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考

更新时间:2024-03-05 03:54

补考是各办学单位为考试不及格的学生而举行的考试。

大学补考

相对于大学考试来说的,学生在大学每学期的期终考试中,对不及格的科目,学校会安排在下一个学期的初再给那些考试不及格的同学一次重新考试的机会,就叫做“补考”,如果补考不及格的话,则必须进行重修,重修后补考不及格,则可能拿不到毕业证

21世纪高校放宽了对补考的要求,规定只要曾经不及格课程少于某一学分、且在毕业前修完曾不及格课程,仍发给毕业证和学位证。

要修过每一门课程才有毕业证,绩点够1.5才有学位证。也有很多大学对于补考超过一定学分的学生不给予学位证。

补考溯源

古代小学主要是识字、写字、习经史、学六艺。据《宋会要·崇儒》,宋代国子监小学“条制”要求:“小学生八岁能诵一大经,日书字二百”;“十岁加一大经、字一百”;“十二岁以上,又加一大经、字二百”。

古代检查学生的学业,也靠考试,俗话说“小考天天有,大考三六九”,在古代还真有。如宋代,老师会逐日测试学生的学习,这叫“日考”;另外还有“月考”、“季考”等。具体考试时间,各朝代、各学校都不同。

元代的上元县(今南京市内),便对小学考试时间作出具体规定。据《庙学典礼·行省坐下监察御史申明学校规式》,上元小学的考试,固定在每月的初三、十六两天。而且,出题和监考要分两班人。

明代又有不同,明代理学沈鲤称:“朔望日考试,分等第,行赏罚。”但不同的老师,对考试的要求并不相同。儒学家刘宗周便主张“三六九会课,以二题为率”。

到清代,小学考试形成了制度,根据教学方式与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考试:公课、月课一月一考,朔望课半月一考,季课一年四考。另有会课的多次考,义学的抽考等等。若重要考试考砸了,还允许“补试”。

相关政策

2019年10月,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文件要求取消毕业前补考等“清考”行为。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