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14 12:29
虚拟情境,中文简称可以是“演境”或者“拟境”等,真正的普及名词恐怕要到这个概念普及后逐步形成。
虚拟情境(Virtual Situation,VS)是一种完全在虚拟的信息环境中进行的有目的性的交互体验。其中“情境”这个概念来源于艺术(文学、音乐、漫画、电影等)和心理学领域,指人脑想象和抽象出的一个有典型性的状态、人物(事物)关系、场面、场景、氛围等,VS的整个概念是指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得以在各个领域中通过重现一种典型状态来实施文化的表现和传播。
“VS”/“虚拟情境”这个名词和概念细节由宋健(生于1981年北京)在2007年9月-2012年1月期间逐步构思成形,虚拟情境的英文简写为“Viron”,其来源类似Movie作为“Moving picture”的缩写,Viron是Vitual Situation的缩写形式。
区别于VR
虚拟情境(VS)表面看起来类似虚拟现实(VR),但是它和虚拟现实有着本质的方向上的区别——虚拟现实的技术目标是模拟真实世界,并且主要以技术形式著称,而虚拟情境则是对一种人脑想象情境的计算机模拟再现并主要以作品的形式出现,比如模拟一首诗歌的意境或者模拟作为一只铅笔的体验等。此外,VS的出现本身是基于VR技术多年来的发展,因此VR实际上也是VS的一个组成部分。
多种技术元素促成
虚拟情境主要基于计算机图形、语意编程语言、虚拟现实和人机交互等技术,但它不仅仅是一种计算机技术,它更是一种文化艺术形式的整体存在。虚拟情境在艺术上与文学、绘画、音乐、戏剧、电影等是一脉相传的。某种程度上说,电影就是一个单向观看(不可交互体验)的虚拟影音情境,而音乐就是一个单向收听的音频流媒体情境。
其他形式
游戏是虚拟情境的一种典型形式,是其在商业娱乐领域的专有名称。在文化、生活、健康、医疗、教育等其他领域,虚拟情境还没有普遍的新名称,它的一些初期变现形式暂时被称为软件(Software)、软体(软件的港台叫法)或者应用(App)等。
虚拟情境的播放客体(硬件)是微型计算机设备,其具体形式包括各类台式电脑、智能手机、游戏机、多媒体播放器等,这些硬件设备的发展是建立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高度普及基础之上的,并且其运算速度以著名的“摩尔定律”中提到的速度不断提高。而虚拟情境的内容(软件)则是基于日臻完善和高度普及的文学、绘画、漫画、音乐、戏剧、电影 等艺术基础之上的,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以及时代的落后,目前虚拟情境的内容创作依然是十分匮乏的、有待发展的。与之前的艺术相比,成熟的虚拟情境作品具有更强的模拟性、细节丰富性和交互性,它是基于所有以往艺术而涌现的全新艺术形式。
在对大众的影响方面,预计在2030年前后,虚拟情境将覆盖全球90%以上的人口的30%以上的生活时间。届时它将不再以单一的娱乐形式(电子游戏)出现,而是会以各种各样的精彩形式和丰富多彩的状态呈现在世人面前,并渗透到教育、体育、健康和文化等生活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