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20 09:17
福寿螺,是中腹足目瓶螺科瓶螺属硬壳软体动物。福寿螺雌雄异体,个体较大,有完整的螺旋形贝壳;贝壳黄褐色,表面光滑;螺体右旋,贝壳近似圆盘形,体螺层膨大;脐孔大而深;雌螺壳口单薄,外唇直或略弯,厣周缘平展;雄螺壳口增厚,外唇向外反翘,厣外缘的中部略隆起,上下缘向软体部凹。福寿螺形似中国田螺,第一螺层较田螺大而扁,外形似苹果,又称苹果螺。
福寿螺形似中国田螺,第一螺层较田螺大而扁,外形似苹果,又称苹果螺。
福寿螺贝壳外观与田螺相似。具一螺旋状的螺壳,颜色随环境及螺龄不同而异,有光泽和若干条细纵纹,爬行时头部和腹足伸出。头部有2对触角,前触角短,后触角长,后触角的基部外侧各有一只眼睛。螺体左边有1条粗大的肺吸管。成贝壳厚,壳高7厘米,幼贝壳薄,贝壳的缝合线处下陷呈浅沟,壳脐深而宽。
卵圆形,直径2毫米,初产卵为粉红色或鲜红色,卵的表面有一层不明显的白色粉状物,在5-6月,5天后变为灰白色或褐色,这时卵内已孵化成幼螺。卵块椭圆形,大小不一,卵粒排列整齐,卵层不易脱落,鲜红色,小卵块仅数十粒,大的卵块可达千粒以上。在夜间,卵产在水面以上干燥物体或植株的表面,如茎秆、沟壁、墙壁、田埂、杂草等上,初孵化的幼螺落入水中,吞食浮游生物等。幼螺发育3-4个月后性成熟,除产卵或遇有不良环境条件时迁移外,一生均栖于淡水中,遇干旱则紧闭壳盖,静止不动,长达3-4个月或更长。
福寿螺雌雄异体,个体较大,有完整的螺旋形贝壳,成螺壳高40-80毫米,壳径70毫米以上。贝壳呈黄褐色,表面光滑。螺体右旋,贝壳近似圆盘形,螺层5-6层,体螺层膨大。脐孔大而深。雌螺壳口单薄,外唇直或略湾,厣周缘平展;雄螺壳口增厚,外唇向外反翘,厣外缘的中部略隆起,上下缘向软体部凹。
田螺泛指田螺科的软体动物,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中腹足目田螺科。田螺在中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可在夏、秋季节捕取。淡水中常见有中国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中华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athayensis)等。
中国圆田螺在中国各淡水水域均有分布,中型个体,壳高约44.4毫米,宽27.5毫米。壳质薄而坚固,外形呈宽圆锥形,有6-7个螺层,皆外凸,各螺层高、宽度增长迅速。螺旋部的高度大于壳口的高度,体螺层膨大。壳顶尖锐。缝合线深。壳面呈黄褐色,光滑,无肋,具有细密而明显的生长线。壳口卵圆形,周缘完整,具有黑色框边,外唇简单,内唇上方贴覆在体螺层上,部分或全部遮盖脐孔,使脐孔呈缝状。厣角质,卵圆形,黄褐色,具有明显的同心圆生长纹,厣核靠近内唇中央。
中华圆田螺主要分布于北方各省区,贝壳较中国圆田螺稍小。壳质薄而坚固,外形呈卵圆形。有6-7个螺层,各螺层在宽度上增长迅速;螺旋部较前种宽而短,体螺层极膨大。壳顶尖锐。缝合线明显。壳面呈黄褐色或黄绿色,光滑,无肋,具有明显的生长线。壳口卵圆形,周缘完整,具有黑色框边,外唇简单,内唇略肥厚,遮盖脐孔,使脐孔呈缝状。厣与中国圆田螺相同。
福寿螺主要栖息于流速缓慢或静止的淡水水体中。如池边浅水区,或吸附在水生植物的茎叶上,或浮于水面,能离开水体短暂生活。最适宜生长水温为25-32℃,超过35℃,生长速度明显下降,生存最高临界水温为45℃,最低临界水温为5℃。
福寿螺具有避光性,怕强光,白天活动较少,夜间、阴天相对活跃。福寿螺靠腹足爬行,也能在水面缓慢游泳,感觉较灵敏,喜欢集群,尤其偏爱水草丰盛、水质清新、通气良好的水域,但也能忍受污浊的水质。
福寿螺食性广泛,动、植物皆可,但以鲜绿多汁的植物为主,特别喜食水生维管植物。如浮萍、茭白、莲藕、水稻等,幼螺则摄食浮于水面的藻类和腐殖质碎屑。在饥饿状态下,福寿螺会残食幼螺和螺卵,也会吃小型鱼虾等水生动物,还可以借助其强大的颚片和齿舌刮食其它福寿螺螺壳表面的角质层。
福寿螺主要利用吻基部两侧的触角和前端的唇须寻觅食物,而腹足、颚片和齿舌则为福寿螺的重要摄食器官。摄食时,福寿螺首先会用腹足抱握食物,并向左绕半环送至口旁。此时颚片张开,部分伸出口外,快速将食物钳住,通过收缩咽肌将其卷进咽内,同时颚片开口逐渐变小并回缩。随后,由齿舌与颚片相互作用,锉断并磨碎食物,即完成一次取食。
室内模拟实验及野外调查研究均发现,福寿螺能够感知到破碎的同种个体和部分捕食者取食时释放的化学信息素,及时远离危险区域,并表现出明显的防御行为。成螺个体会迅速紧闭厣甲,沉入水底,自埋于泥沙中,而幼螺往往会沿植物茎叶爬出水面躲避捕杀。
此外,为降低被捕食的几率,福寿螺的诸多生物学特性也体现出其防御机制。如福寿螺喜于夜间活动,因为其天敌多为昼行性动物。雌螺会脱离水体产卵,避免螺卵在孵化期遭受水中天敌的侵害。且福寿螺卵块因卵红蛋白的存在,呈现鲜明的粉红色,会对陆生捕食者造成警示。同时,福寿螺卵中含有抗营养、抗消化和神经毒素物质,能使捕食者的营养吸收能力受限,并造成相关神经细胞坏死。在福寿螺的诸多天敌中,仅发现同型巴蜗牛(Bradybaena similaris)、发光陆螺(Quantula striata)、热带火蚁(Solenopsis geminata)和螽斯(Conocephalous longipennis)能取食福寿螺卵,可见福寿螺卵的警戒色及其中的多种化学毒素使其具有一定的自我保护作用。
福寿螺的休眠是其临时抵抗干旱环境的一种保护性适应能力。调查研究发现,当生境干涸时,福寿螺会选择群体密度较低的区域,钻入泥土中,紧闭厣甲,进入休眠状态,时间可长达3~6个月之久,并能忍受软体组织在此期间进行一定程度的自我消耗。休眠状态下,福寿螺会分泌粘液将壳口封闭,使其呼吸、心跳及新陈代谢降低到最低水平,以减少能量消耗。其螺壳和厣甲可有效防止水分散失的同时,还能抵抗低温等苛刻的环境条件。当温度、水分条件适宜时,福寿螺可全年活动,无休眠期。
福寿螺原产南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原生分布于南美洲的普拉塔流域,主要在其中的巴拉那河和巴拉圭河流域。在亚马逊流域亦有原生分布。在南美洲,福寿螺分布量较多的国家包括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巴拉圭及乌拉圭等。
根据美国地质勘探局外来水生物种数据库与欧洲和地中海国家植物保护组织(EPPO)数据库资料,在中美洲的多米尼加已有福寿螺分布;在美国,已在近50处地区发现福寿螺生存繁衍,主要包括夏威夷的考爱岛(Kauai)、瓦胡岛(Oahu)、拉拿夷岛(Lanai)、夏威夷大岛(Hawaii)、毛伊岛(Maui)及湿地芋头田(Glady's Taro Patch)等地区,关岛的美索河(Masso River),佛罗里达州杜瓦尔郡(Duval)的杰克逊维尔市(Jacksonville)及奥兰多(Orlando)的Little Wekiva河,亚拉巴马州莫比尔县(Mobile)的兰根公园(Langan Park)和三里溪(ThreeMile Creek)、鲍德温县(Baldwin)的莫比尔-滕索河三角洲(Mobile-Tensaw River Delta)等,北卡罗来纳州罗京安县(Rockingham),亚利桑那州尤马县(Yuma),加利福尼亚州里弗赛德(Riverside)的索尔顿湖(Salton Sea)、圣地亚哥(SanDiego)的米拉玛湖(Lake Miramar)和莫雷湖(Lake Murray)及克恩县(KernCounty)的哈特纪念公园(HartMemorial Park),爱达荷州特温福尔斯县(Twin Falls)境内临近斯内克河(Snake River)的几处地点及印第安纳州科修斯科县(Kosciusko)的瓦沃西湖(Wawasee Lake)等。福寿螺引进美国本土最初方式很可能是因水族馆释放,也就是“水族馆倾倒”导致传播蔓延。美国的宠物店一直在销售福寿螺,用于清除水族养殖池内的藻类。夏威夷的福寿螺于1989年引入,来源地可能是菲律宾,引入的目的是食用。
在亚洲,首先引入地区为中国台湾地区,其后为日本,之后为泰国和菲律宾。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福寿螺是老家在美浓的阿根廷华侨1979年从阿根廷引入,目的是食用。后来发现口感不佳,市场接受度差,福寿螺遭到弃养,在田野大量繁殖,并蔓延泛滥。
2024年9月,市民反映,南阳城区北外环带状公园内疑似出现入侵物种福寿螺的卵块。部分卵块已经发白、孵化。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执业兽医师(水生动物类)、副教授邓奇志,确认这些卵块属于入侵物种福寿螺的卵块。
在越南、柬埔寨、泰国、老挝、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及巴布亚新几内亚等热带地区,由于环境适宜,福寿螺传播快速,均已广泛分布。生态环境模拟预测的结果显示,福寿螺可能会散布至世界上许多至今尚未受干扰的地方,如印度稻作区、澳大利亚的自然湿地(如Kakadu)或稻作区。
福寿螺为雌雄异体、体内受精、体外发育的卵生动物。其一生分为卵、幼螺和成螺3个阶段,且该物种的生命周期受水环境温度和食物丰度影响,一般为2~5年。当水温处于适温范围及食物充足时,福寿螺生命周期较短,且全年产卵;当温度较低及环境条件不利时,福寿螺生长相对缓慢且有休眠期。
福寿螺通常于每年的3月上旬开始交配。雌螺对其配偶没有选择性,而雄螺倾向于选择个体较大的雌螺进行交配。交配时,雌、雄螺会扭合在一起,由雄螺将右触角插入雌螺的生殖孔内,并用足部吸附在雌螺的螺口外缘处。福寿螺的交配时间一般为4~5小时,有时甚至可长达20小时。其中,精子转移占据了整个交配过程百分之80以上的时间,且雌螺具备储精能力,这使得一次交配就可满足雌螺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分泌的数千个卵细胞的受精,从而减少福寿螺在漫长耗时的交配过程中被天敌直接捕杀的风险。
福寿螺繁殖力强,产卵量高,1年可发生2-3代。卵期14天左右。交配一次可连续产卵10多次,产卵期2~4个月,产卵量高,每螺产卵多达3000余粒,繁殖力强。一只雌螺通常1年可产卵2400~8700粒,且孵化率高达百分之90。其繁殖速度比亚洲稻田中的近缘物种快10倍左右。
每年的4~6月是福寿螺产卵的高峰期。雌螺常在夜间、清晨或阴天等光线较弱的条件下进行产卵。由于福寿螺的卵只有在空气中才能正常发育,因此产卵时雌螺会离开水体,将卵产于距水面10~20厘米处的木桩、田埂、茎秆等干燥物体上。整个产卵过程长达1~2小时。
初产卵粒呈鲜艳的橙红色,卵径为2~3毫米,卵粒之间排列紧密,由蛋清样透明粘液粘连垒叠形成长条形或椭圆形的蜂窝状卵块,质地柔软且富有弹性。随后卵粒会慢慢褪色变浅、干燥固化。即将孵化时其颜色会变至灰白色。螺卵的孵化时间随温度而异。在20~24摄氏度的孵化条件下,孵化时间需18~25天;在28~32摄氏度的孵化条件下,孵化时间需8~15天。
刚孵化出的幼螺体高2~2.4毫米,体长1.8~2.5毫米。螺壳呈淡褐色,较透明,螺旋部为点状红色,系肠道未完全消化而残留的卵黄。低龄幼螺仅3个螺层,可随发育向右旋逐渐增加。9~12天后,幼螺会落入水中,摄食浮于水面的藻类和腐殖质碎屑。3~4个月即可达到性成熟阶段,开始具备产卵能力,且世代重叠。
福寿螺的生长速度呈阶段性变化。幼螺在前几个月生长迅速,但在交配及产卵时生长率会降低,甚至完全停止。待其产卵之后,又开始快速生长,直到下一个繁殖期。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0年 ver 3.1——无危(LC)。
福寿螺肉质细嫩鲜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是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优质滋补品。福寿螺还是一些珍贵水产动物的饲料。食用生的或加热不彻底的福寿螺会感染脑膜脑炎,引起头痛、发热、颈部强硬等症状,严重者可致痴呆甚至死亡,因此食用时要注意彻底加热。
在人为引种传入中国台湾和南方部分地区及东南亚国家后,福寿螺失去了原有天敌的制约,水稻秧苗是其喜食的植物,气候条件又十分有利于它的生长繁殖,因此对这些地区的水稻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
每年的4-6月份和8-10月份是福寿螺产卵和孵化的高峰期,也是成螺以及高龄幼螺危害集中的旺盛时期,水稻、紫云英、慈菇、茨实、甘薯、蔬菜等作物是福寿螺主要危害的对象,对水稻的危害尤为严重,福寿螺几乎在水稻的整个生育期都会产生危害,幼苗到分蘖期为主害期,幼螺和成螺会咬食水稻叶及分蘖,使水稻因为分蘖降低而减少了有效穗进而造成减产。
福寿螺对水稻、莲、茭白、芋头、荸荠、菱角、芡实、蕹菜等水生作物危害甚大。根据全球入侵生物数据库可知,福寿螺为世界性最严重的100种入侵生物之一。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将福寿螺列为重大危险性农业外来入侵生物之一。福寿螺还可能成为疾病和寄生虫的载体,烹饪方法不当,生食或未熟透食用,会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如其携带的后圆线虫(肺蠕虫,Lung worm)能引起致命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携带的吸虫能导致皮肤过敏。同时,福寿螺是卷棘口吸虫(Echinostoma revolutum)和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的中间宿主,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
福寿螺的螺壳锋利,容易划伤农民的手脚,大量粪便可污染水体。与本地物种竞争导致本地淡水生物减少,甚至绝迹,影响水生物多样性。
福寿螺一定不能生吃,不然最容易感染管圆线虫病,导致头痛、呕吐、甚至出现精神异常等症状。很多福寿螺体内都有寄生虫,如果在烹饪的时候没有完全煮熟,吃下去后寄生虫就容易进入人体可能会破坏神经组织,严重者会导致痴呆甚至死亡。此外,福寿螺繁殖能力很强,一年可产卵20-40次,年产卵量3-5万粒,可以迅速扩散,而且它食性杂,一旦爆发会破坏周边的生态系统。
据了解,福寿螺原产于中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上世纪80年代,福寿螺被当成可食用的经济型螺类引入中国,之后迅速适应中国本土环境,对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危害,目前,福寿螺已经被列为重大危险性农业外来入侵生物之一。曾经有专家对福寿螺进行过实验,发现一个福寿螺体内的寄生虫可以多达6000条,未煮熟食用后,轻则发烧拉肚子,重则危及生命。
2022年6月1日,“云南疾控”微信公众号发布防病提示:福寿螺体内寄生虫多达6000条,千万不要食用。
2024年9月,有市民反映南阳城区北外环带状公园内,疑似出现入侵物种福寿螺的卵块。截至9月2日,管护人员在公园内采用拉网式清除,对发现的福寿螺卵块进行摘除并销毁约2公斤,并专门采购了对鱼类和水生植物无害的环保杀螺剂进行喷洒。同时安排管护人员持续扩大排查区域,做到“多巡视、早发现、早处理”。
溪河渠道中和水沟低洼积水处是福寿螺越冬的主要集中区域,这为集中消灭福寿螺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应充分结合冬修水利,整治沟渠,对福寿螺的越冬场所加以破坏,就会大大降低冬后残螺量。还可以通过对卵块的人工摘除并结合农时对成螺的捡拾来控制其繁殖数量:田边的杂草和稻株基部以及沟渠边的杂草基部和沟壑等附着物是福寿螺的主要产卵地,因此,一是结合田间管理,在福寿螺的产卵高峰期将田间、沟渠边的卵块摘除后踩碎,或者埋到挖好的深坑中;二是利用晒田时成螺大部分集中于秧田沟内和进排水口处,宜采取人工拾螺以控制其危害。
在春、秋季福寿螺产卵高峰期,在稻田中插些竹片、木条等,引诱福寿螺在这些竹片、木条上集中产卵,每2-3天摘除一次卵块并进行销毁,平时结合农事操作捡螺、消灭卵块;冬季结合冬修水利,整治沟渠,清除淤泥、杂草,破坏福寿螺的越冬场所,降低越冬螺的成活率和冬后的残螺量。此方法较费时费力,在农村劳动力短缺的情况下,很难通过人工防治方法达到防控福寿螺蔓延的效果。
在沟渠和水稻移栽后,利用养鸭食螺。放鸭时间为水稻移栽后7-10天至水稻孕穗末期,选择中小体型,鸭龄30天的免疫鸭苗,鸭苗放养密度为20-25只/亩;冬季集中放鸭于沟渠和农田啄食幼螺,减少越冬螺量。由于福寿螺成螺外壳坚硬,生物防治一般无法消灭成螺。
作为四大家鱼之一的青鱼喜爱食螺,淡水鱼塘水库如果有福寿螺,每亩放两三尾青鱼即可有效去除幼螺。
灭螺化学药剂种类很多,但这些药物在发挥效力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在推广使用时要加以监管和指导。
大面积防治宜采用药剂防治,主要药剂包括:
如螺害过于严重,建议隔10天再用一次药,特别提醒,由于杀螺剂会对鱼类产生毒害,因此,施药后7天切不可向鱼塘排入此类田水。
2022年12月,中国农村杂志社编辑出版了《农民文摘·防治外来物种侵害专刊》,刊登了福寿螺等重点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控技术方案。
1981年引入中国,目前已被列入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