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23 08:40
网络空间安全(Cyberspace Security)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计算机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2001年,武汉大学设置中国第一个信息安全本科专业,这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的起步阶段。
2003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出台,该意见针对中国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存在网络与信息系统的保护水平不高、信息安全管理和技术人才缺乏、全社会的信息安全意识不强等问题,提出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必须有一批高素质的信息安全管理和技术人才,要加强信息安全学科、专业建设,加快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在这个背景下,北京理工大学、武汉大学等43所院校,分别挂靠在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科学与技术、数学等一级学科,自主设立了信息安全相关二级学科,其中设置信息安全二级学科的18个,设置网络信息安全二级学科的6个,设置信息对抗二级学科的5个,其他14个。
2005年,教育部对中国信息安全学科、专业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各高校据此文件,在不同学科下设置信息安全研究方向,开展了博士、硕士和本科生的培养。
2007年,教育部批准成立高等学校信息安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对中国高等学校信息安全类专业建设进行指导。同年底,教育部批准了15所学校的信息安全类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
2012年,教育部进一步明确,要大力支持信息安全学科师资队伍、专业院系、学科体系、重点实验室建设,为高校信息安全学科专业建设给予政策支持,为信息安全学科发展创造新的契机。至2013年底,全国共有93所高校设置了103个信息安全类本科专业,其中信息安全专业86个,信息对抗技术专业17个。
2015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决定在“工学”门类下增设“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学科代码为“0839”,授予“工学”学位。四川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武汉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20多所高校整合资源新设立网络安全学院,加大经费投入,扩大招生规模。
2016年4月,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建设网络强国,没有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没有人才创造力迸发、活力涌流,是难以成功的。”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实现网络强国建设、应对网络空间复杂形势的迫切需要,经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同意,2016年6月,中央网信办、发改委、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网络安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意见》,提出加快网络安全学科专业和院系建设,创新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机制,强化网络安全师资队伍建设,推动高等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育人、协同创新,完善网络安全人才培养配套措施。截至2017年7月,全国有146所高校设立网络安全相关专业165个。
2020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网络空间安全专业为工学门类专业,专业代码为080911TK,属计算机类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与修养,遵守法律法规,具有社会和环境意识,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与计算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备包括计算思维在内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设计计算解决方案、实现基于计算原理的系统的能力,能清晰表达,在团队中有效发挥作用,综合素质良好,能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的终身学习途径拓展自己的能力,了解和紧跟学科专业发展,在计算系统研究、开发、部署与应用等相关领域具有就业竞争力的高素质专门技术人才。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参考总学分:建议参考总学分为140~180学分。
一、思想政治和德育方面:按照教育部统一要求执行。
二、业务方面
(1)掌握从事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特别是离散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经济学与管理学知识。
(2)系统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经历系统的专业实践,理解计算学科的基本概念、知识结构、典型方法,建立数字化、算法、模块化与层次化等核心专业意识。
(3)掌握计算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强烈的工程意识或研究探索意识,并具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及对结果进行分析的能力。
(4)具有终身学习意识,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持续提高自己的能力。
(5)了解计算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并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初步能力。
(6)了解与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伦理基本要求,在系统设计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
(7)具有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8)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该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三、体育方面: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
该专业的知识体系包括通识类知识、学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实践性教学等。课程体系须支持各项毕业要求的有效达成,进而保证专业培养目标的有效实现。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约占15%,数学和自然科学类课程约占15%,实践约占20%,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课程约占30%。
人文社会科学类教育能够使学生在从事工程设计时考虑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各种制约因素。
数学和自然科学类教育能够使学生掌握理论和实验方法,为学生表述工程问题、选择恰当数学模型、进行分析推理奠定基础。
学科基础类课程包括学科的基础内容,能体现数学和自然科学在该专业中应用能力的培养;专业类课程、实践环节能够体现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的培养。
课程体系的设置有企业或行业专家有效参与。
通识类知识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类、数学和自然科学类两部分。人文社会科学类知识包括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基本内容;数学和自然科学类知识包括高等工程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结构、力学、电磁学、光学与现代物理的基本内容。
学科基础知识被视为专业类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程序设计与实现、算法分析与设计、系统能力等专业基本能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建议教学内容覆盖以下知识领域的核心内容: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包括核心概念、基本原理以及相关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并让学生了解学科发展历史和现状。
课程须覆盖相应知识领域的核心内容,并培养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复杂系统的能力,能够设计、实现、部署、运行或者维护基于计算原理的系统。
具有满足教学需要的完备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实验课程、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论文),4年总的实验当量不少于2万行代码。积极开展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到各类工程单位实习或工作,取得工程经验,基本了解本行业状况。
实验课程:包括软、硬件及系统实验。
课程设计:至少完成2个有一定规模和复杂度的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实习: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使学生认识和参与生产实践。
毕业设计(论文):须制定与毕业设计(论文)要求相适应的标准和检查保障机制,对选题、内容、学生指导、答辩等提出明确要求。保证课题的工作量和难度,并给学生有效指导;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题目和内容不应重复;教师与学生每周进行交流,对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进行控制;选题、开题、中期检查与论文答辩应有相应的文档。
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和考核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
师资队伍总体上应符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2004)的相关要求。
专任教师数量和结构满足专业教学需要,中青年教师所占比例较高,各专业的专任教师不少于12人,专业生师比不高于24:1。教师须将足够的精力投入学生培养工作。
新开办专业至少应有12名专任教师,在120名在校生基础上,每增加24名学生,须增加1名专任教师。
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不低于60%,其中中青年专任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不低于60%。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不低于30%。来自企业或行业的兼职教师能够有效发挥作用。
1、专业背景
大部分授课教师的学习经历中至少有一个阶段是计算机类专业或计算学科学历,部分教师具有相关学科、专业学习的经历。专业负责人学术造诣较高,熟悉并承担专业教学工作。
2、工程背景与研究背景
授课教师应具备与所讲授课程相匹配的能力(包括操作能力、程序设计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承担的课程数和授课学时数限定在合理范围内,保证在教学以外有精力参加学术活动、进行工程和研究实践,不断提升个人专业能力。
讲授工程与应用类课程的教师应具有与课程相适应的工程或工作背景,面向理科学生讲授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师应具有与课程相适应的研究背景。
3、教学基本能力
全职教师必须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具有与承担教学任务相适应的教学能力,掌握所授课程的内容及其在毕业要求中的作用,以及它与培养目标实现的关联,能够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内容与特点、学生的特点和学习情况,结合现代教学理念和教育技术,合理设计教学过程,因材施教。参与学生的指导,结合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参与培养方案的制定。
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有合理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为教师进修、从事学术交流活动提供支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重视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培养。
具有良好的学科基础,为教师从事学科研究与工程实践提供基本条件,营造良好的环境。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学生指导、学术研究与交流、工程设计与开发、社会服务等。
使教师明确其在教学质量提升过程中的责任,不断改进工作,满足专业教育不断发展的要求。
总体上应符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2004)的相关要求。
(1)教室、实验室及设备在数量和功能上能够满足教学需要,生均教学行政用房不小于16平方米,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不少于5000元;管理、维护和更新机制良好,方便教师、学生使用。
(2)保证学生以学习为目的的上机、上网、实验需求。
(3)实验技术人员数量充足,能够熟练地管理、配置、维护实验设备,保证实验环境的有效利用,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4)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基地或实验室,在教学过程中为全体学生提供稳定的参与工程实践的平台和环境;参与教学活动的人员理解实践教学的目标与要求,校外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具有项目开发或管理经验。
注重制度建设,管理规范,保证图书资料购置经费的投入,配备数量充足的纸质和电子介质的专业图书资料,生均图书不少于80册,师生能够方便使用,阅读环境良好,包括能方便地通过网络获取。
教学经费能满足专业教学、建设、发展的需要,专业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不少于1200元。每年正常的教学经费包含师资队伍建设经费、人员经费、实验室维护更新费、专业实践经费、图书资料经费、实习基地建设经费等。新建专业还应保证固定资产投资以外的专业开办经费,特别是要有实验室建设经费。
各高校应建立质量监控机制,使主要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处于有效监控状态;对主要教学环节有明确的质量要求;建立对课程体系设置和主要教学环节教学质量的定期评价机制,评价时应重视学生与校内外专家的意见。
各高校应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时掌握毕业生就业去向和就业质量、毕业生职业满意度和工作成就感、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等,以及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课程教学的意见和建议;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毕业生跟踪反馈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并形成分析报告,作为质量改进的主要依据。
各高校应建立持续改进机制,针对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有效的纠正与预防措施,进行持续改进,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保证培养的人才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
(一)践行产教深度融合的“3+1”模式,全程贯彻校企“双导师”制
学生前三年主要由学校导师指导,学习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最后一年进入校企共建的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实验室,主要由企业导师指导,掌握网络空间安全实践的方法和技能,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网络空间安全问题的能力。此外,双方导师全程配合,指导学生的竞赛训练、毕业设计以及就业规划。
(二)面向产业需求,实施“以场景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方案
依托奇安信集团的企业资源和校企共建的实验室,本专业紧跟网络空间安全领域前沿技术趋势,改革课程体系(自大二开始,由企业开设的实践类课程每学年不少于6 学分,实践学时比例超过37%)。课程教学方案以典型企业网络信息系统的规划、部署、运维、管理为目标,基于奇安信产品如防火墙、入侵检测、日志审计、漏洞扫描、代码检测、无线安全等设备和实验平台,针对企业实际应用场景,模拟企事业单位日常网络安全工作遇到的典型问题,依托企业的实际案例完成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三)贯彻“三全育人”思想,实施本科新生导师制,培养德才兼修的创新型人才
1.强化“课程思政”
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将通识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使价值塑造、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三位一体”有机结合。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学习辅导及生活指导,本专业除了配备辅导员之外,还选派素质高、业务好、责任心强的专业教师(要求具备博士学历或高级职称)作为大一新生导师(每位导师对接8-10 名学生),协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为未来的求学之路奠定良好基础,让学生成长为思想政治过硬、具备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的良好道德人才。
2.坚持“以赛促学”
积极参加网络空间安全竞赛是选拔和培养网络空间安全人才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本专业树立了专项经费,引导学生参与各类竞赛(含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强网杯”“网鼎杯”等网络安全类专业竞赛,ACM、数学建模等计算机及数学类学科竞赛,“互联网+”“挑战杯”等创新创业综合学科竞赛等)。
3.引入“名师名家”
为贯彻“宽口径、厚基础、重视能力与素质”的教育指导思想,专业定期邀请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院士学者(如沈昌祥院士团队、方滨兴院士团队)、企业家为本科生开展前沿技术讲座,拓展学生视野,同时为有研究兴趣的学生提供近距离学术交流和探讨的机会。
(四)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相结合
为了培养真正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立足“引领职教、特色发展”的办学定位,本专业将最能体现行业标准的相关认证培训内容(如网络攻防专业领域人才资格认证CISP-PTE/CISP-PTS、教育系统网络安全保障专业人员认证ECSP 等)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为具备条件的同学本科阶段通过相关资格认证考试提供保障。学生毕业不仅具备本科学历,若顺利通过相关认证考试还可取得相应的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培养的目的是为了结合企业的安全技术能力和企业安全产品实践经验,将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培养、素质养成和技能提升贯穿于教育全过程,保障学生就业,提高毕业生薪酬。
代表院校: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校企双方通过前期项目合作的了解,以校方为主体完成合作模式的顶层设计,校方制定委派型挂职锻炼的奖励和补贴机制,构建企业方零成本、零负担的挂职进修模式,共指派专业主任和专业骨干教师3人次完成累计18个月的企业挂职锻炼和实践进修,分别参与实践平台开发部门和企业内训部门的工作,通过对企业产品线、运营过程、企业文化、技术路线的了解,确定共建网络安全学院、共建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共建实践训练基地的合作模式;同时,结合自身办学定位,设计如图2所示切实可行的协同育人培养模式。
(1)校内基础能力养成阶段,包括基本素质教育和专业基础能力养成,分别对应1次质量评估过程,为后续的教学实施提供改进依据。教学团队采用课程导入、学分置换等方式保障这一阶段的人才培养实施顺利开展,实施主体为专业专任教师。
(2)专业技能训练阶段,主要在校企共建的专业实训基地完成,实施主体为专业专任教师与企业工程训练导师,课外学习采用SPOC模式的教学实践平台完成。
(3)专业实习阶段,主要在实习基地完成实习基地采用学校和部分用人单位签订的云实习基地模式,实习基地可采用分布式管理(按岗位职能划分,自主开展业务)的方式组织。
代表院校: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据《2019网络安全人才现状白皮书》数据显示,中小型企业、私营企业等逐步设立网络安全专岗人员,使得其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特别是以北上广为代表的一线和新一线等省市,人才需求数量占全国需求总量60%以上;再从用人单位规模来看,随着2019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2.0标准正式发布,对中小型机构的安全等级要求更高,中小型机构对网络安全人才的需求量普遍较高;技术服务人员的需求量居于最高位,达53.02%;研发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的需求量占比分别为 28.84%和15.81%,网络安全人才处于短缺状态。
2024年9月11日,《2024年网络安全产业人才发展报告》发布。报告显示,在网络安全人才短缺的背景下,中小型企业普遍进入数字化转型阶段,网络安全业务处于成长期,因而网络安全人才需求相对更加旺盛。
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加快,截至2024年6月,中国已有626所高校开设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网络安全专业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逐渐占据重要位置。另外,对比数据发现,30岁以下的网络安全从业人员占比逐渐升高,成为网络安全产业的主力军。
本科毕业后可攻读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或相关专业和交叉学科的硕士和博士学位。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运维、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其就业方向有政府部分的安全规范和安全管理,包括法律的制定;安全企业的安全产品的研发;一般企业的安全管理和安全防护;国与国之间的空间安全的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