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河

更新时间:2024-06-13 13:23

虞河,古称“溉水”,又名东丹河。位于山东潍坊境内,发源于安丘县灵山(古名溉源山)纵贯安丘县、坊子区、潍城区、昌邑,向北入渤海。尾部是潍坊城区和昌邑的界河。河长75公里,流域面积890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利民河、浞河、瀑沙河、富康河、夹沟河等。

干流概况

虞河,发源于潍坊市坊子区荆山洼镇和安丘市交界处灵山(古名溉源山)北麓,北流经坊子镇,经房仕庄,在寒亭区埠头乡泉河头村南入境,流经坊子、潍城区,再经郭家官庄、里疃、寒亭、固堤乡镇,沿昌邑、潍坊市边缘,北流入渤海莱州湾。全长75公里,宽30~70米,流域面积890平方公里。

水文特征

虞河,属常年性河流。平均流量为207立方米/秒。虞河流域,雨量四季不均。历史上也经常造成涝灾。1949年7月26日,虞河、瀑沙河、阜康河皆决口,下游受灾。

主要支流

虞河主要支流有利民河、浞河、瀑沙河、富康河、夹沟河等。

虞河故道,现存二条:一条是寒亭镇北埠子村西至固堤镇李家埠村河段,1957年开挖小潘家庵至李家埠新河时废弃;一条是里疃乡南张氏村今虞河西岸,自汉至明代,虞河流经此处,地势低洼,故道宽约20~30米。

利民河,位于寒亭境东北部,源于固堤镇东横沟村东南2.5公里处,经走马岭、潍北农场,至西利渔村西入虞河。沿河洼地每到雨季,积涝成灾。1964年开挖此河后,变害为利,故称利民河。长18.2公里,宽35米。流域面积117平方公里,流量50立方米/秒,属季节性河流。

浞河,别名“寒浞河”,位于寒亭区东部,发源于坊子区涌泉乡南赵庄和常令公山西麓,流经寒亭镇,在昌邑县入丰产河。寒亭系夏朝古寒国,相传寒浞封于此地,故取名寒浞河,后简称浞河。长33公里,宽50米,流域面积73平方公里,流量140立方米/秒。属季节性河流。

瀑沙河,位于寒亭区东部,发源于涌泉乡(坊子区)风埠顶西坡官路村附近,流经东庄乡,在昌邑县入丰产河。据清光绪《潍县乡土志》记载:“瀑沙河其源有五,在黄埠庄三水合流,俗名三河,自此以下,水势湍急,如遇暴雨,流沙泛起,故称瀑沙河。”全长约27公里,宽15~50米,属季节性河流。

富康河,原名阜康河,别名“麸糠河”。位于寒亭区东部,发源于涌泉乡胡家庄南,穿潍石公路,从东庄乡狮子行村东入夹沟河,流入昌邑县丰产河。全长14公里,宽70米,流域面积41平方公里,属季节性河流。

夹沟河,位于寒亭区东南部,起于眉村乡(坊子区)罗都屯村南,流经朱里镇(寒亭区),在昌邑县入丰产河。1971年进行了全面治理,河长约30公里,宽25~45米,流域面积152平方公里,流量80.6立方米/秒,属季节性河流。

涨沔河,源于坊子区沟西乡河南头村南侧,北流经清池镇,自西鲍庄西出境,在潍城区入虞河。全长15公里,河床宽50~100米,总流域面积28平方公里。境内长8.4公里,流域面积17平方公里。上游建有辛冬、王家油房拦河坝和丁马小型水库。相传,清乾隆、嘉庆年间两次洪峰,河水暴涨,两岸漫溢,近村淹没。曾有“涨沔河小,一淹十八村”之说。涨沔实属“涨漫”之音讹。

白沙河:源于车留庄乡南店西南,北流经沟西乡,在山后郑家北入潍城区,注入虞河。全长12公里,河床宽10~60米,总流域面积23平方公里。境内长8.2公里,流域面积16平方公里。属季节性河流,因连年干旱,河床已干涸。

富康河,原名麸糠河。相传,唐王李世民东征至此,粮尽草绝。在河边休息时,突然从上游漂来麦麸和谷糠,故名。后演称富康河。源于涌泉乡风埠顶北麓胡家庄南侧,从涌泉庄北过潍石公路入寒亭区,在昌邑县入丰产河。全长14公里,河床宽10~70米,流域面积41平方公里。境内长4.5公里,流域面积13平方公里。季节性河流。

酱沟河,相传原为一大水沟,长年流水不断。雨过天晴,时有彩虹映入水中(彩虹俗称“酱”)故名酱沟河。源于埠头乡马司岭北麓,北流经坊子镇,在河西营村西入虞河。 9公里,河床宽10~50米,流域面积18平方公里。属雨源型季节性河流。因连年干旱,上游断流。下游引入坊子煤矿地下水,可用于灌溉农田和养殖。

治理开发

虞河干流治理。1952年5月,自小潘家庵村北至李家埠改道取直,兼筑堤防,1955年南张氏至小潘家庵村移堤培堤加固。

虞河水系治理。1971年昌潍地革委协同潍县、昌邑自虞河河口防潮闸自下而上进行流域规划治理。工程内容:除新建桥涵30座,扩建7座,改建2座外。除丰产河南段7300米外,还有夹沟河、瀑沙河、富康河、王耨河、芝裴沟、蚂蚱壕和潍北农场渠系工程的土方及建桥7座。

虞河排污工程。1976年春,自三娘庙村东北角至杏冢子桥人工开挖了一条河道。引虞河污水入白浪河,解除虞河下游污染。设计土方78.61万立方米,桥涵砌筑混凝土420立方米,砌石402立方米,总工日55.96万个,投资26.27万元。由于多种原因,改道河槽底仅开挖2米宽,建三娘庙拱桥一座,只完成工程量11万立米,工日7万个,经实践,排污效果极差。1979年经县政府批准废除还耕。

利民河清淤治理工程。按十年一遇防涝标准设计,于1988年春开工清淤,以机械施工为主。历时1个多月竣工,工程全长21公里,完成土方45万立方米,工日32万个,效益面积8万亩。

为兴利灌溉,坊子区境各公社(乡)在虞河和酱沟河建立多处水库和塘坝。1971年在沟西公社蒋家村西建小(一)型水库,库容175万立方米。同年修建泉河头小(一)型水库,库容110万立方米;1973年在酱沟河修建西王水库,库容30万立方米;1979年10月在虞河上游范家沟村东筑坝建小(一)型水库,1980年建成3孔泄洪交通桥,并开挖了溢洪道,库容130万立方米。1987年12月,在营子建成小(二)型水库,库容达90万立方米;在虞河和酱沟河还建有塘坝多处,西岭塘坝于1971年建成,投资5.5万元;高家塘坝建于1981年,投资3万元;赵家塘坝建于1982年,投资3.5万元;还建有前张、后张、前宁、丰英、董家、响河子等塘坝。

流域概况

坊子区,位于虞河上游、潍坊市区东南部。清末,坊子始有手工业工厂出现。20世纪初,德国人在坊子强行探矿、凿井、采煤、兴修铁路。后日本、英国侵略者又在坊子开电厂、办公司、设洋行。日本投降后,在国民党统治下,工业不仅没有发展,反而日益凋敝。建国后,人民政府积极恢复生产,发展民族工业,除继续发展煤炭、纺织、电力、建材、服装、电器、运输等也相继发展起来。坊子白酒获国家银质奖和全国首届博览会金质奖;荆山洼牌粘土平瓦和煤矸石尾矿渣砖获国家优质产品证书;年产万吨的耐火材料,除销售国内20多个省市外,还远销坦桑尼亚、孟加拉国。

潍城区,是潍坊的主城区,潍坊市人民政府驻地。清末以来,随着海禁的开放,胶济铁路的建成,潍县城(潍城区)成为鲁东重镇和物资集散中心。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潍县辟为商埠,是山东省6大商埠之一,既是传统的刺绣、首饰、铜器、小农具、土布等产品的贸易市场,又是新兴起的猪鬃、发网、草帽辫、黄烟的外贸集散地。1948年4月潍城解放,成立潍坊特别市。拥有动力机械、纺织、印染、造纸、电子、化工等门类比较齐全的现代工业。具有地方特色、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美术品,风格独特,闻名中外。1990年造林1934亩,林业部授予“平原绿化达标县”称号。

寒亭区,位于虞河下游地区、潍坊市区东北部。建国前,寒亭的农业由于长期受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生产条件落后,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建国后,随着生产关系和经济体制的变革,进行了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先后对潍河、白浪河、虞河的干流和支流进行了治理,至1990年,建成机井7493眼,开发了万亩以上的灌区1处,有效灌溉面积达到47.21万亩,建成旱涝保收田39.71万亩。林牧、渔业也有较大发展。寒亭为全省繁殖“渤海马”的基地之一。家畜存养量较高。渔业也是其主要产业。水产品生产采取海水、淡水养殖并举,捕捞养殖结合,育苗、养殖、储藏、销售系列生产。工业有机械制造、化工、纺织、建材、造纸、食品加工等工矿企业。获省优的工业产品有猪鬃、皮棉、电线、亚麻混纺纱和洗精盐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年画、风筝、布玩具等工艺品,销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昌邑市,虞河中游流域大部在此,位于潍坊市东北部。是山东省著名的“侨乡”之一。经济以农业、渔业为主,产业结构以纺织业为骨干,有机械、化工、造纸、塑料、食品、建材、工艺美术等十几个门类的地方工业体系。

地图信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