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06 13:46
西伯利亚花栗鼠(学名:Tamias sibiricus):别名金花鼠、花鼠、五道眉、花栗鼠。共有10个亚种。体型中等,体长13-16厘米,尾长9-13厘米。头顶为棕黑色,眼上下和耳缘为白色,体背淡褐色,背有5条明显的黑纵纹,中间一条最长,向前延伸到头顶,最外2条较短,围有白纹。四肢为淡黄色。腹面及四肢内侧为灰白色。臀区棕色。尾腹面中央为棕黄色。尾毛长而蓬松,呈帚状,并伸向两侧。四肢略长,耳壳明显露出毛被外。前足裸出,有颊囊。
西伯利亚花栗鼠个体较大,总长约18-25厘米,体长12-17厘米;尾长约10厘米,体重50-150克以上。有颊囊,耳壳显著、无簇毛。尾毛蓬松,尾端毛较长。前足掌裸,具掌垫2,指垫3;后足掌被毛,无掌垫,具指垫4。雌鼠乳头4对,胸部2对,鼠鼷部2对。
头部至背部毛呈淡褐色至黑黄褐色,背上有5条明显的黑色纵纹,其间为四条淡黄色条纹相隔。正中一条为黑色,自头顶部后延伸至尾基部。外两条为黑褐色,最外两条为白色,均起于肩部,终于臀部。尾毛上部为黑褐色,下部为橙黄色,耳壳为黑褐色,边为白色。背毛黄褐色,臀部毛橘黄、土黄色或棕色,四肢与体背同色。胸部、腹面及四肢内侧为灰白色或白色,尾腹面中央为棕黄色。
头骨轮廓为椭圆形,头颅狭长,脑颅不突出。下颌骨粗壮,颧弓中颧骨向内侧倾斜未呈水平状。上颌骨的颧突呈横平。吻部较短。鼻骨前伸超过上门齿。眶间及后头部平坦,眶上突尖而细弱。腭孔细小,紧位于上门齿之后。听泡发达。
生境较广泛,平原、丘陵、山地的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以及灌木丛较密的地区都有。一般栖息于林区及林缘灌丛和多低山丘陵的农区,多在树木和灌丛的根际挖洞,或利用梯田埂和天然石缝间穴居。
主要在白天活动,晨昏之际最活跃,在地面时间多,在树上活动少。善爬树,行动敏捷好奇,陡坡、峭壁、树干都能攀登,不时发出刺耳叫声。半冬眠性,早春、晚秋也有少量活动。全年以7月中旬数量最多,与幼鼠出窝参与活动有关。
多数在地下掘洞栖息,也营巢于树洞甚至侵占人工招引益鸟的巢箱。其洞可分为春夏洞与越冬洞两类:春夏季洞穴无贮粮室(或去冬的贮粮室被堵塞),巢室较浅,有些距地面最短的垂直距离约10厘米,也有30-50厘米的,洞道长短不一,长者可达二、三米,有1-8个洞口,洞口小于50×50毫米,在此洞养育仔兽。越冬洞通常有一贮粮室,洞道较深,距地面的垂直距离约为90厘米或更深。常见到洞口有掩蔽物,附近有空心倒木、岩隙、松树洞或土洞做为临时的隐蔽场所。
食性杂,对豆类、麦类、谷类及瓜果等都食害。春季侵入农田挖食播种的作物种籽,秋季利用颊囊盗运大量粮食,一个仓库存粮可达5-10千克,食物储存占用面积达30平方米。它还爬到树上偷吃核桃、杏、苹果、梨等。由于对食物贮存地记忆不强,一定程度起了“播种”的作用。
是一种恒温的哺乳动物,当冬天即将来临之时,会大量进食而积贮脂肪,为冬眠作准备。一到冬天即停止进食,体温降至1℃而进入冬眠,此时其脉搏每分钟一次,维持着最低的代谢循环,以防止冻僵。一到翌年四月春回大地时便突然苏醒,在不到两小时内,体温从1℃回升到37℃,并开始摄食,直到10月底又重新进入冬眠。
西伯利亚花栗鼠会发出2种声调。第一种是快速的“吱吱”声,听起来很像一只鸟呼叫,受惊会使用这种声音,并且仅持续1/5秒,会经常相继重复用3至6次。第二种声音是一种低沉的叫声,用途未知。虽然认为第二种声音与交配有关,但尚未证实。它们也可以使用视觉和香味进行信息沟通。
原产地:中国、日本、哈萨克斯坦、朝鲜、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韩国、蒙古和俄罗斯联邦。
引进:比利时、德国、意大利、荷兰和瑞士。
繁殖季节到了,雄鼠们开始寻找伴侣。西伯利亚花栗鼠并没有严格的领地范围,它们常常走进邻居的地盘,每只西伯利亚花栗鼠都会多次冒犯邻居,这就导致了在林中的高速追逐。交配完成后,雌鼠把雄鼠赶开。一个月过后,雌鼠便会在地下生出幼鼠来。每年繁殖1-2次,每胎生仔4-5只。生长三个月可性成熟,怀孕、哺乳期均为一个月。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