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漆

更新时间:2024-04-09 22:01

蜀漆,中药名。为虎耳草科植物常山DichroafebrifugaLour.的嫩枝叶。分布于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四川、贵州等地。具有祛痰,截疟之功效。用于症瘕积聚疟疾

入药部位

嫩枝叶。

性味

味苦、辛,性温。

归经

归肝经。

功效

祛痰,截疟

主治

用于症瘕积聚疟疾

相关配伍

治疟多寒者,名曰牝疟:蜀漆(洗去腥)、云母(烧二日夜)、龙骨等分。杵为散。未发前,以浆水服半钱匕温疟加蜀漆半分,临发时服一钱匕。(《金匮要略蜀漆散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或研末。

使用注意

正气虚弱,久病体弱者慎服。

炮制

一、采集加工

夏季采收,晒干。

二、炮制方法

1、蜀漆:取原药材,筛净灰屑,拣去杂质。

2、炒蜀漆:取净蜀漆,清炒至微焦为度。或用酒炒。

贮藏

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形态特性

灌木,高1-2米;小枝圆柱状或稍具四棱,无毛或被稀疏短柔毛,常呈紫红色。叶形状大小变异大,常椭圆形、倒卵形、椭圆状长圆形或披针形,长6-25厘米,宽2-10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锯齿或粗齿,稀波状,两面绿色或一至两面紫色,无毛或仅叶脉被皱卷短柔毛,稀下面被长柔毛,侧脉每边8-10条,网脉稀疏;叶柄长1.5-5厘米,无毛或疏被毛。伞房状圆锥花序顶生,有时叶腋有侧生花序,直径3-20厘米,花蓝色或白色;花蕾倒卵形,盛开时直径6-10毫米;花梗长3-5毫米;花萼倒圆锥形,4-6裂;裂片阔三角形急尖,无毛或被毛;花瓣长圆状椭圆形,稍肉质,花后反折;雄蕊10-20枚,一半与花瓣对生,花丝线形,扁平,初与花瓣合生,后分离,花药椭圆形;花柱4(5-6),棒状,柱头长圆形,子房3/4下位。浆果直径3-7毫米,蓝色,干时黑色;种子长约1毫米,具网纹。花期2-4月,果期5-8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500-1200m的林缘、沟边、湿润的山地。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药材性状

嫩枝圆柱形,细弱,有纵皱纹。叶皱缩破碎,褐绿色或黄褐色,完整者展平后,叶片呈椭圆形、广披针形或长方状倒卵形,长5-17cm,宽1-6cm,先端尖,边缘有锯齿,基部楔形,两面疏被短毛或光滑无毛,叶柄长1-2cm。多嗅有特殊闷气,味微苦。以老梗少、叶大不破碎、味浓为佳。

药理作用

具有抗疟作用,能迅速控制症状及消除血中疟原虫,但作用时间短,故容易复发。对阿米巴原虫抑制作用,还有解热作用,催吐作用。

现代应用

用于疟疾小儿惊厥中恶等。

相关论述

吴普本草》:“蜀漆,如漆叶,蓝青相似,五月采。”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