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侦探

更新时间:2023-06-26 03:42

《荒野侦探》是200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罗贝托·波拉尼奥。

内容梗概

《荒野侦探》(Los Detectives Salvajes)并不是一部侦探小说。在五百多页厚的中译本中,“侦探”一词除了标题以外几乎难以找到。误把此书当作一部刺激的通俗侦探小说来阅读的读者可能会对书中大量关于诗人、诗歌、作家和文学的内容失去兴趣(当然也可能会惊喜地发现这本书里竟然有不少火辣赤裸的性描写)。《荒野侦探》写的其实是诗人和诗人的生活。小说的主人公是两位混迹墨西哥,后来又辗转于世界各地,过着流浪生活的落魄诗人。这两位诗人曾经像侦探一样寻找过一位已经销声匿迹多年的前辈诗人,而小说中间部分独特的叙事方式又会让人感觉似乎存在着一位隐形的侦探,多年以来一直在世界各地的角落里监视着这两位诗人漂泊不定的行踪。十七岁的墨西哥法学院学生马德罗热爱诗歌,时常逃课参与诗歌班的讨论。在那里认识了自命为“本能现实主义诗人”的贝拉诺和利马。他们与其他诗人和艺术家为伍,在酒吧争论诗歌,大麻、饮酒、性爱样样不缺。该诗派的精神领袖——女诗人蒂纳赫罗——据传多年前在墨西哥城北面的索诺拉沙漠失踪了。一半为了理想,一半为了躲避仇家,他们决定深入沙漠寻找她的踪迹,同行的还有妓女鲁佩。

离开墨西哥城后,他们被目击到在巴黎、特拉维夫、维也纳和巴塞罗那出没,干各种零工为生,却从未有人看过他们写的任何一行诗。年轻的诗人们经历了二十年不可逆的生命体验与幻灭。最后他们是否找到了失踪的女诗人,还是让自己也成了失踪者。

《荒野侦探》(Los Detectives Salvajes)是智利著名作家罗贝托·波拉尼奥的代表作,发表于1998年,获得拉丁美洲最高文学奖——罗慕洛·加拉戈斯奖,在“1982-2007年百大西班牙语小说”中排名第三。并不是一部侦探小说。在五百多页厚的中译本中,“侦探”一词除了标题以外几乎难以找到。误把此书当作一部刺激的通俗侦探小说来阅读的读者可能会对书中大量关于诗人、诗歌、作家和文学的内容失去兴趣(当然也可能会惊喜地发现这本书里竟然有不少火辣赤裸的性描写)。《荒野侦探》写的其实是诗人和诗人的生活。小说的主人公是两位混迹墨西哥,后来又辗转于世界各地,过着流浪生活的落魄诗人。

书中大部分内容是作者早期经历的真实写照,时间横跨了二十年之久,足迹几乎遍布了拉丁美洲。二十年的生死离别,当年壮志满满的年轻诗人们现在还有多少在写诗呢?他们如何在现实与幻想中挣扎,是如何坚持又是如何放弃?字里行间透出作者对年轻时代的怀念,也因此本书被称为一封写给“失败一代”的情书。

作品目录

第一部 迷失在墨西哥的墨西哥人

第二部 荒野侦探

第三部 索诺拉沙漠

译后记

点评鉴赏

智利作家罗贝托·波拉尼奥的《荒野侦探》很难得地展现了现代社会里一个特殊群落——压在文学金字塔最底端、为文学崇拜充当庞大基数的一大坨无名文学青年梦想与腥臊共存、热忱与窘迫并举、既有惊人的 文学知识吞吐量又散发着巨大的不靠谱能量的混乱生活的全貌。

这本书的结构乍一读起来有点让人犯晕。第一部分是一个墨西哥文学小青年写于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的日记,讲述了他偶然打入一个叫做“本能现实主义”的疑似诗歌黑社会的文学地下组织的经历。在记叙了该组织众多成员千姿百态的文学狂热症之后,这一部分结束于文学小青年和两个“本能现实主义”的大Boss以及一个被他们解救的站街妹一起去墨西哥北部的荒漠里寻找所谓的“本能现实主义之母”的旅途。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延续,依然是小青年的日记,以公路片加动作片的笔法讲完了在寻找隐遁的“本能现实主义之母”的过程中诗人们如何与追杀站街妹的黑恶势力做斗争的故事。

《荒野侦探》在叙述上的繁复和它所聚焦的全球性的“文学青年现象”本身所具有的混乱性达到了颇为有趣的统一。从波德莱尔、阿波利奈尔和超现实主义者们前后数代“邪灵”恣肆游荡的巴黎到文艺怪客云集的瑞士真理山,从横扫美利坚的“垮掉一代”到上个世纪80年代渗透到中国大地上几乎每一个县城的蹭吃蹭喝蹭姑娘的诗人军团,“文学青年现象”像是加速演进的现代社会无法祛除的伴生物。直到今天,无数隐秘的角落特别是在互联网毛茸茸的胳肢窝里,仍有规模惊人的文学青年时刻在分泌着他们异端的旨趣。文学青年是整个现代世界的操作系统里杀不死的病毒,他们是善意的病毒,善意地提示着系统的漏洞。

世界文学中不乏以文学青年或者“文学青年现象”为主题的小说,但《荒野侦探》比任何一部都要来势凶猛、耐人回味。首先,从涵盖的内容上看,它是一部迄今为止最全面的文学青年生活指南,可以教文学青年们在困顿得揭不开锅的时候如何以帮人收庄稼、替宿营地当守门人、到餐馆打杂、去建筑工地当农民工、吃软饭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实现自养;也可以教文学青年们如何单刀直入地搭讪异性、如何口吐一大串生僻的人名书名用来镇场子。当然,有些是学不得的,比如通过卖大麻来办诗歌刊物;其次,从文字背后的情感来看,它又是迄今为止最深入的一部文学青年血泪史,板砖一样有力的语言读到最后唯有悲怆。书中的“本能现实主义者”无论是大Boss还是一线文学小弟结局都很凄惨,当年的一腔文艺激情全被历史的翻云覆雨手葬到了文学金字塔最无名的底端。套用杰克·凯鲁亚克的那句“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荒野侦探》写的其实是“永远年轻,永远荒唐的悲伤。”

成就与影响

拉丁美洲最高文学奖“罗慕洛·加列哥斯国际小说奖”得主

2009年美国书评人协会年度小说奖得主

横扫欧美年度“最佳图书”榜单

2007年《纽约时报书评》年度十佳图书

美国Amazon年度编辑选书、读者最爱十大书籍

世界西班牙语大会评选“25年来100部最佳西语小说”第3名

作者简介

罗贝托·波拉尼奥(1953—2003)出生于智利,父亲是个卡车司机与业余拳击手,母亲则在学校教授数学和统计学。1968年全家移居墨西哥。1973年波拉尼奥再次回到智利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却遭到逮捕,差点被杀害。逃回墨西哥后他和好友桑迪耶戈推动了融合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以及街头剧场的“现实以下主义”(Infrarrealism)运动,意图激发拉丁美洲年轻人对生活与文学的热爱。1977年他前往欧洲,最后在西班牙波拉瓦海岸结婚定居。2003年因为肝脏功能损坏,等不到器官移植而在巴塞罗那去世,年仅五十岁。

波拉尼奥四十岁才开始写小说,作品数量却十分惊人,身后留下十部小说、四部短篇小说集以及三部诗集。1998年出版的《荒野侦探》在拉美文坛引起的轰动,不亚于三十年前《百年孤独》出版时的盛况。其他作品包括《护身符》(Amuleto)、《遥远的星辰》(Estrella distante)、《打电话》(Llamadas telefónicas)、《智利之夜》(Nocturno de Chile)、《2666》等。过世后他的作品仍陆续被西方国家发掘出版,赞誉随之而至,苏珊·桑塔格称他是“那一代西班牙语世界中最值得钦佩的小说家”,《明镜周刊》则评论他为“当代西班牙语文学中最大胆的作家”。

译者后记

据说罗贝托·波拉尼奥是继马尔克斯、科塔萨尔略萨这一辈大师之后的拉美大师级作家。他的作品纷纷被翻译成英文,进入英美读者的视野。一位美国作家朋友听说我在翻译波拉尼奥的长篇《荒野侦探》后立刻拉我进入她的一个阅读群,这个群的人是专门研读波拉尼奥的另外一部长篇大作《2666》的,群员包括该书的编辑、评论家、作家和相关的爱好者。他们读得很辛苦,还不断讨论。该书可谓长篇巨制,英文版差点到1000页了。据豆瓣网上一篇文章介绍,2007年3月,第四届世界西班牙语大会在哥伦比亚召开期间,该国杂志《Semana》向81位西班牙、拉美文学专家,包括编辑、作家、文学评论家和记者,发出调查问卷,评出过去25年来一百部最佳西语小说,前四名依次是马尔克斯的《霍乱时代的爱情》,略萨的《山羊的盛宴》,罗贝托·波拉尼奥的《荒野侦探》和《2666》。

《荒野侦探》的结构非常奇特,前124页为第一部分,是十七岁的少年诗人胡安·加西亚·马德罗的日记,从1975年11月2日写到12月31日,主要记叙马德罗与全书的两位核心人物——诗人贝拉诺和利马——以及围绕在他们发起的本能现实主义诗歌运动四周活动的其他诗人的往来情况,他们少不了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这部分以两个诗人从墨西哥城出发前往墨西哥北方沙漠地带寻找上个世纪初活跃的一个先锋派女诗人结束。第二部分是全书的核心,某个我们不明身份、也许是研究利马和贝拉诺发起的诗歌运动的人采访了跟这两个诗人相识、甚至只有一面之交、甚至是仇敌的形形色色的人物,他们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了各自目击或者耳闻的两个诗人的生活片段。极其庞杂、甚至无序的叙述既丰富了同时又模糊了两个诗人的形象。在嘈杂的私语和喧哗声中,复杂的人性矛盾,波澜壮阔但又落实到个人头上的拉美社会变迁的历史逐渐展现开来。在这部分中,每个人说话的时间和地点都标注得非常具体,时间跨越1976年到1996年,长达20年。这里几乎出现了我们能想到和想不到的各种职业和阶层的人物,而且这些人物遍布欧洲和拉美各个角落,足迹甚至到了以色列。第三部分忽然接上少年诗人马德罗的日记,从1976年1月1日开始,2月15日结束,主要情节是马德罗与两个比他年长的诗人外加一个小妓女在墨西哥北方沙漠寻找先锋派女诗人的经过,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女诗人,可惜大小诗人们却与四处寻找小妓女的皮条客遭遇,最后诗人们合力杀死了皮条客,在残忍的刀枪肉搏中,年迈的先锋派诗人却死去了。

不消说,翻译任何严肃作家的实验之作都是一件极其痛苦的工作。我所遭遇的痛苦不仅在于文字,还在于作家的率性,特别是精心而为的率性。波拉尼奥的野心是要原汁原味地复制生活中的细节,因此,他在形形色色的人物的叙述中几乎采用了寻音原稿似的文字,纯粹的口语,有些地方细节得让你崩溃,得让你觉得他根本不把所谓的剪裁取舍章法放在眼里,有些地方又戛然而止。另外,他要让自己的人物泥沙俱下地说个痛痛快快,但骨子里却并不贪恋叙述的快感。他处理性素材的手法也绝不文艺化,几乎是看到什么就说什么,你想让他多来点,他却偏不了。他是一个既铺天盖地又高度节制的作家。这个手不离烟、胡须遍脸、风格硬朗之人关心的是忠于实生活,不靠形容词吃饭。可惜几种毫无节制的不良嗜好摧毁了他的健康,在他厌倦了浪迹天下的生活,终于安定下来后,波拉尼奥在辞别这个世界之前给世人贡献出大量别具一格的作品。

翻译结束了,我当然是惶惶然(形容词),觉得难以尽传原作的风貌。惶然中我要衷心感谢李恒嘉,因为我还给她留下了自己解决不了的很多古怪的名词和说法。另外还要感谢邵艳美,她把这本书推荐给了我。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