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时代舞蹈纹彩陶盆

更新时间:2024-06-08 18:24

新石器时代舞蹈纹彩陶盆于1973年出土于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墓地,为新石器时代后期陶器,为水器。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文物特征

新石器时代舞蹈纹彩陶盆高14.1厘米,口径28厘米,底径10厘米,呈橙红色。上腹部弧形,下腹内收成小平底。口沿及外壁以简单的黑线条作为装饰。内壁饰三组舞蹈图,图案上下均饰弦纹,组与组之间以平行竖线和叶纹作隔。舞蹈图每组均为五人,舞者手拉着手,面均朝向右前方,步调一致,似踩着节拍在翩翩起舞。人物的头上都有发辫状饰物,身下也有飘动的斜向饰物,头饰与下部饰物分别向左右两边飘起,每一组中最外侧两人的外侧手臂均画出两根线条。

流传历史

1973年,为修建储物仓库,在开挖地基时无意中发现了很多彩陶残片,施工人员马上报告了青海省文物考古部门,考古工作者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当发掘汉墓甲区20号时,在其西侧发现了一座马家窑文化的墓葬甲区M384,并把陶器碎片清理妥当送往北京,经过北京专家的复原鉴定,才知道当中有一件距今约5000余年的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的珍宝。

出土环境

上孙家寨墓地是新石器时代墓地,位于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后子河乡上孙家寨村。1973年至1981年青海省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发掘。发现居址和墓地,包括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卡约文化、辛店文化等遗存。清理出墓葬1000余座,包括汉晋墓群。史前墓葬有马家窑类型21座、齐家文化2座。发现齐家文化灰坑100余个。

文物鉴赏

这件舞蹈纹彩陶盆造型优美,特别是盆上直接描绘了原始先民生活场景的图画。舞蹈纹以单色平涂手法表现出类似剪影的效果,人物造型简练明快,动态活泼,三组舞人绕盆沿形成圆圈,盆中盛水时,跳舞时的矫健身躯与池中倒影相映成趣。小小水盆成了平静的池塘,池边欢乐的人群映在池水之上,舞蹈的韵味让人心醉。从这小小的盆上折射出了当时制陶工艺的熟练和审美思想的进步。

内壁彩绘是盆的主要饰,施于口内腹上部,由三组舞蹈图案组成。舞蹈图之间以平行竖线和叶纹作间隔,上下则钩以弦纹,上部一道,下部四道,使舞蹈图看去如在舞台上演出一般。舞蹈图每组均为五人,舞者手拉着手,头面向右前方,右腿左前方跨出,踏着节拍,翩翩起舞,所着服装不易分辨,但每人头上均有一发辫状饰物,臂部亦斜向伸出一饰物。从画面看,五人动作协调,舞姿轻松自然,情绪欢快热烈,场面也很壮阔。三组舞蹈图案描绘的内容完全相同,人物动作也都一致,且有叶纹,竖线相间隔,似为同一画面的多次重复。彩陶盆上的舞蹈内容不仅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先民们群舞的热烈场面,更形象地传达出他们用舞蹈来庆祝丰收、欢庆胜利、祈求上苍或祭祀祖先的场景,反映出了五六干年前人们的智慧和生活情趣。

舞蹈纹彩陶盆的整体画面,寥寥几笔把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画面中人物占有突出的地位,且神形通真。舞蹈纹彩陶盆是远古时代的一幅现实主义佳作,不仅用笔飞动流畅,线条奔放娴熟,而且构图极佳,人物的舞蹈动作描绘得十分正确,舞姿绰约,有强烈的动态和节律感,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令人百看不厌。

文物价值

新石器时代舞蹈纹彩陶盆上的精美图案,证明了当时人在从事狩猎的同时已从事农业生产劳动。而陶盆的历史价值,在于它生动地反映了五千年前先民的舞蹈,同时它还是狩猎舞蹈和农耕舞蹈交替时期的典型舞蹈文物。图案所展示出的原始先民舞蹈的生动场面,是非常珍贵的形象资料,对于了解原始先民的生活,探索原始舞蹈起源、发展、艺术特征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13年8月19号,国家文物局将新石器时代舞蹈纹彩陶盆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

社会评价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主编夏征农《大辞海·美术卷》:虽笔墨不多,但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舞蹈纹在原始艺术中较为罕见,应是对原始宗教或巫术的反映,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教授李映福《中国文物鉴赏辞典》:此器集中反映了五、六千前创造马家窑文化的先民的智慧和生活情趣,是一件十分珍贵的文物。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严云受《中华艺术文化辞典》:此图发现给原始蹈提供了形象资料,也是中国绘画史的珍贵材料,其历史价值大于艺术价值。

文物争议

关于舞蹈内容说法较多,有认为是远古时期氏族成员在举行狩猎归来的庆功会,跳着狩猎舞;也有认为是氏族成员装扮成氏族的图腾兽在进行图腾舞蹈,舞蹈者头上及身下的饰物,是人们为象征某种动物而戴的头饰和尾饰;更有认为是在进行祈求人口生殖繁盛和作物丰收的仪礼舞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