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

更新时间:2023-03-10 15:54

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由葡萄墩工业园区和腾格里工业园区合并成立的自治区级开发区

历史沿革

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托管的嘉尔嘎勒赛汉镇前身是在1959年以当地嘉尔嘎勒图敖包(蒙语:吉祥敖包)和古日班赛汉山(蒙语:三座美丽的山)两个地命名合并成立的嘉尔嘎勒赛汉(蒙语:吉祥美好)人民公社。1969~1979年,阿拉善左旗划归宁夏回族自治区后,阿拉善左旗划分三个行政区,第三区人民政府设立在示范区境内的原超格图呼热苏木(头道湖),管辖阿拉善左旗南部的嘉尔嘎勒赛汉、超格图呼热、腾格里、温都尔勒图、查汉布拉格和哈什哈六个苏木,头道湖成为阿拉善左旗南部经济、文化、教育中心。70年代初,在“大搞草原农田基本建设高潮”的推动下,阿拉善左旗政府顺应各族牧民的愿望,提出了将黄河水引入阿拉善草原的构想,1976年7月7日成立了“阿左旗孪井滩引黄扬水喷灌工程指挥部”,并做了大量的前期勘测准备工作。

1980年4月,阿拉善盟正式成立,撤销了三区人民政府,嘉尔嘎勒赛汉苏木和超格图呼热苏木成为独立的两个苏木。阿拉善盟建盟后,历届盟委、行署领导对此项工程极为重视,对工程重新进行了勘测论证,积极组织立项审批。1986年12月12日,盟委召开书记、盟长会议,决定兴建孪井滩扬黄工程,同月20日,“阿拉善盟豪依尔呼都格滩(孪井滩)扬黄工程筹备小组”。

1995年嘉尔嘎勒赛汉苏木改建为嘉尔嘎勒赛汉镇。2002年1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确定孪井滩为自治区级开发区,2004年11月更名为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示范区管委会与嘉尔嘎勒赛汉镇合署办公,一套人员,两块牌子。

2008年,阿拉善盟委、行署决定对示范区实行计划单列、独立运行的管理体制,开创了阿拉善盟“三旗两区”新的行政格局。

阿拉善盟委2013 年第9 次委员会议决定将新成立的阿拉善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原来的由葡萄墩工业园区和腾格里工业园区合并委托阿左旗党委、政府管理。阿拉善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将从2014年1月1日起正式运行。

2013年10月,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整合原葡萄墩工业园区和腾格里工业园区的基础上新成立为自治区级开发区,加挂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牌子。

2022年4月,根据有关文件要求,“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表述统一更正为“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

行政区划

开发区(示范区)总面积5604平方公里,开发区下设黄河高扬程灌溉管理局,托管嘉尔嘎勒赛汉镇腾格里额里斯镇

开发区辖17个嘎查和1个社区,有人口1.4万人,其中农牧业人口9000人,城镇化率35.7%。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位于北纬37°— 42°之间,海拔高程1343-1430米开发区的区位交通优势十分明显,距迎水桥铁路编组站14公里、中卫火车站10公里、香山机场8公里,即将建设的长中线一级公路和规划建设的乌力吉至中卫铁路、甘武线温都尔勒图乌兰敖包站至青铜峡大坝站铁路,将使开发区(示范区)成为阿拉善盟东进西出、南开北连的重要交通枢纽

气候

开发区系荒漠干旱地区,光照充足,大气透明度好,年平均气温8.4℃,无霜期156天,年平均空气密度1.053千克/立方米,年平均阴雨天39.4天、年平均降水量147.5毫米,年平均大风次数17.8次,年平均雷暴次数10次,年平均日照时数3096小时、年太阳能辐射总量为150-160大卡/平方厘米,太阳能总辐射量6490-6992兆焦耳/平方米。地下水资源丰富,便于开发利用。

资源

土地

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资源富集,境内有3000多平方公里可利用土地资源,

矿产

开发区有储量丰富的盐、硝、石膏、硅石、铁矿石、锰铁矿、石灰石、高岭土等矿产资源。

其中有优质烟煤炭储量8000万吨,无烟煤储量6亿吨,石膏储量2000万吨,硅石储量1000万吨,石灰石储量3.2亿吨。示范区境内的沙漠腹地分布多处盐湖,其中查汉池盐湖盐资源储备量约2000万吨,年产原盐20万吨。

水资源

国家黄委会批准的孪井滩每年用水指标为5000万立方米,示范区生态经济园区已探明丰富的地下水资源,第二水源的水文勘探已在600平方公里范围内展开,境内的腾格里沙漠腹地和边缘地带蕴藏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便于开发利用。

耕地

到2012年底,开发区有耕地11.3万亩。

天然气资源

西气东输工程兰银输气管道第10号阀室至中卫支线从示范区生态经济园内穿过,并预留了用气接口。

风能光能资源

示范区境内风能资源丰富,规划开发风能资源面积有300平方公里,年平均风速5.8m/s,年有效风速时数为8804小时,年平均风能密度为302w/m2。

开发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3096小时、年太阳能辐射总量150-160大卡/平方厘米,总辐射量达6490-6992兆焦耳/平方米,地面地势平坦,植被稀少,地质稳定。

经济

第一产业

2014年,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孪井滩灌区灌溉总面积为81474亩,春灌计划水方约969万立方米,预计灌溉周期为26天,主要灌溉玉米、花葵、西瓜等农作物和林带。

机电设备、水工建筑物及远控闸门设施进行了全面检修、维护和保养, 确保了春灌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产业

工业园区

由阿拉善盟发改委牵头,委托北京中物联物流规划研究院编制的《阿拉善腾格里经济开发区综合物流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划》按照“服务产业、带动经济、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的思路,立足当地资源、交通、区位、政策优势,结合当前物流产业发展新形势和先进的规划设计理念,充分发挥园区优势、规避劣势,最终建设成产业培育功能显著、设施健全、运营良好,具有超前性的综合物流园区;搭建了以跨境资本、运营商聚集、政府管理服务和专业化服务商集聚四大平台为支撑的创新型现代物流产业聚集区,以此实现产业聚集发展综合体、产业组织变革创新、产业结构调整载体、增量价值产业培育四大功能和目的。

民族风情

祭 敖 包

蒙古族居民除在家中敬佛、祭佛外,每逢庙会必定要参加。传统的祭祀礼仪中,最为隆重的是祭敖包活动。在很早以前,蒙古族的祖先在打仗出征前要祭敖包,在敖包上献上酥油、鲜奶等最珍贵的物品,以祈祷能打胜仗、马到成功。孪井滩示范区蒙古族至今还保持着这些传统礼仪。

敖包系用石块堆积的圆形物,沙漠中无石、用树枝、梭梭在沙滩高处堆成堆。在敖包正中插一木杆,上悬藏经文旗幡。祭敖包的含义最初为祭天地、山川、水草之神,后来演变成祭祀家乡的标志,以后又成为牧民群众集会、游艺、祈祷风调雨顺,迎盼丰收的活动场所。

婚恋习俗

1、族外婚制。蒙古族母系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阶段的婚姻规例。随着历史的发展,蒙古各部的分化,血缘关系也错综复杂起来,从而逐步发展到同宗不婚,同一家庭之内不能通婚。

2、聘婚制。蒙古族进入封建社会以后,男方娶妻,要给女方送聘礼,即“多求则贵,才求则贱”。聘婚制就成了买卖婚制,以财物作为女子的身价。

3、入赘婚。在女方无男子继承,以入赘的女婿继承,也称招女婿。有两种形式,一是永久性入赘。一般为男子家庭贫困、兄弟较多、无力娶妻者,男子愿入赘到女方。

4、收继婚。蒙古婚姻中把妻子视作夫家的财产。蒙古贵族常拥用三妻四妾,父死后,子继承爵位的同时,也继承了先父的妃、妾。平民中存在兄终弟及、娶嫂为妻的情况。元代虽以法律禁止这种婚制,但社会上仍有出现。

名胜古迹

概况

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境内在沙漠腹地分布著多的沙漠湖泊,其中的淖尔图湖,水质清澈,鸟鱼成群。4A及旅游景区月亮湖旅游景区风景如画,神奇莫测,更是令人流连忘返。境内有“阿格尔提行”和 “森得雅西勒”等世界稀有的珍贵树种,植物学家至今未能确定它的正确学名。沙漠深处还有神秘的胡杨林,沿腾格里沙漠东缘有绵延20公里的宏伟壮观万亩人工防风林带,有9000公倾沙冬青和5万亩集中连片的蒙古扁桃林、也有大面积的马兰处处开花。

古迹

这里还有绵延逶迤的古长城遗址、独具特色的古岩画和清代修建的古寺庙。境内的承庆寺和昭华寺均属阿拉善盟八大寺庙之一,藏传佛教和文学著名历史人物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曾在阿拉善传经宏法30余年,1746年圆寂于承庆寺。

景点

腾格里通湖草原

通湖草原旅游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位于腾格里沙漠南缘,距阿左旗巴彦浩特镇约180公里,距宁夏中卫市约30公里,南与国家5A级旅游景区沙坡头隔沙相望。

通湖草原旅游区沙丘环抱,内有4平方公里的湿地,绿草茵茵,空气清新,蒙古包群民族风情浓郁。

特色饮食

烤全羊

原始的烤全羊,是将开膛去皮的整羊架于火上烘烤。烧烤时要用杏木疙瘩烧旺的红火,须火旺而无烟方可。不时将白条羊在火上左右翻转,一直烤到表面金红油亮,香味喷发,外焦里嫩为止。烤熟后从架子上卸下,用刀割而食之,不加油盐,不加任何作料,却有纯朴天然的香味。

炒米

是蒙古族人民特别喜爱的食品,当地称之为“蒙古勒巴达”,意思是“蒙古米”。他是用糜子经过蒸、炒、碾等多道工序加工而成。

污染事件

新京报快讯 (见习记者 刘素宏)2014年9月6日,《新京报》报道,内蒙古自治区腾格里沙漠腹地,部分地区出现排污池。当地牧民反映,当地企业将未经处理的废水排入排污池,让其自然蒸发。然后将黏稠的沉淀物,用铲车铲出,直接埋在沙漠里面。6日下午3时许,内蒙古阿拉善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陈主任向新京报记者表示,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开发区管委会已成立联合调查组,对污染事件进行调查和整改,具体的调查正在进行中。

地图信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