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0-29 17:41
臼井城之战是日本战国永禄九年(1566年)发生在下总臼井(今佐仓市千叶县)的一场著名战役。交战双方是上杉辉虎(即上杉谦信)领导的上杉家及关东国众组成的上杉-关东联军和臼井城城主原胤贞及援军总帅千叶胤富等领导的北条军。
臼井城之战的起因,一般的看法是这样。永禄八年(1565年)二月,反北条的上总土气城城主酒井胤治(他是从属于上杉辉虎的国众)遭到北条氏政、下总臼井原胤贞、上总东金酒井胤敏(两者都是从属北条的国众)的联手攻击,酒井胤治为此写信给河田长亲,请求上杉军越山解围。按照他在信里提出的诉求,是让上杉军攻击下总小金城,也就是高城胤辰(同样是从属于北条的国众,同时是原胤贞的属将)的居城,以转移敌人火力。不过酒井胤治还没等到上杉军出马,他就击退了敌兵,上杉辉虎的越山计划也就因此延迟了。
直到永禄九年(1566年)三月,上杉辉虎攻陷常陆小田城以后,才开启下总攻略,并按照酒井胤治在永禄八年(1565年)提出的请求攻打小金城,但是辉虎被小金城城主高城胤辰打退了。兵锋就转向了同样在下总的臼井城,但实际目标是讨伐下总千叶胤富的本据本佐仓城,以剪灭北条家在下总的羽翼。臼井城,是为本佐仓城之门户,两城相距甚近。欲伐本佐仓,必先扫荡臼井,需将其攻下,才可往东进军。至此揭开了臼井城之战的序幕……
永禄九年正月,辉虎越山,进阵下野佐野城,准备攻击常陆小田氏治的小田城(北条方)。
永禄九年二月,上杉辉虎攻破常陆小田城,大肆掳掠贩卖人口。
永禄九年二月底,辉虎移阵至上野馆林城,大会关东诸侯,总兵力约一万余人,往下总小金城进军。
永禄九年三月二日,上杉联军攻打下总高城胤辰的小金城,但是失败。之后上杉联军往原胤贞所在的臼井城进军。
永禄九年三月初,原胤贞的属将高城胤辰(北条方)、原氏的家主千叶胤富(北条方)、北条氏康与北条氏政父子、古河公方足利义氏(北条方)分别向臼井城派来援军。伊豆河津城的荫山新四郎(北条方)与骏河用宗城城主一宫随波斋(今川氏真所遣援兵)也为救援臼井城而往下总进发(荫山新四郎、骏河今川援军到达臼井城的具体时间不明)。
永禄九年三月九日,上杉联军进抵臼井城下,开始攻城,揭开臼井城之战序幕。
第一阵:高城胤辰、原大藏丞(皆为原胤贞部将)
第二阵:酒井胤敏、平山正左卫门(皆为东金酒井氏一族)
第三阵:松田康乡(北条部将)、佐久间主水佐(原氏部将)
二之丸守军:椎津次郎、椎名兵库
本丸总大将:原胤贞(城主)、白井入道(实际指挥)
后到援军:千叶胤富(三月二十三日到达战场,接过指挥权)
作用不明:相马内膳亮(古河公方)、一宫随波斎(今川)
先阵:太田资正、梁田晴助
先阵:长尾景长、富冈重朝
先阵:下平右近允、广居又五郎
二阵:本庄繁长
三阵:房州里见众、上总东金酒井氏
佐仓城攻击队:那须资胤、宇都宫广纲
上杉军实际部署不明,即便是先阵也存在四种截然不同的说法。有关二阵是本庄繁长的说法也未必对,从确凿文书史料看,本庄繁长只有在永禄四年第四次川中岛之战跟随上杉辉虎出战,其余多是近世战记物附会。至于说上杉联军主力进攻臼井城同时,派那须资胤、宇都宫广纲攻击附近的佐仓城,此说法也不对。那须资胤在永禄九年时已经不归附越后上杉,且当时出兵的军役帐里也没有他的名字。
其实攻城期间的具体战术经过已无从考证,以下仅为学界根据《武家事纪》的考证方法来还原的。
三月九日,上杉联军开始攻城。但是臼井城的天然城防非常坚固,它是一座山城,两面都是山崖,背靠印幡沼,从正面进攻就只有一条极其狭窄的小路。守城方可以利用天然的地理条件,从上面抛掷落石、射箭,阻挠上杉联军的行军。臼井城本身由本丸、二丸、三丸构成,守军放弃最为空旷、活动空间最大的三丸,只在此设置一些栅栏,此外还有一些外堀掩护。臼井城守军最前线的是镇守在二丸的椎津次郎、椎名兵库,两人皆为本佐仓城派来的援将,其余部将皆退往本丸驻守。
上杉军上野沼田众在破坏三丸的防御工事后,将其完全占据,其余众兵蜂拥而上,随即攻打二丸。守军以箭矢、落石还击,沼田众前进受阻。随后,上杉军众陆续投入战斗,其中,越后上田众杀上二丸,攻势甚猛。椎名兵库、椎津次郎将本队移上城郭,与上田众等展开激烈的白刃战,其余守军亦猛烈还击。战斗持续了一段时间,越后上田众武士下平右近允、广居又五郎身负重伤,战况一度胶着。
不久,联军各队陆续参战,争先涌上城来。见二丸情况危急,本丸内的高城胤辰、原大藏丞作为第一阵,率先从城内突出。上杉军先阵长尾景长、富冈重朝各自引军迎上,双方展开激战。原、高城二将终因不敌而败退。此时,安房里见众也将部队投入战场。
情况愈加危急。本丸内的守将相继从城内杀出,转入到二丸的战场上:酒井胤敏、平山正左卫门为第二阵,与太田资正、梁田晴助军交锋;松田康乡、佐久间主水佐为第三阵,与结城晴朝、水谷胜俊军交战。随后,上杉军第二阵本庄繁长也加入战斗。松田康乡使用长刀和铁棒,杀死大量沼田众武士与上杉家骑兵,但终因精疲力竭而败退。会日暮,因天降大雨,久未停歇,两军各自罢阵。
之后,臼井城守军顽强抗战,不断用长枪突刺敌兵,由于勇而能战,越人有所畏惧,知臼井难下。自三月九日至二十日,上杉军又陆续发动多轮进攻,却始终未能将臼井城攻陷。但臼井城已被打到只剩下一重城堀的地步,落城在即,臼井城岌岌可危。
三月二十三日,上杉军众发动总攻。开始前,军中的海野隼人劝告辉虎,说日子不吉利,不建议进攻,但辉虎不听,执意攻城。
长尾景长带队先行,破坏埋在壕沟内的障碍物逆茂物,越过壕沟,击破了挡在前面的守军二百多人,进逼臼井城本丸。就在这时,掩护臼井城本丸的城堀突然崩裂,压死三百多联军兵众,进而导致上杉军士气大崩,纷纷后退。臼井城城主原胤贞、大将松田康乡、原大藏丞、高城胤丞等乘机杀出城外,大斩越国甲。
与此同时,叶氏当主千叶胤富率领援兵抵达战场,接过全军指挥权,并在其主导之下展开反击。上杉军第三阵房总里见众、上总东金酒井氏从东南侧移兵迎战千叶胤富,但因对方攻势猛烈而未能支撑下去,率先逃离战场。其中,里见一共出兵五百人,战死三百。
随后,松田康乡击破上杉军先锋,率领数骑杀入本阵,亲自斩杀六七人,砍到旗帜(御马印),北条军士气大增。不久联军被迫后撤。
期间,松田康乡的坐骑被长枪刺倒,却仍徒步向前,杀毙数人,其一身朱色盔甲奋战之姿受到了上杉谦信的赞誉,谦信感叹曰:“据说岩舟山上住着赤鬼,这一定是他(岩舟山に赤鬼の住むと沙汰しけるは、一定彼がことなるべし)”。从此人称“鬼孙太郎”“松田赤鬼”,勇名响遍邻国。
两天后的三月二十五日,上杉全军开始撤离臼井城战场。松田康乡、原大藏丞率四五百人追击上杉军,与辉虎所领的本阵队激战并大破其军,迫使辉虎向北败逃。但随后,在上杉军殿后的北条高广、新发田治长从西侧迂回反击,突袭追兵左翼,松田、原二部败退。不久,原胤贞、高城胤辰率军杀出城外支援,击破其殿后部队。酒井胤敏、白井入道等将领亦率军出城追杀,一路大斩联军各队,杀至上野北境方才收兵。上杉联军全线溃败,狼狈逃回越后。
至此,臼井城之战以北条军大获全胜而告终。上杉辉虎此次出兵的战略目标,也就是攻克千叶氏的本佐仓城的计划完全失败。
上杉家在比战术上的失败更惨的是战略上的全线溃退。臼井城之战惨败后,上杉辉虎遭到众多关东国众叛离。
永禄九年(1566年)五月,也就是在臼井城之战败北两个月后,常陆、下总、下野的一批国众最早背叛上杉,投靠到了北条麾下。这一期间反叛的有常陆小田氏、下总结城氏、下野小山氏、宇都宫氏。
八月,武藏忍成田氏、上野新田由良氏、下野皆川氏倒戈北条。
九月,上野厩桥城主北条高广倒戈北条。
十一月以后,上野小泉富冈氏、上野馆林长尾氏、下总关宿梁田氏、栗桥野田氏、森屋相马氏、上总土气酒井氏相继倒戈至北条一方。
永禄十年(1567年)正月,佐竹义重也与北条氏政缔结和议。而仍旧支持上杉辉虎的国众西上野箕轮长野氏、惣社长尾氏、白井长尾氏相继被武田信玄灭亡,西上野被武田信玄掌控。而东上野、东下野、武藏、下总、上总、常陆,上杉辉虎丢了个干干净净,这时候在关东的直辖领只剩下上野沼田领,从属国众则只剩下东上野桐生佐野氏、下野佐野氏、武藏羽生城木户氏。
到了永禄十年底,上杉辉虎连上野桐生佐野和下野佐野都保不住了,先是弃守下野佐野,随后桐生佐野闻风投向北条,上杉的关东领国就只剩下和越后相接的上野沼田,以及作为飞地的武藏羽生了。
臼井城之战是上杉辉虎最著名的一次惨败,打破了上杉辉虎未有败绩的神话。上杉联军的万余兵力损失过半,且此战后上杉家在关东的影响力与地位一落千丈,原本依附上杉的关东诸大名纷纷倒向北条。无论是在战术上还是战略上,辉虎都输的体无完肤。
到永禄十年止,上杉谦信已发动了八次关东侵攻。至此战,上杉谦信十余年心血功亏一篑,关东攻略就此破灭,同时也标志着北条家在“越相之争”中取得最终胜利。
此后上杉再也无力与北条争雄关东,天正二年(1574年)时,北条氏政攻打亲上杉方的关宿城,上杉谦信虽亲自救援,却遭北条军击败,不但关宿城投降,连羽生城也遭到北条家攻陷,即是证明。
臼井城之战的最大争议是在于战争的发生时间。
各种史料对于战争结果的记载是一致的,但是,对于臼井城合战的发生时间尤其是年份(月份与日期大体一致),却说法不一,甚至相互矛盾。
其中《关八州古战录》、《北越军记》、《上杉家谱》记载的时间是永禄六年(1563年)。
《续日本史》、《关侍传记》和《豆相记》记载的是永禄七年(1564年)。
《越佐史料》则为永禄九年(1566年)。
而《千叶大系图》、《续本朝通鉴》与《下总国旧事考》甚至提出了永禄七年、九年有两战并存。
经遗存的文物书信等实物考证,战争的发生时间当为永禄九年,这也是当前的定论。但从史料来分析,其时间都指向永禄七年。
上杉联军在臼井城之战的伤亡程度,各类史料诸说不一。从战死数百至全军覆灭皆有记载。其中『战国遗文』的说法是死伤五千余人。
关于北条家的参战兵力,有多路部队的人数记载不明,其他有记载的部队人数合计约七千余人(氏康、氏政父子另有一万人的预定援军,但还未成行战争便已取胜)。但根据上杉联军的参战人数及战争前后的形势来推断,北条家的兵力应该超过一万。
其次是北条军的伤亡人数,各类史料皆无明确记载。但依合战形势及战后情况来看,其损失当远小于上杉联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