧成温度高、玻化成度好的瓷器标本上,虽然器物表面有鬃眼,胎内有空洞,但却没有胎内火石红。

表现

笔者认为,这种胎内火石红是瓷器胎红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理由如下:

第一,从烧成机理上讲,这种胎内火石红是瓷器出窑前二次氧化的结果,这是毫无疑义的。但它不是窑红,因为瓷器上的窑红是窑炉内氧化亚铁离子在器成降温阶段与进入窑内的空气发生二次氧化,然后附着于瓷器露胎处的火石红。如果这种胎内火石红属于窑红,那么它应该是窑内氧化亚铁离子在二次氧化阶段,通过器表鬃眼以及和它相连的胎内孔隙进入胎内,并附着于孔隙周围。但此盘的圈足露胎处,除胎釉结合部露胎一侧有呈“散场效应”的胎红表现外,其他露胎地方并没有窑红出现。而如果要出现窑红附着,首先应在器外露胎处而不是鬃眼内部。

第二,它也不是釉下胎红。尽管笔者对瓷器釉薄处为什么能发生氧化亚铁二次氧化而形成釉下胎红,从陶瓷化学原理上还弄不明白,正求教于相关专家,但釉下胎红现象的存在也是不争的事实。值得注意的是,釉下胎红现象不但在宋元以前的“老窑瓷”和明清瓷上都有出现,而且在明清官、民窑瓷器上也都有出现。笔者收藏的一只明代弘治官窑娇黄釉碗残片标本,它的圈足内沿釉下和内足墙根部,就有明显的釉下胎红现象。然而这种典型的釉下胎红中并没有鬃眼通向瓷釉表面,说明胎内火石红同釉下胎红在生成机理上是不同的。

第三,这样我们就可以做出推论:胎内火石红是胎红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的形成机理是:正常的陶瓷在烧成过程中要发生脱水、分解、熔解、化合、氧化、还原、二次氧化析晶、晶形转变、液相分离、最后烧结等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使胎釉配方中的天然矿物经过高温作用,最后形成玻璃、气泡、结晶及物料残骸(参看张福康著《中国古陶瓷的科学》)。如果瓷器胎土较粗松,烧成温度较低,在胎质玻璃化程度较低且结晶不充分的情况下,胎内空洞和孔隙及与外界相通的鬃眼不易排气消失,就会在胎内氧化亚铁离子聚集于空洞、孔隙与鬃眼周围,在未能完全逸出时被二次氧化而成胎内火石红。与呈“散场效应”的胎红不同的是,胎内火石红可以出现在器物的任何部位,而常见的“散场效应”式胎红只见于器物胎釉结合线之露胎一侧。

假火石红

又一种

是一只现代景德镇仿乾隆六字篆书款白釉浅腹碗的底部。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碗的圈足底露胎处有明显的“火石红”痕迹。这种“火石红”痕比起作假的刷红更自然,更容易使人当真。其实这并不是真火石红,也不是制瓷者有意所为的假火石红,而是现代仿古瓷垫烧工艺造成的现象。在景德镇已普遍使用气窑烧瓷,不用匣钵,也不用过去传统的支具。每当“满窑”(即装窑)时,使用大小不同的垫板来放坯体,调整窑位,以便充分利用空间并保证受热均衡。在使用垫板时,要用纯瓷土(高岭土)泥浆均匀刷涂板面,待泥浆很快变干后放置坯体入窑烧瓷。这样做是为防止烧成后的瓷器同垫板粘结。器成出窑后取下瓷器,其底部就会留下浓淡不等的柠檬色痕迹,深者黑褐,浅者淡黄,与真正火石红色似是而非,我们姑且称之为“瓷土遗痕”。虽然经过高温,这种瓷土遗痕也成结晶状与瓷胎熔为一体,但它同成“散场效应”的胎红的最大区别是:

1、“散场效应”的胎红是从胎内逸出的,因此它的根基在胎釉结合线;而瓷土遗痕是外附于器底露胎处的,它的边界同胎釉结合线并不相连。

2、胎红是纯氧化亚铁的二次氧化物,呈美丽的橘红色或橙黄色;而瓷土遗痕是瓷土内所有复杂组成矿物质烧结而成,并且往往因直接夹在器物与垫板中间,造成局部温度偏低而未完成化学变化,使其呈色与胎红有本质区别。

3、这种区别还表现在胎红一经烧成,虽经数百年而美色不变,而瓷土遗痕出窑后可能继续进行化学变化,往往还会颜色加深。

观点

元青花瓷的砂足底多数有火石红

景德镇元代青花瓷的胎土配方有了新的突破,元代早期青花瓷由单元瓷石土制作,至元代中期(至正期),采用了二元胎土配方,能够在器型胎体上用钴料描绘多种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并以它独特的制作工艺,较成熟地烧制各类器型的青花瓷。元青花瓷砂底火石红的出现,成为多数专家及学者认定元青花瓷真赝的重要依据。元青花瓷的砂底、足圈以及器身上的釉面砂眼、釉面缩釉露胎点,会从胎骨里面泛出橘红色、赭红色,俗称火石红,又称窑红。在当前的鉴定界、研究界对火石红的产生和鉴别的大多数观点是一致的。火石红与胎土的配方以及烧制的温度有关系,并有长期氧化和分解的因素。

配方

元代早期延祜期是采用瓷石土的单元配方,烧成后的青花瓷器内壁砂胎的小颗粒明显可见,原因是淘洗不干净。长期观察和研究分析其胎土,延沾期的单元配方胎土即使淘洗掉多数瓷石,部分未淘洗掉的晶体形成的小颗粒石仍然保留在胎体中。加上烧制瓷器的温度也会有不同,柴窑烧成之后,胎体露胎处及砂底的胎色也显得不一样,经长期埋于土中氧化后,火石红的颜色就会从胎骨中泛出,局部会有赭红色及金属光泽的窑红出现。到了元代中期(至正期),胎土的配方有了新的突破,采用了瓷石土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并严格了淘洗方法。因而,胎体上的小颗粒石逐渐消失。经胎体观察与研究,元代至正期青花瓷烧制出窑后的砂底呈乳白色,少量的青花瓷会有较淡的火石红。由于瓷器没有被埋于土坑中,烧出后的青花瓷砂足底不会显出自然柔和及光滑的金属光泽。只有埋于土中经长期氧化后,才会从胎骨中泛出火石红,显出自然柔和及光滑的金属光泽。光线与金属光泽的显出有一定关系,上下斜看与左右侧看,闪出的金属光泽不同。我基本赞同崔文彦、聂伟二位先生关于火石红识别的看法。

元青花瓷

《古瓷火石红探微》所述“另一种观点,认为有些元青花底足露胎处没有火石红。持这种观点的人是以土耳其托普卡比宫博物馆的部分元青花为依据。其实这些元青花只是火石红浅淡而已,没有火石红的元青花是不存在的,因为只要胎中含有铁元素,经过长期氧化就一定会有火石红”,我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元代青花瓷的单元配方和二元配方,胎土中的含铁量不同,以及烧制温度与长期氧化等都与火石红的形成有关。我在研究景德镇元青花瓷中发现,有的元青花瓷砂足底内没有任何火石红,而是偏青灰色。我认为胎土淘洗越干净、细腻,胎土的配方越好越均匀,加上烧制温度较为适宜,烧出的元青花瓷砂足底多数出窑后不会从胎骨中泛出火石红,即使埋于土中长期氧化后,一部分元青花瓷的砂足底也不会出现火石红。相反元青花瓷的胎土淘洗得不干净,胎土较粗,土层中的含铁量高,加上烧制过程中的温度偏高,埋于土中受氧化后,部分元青花瓷的砂足底内会产生浓淡层次不同的火石红,并呈现金属光泽。元代青花瓷的底足呈青灰色砂胎,这是如何形成的?我认为器底青灰色多为至正期青花大盘的砂底。当与埋于土中长期受潮有关,埋于“水坑”中,经过水的长期浸泡,可完全风化砂胎上的沉积土,砂足底就不泛出火石红,也没有半金属光泽,于是砂底呈青灰色。

土包浆

部分学者与藏家把砂足底呈土黄色的土包浆当成是火石红。崔文彦、聂伟二位先生谈到火石红是从胎骨中自然泛出,深入胎骨,不虚浮。火石红的色泽柔和明亮,有半金属光泽。因此,火石红的自然状态也是无法仿制的。而元青花瓷砂底的土包浆多数呈土黄色,有的显出橘红色。少数藏家把底足的土包浆称为“火石红”是不对的。

识别

对于土包浆可作如下识别:

1.土包浆是自然沾入砂胎的胎骨中,分布在露砂胎的周围,元青花瓷的砂底与底圈呈色一致;

2.土包浆的色泽是来源于掩埋瓷器的土的颜色;

3.土包浆无法清洗,因长期埋于土中,自然渗入胎骨中;

4.土包浆砂底的周围会出现分散自然的土锈点,在大多数元青花瓷上有发现;

5.土包浆呈柔和色泽,缺少火石红的那种从胎骨里泛出的浓淡层次渐变及半金属光泽。

只要我们多看出土瓷片,多看馆藏的出土实物标本,就会发现火石红与土包浆的区别。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