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黄斑病

更新时间:2022-10-30 10:34

苜蓿黄斑病菌(Leptotrochila medicaginis(Fckl.)H.Schiiepp),异名:苜蓿埋核盘菌(Pyronopeziza medicaginis Fckl.);琼斯假盘菌(Pseudopeziza jonesii Nannf.)。分生孢子阶段:Sporonema phacidioides Desmaz.。此菌与苜蓿褐斑病原菌的主要区别,是在自然条件下,黄斑病菌可以产生无性子实体(分生孢子器腔),而褐斑病菌在自然条件下未发现无性阶段。此菌的分生孢子器腔埋生于叶组织内,多为单腔,无孔口,后突破寄主表皮裸生并裂开呈盘状,直径80-260微米,深100微米左右。分生孢子梗无色,有隔,长17.5-22.5微米,分生孢子单孢,无色,长椭圆形至柱形,大小5-8.8微米×2-3微米。子囊盘叶两面生,多生于叶下面,初为球形,后开张呈盘状,直径0.1-2毫米,具短柄。成熟或近成熟时,在潮湿条件下,子囊盘顶部打开暴露出淡灰或黄褐色的子实层。子囊棒状,55-75微米×7-10微米,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无色,单胞,卵形,7.5-11微米×3-6微米。子囊间夹生比子囊稍长的线状侧丝。

基本信息

病名:苜蓿黄斑病

症状

病斑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叶柄和茎上也有发生。感病的叶片最初有褪绿的小病斑,随后扩大为褪绿条斑,继而变为淡黄色或橙色大病斑,病斑扩展常受叶脉限制,呈扇形或沿叶脉呈条状,有时也稍呈圆形。病斑上可见许多小黑点,即病原菌无性时期的分生孢子器腔。分生孢子器腔集中的部位呈现一片暗褐颜色,病叶干枯并卷成筒状,导致大量落叶。夏末以后,病组织上出现许多肉眼可见的小杯状物,橙黄色至黑色,即病原菌的子囊盘,多发生在死亡的叶片背面。春季地面上的枯叶也可形成小点状子囊盘。

发生规律

病原菌的子囊盘于秋季形成在枯死的病叶上,以子囊盘越冬,或翌春在枯叶上产生子囊盘。在有利的温、湿度条件下,子囊盘可在2-3周内形成。子囊孢子形成的最适温度为18-25℃,最适相对湿度为70%。成熟的子囊盘在低于25℃和相对湿度大于97%的条件下,子囊孢子就会放射出来,弹射距离可达17毫米,孢子可随气流传至20米左右的距离。90%的孢子以单个孢子降落。在病叶上越冬的子囊孢子可以放射至7月上旬。子囊孢子在2-31℃之间均可萌发,在7.5-21℃萌发最快。在20℃,4小时芽管就可侵入寄主,12℃、为8小时,6℃、为24小时,32℃时不能发生侵染。 从成熟子囊盘中射出的子囊孢子可以发生侵染,无性时期的分生孢子则不能侵染寄主,因而在病害传播和流行中不起作用。

分布与危害

广泛发生于世界温带地区,如美国的北半部各州和加拿大、前苏联及南斯拉夫等。在北美大草原及乌克兰森林草原地带,常常是最重要叶病之一。在美国怀俄明州,常严重发生于旱地苜蓿。灌溉地的苜蓿很少发病。病害严重时,干草减产40-80%。在我国吉林、辽宁、黒龙江、河北、贵州等省都曾有发生报道。近年在甘肃陇东及中部干旱及半干旱地区发病普遍,为害较大。

防治方法

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 多年生苜蓿中镰荚苜蓿、蓝花苜蓿(Medicago coerula)等是抗病的。紫花苜蓿中的特拉伏衣斯、罗佐玛(Rhizoma)、润布勒(Rambler)、干地(Drylander)、费纳尔、蒂坦、西米帕拉廷斯克(Semipalatinsk)和罗默(Roamer)等品种抗病。抗病品种的筛选与鉴定,可用有子囊盘的病叶做接种物(侵染源)。其它防治措施参照苜蓿褐斑病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