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3-22 10:58
自我实现需要是指个体向上发展和充分运用自身才能、品质、能力倾向的需要。马斯洛需要层次中的最高层,属成长性需要,在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出现。马斯洛还认为:在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的情感,这个时候是人处于最激荡人心的时刻,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这时的人具有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销魂的感觉。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1943年其著作《动机论》中提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它们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包含爱与被爱,归属与领导)、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需要层次中最高层次的需要。
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的基本内涵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自我实现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马斯洛把人的基本需要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依次由其强度和先后排列。他认为自我实现需要的产生,有赖于前面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的满足,是指促使他的潜在能力得到实现的趋势。马斯洛曾明确地说过:“我称之为基本需要的东西,可能对于所有人都是共同的”。只不过在其他需要未得到满足之前,自我实现需要不占优势而已。产生不是从无到有,而是由不占优势到占优势。第二,自我实现是人的终极目标。自我实现是一种追求的目标,即“希望自己越来越成为所期望的人物,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不仅如此,同其他基本需要不同,别的需要一经满足就自行消失,不再作为需要至少不作为占优势的需要而存在,而自我实现则永远不会消失,它又是“一种单纯的、终极的价值,或者说是人生的目的”。
第三,自我实现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自我实现不是单纯的观念运动,而是随时随地、点点滴滴地实现个人潜能的过程,去工作,去劳动,去认知,去体验,使之处于合意状态的活动。自我实现就是指努力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第四,自我实现在心理上表现为一种高峰体验。“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地、活跃地、无我地体验生活,全神贯注,忘怀一切”,这是一种真善美高度统一时的体验,是对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刻、生活中最幸福的时刻、对自己处于发挥潜能的最佳状态的体验。这种高峰体验,在平常人身上也会发生,不过在自我实现者那里更加经常、带有周期性罢了。
“自我实现”理论在17世纪西方新兴资产阶级的人性论思想中萌芽,其从个人的主体存在出发,强调人的自我设计、自我奋斗和自我创造。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上世纪40年代提出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基本需要,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前四种是缺失性的,起源于实际的或感知到的环境或自我的缺乏,完全依赖于外界。而自我实现的需要则是成长性的,是导致自我实现的种种过程。自我实现即“对天赋能力、潜力等的充分开拓和利用。这样的人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对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总是尽力去完成。”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需要“可以归人人对于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它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这种倾向可以说成是一个人想要变得越来越像人的本来模样,实现人的全部潜能的欲望。马斯洛描绘了自我实现者的总体特征: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人的绝对完美是不可能的,但向完美靠近、奋斗是完全可能的。马斯洛把人向完美奋斗的过程或倾向称为自我实现。
应该看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仍然是一种关于现代管理激励员工的理论,同时也是现代人尤其是管理者和员工关于自己的主体意识、价值观念特别是理想人格意识的重要理论和内容。自我实现在现代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积极的意义,包括塑造管理者和员工的主体品格、提供组织及其管理发展的动力,以及预示管理发展的未来方向。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假定,人们被激励起来去满足一项或多项在他们一生中很重要的需求。更进一步的说,任何一种特定需求的强烈程度取决于它在需求层次中的地位,以及它和所有其它更低层次需求的满足程度。马斯洛的理论认为,激励的过程是动态的、逐步的、有因果关系的。在这一过程中,一套不断变化的“重要”的需求控制着人们的行为,这种等级关系并非对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这样的中层需求尤其如此,其排列顺序因人而异。不过马斯洛也明确指出,人们总是优先满足生理需求,而自我实现的需求则是最难以满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