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21 08:10
西夏天授礼法延祚元年(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建立西夏。他将祖父李继迁、父亲李德明迁葬于贺兰山东麓,其中李继迁葬于裕陵,李德明葬于嘉陵。此后,除神宗李遵顼、献宗李德旺和末主李𪾢之外,每一任皇帝都记载了明确的陵名。关于西夏陵的记载,最早见于《宋史·夏国传》,分别记载了9座帝陵,即太祖李继迁裕陵、太宗李德明嘉陵、景宗李元昊泰陵、毅宗李谅祚安陵、惠宗李秉常献陵、崇宗李乾顺显陵、仁宗李仁孝寿陵、桓宗李纯佑庄陵、襄宗李安全康陵。但这些帝王墓葬具体位置,《宋史·夏国传》没有交代。
西夏保义二年(1227年),西夏为蒙古所灭,西夏末主李𪾢投降,不久被杀害,葬处不详。此后,西夏陵被蒙古军队严重破坏。
明洪武年间(1368年-1398年),西夏陵被明朝政府发现,并且已经出现了认为这里是西夏陵的论断。明朝《弘治宁夏新志》中记载:“贺兰之东,数冢巍然,即伪夏嘉裕诸陵是也。其制度仿巩县宋陵而作……人有掘之者,无一物。”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德国飞行员乌尔夫·迪特·格拉夫·楚·卡斯特将他在中国航拍到的相片整理成《中国飞行》一书,其中在银川拍摄的照片中出现了西夏陵。然而当地文物管理部门一度认为西夏陵是一片唐墓。
1971年,宁夏博物馆、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部门开始对西夏陵调查确认,先后对西夏8号陵(现编6号陵)地宫、2号陵(现编7号陵)碑亭、108号陪葬墓(现编MⅢ-107号)、101号陪葬墓(现编MⅣ-001号)、3号陵东西碑亭、北端建筑遗址进行了调查试掘。
21世纪以来,宁夏博物馆、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部门对3号陵和6号陵地面遗迹进行了清理。2000年4月30日,由国家文物局组织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考古发掘,取得了重大进展。发掘范围是西夏王陵3号陵地面建筑遗迹,包括月城和陵城,出土的珍贵文物包括大量砖、瓦、饰以兽面纹的滴水瓦当、套兽等。
2019年6月12日,新的西夏博物馆正式开馆。
西夏陵南北长约10千米,东西宽约5千米,总面积约50平方千米。现存裕陵、嘉陵、泰陵、安陵、献陵、显陵、寿陵、庄陵、康陵9座帝陵、271座陪葬墓、1处大型建筑群遗址,10余座砖瓦窑遗址和32处防洪工程遗址。
西夏陵以110国道分为两个区域:西侧为西夏陵遗址区,对外开放6座帝陵及其陪葬墓群;东侧为文化旅游综合服务区,有西夏博物馆、游客服务中心、文化创意主题展示区、西夏文木活字印刷体验馆等。西夏陵根据自然地形和陵墓分布,从南向北依次分成四区。按陵区地貌和陵墓遗存相对集中的格局,每座帝陵都是坐北向南,呈纵长方形的独立建筑群体,规模同明十三陵相当。
一区位于陵区南部,有1、2号两座帝陵,陪葬墓62座。两陵南北相距仅有34米。二区位于陵区中部偏南,有3、4号两座帝陵。而3号陵面积最大达15万平方米,是西夏陵九座帝王陵园中占地最大和保护最好的一座,考古专家推测其为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的“泰陵”。三区位于陵区中部偏北,是陪葬墓分布最密集的区域,有5、6号两座帝陵,陪葬墓多达108座。四区位于陵区北部,有7、8、9号三座帝陵,陪葬墓18座,并有西夏祖庙一座。
西夏陵在建造风格上,吸收唐宋皇陵之所长,同时又结合了本民族的原有文化特征,有“其制度仿巩县宋陵而作”的记载。陵园每座帝陵都由月城和陵城相连组成,平面呈“凸”字形状,陵园内单体建筑角台、阙台、碑亭、献殿、陵塔及附属于陵城门的门阙和角阙的平面分布基本相同,形成西夏陵园群体建筑的基本格局。
裕陵为西夏陵1号陵。陵区坐北朝南,方向南偏东15度。整个陵园为封闭式外神墙包围,墙外有角台,陵园内从南到北有阙台、碑亭、月城、内城;内城中有献殿、墓道、陵台等建筑。
外城已经全部倒塌,呈南北长方形,南北长360米,东西宽250米;南墙正中留有门道,宽约35米,其余三面封闭,墙体为夯土实心,外表包砌石块,厚度在1.7米左右。
陵园南端外神门内两侧建有东西相对的2座阙台,彼此相距65米,由黄沙质夯土筑成,基底呈正方形,每边长8米,高6米左右。现残存平顶,周围残存板瓦、筒瓦残片以及砖块、褐红泥皮堆积。
陵园内共有三座碑亭遗址,其中在东侧有2座,西侧有1座。靠北的一侧东西两座碑亭相对,距离阙台各40米,两碑亭相距65米。西碑亭残存台基约1.5米,台面边长10米,台面残存铺地砖,台基周围被倒塌的残砖乱瓦及土石填起,堆积呈圆台型,堆积之上及其周围散布大量砖瓦、石碑碎块,还有少量琉璃瓦和槽心瓦残块。东碑亭比西碑亭略高,其他情况与西碑亭类似。东碑亭南侧10米处有1座小碑亭,堆积高约1米,正方形台基,边长约8米,其他残骸与另两座碑亭类似。
在碑亭以北约110米处有一处月城遗址,神墙多已倒塌,门址两侧各残存一段较高的墙体。月城的墙体为黄沙土夯筑,夯层厚8至13厘米不等,月城内神道两侧各有两列石像生遗址,间距15米,石像生残块已很难找到。
内城遗址在月城以北,该遗址呈南北长方形,南北长约115米,东西长200米。四面以神墙环绕,南端距离外城137米,东、西、北三面均相距22米左右。墙基宽约3米,黄沙土分段夯筑,残存最高可达4米有余。南神门遗址宽12米,周围有大量砖、瓦以及琉璃瓦、槽心瓦残块。门址两侧墙体加宽,另外3面神墙正中亦辟门,都散见砖瓦,门道畅通。内城墙四个转角处夯土皆残存较多,均有砖瓦等建筑材料散布。
献殿遗址在南神门内偏西约30米处,残存台基为东西向长方形,台面长18米,宽12米,其上及周围散见大量砖、瓦、琉璃瓦、槽心瓦、脊饰等建筑材料。从遗址堆积分析,献殿的风格疑似为歇山式殿堂。
在献殿之后约5米处为墓道封土,成鱼脊形状隆起,东南低西北高,除砂砾填土外,表面多较大的石块,其末端已经被破坏。墓道封土北端东侧约15米处近距陵台的地方有1处钟虡遗址,仅剩高约4米,底面边长5米的夯土台,其周围散见琉璃瓦等建筑材料。
陵园内城西北有1处陵台,该陵台距离北墙35米,距离西墙45米,外形呈八角形,分七个层次,每层向内收分,顶部趋尖。陵台夯土周身有椽洞,洞孔随收分成层分布,其孔径10至30厘米不等,陵台周围数布大量青砖、灰瓦及琉璃瓦、糟心瓦等建筑材料。在外神墙的外侧有4处角台,外形呈覆斗型,高约5米。前角台紧靠外神墙,其连线跨越月城中央。台体为底边长4米的夯土筑成,均坍塌严重,周围有砖瓦等建筑材料,后角台在外神墙转角外侧。
嘉陵为西夏陵2号陵。陵主李德明,李继迁之长子,元昊之父。二号陵位于一号陵西北部约30米处。地面建筑基本全部变成废墟。其除四周角台残存高度比一号陵略低之外,其余残存情况、整体架构、建筑组成、地理朝向等均与一号陵类似。
泰陵为西夏陵3号陵。位于西夏博物馆西南,俗称“昊王坟”,考古专家认定其为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的“泰陵”。泰陵是整个陵区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地域面积约15万平方米,地面建筑虽遭严重破坏,但陵园的阙台、陵台基本完好,陵城神墙、门阙、角台等布局清晰可辨。整座陵园从南到北的遗存有阙台、碑亭、月城、陵城等。
位于陵园南端,于中轴线两侧对称排列,东西相距120米,由黄土筑成。阙台正方形,边长8米,高7米,上部内收,顶部有一小台基,其上散有残砖碎瓦,推测为原有建筑残件。阙台是帝陵区别于陪葬墓的特征之一。
碑亭位于中轴线两侧,东西对称,台北34米,东西两碑亭相距80米。1987年考古工作者已正式发掘东碑亭。台基呈圆角方形,四壁呈三级台阶式。台基地边长21.5米,顶边长15.5米,高2.35米。四台阶以绳纹砖包砌,石灰勾缝,局部砖尚存。花纹砖图案有莲花、忍冬,富有佛教色彩。绳纹砖中部多在凹槽内有一汉字,如李、牛、言、五等。有三个人像石座出土(应为四座,存三毁一):出土西夏文残碑360块,残片文字最多的仅5字;还有瓷、铜、铁碎片及泥塑残块等。
位于碑亭北,呈东西长方形,东西距120米,南北距52米,墙基宽约2米,高0.7米,占地约10亩,北与陵城南墙相贴。城如月牙露出,故名月城。月城南墙正中有门,神道两侧留有石像生基址。
四面城墙(俗称神墙)环绕,呈南北长方形,南北相距180米,东西相距160米。城墙墙基宽3米,用黄土分段夯筑,各段如须弥座状,故又称须弥座式神墙。陵城四周城墙正中辟门为门阙,门址宽约12米,每个门阙由三个圆锥形夯土基座组成,从地面散布的瓦片、脊饰残件推测,曾建有门楼。城墙四角各有角台,角台有砖瓦残存,原应有角楼建筑。在南神门内约25米偏西处,有一用黄土垫实的台基,直径20米,高0.7米,其上建筑无存,周围地面残存大量青砖灰瓦及琉璃构件,此为献殿。陵园北高矗一锥形夯土台,高约 20米,黄土密实夯筑而成,八面七级,夯土台有洞。陵台周围地面散有大量瓦片、瓦当、滴水等建筑物残件。献殿与陵台之间有一条南北走向形似鱼脊的用砂石填成的墓道封土。墓道长50米,北端为一盗坑,直径20米深约5米。
安陵为西夏陵4号陵,墓主为李谅祚。位于泰陵西约2千米的贺兰山山脚下,陵园东、西、北三面环山,面积10万平方米,坐北朝南。陵台八面五级,高15米。陵园布局与泰陵相同,由阙台、碑亭、月城、献殿、陵台、墓道等部分组成。遗存碑亭一座。
献陵为西夏陵5号陵,陵主李秉常,李毅宗谅祚之长子。位于泰陵(3号陵)北2.3千米,面积10万平方米,破坏严重。陵城方形,边长183米,陵台夯土已被后人取做他用。该陵有碑亭3座,西边一座,东边南北两座,南小北大。西碑亭出土西夏文残碑63块,东碑亭出土汉文残碑26块。
显陵为西夏陵6号陵,陵主为李乾顺,为惠宗李秉常之长子。位于献陵西650米处,陵园紧依贺兰山脚,西北两面环山。独特之处有马蹄形外城,南面开口,东西墙前端至月城终止,陵园的阙台、碑亭、月城、献殿、陵台、墓道等布局与其他皇帝陵园相同。1972年—1975年,宁夏文物工作者正式发掘显陵,墓室为多室土洞式,由墓道、甬道、中室、东侧室、西侧室组成。墓道全长49米,南窄北宽,下窄上宽;最深处24.6米。在墓道填土内发现少量碎砖、瓷片、一件石首。从墓道入口起,在墓道东西两壁各有两排与墓道坡平行的柱洞。靠近墓道的甬道两壁处的白灰墙上绘有武士像壁画。武士身着战袍,双手叉腰,臂着护甲,腰下佩剑,背后飘带飞舞,头顶绘有火焰纹。室内出土有甲片、铜泡饰、铜铃、瓷片、铁钉、珍珠。发掘前此墓多次被盗,出土遗物不多。
寿陵为西夏陵7号陵,墓主李仁孝,为崇宗乾顺长子。位于献陵北3千米。陵园面积8万平方米。陵园已被现代建筑破坏,仅剩阙台、碑亭、月城、陵城部分神墙、陵台。陵台八角七级。
庄陵为西夏陵8号陵,庄陵墓主李纯祐,为仁宗仁孝长子。位于7号陵西北,相距500米,紧靠山脚。
康陵为西夏陵9号陵,墓主李安全,为仁宗仁孝弟越王仁友之子,崇宗乾顺之孙。位于7号陵东北。地上建筑除陵台外其余无存,陵台已坍塌过半。
陪葬墓主人一般为爵高位重的皇亲国戚或贵族官僚。每座帝陵的陪墓多寡不等。在西夏陵区内,除了个别较大之外,绝大多数陪葬墓规模都比帝陵小得多。在形制上,陪葬墓没有帝陵所必有的阙台、角台、献殿等个体建筑,在墓冢的形状、城垣的颜色以及建筑材料的使用上,都有明显的差距。据宁夏博物馆最近调查,陪葬墓分布方式多种多样,有一域双墓从葬式、一域多墓从葬式(包括一域三墓、一域四墓等)、联域并穴从葬式等。一般大中型陪葬墓以黄土、砾石混合夯筑或分层夯筑;中小型墓则原地起土为丘,略加夯筑,再以石灰封抹;小型墓多为原地起土为丘,然后分层垒砌石块。从规模、形制来看,陪葬墓与帝陵有着显著的差别,反映了西夏现实社会和丧葬制度的等级森严。
西夏“鎏金铜牛”1977年出土于西夏王陵177号陪葬墓中,身长1.2米,重188千克,牛身横卧,两眼圆睁,头顶两角,角度优美,体态健壮,连中间脊背也隐约可见。是国家一级文物。
西夏建筑构件中的鸱吻,质地有琉璃、红陶、灰陶等。西夏陵区6号陵出土一件琉璃鸱吻通高152厘米、底宽58厘米、厚30厘米,比昭陵出土的略大,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琉璃鸱吻通身饰绿釉,龙头鱼尾,双目怒睁,张口吞脊,獠牙外露,形象威猛神异,尾出两鳍,翻卷上翘;背饰鱼鳍纹,尾部饰鳞纹。
在西夏陵出土的屋脊建筑饰件中,迦陵频伽造型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迦陵频伽为梵语,称佛国天堂能发出美妙声音的妙音鸟。西夏陵出土的迦陵频伽有绿琉璃和灰陶两种,其造型为人首鸟身,背插双翅和尾翅,腿粗壮,三指爪。一种头戴五角花冠,顶束三分式发髻,宝缯垂于肩前,脸型方正,颈戴双环镶花项圈,双手合十于胸前;另一种头戴四叶冠,冠边饰以串珠,发髻高耸,细眉垂脸,脸型圆浑,无颈饰,腕戴镯,胸垂乳。2003年在对3号陵进行保护性清理中,发现了相当数量的迦陵频伽脊饰构件,被认为是西夏建筑中有高超水平的标志性建筑艺术品。
西夏陵是中国唯一以单一的帝王陵墓构成的景区。作为皇家陵园,是研究西夏陵园制度进而解读西夏社会历史最好的资料,整个陵区可看作西夏社会的一个缩影。西夏受中原唐宋文化影响尤为深远,在帝王陵寝制度上,西夏也受到了唐宋王朝的影响。其实西夏陵对唐宋陵寝制度既有继承也有创新,它摒弃了唐宋陵园诸多繁冗之处,又受到佛教建筑的巨大影响,使中原文化、佛教文化、党项文化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丰富了中国古代封建陵寝制度。
1988年1月13日,西夏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0年,国家拨专款对三号陵夯土喷涂注射化学制剂进行防风化处理,对一、二、四、六号帝陵底部风蚀空洞采取土坯砌护措施。
2006年,西夏陵被列入中国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名录,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12年,西夏陵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017年,西夏陵挂牌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2021年,西夏陵入选全国百年考古大发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
西夏陵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约30千米处的贺兰山脚下。
发车时间:新月广场:8:40;森林公园(北门):9:10
返程时间:16:00
单程票价:15元/人
708路:闽宁商贸中心—银川火车站东广场
发车时间:07:10—18:00
单程票价:8元
发车间隔:25至40分钟
旅游专线一路:新月广场-西夏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发车时间:09:30
返回时间:14:00
联系电话:0951-96196
票价:8元/人(单程)
自驾线路一:由银川市区沿北京路向西行驶至路尽头,丁字路口处左拐上110国道,向南直行6千米即到。
自驾线路二:由银川市区上南绕城高速向西直行至高速尽头,左拐上110国道向南直行500米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