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3-25 10:12
蜂蝇又名拟蜂蝇、花虻、食蚜蝇等,是双翅目食蚜蝇科一种体表覆有绒毛的蝇类。身体黑褐色,全身被有金黄色绒毛。腹部有光泽,具橙黄色的横带纹;翅脉多波曲,以第三纵脉的波曲最深;雄蝇的复眼在头项部左右相接近,雌蝇两眼远离;每一复眼的中部有一由绒毛形成的明显的纵带纹,头部触角的触角芒简单无分枝,但基部分布短的细毛;幼虫甚特别,身体圆筒形或椭圆形,具有似鼠尾样的长尾,比其身体长得多,往往超过体长数倍;因体型巨大,形状如蜜蜂,故称拟蜂蝇。
蜂蝇体型很像蜜蜂,体长约15毫米,身体呈黑褐色,全身覆盖着金黄色绒毛,腹部有光泽,带有橙黄色的横带纹。从外形上颇似蜜蜂,可以有效地吓退入侵者。
生态环境:成虫喜出入于花丛间,栖息于野外。产卵于污水、粪坑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全国各地。
蜂蝇(Eristalomyia tenax)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双翅目,食蚜蝇科
【成虫】它是鼠尾蛆的成虫,在北方俗名“臭蜜蜂”,舐吸式口器,两对翅膀,后翅退化为平衡棒,触角短,似蜂,常在尿桶、粪缸、污水和阴沟等处产卵。
【幼虫】蝇蛆体短,圆柱形,末端有如鼠尾的长尾,比身体长,故名“鼠尾蛆”。能引起人体消化道的蝇蛆症。
【药用部位】蜂蝇的干燥幼虫全体。
【性味归经】甘、苦,平。脾经。
【功效主治】健脾消食。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积不化、脘腹胀满、食少纳呆、呕吐、泄泻、嗳腐呕逆、体倦无力等证。【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一5克。
【资源分布】本种广泛分布我国的普通种类。
【古籍考证】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化学成分】①虫体皮肤的≥60%为可熔及残余蛋白,幼虫皮肤20%由几丁质组成,蛹的覆盖物的 25一35%为凡丁质,而含酚性复合体或腊仅占10%。②视色素有视紫红(Rodopsin )、变视紫红(metarodopsin)等。
【参考出处】《中国药用动物志》
药材基源:为狂蝇科动物蜂蝇的幼虫。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ristalis tenax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于污水粪坑中用抄网捞取,放入布袋内,在浪水中反复漂洗,直到清洁时取出,拌以草木灰,再用清水洗净,置沸水中略烫,取出,晒干。
成虫体小型到大型。体宽或纤细,体色单一暗色或常具黄、橙、灰白等鲜艳色彩的斑纹,某些种类则有蓝、绿、铜等金属色,外观似蜂。头部大。雄性眼合生,雌性眼离生,也有两性均离生。食蚜蝇(Scaeva pyrastri)卵一般产在蚜群中的为白色,长形,卵壳具网状饰纹。
食蚜蝇成虫早春出现,春夏季盛发,性喜阳光,常飞舞花间草丛或芳香植物上,取食花粉、花蜜,并传播花粉,时或吸取树汁。成虫飞翔力强,常翱翔空中,或振动双翅在空中停留不动,或突然作直线高速飞行而后盘旋徘徊。食蚜蝇本身无螫刺或叮咬能力,但常有各种拟态,在体型、色泽上常摹仿黄蜂或蜜蜂,且能仿效蜂类作螫刺动作。如体大、被毛、具黄黑斑纹的属摹仿熊蜂,并能发出蜜蜂一样的嗡嗡声。蚁穴蚜蝇亚科的某些种类摹仿蜜蜂。
幼虫生活习性复杂,因此,口器随种类而异。例如:腐食性种类以腐败的动植物为食,并在其中越冬;也有部分幼虫生活于污水中。此外,某些类群的幼虫生活在其他昆虫的巢内,吞食已死的幼虫和蛹以及某些动物的排泄物。植食性种类钻入植物木质部中生活,有的为害植物的球茎。捕食性种类则以捕食蚜虫为主,是蚜虫、介壳虫、粉虱、叶蝉、蓟马、鳞翅目小幼虫等的有效天敌。
成虫羽化后必须取食花粉才能发育繁殖,否则卵巢不能发育。许多种类的成虫在露天或树林中飞翔交配,交配时间仅1~2秒钟。雌虫产卵于蚜群中或其附近,以便幼虫孵化后即能得到充足的食料。有时也产卵于叶上或茎部。幼虫孵出后立即能捕食周围的蚜虫。某些种类的成熟幼虫有迁移现象。一般以幼虫或蛹在土中、石下、枯枝落叶下越冬,少数以成虫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