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沙蜥

更新时间:2024-01-08 07:21

草原沙蜥(学名:Phrynocephalus frontalis),鬣蜥科、沙蜥属爬行动物。背部具棱鳞,有对称排列的暗斑或杂乱色纹。胸腹部和四肢被棱鳞,有腋斑。尾的腹面有深色半环,尾梢腹面黑色。栖息于干草原、荒漠草原、黄土高原等不同地带。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少量嫩叶。卵生动物,繁殖期由5月开始,幼蜥在7月上旬和8月初孵出。

形态特征

蜥体平扁,形较短宽,尾基往后渐呈鞭状,头休长41-55mm,尾长54-68mm。头部宽而前倾,略呈三角形,吻部圆钝,眼间微凹,吻鳞较上唇鳞大;鼻鳞3枚,鼻孔椭圆形,朝向前侧方,鼻间鳞(2)3-4枚;鼻鳞与眼前鳞之间有颊鳞2-3枚。头部背面以额鳞和顶鳞最大,眼间鳞次之,眶上鳞最小。上睫鳞7-9枚,扁平形而长,覆瓦状排列。上、下眼睑被细鳞,上睫缘鳞的游离缘平齐,下睫缘鳞的游离缘锯齿形;下睑鳞与上唇鳞之间有纵列鳞3-4(5)枚。上唇鳞(13)15-18(19)枚,鳞列下缘间有缺刻;下唇鳞(12)13-16枚,长方形,上缘平齐。鼓膜部略为低陷,被细鳞。须鳞大,约为两侧下唇鳞的2倍,鳞至喉褶的一纵列鳞38-54枚。

体躯肥厚,腰部有一清蜥的浅色体侧褶。背鳞大而尖出,杂有弱棱鳞,棱尖上翘;胸麟和上腹鳞被有强校麟(托克托县的标本棱鳞较少)。四肢的背、腹面均被梭鳞,尤以上臂背面和胫部的棱鳞最为发达;前肢贴体前伸时第Ⅲ、第IV指爪到达吻端,外侧栉缘较发达,指长顺序4-3-2-5-1,爪长白色;后肢贴体前伸至颞部,第Ⅲ、第IV趾的外侧有发达的栉缘,长顺序4-3-2-1-5,爪长而弯曲,第V趾爪最长。背面沙黄色而有大致对称的纵列斑纹,有时则为细碎杂乱的不规则斑纹。眼间部有2对横行窄纹。四肢及尾的背面有黑褐色横纹及斑块。有腋斑。腹面黄白色,尾下有3-4个深色半环,尾梢腹面黑色。幼蜥背部的色斑与成体大致相同,肛后部橘红色,与尾下的黑环形成明显的红黑交错,至第二年始消退渐成黄白色。

栖息环境

分布在干草原、荒漠草原、黄土高原等不同地带,栖息于植被较稀、植株低矮、土壤疏松的草地、灌丛及农田附近,但很少去到丘坡或山麓活动。夏季洞穴简单,洞的横径25-30mm,高10-11mm,洞道横走或倾斜而下,长约20-30cm,最深处距离地面20cm左右,洞的深浅、洞径与蜥体大小成正比,洞口常被沙土所半掩。

生活习性

草原沙蜥的活动季节在呼和浩特、鄂尔多斯毛乌素沙漠、榆林是3月末到11月上旬,而在内蒙古北部锡林郭勒草原则为4月初到10月中、下旬。早春和秋季为全月活动,一般都在日出温度较高时开始出洞,日落前归洞,全天只有一个活动高蜂。盛夏时,清晨5-6时即外出活动,然因高原气温低而行动显得迟钝蹒跚,但随同温度升高即能颠足奔跑和疾驰,酷热的中午则沙蜥隐身灌丛下或躲在洞内深居简出,待气温稍降后再出来活动,因此形成一天内出现上午9-11时和下午3-7时两个活动高峰。刮风对沙蜥活动强度的影响不大,甚至在六七级大风的天气也照常活动,但在阴雨之日则藏身洞中不出。

根据在鄂尔多斯地区4-10月(1963年)逐月剖析的548个蜥胃,得悉沙蜥主要以各种金龟子(天鹅绒金龟子、苹毛金龟子、花青金龟子、黑皱金龟子)、瓢虫(七星瓢虫、十二星飘虫、二十八星瓢虫)、蝼蛄、金钟虫、叶跳蝉、蚜虫、蚂蚁和其他昆虫为食,此外也吃少量嫩叶,其中出现频次最多的是鞘翅目和其它各目昆虫,分别为117-119次。捕食时,先潜行接近猎击目标,头部随同飞行的小虫转动,撑起前身,伺机跃起咬捕昆虫。遇惊时常快速逃窜,并能在迂迥绕奔的同时正确无误地钻进鼠洞或穴内,有时则匍匐和紧贴沙面,腹部剧烈地左右颤动,后肢上下拍打,扬起身后的细沙,使沙子落下时将蜥体埋住,藉以藏于沙下躲避敌害。

天敌甚多,肉食性和杂食性的鸟、兽常以此为食并喂雏,最主要的有红隼、秃鼻乌鸦、红嘴山鸦、红尾伯劳、长尾灰伯劳、喜鹊、凤头百灵、蓑羽鹤、刺渭等。幼蝴体外常有为数众多的棕红色小寄生,不易脱落;胃内有白色的线形寄生虫。

分布范围

中国特有物种,本蜥在生境范围内的密度大而数量多。广泛地分布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乌兰察布草原南部、河套地区、鄂尔多斯高原、陕西黄土高原,往西经宁夏南部、兰州盆地而达湟水谷地和青海东部,东南部越过阴山山脉分布到内蒙古南部、山和河北北部(坝上地区),东抵北京承德一带。宋鸣涛(1987年)报道在陕西旬阳有一隔离居群,已被宋鸣涛于1993年所否定。

内蒙古(呼和浩特、托克托县、阿巴哈纳尔旗、克什克腾旗、苏尼特右旗、苏尼特左旗、达尔罕茂名安联合旗、乌拉特联合旗、乌拉特中后联合旗、潮格旗、五原、乌审旗、杭锦旗、鄂托克旗、包头)、河北(张北、围场、北京、承德)、山西北部、陕西(榆林、定边、安塞、靖边)、宁夏(银川、盐池)、甘肃(兰州、环县)、青海(民和、西宁)。

新疆天山山脉以南的广大地区,自喀什往东沿塔里木盆地的南、北,分布在洛甫、策勒、阿克苏、托克逊等地。新疆(于田、和田、洛甫、民丰、叶城、喀什、阿瓦提、策勒、莎车、阿克苏、托克逊、吐鲁番盆地、塔里木盆地)。国外未见报道。

生长繁殖

草原沙蜥属于卵生动物。繁殖期由5月开始,雄蜥以追捕方式猛扑雌体,用四肢及尾紧紧抱住,在缠绕翻滚中完成交配。全部过程历经5分钟左右,交配完毕后,两者迅速分离而去。6月(鄂尔多斯高原和陕西北部)-7月(呼和浩特平原和阴山北部草原)产卵,怀卵数1-4枚,最常见的产卵数为3-4枚;每年产卵1次。卵呈白色椭圆形,外被革质卵壳,平均重约0.32 g,卵径11-12mm×8mm(鄂尔多斯高原)或13.6 -14.2mm×9.8-11.2mm(呼和浩特平原)。

卵的孵化期为1个月左右,在此过程中,卵的体积和重量有逐渐增加的现象。大量幼蜥于南北各地分别在7月上旬和8月初集中孵出;刚孵出的幼蜥体长23-25mm,尾部腹面红黑两色相间,尾梢黑色,侯生长至40mm时,即达性成熟阶段,尾部腹面的红色也随之退尽消失。10月下旬开始人蛰,第二年3月底或4月初出蛰。一生要经过多次蜕皮,蜕皮方式属斑剥型,鳞被最先从四肢关节处、颈部和尾基部裂开,然后逐片脱落,露出更替后的新鳞被,蜕皮时期的沙蜥仍能正常活动。

亚种分化

单一物种,无亚种。

保护级别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注意:非法捕杀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将受到刑法制裁。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近危(NT) 。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易危(VU)。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