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07 09:44
少时努力耕田,长大涉猎书史,善骑射。金宣宗贞祐年间(1213~1217),边事告急,藁城县令设立靶子招募士兵,射中者提拔为将。众人没有能射中,唯独董俊一发破的,于是率所募士兵迎敌。
元太祖十四年(1219),以功劳擢知中山府事,佩金虎符。金将武仙据守真定,诸城响应。董俊率众夜入真定,击退武仙,诸城再次归附。
元太祖十五年(1220)春,中山府治中李全叛乱,响应武仙。董俊屯军曲阳,武仙锐气来战,败之于黄山下,武仙逃脱。董俊献捷于木华黎,武仙日渐穷困,被迫投降。木华黎承制授董俊龙虎卫上将军、行元帅府事,驻藁城。董俊曾对木华黎说:“武仙黠不可测,终不为我用,请备之。”木华黎同意他的看法,承制授左副元帅。升藁城县为永安州,号其众为匡国军,一切事务由董俊处理。
元太祖二十年(1225),武仙杀都元帅史天倪,在真定叛乱,附近郡县皆为武仙的军队所驻守守。董俊率孤军居叛军附近,战士不满千人,在永安州驻守。武仙进攻,不能下,于是纵兵破坏庄稼,董俊喊话说:“汝欲得民,而夺之食,无道贼不为也。”武仙惭愧而去,董俊出兵袭击,武仙败走。董俊趁夜入真定,武仙逃亡他乡而死,于是让史天倪之弟史天泽为帅。
元太宗即位,董俊朝于行在,诸将献户口,各将增数要利,董俊的属吏请建议董俊从众,董俊说:“民实少而欺以数多,他日需求无应,必重敛以承命,是我独利,而民日困也。”
元太宗四年(1232),诸军围攻汴梁。次年,金哀宗放弃汴梁,逃到归德府,董俊追而围之。金兵夜出,进攻诸军于水边,董俊力战而死,时年四十有八。卒赠翊运效节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封寿国公,谥忠烈。加赠推忠翊运效节功臣,改封赵国公。
董俊早年丧父,对待母亲以孝闻名。每年庙祭,董俊非疾病,跪拜必尽礼。儿子虽然还是幼儿,董俊也让他进行跪拜,说:“祀以孝先也,礼宜如是。”
董俊对待族亲故人皆有恩意,对待里夫家僮接之有道。董俊攻克汴梁时,邀请学者侍其轴教育诸子。曾说:“学会射箭,百日事耳。《诗》、《书》,非积学不通。”董俊屡次告诫诸子说:“吾一农夫,遭天下多故,徒以忠义事人,仅立门户,非常希望你们能够耕田读书,勿求非分之想而连累我。”
董俊仰慕马援为人,说:“马革裹尸,马援值得赞赏。”董俊每战必持矛,身先士卒,有人阻止他,董俊说:“我人臣也,敌在前,不死,乃趋安脱危乎。”
蒿城有三百余人相约作乱,事觉,戮其首领,并释放了余众。
深州、冀州间妖人惑众,图谋不轨,连坐者数万人,有司建议族灭,董俊力请主张诛杀首恶。
永安节度使刘成叛降武仙于威州,董俊下令:“逆者一人,余能去逆,即忠义士,与其家财,仍奏官之。”众人果然离开刘成而投降。
沃州人建寨于天台为盗,董俊击破而降之,其他将领希望掠夺其子女,董俊说:“城降而俘其家,仁者不为也。”众义不取。南征时,人多归董俊愿为奴者,既全其家,归悉纵为民。邻境人有被掠卖者,董俊直赎还之。
长子:董文炳
次子:董文蔚
第三子:董文用
第四子:董文直
第六子:董文振,早卒。
第八子:董文忠
第九子:董文义,早卒。
《元史》:俊忠实自许,不为夷险少移,临阵勇气慑众,立矢石间,怡然若无事,虽中伤亦不为动。俊器度弘远,善战而不妄杀,故人乐为之用。大小百战,无不克捷。为政宽明,见人善治田庐,必召与欢语,有惰者,则怒罚之,故其部完实,民惟恐其去也。
《新元史》:临阵,勇气慑众,立矢石间,怡然若无事者,虽中伤亦不为动。为政宽明,见人善治田庐,必曲加褒奖,有惰者,则怒罚之。故所部完实,民惟恐其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