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山节

更新时间:2024-04-27 00:18

花山节,也称“踩花山”、“跳花”等,是苗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川南南部和中西部云南东南部。各地节期不一,通常在农历正月或五月初举行。节日期间,苗族人民盛装汇集到传统的跳场坪,青年男女绕场中央的花杆跳舞,还进行爬杆、赛马、射箭、唱歌、跳舞、选美、女红等比赛。人数多时达十几万人。

简述

规模

跳场跳花耍花山滇东北滇南川南一带苗族的传统佳节,源于青年男女的求爱活动,在每年正月或五月初举行。四川兴文县一带,云、贵、川三省毗邻,苗族同胞集中,人们跨省前来参加,人数常达数万人,规模盛大,万众欢腾。屏边苗族自治县举行的花山节规模也很大,文山、马关河口蒙自等地的苗族同胞都赶去参加。

过去,花山节往往由无嗣求子者筹办。各地政府为发扬民族文化。每年都拨专款资助,各地花山场日益兴旺。

传说

传说古时苗族战败流落异乡,想起祖先东逃西散的苦,伤心落泪。一年五月一日,祖先显灵,劝他们不要太难过,应该到高山顶上吹芦笙、唱歌跳舞给我们看。说完天上落下一朵花,挂在一棵树上。大家围着这棵树歌舞,吹芦笙,这年的庄稼长得特别好。从此后,每年五月一,苗家都要穿上节日盛装,到高山上栽一棵花树,举行对歌、跳芦笙舞、斗牛、跳狮子舞、爬花杆等活动。其中,引人注目的是爬花杆,谁爬得高,就把一个猪头和好酒奖给谁。

寻偶恋爱

一年一度的“踩花山”节,又是苗族青年男女相互倾吐爱情、定亲结友的美好时机。男女通过在一起对歌、跳舞,得以相见、相识、相知。那一对对身着艳丽服饰、打着五彩缤纷花伞对唱山歌的青年男女,往往给游客留下难忘的印象。每当相中了合意人,便双双相约到僻静处互诉衷情,有的还互赠礼物,订下终身。青年男女,一旦相爱,男的要以花裹脚、花围腰带赠送姑娘,而女的也要以自己千针万线亲手绣制的花帕、包头回赠。

民族团结

花山节不论是哪个民族,男女老幼都可以参加。主办人准备美酒,招待前来采花山的客人。花山场上,举行跳舞、对歌、武术、斗牛、赛马、射弩和打毽子等比赛活动。获胜者由主办人挂红戴花,并给予物质奖励。整个花山节的活动洋溢着各民族团结和睦,人民欢乐幸福的气氛。

仪式习俗

花山节期间 ,除了举行跳芦笙舞、斗牛、绩麻比赛等各种娱乐活动外,要注意长幼辈分之分。一般在老人面前 ,年轻人不得对唱情歌;对歌只能选与自己同辈的人,小辈不能与长辈对歌。除了花山节,苗族还过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立花杆

苗族节日除与当地民族一致外,最特殊的就是每年正月初或五月初举行的“采花山”了。花山主办人要提前在村寨之外,选择一处较平坦的地方,于节前十天左右在即将举行花山盛会的地方高高地竖起一根木杆,称为花杆。

“花杆”是踩花山节的重要标志,一般选择挺直高大的青松或柏树,也有的地方用子,且只立一棵,但要在这一棵上附系一棵小花杆用于悬挂黑红相接的布带,有的地方则用杉木,且直接分立两棵,据说这有一公一母的含义。无论怎样,花杆上端都要留些竹叶杉叶,扎以鲜花、彩旗。在离杆顶一米左右的地方,挂有红、黄、蓝、白色彩带,以及象征喜庆和将要奖给爬花杆优胜者的芦笙、糖果等。

立花杆时,要择吉日,抱上公鸡去举行仪式。花杆立好后,组织者要作些宣传,以让远近的人知道地点和时间。

倒花杆

花山节一般要过三天到六天,结束的时候,组织者要进行倒花杆。倒花杆也要抱着公鸡去祭献。花杆倒下后,有的人会将悬挂的布条剪去拴在孩子的手上,以保佑孩子健康。花杆则会被砍去用于做床,据说这样可以让使用者易于生子。这再一次体现了花山节的求子含义。

节日活动

苗族同胞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而来,花山场上人山人海,群情沸腾。披上节日盛装的“花场”,灯笼高悬,彩旗飞舞,花杆矗立。人们身着色彩艳丽的苗装,身穿对襟短衣,头缠青色长布,腰束大布带的男子和佩戴精美银饰的妇女,吹着芦笙、唢呐,敲着铜鼓,载歌载舞,云集会场。

杆头铜炮枪声此起彼伏,各种欢庆活动先后开始进行。

比赛项目

芦笙舞和赛歌贯穿花会始未,是花会的主要比赛项目。人们围着花杆,踏着芦箪、唢呐、胡琴等乐器的节拍翩翩起舞。有的跳蹬脚舞、三步舞;有的打芦笙架(吹芦笙对调);有的跳狮子舞。狮子舞跳得好的,有资格爬上花杆顶端,取下两瓶好酒和一个猪头作奖品。

花山节期间还要举行赛马、武术表演、斗牛比赛,优胜者披红挂彩。十分荣耀,还会得到一定数额的奖品或奖金。

妇女的绩麻穿针比赛,饶有风趣,比赛搓麻绳、穿针引线的质量、速度。勤劳、智慧的结晶为她们带来节日欢乐。

对歌

在这些活动进行的同时,年轻的姑娘小伙便在花场上寻找自己唱歌乃至恋爱的对象。

姑娘们喜欢成群集队站在一起,小伙们则会四处挑选,看中了谁,就上前去用伞罩住,开始搭讪攀谈,请求与对方对唱山歌。有时,搭讪攀谈实际就用对唱山歌的方式进行,若女方有意,就在伞下对答,若无意,就会走开。

对唱山歌既能交流思想感情,也是一种娱乐活动。除了年轻人,已婚者乃至老人也可参加,但须征得自己的配偶同意,以免引发矛盾。为避免相关事情发生,花杆头要不时宣布有关纪律,要求心胸狭窄者不要让自己的配偶到花场上唱歌等。当然,花山场上对唱山歌,一般还是以年轻人为主,而且多数是以恋爱为目的。唱得情投意合者,最后还真能结成终身伴侣;如果只是唱唱而已,过后各走各便是,并无妨碍。

过去,在花山场上唱歌的人比较多,一眼看去,打着伞的地方多半都是。由于读书的人多,会唱歌的人减少,所以花山场上很难见到唱歌的人,姑娘小伙有的逛马路,有的像赶集一样到处买东西,与过去相比,有了不少差别。

爬花杆

爬杆比赛是花山节的盛事。人们在杆顶挂上一葫芦好酒或礼物,要求竞赛者先上杆,后下杆,上杆头向上,下杆头朝下,一上一下,快者为胜,可奖得杆顶的美酒礼物。一个鲤鱼打挺,身体倒转一百八十度,循环反复一直攀到杆顶亮相。表演者双脚夹住花杆倒挂,吹着芦笙下滑,距地面数尺时,一个筋斗翻下,轻盈自如,赛过体操运动员的技巧,博得全场喝彩!

角力

花山节期间还举行摔跤比赛,剽悍的小伙自愿报名上场,相互角力,胜负由场上裁判判定。跤场上的胜者,往往受到人们的尊敬,也是许多姑娘倾心的对象。

节日期间还进行斗牛。届时,斗牛爱好者从各地牵来高大雄壮的大黄牛,一头头精神抖擞,看上去难估胜负。优胜牛由主人牵到花杆前,绕杆一周,然后披红挂彩。

物资交流

节日期间,还要举行物资交流,供销部门和个体商贩组织了许多工农业用品、日常生活用品出售,又把农副产品、药材等收购到外地出售,一派购销两旺的景象。

各地花山节

时间不同

“花山节”是苗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节日时间各地不一。云南南部的苗族都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 至初十期间过节;昆明市、楚雄州、昭通地区的苗族则于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日过节;云南屏边、蒙自、河口等地苗族是在农历正月初二至初七过节;而滇东北和滇南一带苗族,每年5月1日前后过“踩花山节”。兴文石海的花山节即是在每年的5月1日左右。

苗族背景知识

苗族搬迁

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中。由于部落之间的相互战争,导致了苗族大幅度、远距离、长时期地处于迁徙状态之中。迁徙方向,先由东向西,其次由北而南,至于小范围内的局部移动则是多向性的穿插。苗民每搬一地,多则三五年,少则一二年,就这样在群山中辗转,像流沙般地慢慢渗透到全省的大部地区,有的直至越出国界,进入东南亚。这种长时期的流动,在其他民族中是罕见的。苗族迁入云南的时间,最早是在唐代,大量迁入则是在明、清以后。

文学艺术

苗族的文学艺术丰富多彩,但由于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凭口耳相传。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由苗族群众创作,在苗民中广泛流传的民间口头文学,是云南苗族文学的主要部分,其体裁多样,不仅有民歌、情歌,还有传说、故事、谚语等等。

苗族先民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远古时代,一方面顽强地同大自然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方面又展开幻想的翅膀,对当时条件下根本无法作出科学解释宏观世界,进行种种大胆的推测,创造丁许多歌颂人的力量,鼓舞民族精神,陶冶民族情操的气势恢宏、意境优美的神话。这些神话,使我们生活在科学昌明时代的后来者读起来,也不禁胸襟为之开阔,意气为之振奋。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苗族的口传文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在被书面文学所取代,结束了苗族文学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

苗族有自己的舞蹈,且起源很早,早在宋代芦笙舞就进入朝廷表演。随着历史的发展,苗族舞蹈仍处在不断的完善之中。

宗教信仰

多数苗族信奉原始宗教,崇拜自然、鬼神和祖先,想念万物有灵,认为天地间都有看不见的“鬼”、“神”主宰着。天旱、天涝要祈求龙下雨或止雨。村边寨脚或林中大而老、枝叶茂密的高大常青树,常常被当作“龙树”或“神树”加以崇拜。人死后要请师傅“指路”,历数通往祖先居住地方和迁徙的沿途地名,使亡魂到达其祖先的发祥地。日常生活中的人祸福病痛、生产好坏都认为是“鬼”主宰着,触犯了鬼,就要受到惩罚。部分苗族信仰天主教。

生活禁忌

一般每户人家都在堂屋里正对大门的墙上供祖宗神位和财神位,行医的人家还供奉药王神位,以一块木板上放一个香坛或在墙上贴 几张纸钱表示。苗族人家的神龛,外人不得触摸,也忌讳靠墙坐在神龛下,更不能横睡在神龛下, 因为只有死人才横睡在神龛下。家里六畜不顺,要杀小猪祭祀门神,称吃“敬门猪”。吃敬门猪以同姓家庭为主,于晚上夜深人静时,在主人家屋内举行,当晚一律不准讲汉话,否则必须重新杀猪 ,一切从头开始。外来客人在征得主人同意后,可以参加苗族人家吃敬门猪,但应一夜不语,以免违禁。吃了敬门猪后,一般要忌门3天,不准外人进入。每年农历正月间,苗族人家都兴开财门。开了财门后,门上都要贴些红纸,谢绝外人进入。苗族人家还供有猎神位,称“能嘎”,于屋外石头旁、大树下土坎下竖几块石头而成。猎神位严禁人和牲畜踩踏,更不允许在猎神位处随地大小便。

旅游项目

一个花山场,按传统,一旦举办就要连续三年,之后才能易主或改变场地。在一些地方,同一个花场由于多年举办,可谓名扬四方,地点一般也就不再变动,如屏边县白云、蒙自芷村、蒙自县与文山县交界处的羊街子等处,基本上年年都在同一处,因此知道和前来参加的人较多,场面也较热闹。这些地方,每当踩花山的时候,实际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点。

娱乐活动

苗族踩花山,除了赛歌赛舞,有的地方还安排有斗牛、赛马、选美等比赛活动。斗牛、赛马都有一定的奖品作为鼓励,故参加的人也不少。由于这类活动具有刺激性,每到进行时,可谓人山人海。有的花山场,一天的时间不够,常常要几天才能结束。这些可以说是传统活动。

近年来,在各地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有的花山场还开展文艺演出活动,大大丰富了花山节的内容,受到苗族群众的欢迎和拥护。

云南红河州

春节期间,一年一度的苗族“花山节”在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屏边、蒙自、开远个旧、河口等县市的苗族集聚区隆重举办。全州20多万苗族同胞穿上节日盛装云聚于各个花山点,欢度自己的盛大节日。

苗族“花山节”,传说是祭苗族先祖蚩尤及其儿女的一个庆典,后来演变为苗族的盛大节日。随着苗族历史文化的发展,苗族“花山节”也随之延续至今,且成了一年一度苗族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

按传统“花山节“一般在正月初二到初六(有的地方会延长更长时间),因此与春节同度。每逢大年初二,苗族同胞们都要穿着节日的盛装,云聚于各个花山场上看斗牛、对山歌,载歌载舞欢度自己的节日。“花山节”期间,各地的商贾和国内外的苗族同胞,从天南海北云集而来,进行商品贸易和旅游观光。

红河州的苗族花山场,分布于全州除绿春、红河、石屏外的其它十个市县近五十多个点,自2000年来,全州各地共举办“花山节”400多场,参加人数累计达400多万人次。其内容有对歌、爬花杆、跳芦笙、武术、射弩、斗牛、斗鸡、斗鸟等。有政府组织的地方还有专门的文艺表演等丰富多彩的节目内容。

花山节除了保留有传统的本民族风俗习惯外,增加了商品贸易、旅游观光、文化交流等内容,这样丰富了“花山节”的内容,同时也提高了花山节在社会上的知名度。

兴文县

2015年4月8日,记者从兴文县石海旅游公司获悉,5月1日至3日,兴文县将在兴文石海景区举办第七届苗族花山节

兴文县是四川最大的苗族聚居县,民族风情浓郁,文化源远流长。为展现苗族风情,该县已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了六届苗族花山节活动。该县被省政府批准为享受民族地区待遇县,花山节的举办将进一步鼓舞全县人民的工作热情和发展信心,推动全县社会、经济和谐、快速发展。

本届花山节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思路,通过在石海景区举办苗族花山节系列文化活动,展现该县苗族风情,更好地宣传该县的特色文化资源和世界级旅游资源。 据了解,活动期间,将举行拜祭花杆仪式、苗族歌舞、绝技表演、高桩表演、选美比赛、吹芦笙比赛、斗鸡、斗鸟比赛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