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4 11:06
《给点阳光就灿烂》是2010年1月金城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鼐康。
一个不容回避也耐人寻味的现象,则是电影,尤其是国产电影,已经脱离一般大众的视线,而使去影院观影成为相当有限的一部分人的“奢侈”享受。换句话说,就是电影似乎已经改变了曾经被定义了上百年“大众艺术”的属性而蜕变成“小众的时尚趣味”。
中国电影“冲奥”的历程已经过了五、六年,所谓“屡战屡败”。而屡屡为了“适应”与“迎 合”所遭致的失利,并不能为中国电影赢来如战场般牺牲的尊严,恰恰相反,一味地迎合尽管有“参与国际竞争”的借口,却让人徒增气馁。何必,非要用“热脸”去贴人家的“凉屁股”?!
假如你对电影,尤其是国产电影没有一点兴趣,那么大可不必为此耽误时间,有这工夫不如搓几圈麻将更来得惬意和实惠;而假如你正准备考电影学院一类的影视专业,或是读此类专业的研究生,那就更要小心,因为本书的许多观点既不学术又缺乏严谨,被你贻笑大方还是小事,万一耽误你的成绩和前程实在于心不忍。
鼐康(刘乃康),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1957年生于北京;1981年起开始发表小说、散文、电影剧本等文学作品;1992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学位研究生进修班毕业,主修电影、电视研究;1991年开始电影、电视的编辑、研究工作,撰写论文多篇,主要关注当代影视批评及电视栏目运作,曾在多家电视媒体担任编导、策划、制片人等;2004年出版专著《野调无腔——当代中国影视文化另类批评》,2007年出版《暧昧的品位——王家卫的电影世界》。作者始终关注中国电影创作的发展态势及理论批评的热点问题,对国产电影,尤其是新中国电影的历史变革与进程有着相当的敏感和洞察。“专业化思考,平民化表达”是作者一贯的学术追求。本书是作者的第三部专著。
一、温饱之后,让穷人有梦
异想天开:以百姓口碑作史?
大众艺术与“一小撮”的享受
我的梦哪去了?
自说自话:中国电影批评的“卡拉OK”
如履薄冰:会挨“板砖”吗?
多余的担心与不读本书的N个理由
二、现状:中国电影那些事儿
五彩霓裳:六十年之际的辉煌
2008年世界各国电影产业发展一览
脱下大褂儿:辉煌之下的苦涩解读
票房能决定一切吗?
失望与疑惑:电影《南京!南京!》与《贝拉日记》剖析
有关大片的是非曲直
中国电影里的“二头他妈”
你知道几个中国电影导演?
何日君再来:电影如今“属”于谁?
中国影人的“热脸”与奥斯卡的“凉屁股”
三、新中国电影的“五个时段”——新中国电影的
社会政治历史分期
盐打哪儿咸,醋打哪儿酸:中国电影的
“前世今生”(1905-1949)
重温经典与历史回顾
“十七年”:几代人的银幕偶像(1949-1966)
“文革”:不堪回首的日子(1966-1976)
新时期:生机勃发与空前的辉煌(1976-1992)
十年苦涩:电影院要关门了(1992-2002)
世纪新生与凤凰涅盘(2002-2009)
四、因为经典,所以永恒:120部国产电影点评(1949-2009)
《桥》
《我这一辈子》
《赵一曼》
《白毛女》
《新儿女英雄传》
《南征北战》
《龙须沟》
《智取华山》
《渡江侦察记》
《鸡毛信》
《神笔马良》
《梁山伯与祝英台》
《天仙配》
《神秘的旅伴》
《平原游击队》
《董存瑞》
《刘巧儿》
《祝福》
《铁道游击队》
《家》
《上甘玲》
《战斗里成长》
《羊城暗哨》
《柳堡的故事》
《芦笙恋歌》
《海魂》
《永不消失的电波》
《古刹钟声》
《英雄虎胆》
《狼牙山五壮士》
《五朵金花》
《青春之歌》
《乔老爷上轿》
《林则徐》
《林家铺子》
《今天我休息》
《回民支队》
《铁道卫士》
《刘三姐》
《林海雪原》
《红旗谱》
《洪湖赤卫队》
《英雄小八路》
《暴风骤雨》
《红色娘子军》
《停战以后》
《锦上添花》
《李双双》
《甲午风云》
《槐树庄》
《花儿朵朵》
《哥俩好》
《东进序曲》
《地雷战》
《大李小李和老李》
《野火春风斗古城》
《农奴》
《小兵张嘎》
《红日》
《跟踪追击》
《飞刀华》
《夺印》
《冰山上的来客》
《宝葫芦的秘密》
《东方红》
《半夜鸡叫》
《草原英雄小姐妹》
《英雄儿女》
《小铃铛》
《青年鲁班》
《雷锋》
《千万不要忘记》
《霓虹灯的哨兵》
《兵临城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