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31 19:25
胡乃武,1934年5月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学位评定委员会经济学分会主席、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和中国改革与发展研究院教授、人民大学教代会副主席、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一级教授。1986年开始任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副总编、经济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务。1986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第一届中国发展百人奖获得者,“十五” 国家重点研究项目《五个统筹丛书》首席专家之一。
他是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学理论体系的开拓者,也是桃李满天下、甘为孺子牛的教书匠。一方书案,三尺讲坛,就是他最钟情的世界。他就是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一级教授、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胡乃武。
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学术委员,北京市经济学总会副会长,中国市场经济学会市场建设委员会常务理事,北方交通大学50年来,他始终怀着一颗惜才爱才之心,尽心尽力地为学生成长铺路搭桥,甘做一头默默耕耘的孺子牛。而今,在胡乃武的满园桃李中,仅经济学博士就有70多名,有的已是省部级干部,有的成为国内经济学界知名专家学者,还有的在商界叱咤风云。“现在中青年经济学者中,吴晓求、杨瑞龙、周振华和王庆等拔尖人才都是我带出来的。”每每谈及自己曾教过的这些学生,胡乃武总是显得比谈论自己的成就还要自豪。并培养了人民大学第一位博士后。
党和人民需要什么,我就学什么
说起胡乃武与经济学的不解之缘,还要追溯到他的出生地——革命烈士刘胡兰的故乡,山西文水县。成长在这个深受革命传统熏陶的地方,胡乃武11岁就当上儿童团团长,跟着八路军学唱革命歌曲,是他最早接受到的“党的教育”。1948年,在党一手创办的山西省立祁县中学读书时,“为人民服务,无上光荣”这几个字就深深地铭刻在他的心中。从那之后,“党和人民需要什么,我就学什么”逐渐成为胡乃武选择人生道路的准则。
全国解放之初,了解到国家缺乏干部,曾有志于当工程师的胡乃武毅然放弃了享受人民助学金继续升学的机会,进入山西省邮政管理局工作。工作期间,自幼钟情数理化的他,逐渐对经济管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当得知国家急需大批经济建设的专门人才,胡乃武又在单位推荐下报考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并以第一志愿(“国民经济计划”专业)被录取。在这个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综合性大学里,他正式迈入了经济学的大门。
1959年大学毕业分配工作时,胡乃武自愿报名去内蒙古支援边疆建设。然而,学校要他留校继续攻读研究生,他便欣然服从了组织分配。
“如果不是组织安排,您还会对经济学如此执着么 ?”记者问。
“当然。因为我学的国民经济计划专业是同国家的大规模经济建设紧密相连的;选择这个专业更深层的考虑,是为了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党和人民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
比起做官,更喜欢当教师
采访中,胡乃武告诉记者,他曾有多次做官的机会,但都主动放弃了。“比起做官,我还是更喜欢当教师。”胡乃武笃定地说。
1963年,胡乃武研究生毕业。填报工作志愿时,他写下了“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但当母校要求他留校任教,他再一次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党的安排。
在经历了“文革”期间的八年停办后,中国人民大学于1978年复校。重新站到母校讲台上的胡乃武,比以前更加珍惜执教时光。“我和同事们一样,每天都争分夺秒地工作,想把过去因为政治运动而耽误的时间抢回来。”为了把课讲好,胡乃武经常备课到深夜,有时甚至通宵达旦,节假日也从不休息。胡乃武掰着指头算了一下,在1982年-1992年的十年中,他平均每年完成的教学工作量相当于国家教委规定的教师年教学工作量的两倍。
就这样,胡乃武先后给国民经济学专业的本科生、进修生以及全校的硕士生、博士生开设过的“国民经济管理学”、“经济杠杆导论”、“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理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等课程,常常是课堂爆满,连外校师生也来旁听。
始终深怀“经世济民”的情结
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胡乃武从未忽视对经济学的研究。1989年,他主编的《中国宏观经济管理》一书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学的理论体系,受到同行专家的好评,也奠定了他在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学领域的地位。
“我讲授的宏观经济管理学本身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不断地进行充实与完善。如果不坚持做研究,怎能保证始终站在学科前沿,又怎能教好学生呢?”抱着这样的想法,胡乃武一直坚持“教学、研究、育人”三不误,他的研究成果最终都变成了课堂上丰富鲜活的教学内容。
如今,八十高龄的胡乃武,仍深怀作为一名经济学家“经世济民”的情结。采访中,对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热点问题,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到收入分配问题,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话语体系的建设等,胡乃武无一不能侃侃而谈。
“我现在虽年已八旬,但仍将会一如既往地投身于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采访结束前,胡乃武对记者郑重地如是说。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作为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的重要内容,并于1988年主编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现实的抉择》一书,受到同行专家的好评。八十年代中期,在《中国宏观经济管理》一书中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管理应包括总量管理(需求管理),结构管理(供给管理)、平衡管理3条主线,以及经济运行、宏观调控、经济增长与发展等主要过程,由此形成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学的一套理论体系,受到同行专家的好评。多次参与制订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与纲要。1989年,他主编的《中国宏观经济管理》(46万字)一书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学的理论体系,受到同行专家的好评,也奠定了他在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学领域开拓者的地位。1993年,在题为“马克思的外延与内涵扩大再生产理论同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文中,阐述了这两种类型的扩大再生产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了内涵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性。
胡乃武教授主持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重大项目《新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利益关系发展变化及和谐社会构建的研究》和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民经济宏观管理与经济杠杆综合运用问题研究》,其最终成果被评为“全国社科基金优秀成果”,并以“成果要报”形式上报中央领导。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其研究成果对政府部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胡乃武教授获得国家级与省部级奖共16项。其中主要有:1986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第二届、第八届、第十一届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与著作奖,北京市第三届、第四届、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1993年、1997年北京市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等。
论文
《统筹中国区域发展问题研究》,胡乃武,《新华文摘》,2004年第7期
《积极拓展西部大开发的融资思路》,胡乃武,《光明日报》,2000-3-21
《DisparitiesinRegionalDevelopmentandMacro-EconomicManagementinChina》,胡乃武,《SocialSciencesinChina》,1996年第4期
《严格控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增长》,胡乃武,中国展望出版社《财贸经济创刊十年论文精选》,1991年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理论初探》,胡乃武,《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
《马克思的外延与内含扩大再生产理论同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胡乃武,人民出版社《<资本论>与社会主义经济》,1983年
《论适度积累率》,胡乃武,《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81年第2期
《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和企业自负盈亏》,胡乃武,《社会科学辑刊》,1980年第4期
《计划和市场相结合是我国经济管理改革的基本途径》,胡乃武,《经济研究》,1979年第7期
《按劳分配绝不会产生资产阶级》,胡乃武,《光明日报》,1977-11-21
著作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利益关系研究》,胡乃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国民经济管理学》,胡乃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胡乃武选集》,胡乃武,山西经济出版社,1995年
《中国经济非均衡发展问题研究》,胡乃武,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4年
《国民经济宏观管理问题研究》,胡乃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政策选择》,胡乃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全书(理论篇)》,胡乃武,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年
《国外经济增长理论比较研究》,胡乃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
《模式·运行·调控》,胡乃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
《经济杠杆导论》,胡乃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