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风·羔裘

更新时间:2024-06-05 13:54

《郑风·羔裘》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历代学者对这首诗的主旨主要有两种说法,一说是讽刺现实之作,一说是赞美正直官吏之诗,或是两者兼有,以赞美古代君子来讽喻现实的官员。诗人以衣喻人,从羊羔皮制的朝服的质地、装饰,联想到穿朝服的官员的品德、才能。全诗三章,每章四句,运用赋和比的表现手法,比喻贴切自然,人物形象生动。

作品原文

郑风⑴·羔裘⑵

羔裘如濡⑶,洵直且侯⑷。彼其之子⑸,舍命不渝⑹。

羔裘豹饰⑺,孔武有力⑻。彼其之子,邦之司直⑼。

羔裘晏兮⑽,三英粲兮⑾。彼其之子,邦之彦兮⑿。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郑风:《诗经》“十五国风”之一,今存二十一篇。

⑵羔裘:羔羊皮裘,古大夫的朝服。

⑶濡(rú):润泽,形容羔裘柔软而有光泽。

⑷洵(xún):信,诚然,的确。侯:美。

⑸其:语助词。

⑹舍命:舍弃生命。渝:改变。

⑺豹饰:用豹皮装饰皮袄的袖口。

⑻孔武:特别勇武。孔,甚,很。

⑼司直:负责正人过失的官吏。

⑽晏:鲜艳或鲜明的样子。

⑾三英:装饰袖口的三道豹皮镶边。粲(càn):光耀。

⑿彦(yàn):美士,指贤能之人。

白话译文

穿着润泽羔皮袄,为人正直又美好。就是这样一个人,不怕牺牲为君劳。

穿着豹饰羔皮袄,高大有力为人豪。就是这样一个人,国家司直当得好。

羊羔皮袄真光鲜,素丝装饰更灿烂。就是这样一个人,国家杰出的人选。

创作背景

关于《郑风·羔裘》这首诗的主旨背景,主要有两种说法:《毛诗序》说:“《羔裘》,刺朝也。言古之君子,以风其朝焉。”意思是赞古喻今,以赞美古代君子来讽喻当时的官员;朱熹诗集传》认为是郑人“美其大夫之辞”,即赞扬郑国名臣子皮、子产的。对于这两种意见,至今也没有统一的说法。

清代朱鹤龄陈启源等人都认为此诗是讽刺现实之作。理由大致说来主要有两条:一、在《诗经》中凡称到“彼其之子”的诗,都是讽刺诗,如《王风·扬之水》《魏风·汾沮洳》《唐风·椒聊》《曹风·候人》等,因此,《郑风·羔裘》也不例外;二、《诗经》中所收的诗止于陈灵公时代,而子皮、子产等人生活的时代比陈灵公时代要晚五、六十年。再说,在昭公十六年(公元前526年),郑六卿饯韩宣子时,子产曾赋《郑风·羔裘》,如果说这是一首人家赞美他的诗,他不可能在客人面前用这首诗来夸耀自己。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羔裘是古代卿大夫上朝时穿的官服。《诗经》中通过描写羔裘来刻画官员形象的诗有好几首,如《召南·羔羊》《唐风·羔裘》《桧风·羔裘》等,命意都不一样。

《郑风·羔裘》这首诗,起笔描述羔裘的外在美,作者具体而微地描写了羊皮袍子的皮毛质地是如何的润泽光滑,袍子上的豹皮装饰是如何的鲜艳漂亮。然后才赞美穿此羔裘的人的内在美,写外在美的目的是通过对羊皮袍子的仔细形容,和对其中寓意的深刻揭示,借以赞美穿羊皮袍子的官员有正直美好能舍命为公的气节,有威武勇毅能支持正义的品格。总而言之,人衣相配,美德毕现,这位官员才德出众,不愧是国家的贤俊。外在美、气质美和品行美、形象美高度统一。这样理解符合认为此诗主旨为赞美优秀官吏的说法。

如果说此诗有讽刺意味,那就是说,在诗中,礼服的高贵华丽衬托着君子的美德形象,服饰的华美同时也象征着君子高贵的人品。在作者看来,古代的卿大夫确实是这么回事;但是,一联系郑国当时的现实,满朝穿着漂亮官服的是些什么人——一句话,君不像君,臣不像臣,可以说,都不称其服。这样,作者赞古讽今的作诗命意就凸现出来了。因为衣裳总是人穿的,从衣裳联想到人品,再自然不过了。至于一个人的品质、德性要说得很生动、形象,就不那么容易,而此诗作者的聪明之处,也在这里。他用看得见的衣服的外表,来比喻看不见、感得到的较为抽象的品行德性,手法是极为高明的。比如,从皮袍子上的豹皮装饰,联想到穿这件衣服的人的威武有力就十分贴切,极为形象。但如果当作一首讽刺诗来说,有些过于含蓄,以至千百年来聚讼不已。

名家点评

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十六年》:“子产赋《郑之羔裘》。宣子曰:‘起不堪也。’”

南宋朱熹《诗集传》:“赋也。言此羔裘润泽,毛顺而美,彼服此者,当生死之际,又能以身居其所受之理,而不可夺。盖美其大夫之辞。然不知其所指矣。”“豹甚武而有力,故服其所饰之裘者,如之司主也。”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