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29 12:11
经济剩余(economic surplus)的概念最早出自于美国激进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保罗·巴兰,他在《成长的政治经济学》(1966年)中论述了经济剩余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作用。他把社会现有的生产物和社会现有的消费之间的差额称为实际经济剩余;把“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技术环境内,借助可资利用的生产资源所能生产出来的生产物和可能的基本消费之间的差额”称为潜在的经济剩余。
后来保罗·巴兰和保罗·斯威齐在他们合作完成的著作《垄断资本》中给经济剩余的“最简短定义就是,一个社会所生产的产品与生产它的成本之间的差额”,并系统提出了经济剩余理论,即关于经济剩余产生和吸收的理论。这一理论不仅成为他们分析垄断资本主义理论的一个中心概念,而且还成为美国激进政治经济学派的核心理论。在他们的“剩余”概念里,不仅包括利润、地租和利息,而且也包括不从利润提供的那一部分私人投资,再加上一切公共的消费和投资以及所谓“不必要的消费”(比如浪费)。他们认为,在垄断资本主义下,成本的日益降低意味着利润边际的不断扩大。而利润边际的不断扩大又意味着利润总额不仅在绝对数上而且在所占国民产值的份额上增长。因此,有必要“用剩余增长的规律代替利润下降的规律”,并认为这是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巴兰和斯威齐还指出,在经济剩余的总量中,寻找投资出路的那部分比重,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日益增大,剩余的吸收越来越困难。因为投资不可能无限制地增长下去,多余的生产能力会限制投资。当投资下降时,收入和就业就会下降,因而剩余本身就会减少,经济趋向下降,衰退和萧条必将开始。
巴兰和斯威齐用经济剩余概念取代了剩余价值概念。在他们看来,高度发达的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中,剩余采取多种形式和伪装,单纯的剩余价值概念已经不适用了,有必要进行“术语的更换”。(1997)他们的动机是想通过对经济剩余规律的分析证明垄断资本的腐朽性和不合理性。他们自认为是马克思主义者,是正统西方经济学说的反对派,他们激烈地批判资本主义的现状,揭露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揭露帝国主义对不发达国家的剥削。他们认为,贫穷、种族主义、性别歧视、环境破坏、工人的异化和帝国主义并不是制度的病理反常,而恰恰是资本主义正常作用的结果。因此得出的结论是,主要的社会经济问题只能通过根本改造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才能解决。他们的激进观点遭致许多批评,不仅受到主流经济学家的猛烈抨击,许多社会主义者也认为他们歪曲了剩余价值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修正。尽管如此,经济剩余一词却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许多经济学文献都在使用经济剩余的概念,但涵义却不尽相同。例如有的学者将经济剩余与西方经济学中的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等同起来,认为交易对买卖双方都是有利的,买方获得了消费者剩余,卖方获得了生产者剩余。这两个剩余加在一起就是交易所创造的经济剩余。人们通过比较已获得的剩余和潜在的可获得的剩余,来分析市场效率问题;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剩余是剩余价值的另一种中立性质的表述;还有的学者只是简单地把利润等同于经济剩余。有鉴于此,有必要进一步明确经济剩余的含义,以便于对经济剩余的来源进行分析。这里所探讨的经济剩余,与巴兰和斯威齐初次提出的经济剩余含义类似但又不完全相同,可以定义为:人类经济活动总成果中扣除成本消耗以外的所有剩余。这种剩余是实实在在的物质财富的积累或货币价值的积累,并进一步促进精神财富的积累。
首先,经济剩余不同于微观经济学中的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马歇尔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在购买商品时,消费者愿意为某物所支付的价格与它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生产者剩余的含义也大抵如此。这两种剩余并不是消费者或生产者实际收入的增加,而是一种心理感觉,实质上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运用。但是经济剩余的存在是产生消费者剩余的一个原因,下文对经济剩余来源的分析将证明这一点。
其次,经济剩余也不同于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马克思提出的,是指由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的确,这个概念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感情色彩,但这并不是经济剩余与剩余价值的主要区别。剩余价值只是经济剩余的一部分,并不能代表经济剩余的全部;经济剩余与分配无关,不论分配给谁,剩余都是存在的,而剩余价值则与分配有关,如果把工人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全部分配给工人,那么就不存在剩余价值,但存在经济剩余;而且一般来说,剩余价值采取价值形式,而经济剩余可以是价值形式也可以是物质财富形式。
经济剩余一方面表现为财富积累,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增值。人类从远古发展到今天,积累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从城市到乡村,纵横交错的立体交通公路网、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和优雅宁静的乡间别墅、沟通天堑的公路铁路大桥、气势恢宏的水利电力工程等等,都是人类物质财富的积累;而人类精神财富的积累可以说更加丰富多彩,文学、艺术、音乐、绘画、雕刻、戏剧、科学、宗教都是人类精神世界对理想的追求。但是,必须承认,精神财富的积累是以物质财富的积累为基础的,只有当经济活动产生一定的经济剩余,一些人不必为生计而劳作,他们才可能以文学、艺术创作或科学研究为主,分化出文学家、艺术家和科学家,为人类积累精神财富。经济剩余的另一种表现是价值增值。对任何一个相对稳定的生产过程进行成本收益分析(或投入产出分析)都会发现,以货币计量的成本投入,总会小于以货币计量的产出,投入与产出的差额就是价值的增值部分。在一个常态的经济实体中,价值与财富是对等的,价值就是财富的代名词。如果社会生产出的财富增多,货币数量不变,那么单位货币所能换取的财富数量就会相应增加。反之,如果社会生产出的财富减少,单位货币所能换取的财富数量就会减少。在资本市场相对独立运营的虚拟经济中,价值的增值与财富的增加可能是不一致的,当价值的增值远远超过财富的增加时,就是所谓的泡沫经济,泡沫经济不可能永远膨胀下去,迟早要向实体经济回归,使货币价值与财富保持相应对等的关系。
经济剩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和动力源泉。试想,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组织所生产的经济成果只能抵消生产成本,那么,这个社会只能永远停留在一个原始的发展水平上,人们永远要为生存而奔波劳碌。幸运的是,我们有经济剩余。有了经济剩余,人类不仅能生存,而且还可以发展,古往今来,人类就是凭借经济剩余积累起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这些财富是怎样积累起来的呢?人们往往将其归功于人类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大脑,然而,自然科学已经证明物质不灭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是宇宙的普遍法则,人类不可能凭空创造任何物质和能量。从生物学角度来分析,劳动首先是人类体能的消耗,按照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可以转化做功,但热力学第二定律同时告诉我们,能量转化过程中,总有一部分能量要转变为不能再做功的能量(熵),也就是说,劳动过程中劳动者提供的能量(体能消耗)总有一部分以熵的形式耗散掉了,劳动力消耗的能量不可能全部做功凝结在商品中,而劳动者索要的报酬至少要能够抵消其体能的消耗,否则,劳动者是不可能提供劳动的。例如,一个劳动者,假如他不从事任何体力劳动,每天为保持体温、维持正常的生命代谢活动必需消耗1500卡的热量,如果他从事重体力劳动,消耗的能量将增加到5000卡,那么,他期望的工资水平至少是能购买到含3500卡热量的食品,否则它是绝不肯做这项工作的,因为入不敷出会使他的状态变得更糟。事实上,即使在被认为劳动者受到剥削的社会里,劳动力的工资也确定在可以维持劳动力本身和劳动力家属生活的必需费用,以及劳动力参加必要培训的费用等。这样算来,劳动者收获的能量远远大于他所支付的能量,这是劳动者的经济剩余。有一定科学素养的人都不会否认物质与能量守恒的自然规律,可在感叹于人类创造财富的巨大力量之余,又有多少人思索过经济剩余的来源?
自然力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可以作为生产原料的物质,如动物、植物、矿物、水等;一类是可以直接或间接利用的能量,如水能、风能、潮汐能、太阳能,地热能等等,自然力与自然资源在本文中是同义语,没有质的区别。
从长期的、历史的角度看,在诸多的生产要素中,只有人类劳动和自然资源两个要素是不可替代的,因此这两个要素的贡献也是显而易见和不可否认的。然而,长期以来,在人本位的世界里,只有人的付出要求回报,自然力始终被认为是无偿的,无论是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还是形形色色的西方经济学价值理论当中,自然力都被认为是免费的、无偿的,它们参与财富的创造而不参与财富的分配,构成经济剩余的一个重要来源。l9世纪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萨伊将劳动、资本和土地(泛指自然力)确定为生产三要素,并提出了“三位一体”的分配公式,即劳动——工资,资本——利息,土地——地租。此后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企业家才能——利润,构成“四位一体”的分配公式,形成了要素分配理论的基础。
毋庸置疑,要素分配理论原理上是按要素贡献分配,但享受分配的主体是要素产权所有者,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公理。从古到今,任何生产或者财富创造的目的,是为人类谋取福利,因此也只有人类的付出要求回报,而且经济学中的理性经济人总是希望以最少的付出获得最多的回报,这种动机激励人们最大限度地利用只会奉献不会索取的自然资源,从而取得更多的经济剩余。可见要素分配理论的实质并不是按要素的贡献分配而是按要素产权分配。例如,土地无论对于农业还是工业生产都是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早在1662年,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威廉·配第在《赋税论》中就提出了“土地为财富之母,劳动为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的精辟论断。土地对于财富创造的贡献尽人皆知,尤其是在农业生产中,土地为农作物生长提供必需的营养元素,一块肥沃的土地只要投入很少的劳动和生产资料,就可以生产丰富的果实。一般认为,这个生产函数中包括三个生产要素:劳动(L)、土地(N)、生产资料(资本,K),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是:Q=f(L,N,K)。事实上,在农业生产中,除以上三个要素外,还有阳光、空气、雨水或其它灌溉用水、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等的协同作用,如果土地和资本都由劳动者本人提供,他就可以独享全部收获,这其中扣除劳动报酬和资本消耗以外,剩余的很大一部分成果来源于土地及相关自然因素提供的生产力,这些自然的生产力对财富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它们却不要求物质报酬,更不需要价值报酬,构成经济剩余的主要部分。如果劳动、资本、土地分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按照萨伊提出的三位一体的分配公式,土地所有者可以得到地租,但地租并不是全部土地生产力的报酬,而只是土地所有者将土地用于耕作的机会成本,他以这种方式分享了一部分经济剩余。
由于自然力的无偿提供而产生的经济剩余在农业、畜牧业、水产捕捞业、采掘业等基础产业表现得十分明显。前面提到经济剩余是消费者剩余存在的原因之一,道理就在于此。新古典经济学在分析消费者剩余时认为,生活必需品的消费者剩余大,因为消费者对这类物品的效用评价高,愿付出的价格也高,但这类物品的市场价格一般并不高,因为这类产品一般都是初级资源产品,自然力提供了大量的经济剩余。这些廉价的初级资源产品如果作为生产资料继续进入生产领域,还可以将经济剩余向其他相关产业传递。在这个传递过程中,由于自然力的作用被逐渐掩盖,它所提供的经济剩余也渐次转化为价值剩余,表现为制造业、加工业的高利润。
对于自然力在经济活动中的贡献,经济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作过许多阐述。法国重农学派的创始人弗朗索瓦·魁奈提出了纯产品学说。在魁奈看来,农业中生产出来的产品,除了补偿生产过程中耗费的生产资料即种子、工人的生活资料和农业资本家的生产资料外,还有剩余的产品,这些剩余产品称为纯产品。农业劳动之所以能创造剩余产品,是因为农业生产中有各种自然力参加作用,是自然的赐予。魁奈的纯产品说,意在证明他的生产费用价值论,即产品或商品的价值是由在生产该产品过程中消耗的生产费用决定的,而剩余价值完全是自然的赐予。法国经济学家弗雷法里克·巴斯夏在其《经济和谐论》中,反复强调自然力是无偿的。我在这里就物质所说的一切,都同样适用于自然给予我们的力量。重力、气体的弹力、风力、平衡法则、植物和动物的生命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能够学会为我们所用的东西。我们为此付出的体力和智力都可以得到回报,因为我们不能被看成是在为他人无偿地付出努力。但是,除了我们的体力和智力外,这些自然力量就其本身而言,都是上帝的无偿赐予”(1995)。他还转述萨伊的观点:人既不能创造物质,也不创造自然力(这里所说的创造是指从无到有的创造),物质和自然力自行存在。巴斯夏的这些观点都是在为他所推崇的服务价值论提供论据,因为自然力是无偿的,自然力不要求回报,所以由自然力而提供的效用不能成为价值的源泉。“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效用来自自然的无偿作用,此时人所提供的有偿劳务的价值很低,这种结果源自下述原理:为获得某物的完全效用,人的作用与自然的作用成反比。价值与提供的劳务成正比,而不是与绝对效用成正比。”(巴斯夏,1995)马克思虽然强调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但他从不否认自然对于财富创造的作用,并坦言“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1995)
人类对自然力的运用方式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渐进过程。有些自然力是显而易见的,如土地、各种可供人类食用的动植物、风力、水的浮力、矿物、能源等;有些自然力则蕴藏于自然规律之中,人类只有充分认识这些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将蕴藏于自然资源内部或自然现象中的自然力挖掘释放出来,才能更有效的利用它们。从而大大减轻人类的劳动强度,扩大经济剩余。
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与自然力的挖掘有赖于人类的聪明才智,对科学的不懈探索,对技术发明创新的孜孜以求,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知识的每一次重大进展,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化,带来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描述,技术则可将科学的成果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自然规律以及蕴藏于其中的巨大潜力都是客观存在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实际上是更多地借用了自然的力量为人类服务,从而节约了人类的劳动,增加了经济剩余。当然,借用自然力的过程是复杂的,它更多地体现出人的能动作用。以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标志——蒸汽机的发明为例,热蒸汽膨胀可以产生动力,这是客观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但利用这种动力制成机械装置,是经过几代工程师的艰苦努力,最后经过瓦特的改进与完善,才成为推动英国工业革命的巨大动力——蒸汽机。蒸汽机的制造运用了热力学、动力学、机械力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它复杂精巧的结构和对能量的高效利用(相对而言),反映出人类智慧的重要作用。电的发现与利用也是如此,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空间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原子能技术、纳米技术等高新技术,都是人类向大自然从宏观到微观乃至外层空间全方位探索的结果。人类创造了自然力转化、释放的条件,由此而产生的巨大动力极大地节省了人类的体力甚至是脑力,创造了越来越多的经济剩余。
任何一个生产过程都必须拥有一定的生产要素,从最简单的两要素组合,到现代大规模、集约化生产的四要素、五要素乃至今后可能出现的更多要素,这些生产要素的组合不是随机的拼凑,而是根据一定的生产目的,将各种生产要素按照一定的结构比例组合而成的生产力系统,一个行业内的若干生产力系统组成部门经济系统,一个地区中的若干部门经济系统构成区域经济系统,一个国家的若干区域经济系统构成国民经济系统,各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系统组成国际经济系统。国际经济系统、国民经济系统、区域经济系统都是具有多层子系统的复杂巨系统。所谓系统,是指具有输入和输出功能的有机整体,这里把一组生产要素组合和由此逐次复合而成的经济体系称作系统,是因为它们符合系统的涵义,具有系统的特征。
首先,生产力系统和各种经济系统都具有输入和输出功能:将生产原料、资金、技术、信息、人类的体力和智力等输入系统,在系统内进行加工处理后,输出的是产品、服务等,可以满足人类的各种需要。
其次,经济系统具有系统的一般特征:
(1)集合性。系统必须由两个以上的要素组成。一个最简单的生产力系统至少也要包括两个生产要素——劳动力和自然力,复杂的生产力系统还可能包括技术、信息、管理等多种生产要素。
(2)相关性。系统各要素之间具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关系。经济系统中的各种要素和各子系统之间都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3)目的性。经济系统是一种人工系统,人工系统都是具有目的性的系统,经济系统以生产特定的产品或提供某种服务为目的,各个层次的经济系统以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为目的。
(4)功能性。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人造系统是根据系统的目的设定系统的功能的,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系统具有物质循环、能量转化、价值增值以及信息传递等多种功能。
(5)层次性。复合系统都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如前所述,国民经济系统包含若干区域经济子系统,区域经济子系统还包含更低层次的部门经济子系统,最低层次的子系统才是最简单的生产力系统。
此外,系统还具有适应性、动态性等特征(袁嘉新等,1997)。生产力系统和各类经济系统为实现系统的目标,必然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调整系统的结构,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优化资源配置的过程。
根据系统论的最基本原理——整体性原理可知,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可以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效应。系统效应的产生,源于系统内各要素之间、各子系统之间的耦合与互动。耦合是系统中某些子系统或组成要素之间的一种互补互需的关系,即一个子系统或要素的输出是另一个子系统或要素的输入,只有存在耦合效应,各子系统或组成要素才能通过中介环节的关联和相互作用形成更大的系统,从而产生独立状态下不可能产生的整体效应;要素及子系统之间的互动对于系统效应的产生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例如经济系统内科技要素的创新突破会促进整个系统功能的改进与效率的提高,产生更大的系统效应。
以上对经济系统以及系统原理的分析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解释经济剩余的来源。我们通过分析一个简单的生产力系统来说明经济剩余的产生。例如一个以修理电器为生的小手工业者,他所拥有资源是:自己可以劳动的双手、维修技术和简单的工具,这些资源就可以组合成一个简单的生产力系统,输入这个系统的是有故障甚至完全不能工作的电器,在系统内进行维修以后,可以输出正常工作的电器。在这个过程中系统的三个要素——劳动、技术、工具协同作用,共同完成维修工作,三者缺一不可,不能相互替代。生产过程中劳动的消耗和工具的磨损折旧都较小,而技术不但没有折损,反而可能因反复操作而更加高效,因此输入系统的要素成本很低,但输出品由于恢复了原有的功能而表现出较高的价值,二者之差形成经济剩余,这其中要素问协同合作所产生的系统效应是经济剩余的主要来源。一个复杂的国民经济系统也是如此,合理的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区域经济之间的耦合与互动,有利于产生更大的系统效应,降低成本,增加产出,扩大经济剩余,提高综合国力。
综上所述,经济剩余来源于三个方面:
第一,自然资源参与财富的创造而不参与财富分配,它的无偿提供是物质形态经济剩余的主要来源;
第二,人类智慧对自然力的深入挖掘,使得一些自然状态下不能释放出来的能量得以高效的利用,甚至自然状态下不存在的物质也可以转化、制造出来,从而节约了人类的体力甚至是脑力,产生巨大的经济剩余;
第三,生产要素的协同与合作可以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效应,这也是经济活动可以产生剩余的一个基础条件。
分析经济剩余的来源,可以认清人类在自然中的位置,纵使人类具有聪慧的大脑和灵巧的双手,如果没有大自然的慷慨馈赠,人类不可能创造任何财富。随着世界人口的迅速增加以及人均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日益加剧,依靠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增加经济剩余的外延式经济增长是难以持续的,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管理效率的内涵式增长才是可行之道。另一方面,自然资源参与财富的创造而不参与财富分配的运行模式不利于自然资源的保护与更新,为了能够永远享受自然资源为人类带来的经济剩余,在分配制度上应当考虑以适当的方式给自然资源的耗损予以补偿,以利于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财富的增长固然离不开劳动,是劳动创造了世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劳动的内涵越来越丰富,不仅包括体力劳动,而且包括脑力劳动、服务劳动、管理劳动等。生产力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知识和科技在发展生产力中的作用是越来越显著。科学是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掌握,技术可以将知识形态的科学理论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而科学和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人类的智慧和知识。劳动生产力的提高,经济剩余的增长同样还离不开大自然的恩赐,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自然界在创造使用价值即财富中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大自然并不索取报酬,这一点往往会被忽视。人们要征服自然,也要保护自然,因为自然资源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珍爱自然,自然才能持续地为人类作出贡献,为人类提供越来越多的经济剩余;保护自然,才能取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剩余是客观存在的。人类财富的增多,人类社会的前进和经济剩余的存在是密切相关的。从最初级的原始社会分析,当时人们的生存和发展主要是依赖于大自然。开始仅仅以打猎和采集野果子维持生存,野兽和野果子都是大自然提供的,后来发展到以农业为主,收成的好坏主要依赖于自然,即土地、阳光、雨水、风能、地热等,是大自然造就了人类,孕育了人类。财富的创造一方面依靠人类的劳动,另一方面确实也离不开大自然。早在1662年,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威廉·配弟在《赋税论》中就提出了:“土地为财富之母,劳动为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的精辟论断。土地对财富创造的贡献是巨大的,特别是对农业生产。土地能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多种必需的营养元素,种子播撒在一块肥沃的土地中就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只需投入很少的劳动和生产资料。一般认为,在这个生产函数中包括三个生产要素:劳动(L)、土地(N)、生产资料即资本(K)。事实上除了这三个要素外,还有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等的协同作用。如果土地和资本都是由劳动者自己提供,那么他就可以得到全部的收获,这其中扣除资本消耗和劳动报酬以外,剩余的很大一部分成果是来源于土地及相关自然要素提供的生产力。这些自然要素对财富的生产和增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它们却不要报酬。是自然资源的无偿贡献构成了经济剩余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自然力在经济活动中的贡献,法国重农学派的创始人弗朗索瓦·魁奈提出了纯产品学说。在他看来,纯产品的取得是由于农业生产中有各种自然力的参与,是自然的赐予。法国经济学家弗雷法里克·巴斯夏在其《经济和谐论》中,则反复强调自然力是无偿的。他认为,“我们用来满足需要和欲望的大部分材料,只是在人的劳动对其施加了作用后,才能达到效用状态。可是组成这些材料的元素、原子等等,都是自然的无偿赐予。尽管他们的观点并不完全正确,但他们确实认识和重视了自然力的作用,自然力对经济剩余的贡献。自然力无偿提供的经济剩余在农业、畜牧业、水产捕捞业、采掘业等基础产业中表现得十分明显,而且多以提供物质财富积累的方式出现。这些经济剩余不仅由参与生产的各方分享,而且也为消费者所分享,消费者分享这部分经济剩余的方式是可以廉价购买初级资源产品。这就是为什么住在森林附近的地区,木材是廉价的;盛产水果的地区,水果是廉价的。新古典经济学在分析消费者剩余时认为:消费者对这类物品的效用评价是高的,原意支付的价格也高,但这类物品的市场价格一般并不高。因为这类产品一般都是初级资源产品,自然力提供了大量的经济剩余。这些廉价的初级产品如果作为生产资料继续进入生产领域,还可以将经济剩余向其他相关产业传递。在这个传递过程中,由于自然力的作用逐渐被掩盖,它所提供的经济剩余也逐次转化为价值剩余,表现为制造业、加工业的高利润。工业品的高利润实际上是分享了农业品等初级资源产品的经济剩余。从而我们也完全有理由指出,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发展那么快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它们剥夺了落后国初级资源产品提供的大量的经济剩余。利用了他国自然力提供的经济剩余,加速了本国的经济发展。
自然资源所能提供的经济剩余,有时是难以用价值来衡量的。比如森林,首先,它能为人类提供林木产品。木材广泛用于建筑、家具、造纸、纤维板等多种用途,尽管有许多的替代品,但木制品的优越性是无法达到和超越的。其次,提供非木材制品,包括品种繁多的动物、野果,可用作食物和药物的植物,纤维、染料、动物饲料、橡胶、树脂等。因一些国家,森林中的野生动物为当地的居民提供了所消耗的动物蛋白的70%~90%。再次,提供环境效益。森林对环境的效应和保护体现在许多的方面:森林可以保护土壤,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和净化水资源;还能起到保护下游的电站和灌溉实施,延长其寿命的作用;在冰雪覆盖的地区,森林可以调节雪融化的速度,从而减少春季水患;树木可以有效防止风蚀,有助于雨水下渗补给地下水,树叶和根系可以保持土壤的肥力;沿海地区的红树林可以保护海岸免遭侵蚀,并提供鱼虾的繁殖场;森林可以净化空气,提供丰富的有利于人体健康的负离子:可以调节气温,美化环境,对发展旅游业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还有,森林能提供基因资源和生物的多样性。森林,特别是热带森林中拥有极其丰富的物种资源,其对动植物基因的自然选择动态储存功能,是任何实验室无法比拟的。这些宝贵资源的价值也是无法用金钱来估量的。自然资源能为人类提供的效用及其蕴涵的内在潜力是无限的。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无限的,因为随着人类对自然认识的不断深化,对自然规律的掌握和运用的不断发展,人类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会不断增强,从而可以从自然中获取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效用和经济剩余。比如,已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就是人类征服和运用自然深化的标志。人们从运用水能、风能发展到运用蒸汽能,利用蒸汽的动力制造出了蒸汽机,从而产生了机器制造业。第二次科技革命是以电动机的发明和运用为标志,电能的获取和广泛运用,又使社会生产力大大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第三次科技革命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的利用为标志,出现了一系列高新技术产业,如航天工程、海洋工程、生物工程等,人类不仅可以用机器来代替人的体力劳动,而且可以用电脑来部分地代替人的脑力劳动,使工作的效率大大提高。人类从对陆地资源的深化开发和利用发展到了对海洋资源、太空资源的利用。人类用知识和智慧打开了一个个必然王国的大门,进入了一个个自由王国,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还在不断地深化,能越来越多地利用自然的力量为人类服务,从而不断提高劳动效率,增加经济剩余,使人类可以付出得越来越少而获取得越来越多。从这一方面来讲,自然资源是无限的。自然资源中蕴含着巨大的潜力,等待着人们去开发和利用。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对规律的掌握也是无限的。
自然资源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在一定的时期内,一个国家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比如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拥有广袤的土地、丰富的矿产、多样的动植物、众多的名山大川等,但又是一个资源贫国,“人多物薄”,人均占有资源量低。如我国的土地总面积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土地面积仅11.65亩,相当于世界平均数的1/3,人均耕地面积为1.1亩,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32.3%,我国不仅人均耕地面积少,而且高质量的耕地更少,可供开发和利用的后备土地资源也少。由于对土地的不合理使用,耕地面积又大量减少;又由于受工业“三废”和农药的污染,“三化”侵蚀及荒漠化等,造成土地退化、损毁严重,大量土地不能再生利用。我国的水资源总量是丰富的,居世界第6位,但由于人口多,人均占有的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我国约有400多座城市缺水,100多座城市严重缺水。由于我国绝大多数的污水未经有效处理而排入江河湖海,城市河段90%以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农村约有3.6亿人喝不上符合标准的水。我国的海洋资源十分丰富,但是,由于开发利用不当以及每年大量工业和生活废弃物的排放和倾倒人海,使海洋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致使海洋资源锐减。我国历史上曾经是森林资源丰富的国家,但由于长期植少于伐,再加上乱砍滥伐,我国现已成为世界上少林国家之一。全世界的森林覆盖率为3l 3%,而我国仅为l3%。我国草原每年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在退化。我国面临的自然资源稀缺的形势是十分严峻的,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社会对资源的需求量在不断加大,而可供量却在绝对减少。不可再生资源正在明显减少,可再生资源也呈衰减的趋势。可见,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有些资源一旦被破坏就无法再生,有些形成期很长,短期内也是无法再生的。往往失去容易,但要恢复却十分困难,甚至无法恢复,人类要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
自然资源同经济的发展、经济剩余的获取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科学地开发和有效地利用能大大促进生产的发展,生活质量的的提高;过度的开采和损害,不仅制约经济的发展,而且会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危及人类的健康。所以,自然资源既可以被人利用而造福于人类,又可以因为人类盲目过度的使用而惩罚人类,降灾害于人类。大自然是慷慨无私的,但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不是不需要珍惜和保护的。人类必须在利用自然发展经济的同时,珍爱自然、善待自然、保护自然。
20世纪是人类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时期,人类深化了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增强了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使生产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经济剩余。但是,当人们陶醉于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成果时,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却面临着严重的挑战。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的破坏,人类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而赢得了经济的片面增长。这一代价是十分沉重的.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 生产发展了但人类的生存质量却下降了。生产,不是为了生产而生产,而是为了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为了人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且这样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是不可能持久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对自然资源的破坏最终会影响生产的发展,经济剩余是要靠自然力来提供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剩余的可持续增长必须依赖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人类需要科学地开发和利用自然,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早在1962年,美国女作家瑞彻尔-卡森出版了一本题为《寂静的春天》的著作,她提出了,为什么春天一片寂静,听不到小鸟的叫声.这是由于人类破坏生态,乱用农药,引起有毒物质在土壤、河流、空气和食物中循环转移,生态环境恶化的结果。她深刻指出:人类必须与其他生物共同分享地球,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合理、协调的关系 只有这样,人类才能维持健康的生存和发展。罗i.m乐部主席奥锐里欧-贝恰在《二十一世纪的警钟》中指出:“在这历史的转折时期,在分析有关人类所处的状态及其可能导致的命运等复杂的情况时,应当选择的着眼点必须能射穿整个人类体系的核心,而且要真正具有全球性的视野。这只有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放在最优先的地位才有可能。人与自然的关系最近所经历的巨大变化,以及将来肯定要发生的修正,在左右人的生活方面,必然要比其他任何因素更起决定性的作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可持续发展,就是在兼顾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承受能力的前提下,保持经济长期、持续、稳定的发展。经济的持续发展除了具有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外,更突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强调维护经济发展的自然承受能力和生态潜力,强调维护自然界能够长期提供的资源和环境条件。在各国的实践中表明,“增长不等于发展”,“富裕不等于幸福”,单纯追求经济的增长并不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单纯用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等经济指标并不能准确地衡量和反映社会发展水平和生活质量状况。1995 年,世界银行在评估世界各国财富时,改变了以往单纯以国民生产总值来衡量的做法,代之于从四个方面来综合计算国家的财富,即自然资本、产出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自然资本包括土地、水、森林和矿产等。按照这样的计算方法排名第一、第二位的不是美国、日本、西欧国家,而是资源比较丰富、人口相对较少的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来自自然资本的财富分别占到了71%和69%:可持续发展注重社会发展的质量,社会发展质量考察的重点不是一个社会的发达程度,而是社会在整体上的优化配置和良好和谐的运行状态,是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得以最合理的运用,人的潜能和积极性得以最好的发挥,使人、自然、社会得以协调、全面的发展:
结束语: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形成经济剩余和社会财富的源泉。人类可以开发和利用自然,但决不能破坏和损害自然。“发展”和“需求”要以生物圈的承受能力为限度,“发展”一旦破坏了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发展”本身也就衰退了。关爱自然实际上是关爱人类自身。充裕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一方面能为人类带来无法估量的经济剩余,造福于人类,另一方面又能为人类提供优美的生存环境,高质量的生活内涵。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将会影响和惠及子孙后代和人类社会的兴衰存亡。我们要牢牢遵循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