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06 14:57
罗伯特·穆齐尔(Robert Musil,1880年11月6日—1942年4月15日)奥地利作家。他未完成的小说《没有个性的人》(德语:Der Mann ohne Eigenschaften)常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现代主义小说之一。穆齐尔生长在一个颇有名望的家庭。17岁进维也纳军事技术学院,1903年进柏林大学攻读哲学、心理学、数学和物理。190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06年出版长篇小说《学生特尔莱斯的困惑》获得好评。获博士学位后放弃在大学任教机会,选择了作家的职业,后又出版短篇小说集《协会》、《三个女人》以及剧本《醉心的人们》等。1930年出版潜心十年创作的巨著《没有个性的人》第一卷,1933年又出版了第二卷。希特勒上台后,他开始了流亡生活。1936年因中风险些丧命,由于疾病缠身,终未完成这部巨著。
罗伯特·穆齐尔(1880—1942)是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17岁进入维也纳军事技术学院就读,1903年进柏林大学攻读哲学、心理学、数学和物理学,1908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穆齐尔生前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五十年代后随着《没有个性的人》(本书是穆齐尔对科学的反思)重新出版,他才引起西方文学界的广泛关注。八十年代西方掀起穆齐尔热。人们把他与弗兰兹·卡夫卡、马塞尔·普鲁斯特、詹姆斯·乔伊斯并列为20世纪最重要的现代派作家。
1999年,在德国由作家、评论家和日耳曼文学家各33名组成的评委会,提出了一份20世纪最重要的德语长篇小说排名表。按照规定,每个评委可以提出3本小说。总共有76部小说在这次评选表上有名,但得一票以上的小说只有27部。位居前5名榜首的是罗伯特·穆齐尔的《没有个性的人》(35票),随后是弗兰茨·卡夫卡的《审判》(32票)、托马斯·曼的《魔山》(29票)、阿尔弗雷德·德布林的《柏林亚历山大广场》(18票)和君特·格拉斯的《铁皮鼓》(11票)。
《没有个性的人》与马赛尔·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巨著。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把这部书当成她的“永久读物”,捷克小说家米兰·昆德拉更是推崇备至,认为这部“思考的小说”、“哲学的小说”为小说艺术开拓了无限广阔的道路。
《没有个性的人》是一部未完成的长篇小说,罗伯特·穆齐尔没有写完它。第一卷(包括第一部《一种序言》19章和第二部《如出一辙》104章)初版于1930年。穆齐尔写作态度极其缜密,一些章节他修改竟达二十多遍,直到自己认为完全满意时方肯罢休。在出版商的再三催促下,又有38章终于在1933年面世,这就是第二卷第三部(《进入千年王国》)。1938年,奥地利被纳粹德国吞并,《没有个性的人》随之被列为禁书,第三部的另外20章(即第39章至第58章)的出版受到阻挠,罗伯特·穆齐尔被迫流亡异国。此后,穆齐尔生活在贫病交加之中。1942年4月15日,穆齐尔在瑞士日内瓦的寓所溘然长逝。就在他辞世的那天,他还在坚持润色《没有个性的人》的第二卷第52章《一个夏日的气息》(Atemziigeeines Sommet’tages),而直到此时这部已经花费了他25年精力的巨著离终曲还遥遥无期。
1940年,穆齐尔在日记中写道:“我觉得末日在向我招手。”穆齐尔死后只留下一些书和他的两箱手稿。没有坟墓,骨灰按家族传统洒在日内瓦附近的森林里。
1943年,当穆齐尔的伟大杰作以《遗作残稿》为名出版时,这位日后声名卓著的奥地利作家已辞世整整一年。1952年,穆齐尔死后10年,著名出版家阿·弗里泽首次整理出版了包括作者遗稿在内的新版《没有个性的人》,全书共两卷,2160页(其中包括作者生前出版的第一卷的全部及第二卷的38章,共1075页)。
穆齐尔是一位终生游离于主流文学社会之外、同时又勤奋多产的严肃作家。他的生平波澜不惊,除了写作和一项发明专利以及获得过一次“克莱斯特奖”之外再没有其他事迹值得大书特书。换言之,这位纯粹的知识分子的生存方式就是思想和写作,属于没有生平的作家(Der Dichter’ohne Biographie)。海德格尔用来总结亚里士多德的精辟之言在他身上也非常适用:“他活过,他工作,他死了。”
穆齐尔的辛勤笔耕并没有在他生前给他本人带来太多的称誉,只在第一部小说《学生特尔莱斯的困惑》发表后在评论界掀起过强烈的震动,但此后很快他就淡出了公众的视线,以至他的去世竟然没有在社会上激起丝毫的反响,各大媒体的主要注意力显然都集中于彼时即将决定二战命运的斯大林格勒的厮杀;而就在此前的15个月,现代主义意识流文学巨匠詹姆斯·乔伊斯在苏黎世去世,新闻报刊和学术杂志上铺天盖地地登满了各种各样的纪念文章;即便在第三帝国垮台以后,德国流亡作家如托马斯·曼、布莱希特、阿诺德·茨威格、安娜·西格斯重新活跃于文坛的时候,穆齐尔的作品依然与读者无缘。对于自己一生不被正规的文学学术界接纳这一事实,穆齐尔不无怨怼之情,从他晚年的日记中我们便能充分感受到他的满腹怨艾和牢骚愤恨(《日记》第一卷,921页)。
事实上,即使在生前,穆齐尔也不能算是那种典型的“不能被同代人理解的作家”。在他生命的晚年就已经有“穆齐尔协会”成立,他曾获得过各种文学和戏剧奖项。但他最终没有逃脱经济上的贫困和精神上的孤独,也没在广泛意义上得到应有的重视。他大概没有想到,自己的这部作品在去世后会获得那么大的赞誉。同为德语作家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马斯·曼表示:“在当代德语作品中,我从未如此有把握确信后世的判断。《没有个性的人》毫无疑义是最伟大的……这本书的生命将会超出这几十年,并会在未来获得崇高的荣誉。”
有学者认为,在20世纪的作家中,能在知识渊博和视野开阔方面与他比肩的只有两人:爱尔兰的詹姆斯·乔伊斯和法国的马塞尔·普鲁斯特。与两位文学巨匠相比,穆齐尔的独特性在于,他在工程和哲学这两大领域都是内行,其文学创作从这两个领域吸取了丰富的营养。因此,他能够就科学影响日常生活的能力进行深刻睿智的反思。
穆齐尔生前对中国文化也较有了解。他阅读过德国汉学家卫礼贤翻译的老子《道德经》(耶拿,1921年),还为由卫礼贤翻译、心理学家荣格注释的《金花的秘密》(1929年)撰写过书评。
1938年9月,德意志第三帝国与奥地利合并,穆齐尔被迫离开家园,经意大利流亡到瑞士苏黎世。自1939年起,他的代表作《没有个性的人》和散文集《生前遗稿》在纳粹第三帝国被列入“有害的不受欢迎的作品”清单,遭到禁止。
随着欧战局势的发展,流亡到瑞士的穆齐尔越发感觉欧洲非久留之地。为安全起见,他准备流亡上海。1939年正月三日,中华民国驻苏黎世领事馆为他开具了签证。根据影印的照片资料得知,该签证是由三等秘书李润民签署,可多次出入境,一年内有效,有效期至1940年1月2日,但只适用于中国的商业港口。
从留下的材料来看,穆齐尔还为他的中国之行作了一些文献上的准备。这首先表现在他对当时中国的领导人蒋介石(1887~1975)的称赏上。研究者在穆齐尔的剪报资料里发现了一幅蒋介石的画像。穆齐尔是从法文文献中留意到关于蒋介石的消息的。关于蒋介石的剪报资料见于穆齐尔留下的第32册日记本(大约记于1939年春到1941年底)中。
穆齐尔在他当时的日记里赞赏蒋介石元帅是一位“淡泊宁静的人物”,“是所有从事哲学和政治的军人中最值得称赏的人”(见《穆齐尔日记》第996页)。
穆齐尔认识到“军事在今日的作用”,认为“将军是惟一能改变世界的人物”。他说:“蒋介石可能的优势在于:他是个中国人!”
穆齐尔还从法文材料中将蒋介石最喜欢的儒家著作的段落翻译成德语。在日记中,他还用相当的文字对蒋介石表示赏识。
在1942年1月中旬写作的草稿《乌尔利希的后记》里,在关于世界政治局势的提纲中穆齐尔写下了“中国可能的作用”等字样。他并且说:“重要:让乌尔利希同老子的商榷,这也是我的任务,这能够被理解,将由乌尔利希事后完成。”(见罗沃尔特出版社1978年出版的阿道夫·弗雷瑟根据遗稿整理的《没有个性的人》第二卷第1943页)乌尔利希就是他著名的小说《没有个性的人》中的主人公。
1941年11月30日,瑞士《新苏黎世报》刊登了《中国的立场》一文,穆齐尔也把它剪贴下来,他写了如下的批注:“礼仪的乌托邦:中国的灵活的——儒家式的礼貌”。中国的哲学家孔子、老子,在小说大师穆齐尔看来,与耶稣基督、尼采一样是“伦理家”。
后来的事实表明,穆齐尔未能将他流亡中国的计划付诸实施,虽然持有签证,但他没有能够来到远在东方的上海。他在日内瓦继续着他的巨著《没有个性的人》。1942年4月15日,穆齐尔即逝世于此,未能看到和平的曙光。
附录一 :米兰·昆德拉在《被背叛的遗嘱》中对罗伯特·穆齐尔的评价
在穆齐尔那里,一切都成为主题。关于存在的提问。如果一切成为主题,背景便消失,有如在一幅立体派画上,只有背景。正是在将背景的取消中,我看到了穆齐尔所进行的结构性革命,重大的变化通常有一种不引人注目的表象。其实,思索的长度,段落的慢节奏,给了《没有个性的人》一种“传统式”行文的表象,没有颠倒年代顺序,没有乔伊斯式的内心独白,没有取消标点,没有破坏人物与情节。在近两千多页中,人们跟随着年轻知识分子乌尔里希的简单故事,他与几个情人出出入入,遇见几位朋友,在一个严肃又怪涎的协会里工作。在这里,小说以一种几乎难以察觉的方式,远离了真实性并变为游戏,协会的目的是准备庆祝皇帝的生日,一个为1918年计划的伟大的“和平节日”。一个滑稽可笑的炸弹放进小说的底基。每一种小的境况都在它的行程中似乎被固定不动,为的是被一个长久的注视所穿破,这个注视去询问境况的意义,询问怎样去理解和思考它。
贡布罗维茨的作品,布洛赫的作品和穆齐尔作品以及卡夫卡的作品,当然,在它们诞生后30年才被发现,不再有必要的力量去吸引一代人和创造一个运动;它们由别的美学派别所阐述,后者在许多语言方面与它们对立,它们被尊重,甚至欣赏,但是没有被理解,以致我们世纪小说历史中最伟大的转折的发生并没有受到注意。
附录二:玛格丽特·杜拉斯与罗伯特·穆齐尔
我劝她(玛格丽特·杜拉斯)读《没有个性的人》,这本书后来成了她的“永久读物”。这个她脱口而出的词使我大为震惊。她意识到了它的意义,并在晚上多次重复,然后又公开地到处说。她后来说:“我很喜欢普鲁斯特,但我更喜欢穆齐尔。”穆齐尔成了一个无与伦比的作家……后来读《阿卡塔》时,她对《没有个性的人》的崇拜就表露无遗了。——[法]米歇尔·芒索:《闺中女友》
附录三:美国学者的观点
2000年出版的《世界100位文学大师排行榜:有史以来最有影响的小说家、剧作家和诗人》([美]丹尼尔·S·伯特 著)一书中,罗伯特·穆齐尔名列世界100位文学大师排行榜第79位。排在他前面的是第78位的智利诗人巴勃鲁·聂鲁达,在他后面的是第80位的英国桂冠诗人丁尼生。
关于“两种文化”
按照英国学者C.P.斯诺1959年的说法,现时代存在着两种文化(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填平两种文化的鸿沟是很困难的。而穆齐尔的作品则体现了他解决两种文化问题的进路,尽管那时“两种文化”的说法尚未出现。
不过,人们对穆齐尔的真实意图有着不同看法:穆齐尔说过两种文化的分裂可以解决吗?还是说,他超拔于两种文化问题之上,而鼓吹一种新的存在秩序或“其他条件”,从而根本消弭两种文化问题?
2020年4月,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推出一本新书的线上版Robert Musil and the Question of Science:Ethics, Aesthetics, and the Problem of the Two Cultures(罗伯特·穆齐尔:伦理学、美学和两种文化问题,罗伯特·穆齐尔研究专家、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人文学科高级研究所副所长、德语教授蒂姆·梅希根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