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1-07 10:40
胎鳉科是淡水域及河口域小型肉食性鱼类。胎生。雄鱼的个体较雌鱼小,其臀鳍呈细长的交接器;而雌鱼个体较大,臀鳍端部呈扇形,因此,雌雄的外形差异较明显,易区别。
体延长,侧扁。头中大,顶部宽而扁平,头长短于尾柄长。吻宽短。眼中大,圆形上侧位。眼间隔宽平。口小,前上位。齿细小。体被圆鳞。臀鳍稍大于背鳍,雄鱼第三至五鳍条延长输精器。尾鳍圆形。
小型淡水鱼类。卵胎生鱼类,繁殖非常容易。适应能力超强,对水质要求不高,水温在18℃-24℃之间有时到了13℃还能生存。剑尾鱼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习性,那就是它的雌性鱼会转化为雄性剑尾鱼,同时出生的剑尾鱼在达到性成熟时,雌性都多于雄性,但在它们生长过程中,一些雌性鱼会长出剑尾和雄性生殖器,有时生育过的雌鱼也会变性。本科鱼还是水草缸中重要的角色。
大多数生活在淡水中,只有少数几种生活在咸水中。
原产于非洲及美国东部至南美洲之淡水域或河口域。我国只有食蚊鱼1属。原产北美,曾被移殖到亚洲以消灭蚊虫,特别是疟蚊。据记载,1935年被引入我国沪杭一带。现东南各省区均有分布。
包括3亚科30余属约293种。花鳉科本来只在美洲大陆上出现说明这个科是一个比较新的科,是在美洲大陆与其它大陆分隔后才形成的。主要四个属有孔雀鱼属、玛丽鱼属、食蚊鱼属、剑鱼属。本科在我国只有食蚊鱼1属,原产北美,为引进种类。
食蚊鱼属 Gambusia Poey,1854
体中等长,雌性成鱼体,雄鱼小于雌鱼。吻不突出。眼中大,正常。口中大。下颌突出。齿骨固接。两颌具齿带。齿尖,不能活动。鳃孔大,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体被圆鳞,纵列鳞26-35。无侧线。背鳍短,具6-10鳍条,起点后于臀鳍起点。臀鳍短,具7-11鳍条,雄鱼前部鳍条特化成剑状输精器。胸鳍中侧位。腹鳍小,腹位。尾鳍后缘圆形。卵胎生。小型淡水鱼类。分布于中美洲和美国南部。
食蚊鱼 Gambusia affinis ( Baird et girard),1853
地方名:柳条鱼
体延长,侧扁。雄鱼体细长;雌鱼胸腹缘圆突,尾柄狭长。头中大,锥形,顶部宽而平直。吻宽短,略小于眼径。眼中大,圆形,上侧位。眼间隔宽平,稍大于眼径。鼻孔每侧2个,近眼前缘。口小,前上位。无须。上颌骨后端伸达眼前缘下方。齿细小。月孔大。鳃盖膜与峡部不相连。鳃耙细小。体被圆鳞。无侧线背鳍1个,基部很短,始于臀鳍基部后上方。臀鳍稍大于背鳍,雄鱼第三至第五鳍条延长成输精器。胸鳍发达,中侧位,鳍条末端伸越腹鳍基后方。腹鳍小。尾鳍宽大,后缘圆。体上侧部青灰色,下侧部及腹部灰白色。体背自头顶到背鳍前方有一黑色条纹。偶鳍白色,背鳍和尾鳍有2行平行黑点。
原产美国南部和墨西哥北部,因善于捕食蚊的幼虫孑孓,且能消灭疟疾和黄热病源的传播,故被广泛移植到世界各国。喜生活于水清的池塘等静水或缓流水体的表层。卵胎生,繁殖期为3-11月,每胎30-50尾,最适水温18-30℃,一年可繁殖3-7次。仔鱼出母体即可活泼游泳,一般长约5mm,成鱼最大约50m,雄鱼尤小。无食用价值,但为蚊虫的天敌,吞食孑孓。
在日本,它们被称为“灭蚊鱼。而经由中国台湾引入的原因正是为了灭蚊。它们是很好的控制蚊子的生物,其次它们是比较顽强的,色彩鲜艳的观赏鱼。作为控制蚊虫的生物它们从它们在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家乡被人类移居到几乎所有的地区。大多是著名的淡水热带观赏鱼,如孔雀鱼、黑玛利鱼、剑尾鱼、月光鱼、珍珠玛利、食蚊鱼。
食蚊鱼现已成为入侵物种,与曾经在各地普遍分布的青鳉Oryzias latipes竞争,进而基本完全取代;在香港,因干扰或啃咬较大的鱼的鳍,或捕食小蝌蚪,导致林氏细鲫Aphyocypris lini和罗氏小树蛙Philautus romeri的绝灭(Dudgeon & Corlett,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