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8-03 07:22
英格兰长弓(English Longbow),亦作威尔士长弓(Welsh Longbow),是一强而有力的中世纪长弓,能够射百米远,为英格兰人与威尔士人作狩猎及作战之用,其长度通常为2米(约6呎6吋)左右。英法百年战争期间,英格兰人使用的长弓对付法国人十分有效,尤其是开战之初的克雷西战役(1346年)及普瓦捷战役(1356年),而阿金库尔战役(1415年)则更是最为人熟知使用长弓获得的大捷。
英格兰长弓源于威尔士,后来传到英格兰,弓长六英尺,使用的箭有三英尺长。由英格兰长弓所发射的弓箭能够轻易地刺穿普通步兵所穿的皮制护甲;通过用力地拉紧弓弦可以增强弓箭的杀伤力,能够刺穿重装步兵或骑兵的坚固装甲。以长弓来作射击,需要有足够多的训练;一个有经验的长弓手可以在一分钟内作出六次高命中率的射击。长弓具有很远的射程和巨大的威力,在中世纪的战场上,大批长弓手能够给敌人造成极大的杀伤。他们并不会射击个别的目标物,而是向敌军所占据的区域作出严密射击。如果以每分钟射出六支弓箭来计算,三千个长弓手就能够向密集的敌军队形发射一万八千支弓箭。这种区域攻击的效果可以让敌方人马受到很大的创伤。在百年战争中,法兰西的重装骑士们不得不面对了遮蔽蓝天的箭影,与它们呼啸而来时所发出的锐利声响。
在英国,弓箭手会受到鼓励和资助,因为在与欧陆国家作战时,英国通常在人口数量上处于劣势。尽管英国军队的人数常常低于敌军许多,但是当他们学习到如何应用大批的长弓手之后,就开始在战场上取胜。英国人会在各地举行箭术比赛,以鼓励习用长弓。每一个英国的郡都需要依法每年提供一定数量的长弓手。在礼拜天,除了射箭以外,其他所有运动都被禁止,如此一来军队便能够征募到大批训练有素的长弓手。这项募兵行动通常不乏应征者,因为当兵的薪俸会比其他工作来得高。
尽管如此英格兰长弓手喜爱长弓的程度更胜过火枪,直到火枪的改良技术卓越才完全的取代长弓。
在阿金库尔战役中长弓手以少胜多,以射程的优势克制法国的骑兵,奠定了长弓手的战略地位,亦为日后英法战争中英军带来了绝大优势。
长弓手是使用长弓的射手,当中以中世纪的英格兰长弓手最为人熟知。长弓与弩弓的不同点在于长弓射程较远准度较高但是训练困难,弩弓则是射程较短、准度较差、不过训练容易、威力强大,且不需要做特训就可以直接上阵。
对付步兵时,不需要把弓拉得太紧就可以刺穿他们所穿的皮制护甲;在对付装甲士兵时,则须用力拉紧即可刺穿步兵或骑兵的装甲。以长弓来作射击,需要充足的训练和练习;一个有经验的长弓兵可以在一分钟内作出六次高命中率的射击。长弓具有长远的射程和巨大的威力。中古时代的战场上,大批有经验的长弓兵往往为敌人带来极大的杀伤力。他们可以向个别的目标作射击,或是对一个特定的区域作密集的射击。
箭分多种,长约90厘米,头固然是铁的,箭杆比较粗,必须要直,才能平稳飞行。用山杨木、白杨木、接骨木、白桦木、柳木等较轻材质制作的叫飞箭,射程较远;用白蜡木、角木等重材制作的叫重箭,虽然因自重较大而射程较近,但近距离的穿透力更强,与现代的穿甲弹好有一比;羽毛粘在箭尾7—9英寸的地方,不仅用胶水固定,还要绑扎牢固,以免快速飞行中脱落,通常24支箭绑成一捆。
在1415年的阿金库尔战役中,英军在亨利五世的率领下以少胜多击溃法军凭借的就是大批训练有素的长弓手。现代研究观点认为,英国人大约有5,900人,其中900人为装备较好的骑士(均徒步),剩余5,000人皆为长弓手,法军人数在36,000左右,其中11,000人为骑兵,18,000为徒步参战的徒步骑士,剩余7,000人为热那亚雇佣十字弩手(其中包括少数使用弓箭)。这场战役成为了英国长弓手最辉煌的胜利之一,也对后世战争的依靠火力范围杀伤对手密集阵形这种战术留下了深刻影响。
长弓与同时代其他远程武器相比射速更快。长弓在战场上胜过弩,主要凭的就是射速快。从火力密度上说,一名长弓手的作战效能起码抵得上三名弩手。合格的弓手一分钟可以精准瞄射12支箭,如果是乱箭齐发的时候,射速可以提高到15支,个别变态的甚至能射出20支。这样的平均射速,到了1866年,普奥战争中后膛定装的德莱塞步枪也仅能达到其一半。传说中,罗宾汉射出5支箭时,和他比试的弩手弦还没拉上。弩手这样的发射速度,打黑枪放冷箭还行,两军对垒时就吃大亏了。在掐架时,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问题,而是胜负悠关乃至性命悠关的大事。200米距离的冲锋,重装步兵大约需要90秒,而重骑兵只要15秒。对付这样的移动目标,缓慢而精准的射击显然已没有意义。关键是发射的密度,多射出一箭就多一分生与胜的希望。 当然,罗宾汉的时代长弓还没引进英格兰,后人编故事的时候显然把他们自己的生活作为素材搀合到里面去了。
长弓的射程远,穿透力强。现代长弓发射的箭簇最大射程可达400码(360米,一码等于三英尺,合0.9米),但这缺乏实战意义,强弩之末没有什么杀伤力,准头也早就偏到爪洼去了。长弓手只要能射中200米外的人形靶就算合格,这已是普通弓箭所不能企及的。从400码这一最大射程推算,箭的初速度可达60米/秒以上,相当于从60层楼上落下的螺栓,或者抛向时速200多公里汽车的石头。它可以在240—280码(约合220—260米)距离穿透皮革、衬垫甲及织物,或者侵彻锁子甲。在200码距离上,板甲或鱼鳞甲可以抵挡它的侵彻;而100码以内的正面击中连板甲也抗不住(早期板甲,到英法百年战争后期板甲可以在20码内抵抗长弓的射击);在1182年的阿伯盖文尼城(Abergavenny)围攻战中,威尔士人发射的流矢穿透了四英寸(10厘米)厚的橡木门板,四年后,老爱随军的牧师作了如是记述。同一战中,布劳斯的威廉(William de Braose)手下有个骑士被射中,那箭贯穿了他的锁子甲裙、护腿甲、大腿,又穿过内侧的护腿甲和木质马鞍,一直射入马背。 今人进行的实验表明,上述说法并非夸大其辞。仿制的长弓发射重50克的箭,可在近距离穿透9厘米的橡木,200码距离上仍可入木2.5厘米。
长弓手装备简单易得。长弓手的防具与同时代的骑士或重步兵相比是很简陋的,一般只有轻便的头盔和护胸。由于轻装,他们不仅成本低廉可以大量雇佣,而且可以在战场上灵活运用,及时机动到有利的阵位上实施致命的发射。
专家讲解
一位叫Odile Adrimet的管理人员给是这样解释的:以采用抛物线原理实现的最大射程而言,在18~19世纪能达到260码的水平,而在14~15世纪可以达到380到400码。也就是说,在长弓的颠峰时期,极个别突出的射手最大射程也不过350米,而在火枪日益崛起的18~19世纪,由于训练松懈,所以长弓手中的最大射程只有230米左右。Odile Adrimet还告诉我,在现代的传统式长弓(指采用古法制作,不用任何现代工具和合成材料造成的仿古战弓)射击最远记录是在2005年由一个叫Simon Stanley的射手创造的。成绩是378码。考虑到现代人的体质远比14~15世纪的人要强的多,所以相信400码也就是一切长弓的射程极限了。至于瞄准射击的有效射程,Odile Adrimet表示这并没有具体的成绩,因为这完全取决于每个射手的自身技术水平。而比较有参考意义的就是在14~15世纪,长弓部队的选拔标准规定,射手只要能射中200码外的人型靶就算合格了。想来平射距离不会超过180米的。2。长弓的射速。长弓的射击速度快,这也是很多人所津津乐道的。那刨除电影和文学作品中的修饰,长弓究竟能射多快呢?应该说长弓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最大射速”,因为根据射击的距离变化和抛射与平射的不同,长弓的射速自然也不一样。平射需要瞄准,所以平射射速肯定不是射手体能上所能达到的最快射速,而最大距离上的抛射最消耗体能,所以射手也不可能在这个领域体现出自己最好的水平。一般来说,最大射速都是取200~300码之间的成绩。
长弓的不足之处在于使用者必须有强健的体魄,高超的技术和各方面的协调配合。为此士兵必须经过长年累月的训练和实践。在英伦半岛出土的长弓手尸骸可见,由于长期的压力和特殊姿势的影响,他们的脊柱都呈不正常的弯曲状。
1066年,来自诺曼底的征服者规定臣服的盎格鲁—撒克逊有产者不得拥有骑士的装备,但弓箭不在禁止之列。很快,前朝遗老遗少们纷纷装备了这种“合法”的武器,而普通老百姓及农奴等“下等人”则连这种不够“高贵”的武器都不得拥有。由是,弓箭之于英夷虽然不如它们的近亲在天朝高居“六艺”之一那样崇高,仍达到了仅次于骑士佩剑、马枪的地位,是一种身份的象征。罗宾汉的传说正是来自这样的社会基础。所以,当老爱要求全民习射的时候,普通民众觉得这是对自己社会地位的抬举,会射箭至少可以看起来像个本土贵族吧,是件有面子的事。“俺射箭了!”当时的英格兰人说这话时,那种自豪感,大抵与今天的小资说“俺买房了”相仿佛。 那个时期英格兰政权统一,政治相对稳定,政策连续性强,保证了长弓的推广。假如英格兰像当时的法国、德国一样诸侯林立,国王像走马灯一样频繁更换,即便认识到长弓的好处,也没办法贯彻下去。
强有力而诡计多端的英王不惮于把长弓这样的利器散发到民间。中外农民起义的共同特点是把反抗的矛头指向直接压迫他们的人,也就是老人家所说的“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在欧洲就更明显地表现为反抗领主而不针对国王。1381年的英国农民起义,就提出了最具代表性的口号——国王以外其他人都不应拥有特权。有人反对地方贵族,这是国王最愿意看到的事。但法国就不行了,在那里大权被诸侯掌握,他们绝不能让被统治者拥有造反的工具。 长弓手需要长期训练,这也是其它各国难于仿效的重要原因。自爱德华一世以降,弓术被列为义务教育,法律规定所有12—65岁肢体健全的英国男人都必须在每个星期日做完弥撒后集中到教堂附近的校场练习弓术,逃避训练要课以罚款。为了保证练习射箭的时间和体力,法律还同时严禁踢足球。当时的足球刚刚由踢敌人的首级演变而来,是毫无规则可言的野蛮运动,上场队员多时可达百人,疯狂的英国足球流氓便由此发源。 射箭要从娃娃抓起,有的孩子七岁就开始习射。练习是非常艰苦的,以至于不少弓手的骨骼都或多或少产生了畸变。尽管如此,在不流行考大学的年代,学射箭、长大当个长弓手,算是男孩子很体面的理想了。作为雇佣兵跟随勇敢的国王或王子出国打仗,军饷远比务农收入可观,更可以分到战利品的三分之一。带着这些钱财衣锦还乡,俨然就是个英雄,闯荡江湖的见闻还是泡酒馆吹大牛的资本。而且,长期的战例表明,拥有长弓的英军几乎是不败的,战死的可能性很小。这样低风险、高收益的职业,能不风靡全国吗?有的弓手甚至退役后一再回归行伍,成为经验丰富的职业老兵。而有了这样的就业前景,人们也会更多地考虑去从军,而不是扯旗上山当土匪。政府有意识地组织竞赛加以选拔,只录用那些身材高大、膂力过人、弓术精湛的。因此,从长弓部队诞生的那天起,就决定了它必然是一支由精兵组成的劲旅,而且拥有庞大的后备兵源。
长弓固然犀利,但要发挥出优势,还有赖于战术运用得当。在浪漫而散漫的威尔士人手中,长弓只是一种出色的单兵武器,而精于行伍的爱德华一世则把数以千计的长弓手集结起来,从步兵阵线的侧翼及阵列的间隙中展开齐射。一千名长弓手同时发射,一分钟就能射出上万支箭,形成不折不扣的羽箭风暴。1480年代,一位勃艮第(Burgundy,法国东南部的一个公国)商人在日记中抱怨布鲁日(Brugges,弗兰达商业城市,现属比利时)的天气时写到,豪雨倾缸,似英夷之箭。大家通常都说箭如雨下,而他却反着说,似乎飞箭齐射的密集程度已经超越了如麻的雨点。这样的覆盖,对于密集冲锋的敌兵不啻是灭顶之灾。长弓队因此而成为一支所向披靡、令敌军闻风丧胆的劲旅。在有的战役中,长弓手占到了英军参战总兵力的85%。长弓的战术运用,如果说在爱德华一世的时代还要靠统帅自己的临场发挥的话,那到了1332年的达普林战役就已经典型化,到了1346年的克雷西战役则完全模式化。英国人惯用的是一种以守为攻或防守反击的战术,用长矛加障碍构成坚固阵地,用弓箭大量杀伤进攻中的敌人,然后视情况发动反击。
两百年中,长弓的地位无可替代。它使来自偏僻海岛、经常处于数量劣势的英军成了中世纪晚期欧洲一支令人生畏的力量。英国人有理由为长弓在福尔科克(Falkirk)、达普林(Dupplin)、哈里登山(Halidon Hill)、克雷西(Crecy)、普瓦捷(Poitiers)、阿金考特(Agincourt)及陶顿(Towton)的功勋所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