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20 13:23
藏(拼音:cáng、zàng)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战国文字。“藏”本义指隐匿,引申为储存。又读zàng,指收藏、储存东西特别是钱财宝物的地方。另外,佛教、道教的经典也叫藏。
据考证。楚竹简中,表示收存、储藏的“藏”字写作图2。在《古文字诂林》中,商承祚释此字即为“〔图A〕”,从贝,〔图B〕声。〔图B〕即“臧”字,作声旁表音。〔图B〕从口,自汉代后,改部件“口”为“臣”,作“臧”。此外,他还说,〔图A〕从贝,有藏贝意(贝是古代的货币),为“藏”之初体。由此可见,楚简中的〔图A〕是汉以前的“藏”。而汉以后通作“臧”字。
文献中有时会用“臧”字来表示“藏”的意思,可以从文献中找到一些例子,如《汉书·食货志上》有:“春耕夏耘,秋获冬臧。”又如《汉书·礼乐志》中:“今叔孙通所撰礼仪与律令同录,臧于理官。”颜师古注:“古书怀藏之字本皆作臧”
由于“臧” 当“善”讲在古代也是常见用法,为了区分字义,人们使用在“臧” 的基础上增添了草字头“艸(艹)”的“藏”来表示收藏、隐藏一类意思。古玺中的“藏”字已有此类写法,作图1。“藏”是形声字,字形以艸(草)为形旁,臧为声旁。“藏”从艸(草)的原因,一说是因为“藏”本为草名(司马相如《子虚赋》有草名“藏莨”,《汉书 ·司马相如传上》颜注引郭璞日:“藏茛,草中牛马刍。”意即可供牛马食用的一种草);一说是表示用草覆盖以隐藏的意思。
“藏”的基本义为隐匿。将东西藏起来通常是为了保存它们,使其完好无缺,故“藏”又引申为“收存”之义,如《周礼·天官·宰夫》:“五曰府,掌官契以治藏。”除了用作动词,“藏”还可引申用来表作名词。藏起来的东西多有一定价值,如金银珠宝,是值钱之物,把它们集中放在一起就是宝藏。需要注意的是,用作动词时,藏读为“cáng”,而用作名词时,藏读为“zàng”。如《史记·平准书》:“山海,天地之藏也”,其中的“藏”为“宝藏”之义。再如《淮南子·原道》中:“夫心者,五藏之主也”,其中的“藏”表示名词“内脏”。古人认为五脏是藏纳气血的地方。后来为了区别字形,人们就在“藏”字的基础上加上义符“月”作“臟”,专门来表示“内脏”之义,现代简作“脏”字。
常人把钱财、珠宝看作是宝藏,而修行的佛家与道家人,则把他们传授教义的经典书籍作为宝藏,故“藏”亦指佛教或道教的经典总汇。
(表格信息来源:《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
【卷一】【艸部】昨郎切(cáng)
藏,匿也。
【注释】徐铉等按:《漢書》通用臧字。从艸,後人所加。
昨郎切,平唐從 ‖ 爿聲陽部(cáng)
藏,隱也。匿也。昨郎切。又徂浪切。一。
徂浪切,去宕從 ‖ 爿聲陽部(zàng)
藏,《通俗文》曰:“庫藏曰帑。”徂浪切。又徂郎切。三。
【申集上】【艸部】 藏
古文:匨
(cáng)《唐韵》昨郎切。《正韵》徂郎切,并音鑶。《说文》:匿也。《易·乾·文言》:潜龙勿用,阳气潜藏。
又蓄也。《易·系辞》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zāng)又兹郎切,音臧。草名。司马相如《子虚赋》其埤湿,则生藏莨、蒹葭。注:藏莨,草中牛马刍。
(zàng)又才浪切,音臓。《礼·月令》:谨盖藏。《晋语》:文公之出也,竖头须,守藏者也,不从。
又与臓通。《周礼·天官·疾医》参之以九藏之动。注:正藏五,又有胃、膀胱、大肠、小肠。疏:正藏五者,谓心、肝、脾、肺、肾,并气之所藏。《白虎通》:人有五藏六府,何法,法五行六合也。
《说文》:《汉书》通用臧。
【规范提示】“艹”3画,首笔是长横。
【写法】“艹”窄、扁,“臧”宽、大。“艹”,居上居中。“臧”,首笔横在横中线上方;第三笔㇗(竖折)的横段在横中线;“臣”在竖中线部位,首笔横在横中线,框内两短竖都在竖中线;㇂(斜钩)从竖中线右侧起笔,钩部略低。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表格信息来源:《汉语方音字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