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13 03:23
翟裕生,1930年2月6日出生于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矿床学与区域成矿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
1930年2月6日,翟裕生出生于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
1948年9月—1952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在校期间担任地质学系学生会主席、校团委组织部副部长等,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49年2月,参加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民主青年联盟;5月4日,转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成立大典,翟裕生作为纠察队员,在东三座门旁看到了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驱车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
1950年1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2年—1957年,分配在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工作,担任讲师。
1953年2月—1953年7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俄语。
1955年9月—1957年8月,就读于长春地质学院(现吉林大学)矿床学研究生班,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1957年,研究生毕业后回到北京地质学院工作,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系主任,武汉地质学院教授、副院长,地质矿产部北京地质教育中心主任,北京地质管理干部学院院长。
1988年—1990年,担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长。
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翟裕生较早开展矿田构造研究,提出成矿接触带构造体系和多种矿床的构造—矿化模式,建立矿田构造学科体系框架。再造了河北大庙斜长岩和铁矿的成岩成矿过程阐明鄂东富铁矿床成因,发现新的铁矿类型。提出区域成矿系统及演化论。
截至2014年3月,翟裕生为主要作者或主编的出版物包括《成矿系列研究》《区域成矿学》《成矿系统论》《矿床学》等15部专著,发表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140余篇(部)。
截至2015年2月,翟裕生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
1961年,翟裕生对高年级学生开出了《矿田构造》课程。他还给研究生们讲《区域成矿学》课程,而且每年都会结合中国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更新教案。
翟裕生始终把德才兼备放在第一位。他要求学生:有理想,不能糊涂过一生;要真诚,追求真善美;能实干,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会思考,要善于思考、独立思考。他提倡“真理面前,人人平等”,鼓励学生敢于创新、敢于超过老师。
截至2015年2月,翟裕生先后培养了硕士研究生16人、博士研究生55人、合作博士后10人。
翟裕生在河北省立天津中学的语文老师裴学海是梁启超的学生,他知识渊博,裴先生以“裕慰苍生”为立意,为翟裕生取字曰“慰苍”,希望他以天下为公,以社会责任为己任。
翟裕生院士热爱祖国,热爱地质事业,作风朴实,工作勤奋,学风严谨,勇于探索,在矿田构造、金属成矿和区域成矿等领域作出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翟裕生院士八十华诞贺信中表示)
翟裕生先生是中国著名矿床地质学家和地质教育家,在地质教育和科技战线辛勤耕耘60载。科研上,他孜孜以求,潜心科研,在金属矿床学、矿田构造学和区域成矿学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为中国矿床学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教学上,他呕心沥血,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培育出了大批优秀地矿人才。(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在翟裕生院士八十华诞贺信中表示)
翟裕生从教62年,对北京地质学院、武汉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他善于将传授知识、提高能力和培养优良学风相结合,培养了大批地质人才。(《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评)
2012年10月,翟裕生将20万元港币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奖金全部捐赠给了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教育基金会,作为青年教师奖励基金。
2010年3月26日,翟裕生教授从事地质工作60周年暨八十华诞庆祝大会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发来了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