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四戴

更新时间:2023-12-11 15:29

“西江四戴”是指清朝亁隆年间江西大余人戴衢亨及父戴第元、叔戴均元、兄戴心亨四人,四人均才大博学,时称“西江四戴”。

背景介绍

“西江四戴”是指清朝亁隆年间江西大余人戴衢亨及父第元、叔均元、兄心亨,父、叔、兄皆进士,时称“西江四戴”。

戴衢亨,生于清乾隆十九年(1755年),七岁能即诗文,乾隆四十一年在天津向乾隆帝献诗,授内阁中书。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戊戌殿试一甲一名(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不依附和珅,屡遭贬抑,仅为侍读学士。 嘉庆二年(1707年)以侍读学士加三品卿衔,嘉庆十五年(1810年),授体仁阁大学士。嘉庆十六年(1811年)四月病逝,帝亲临祭奠,赏赐陀罗经被,入祀贤良祠,谥文端。 今南昌市内状元桥即为纪念戴衢亨而建。

戴第元(1728--1789),字正字,号省翁,乾隆丁丑科进士。授编修。曾主江南、山东、湖北乡试。官至太仆少卿。叔父戴均元,字修原,号可亭,乾隆乙未科进士,翰林院编修,五任江南等省主考,四任四川等省学政,三任会试总裁,二读殿试朝考卷,赏戴双眼花翎,受宫保衔,任军机大臣,拜文澜阁大学士。兄戴心亨,字习之,号石士,乾隆乙未科与叔父同登进士,翰林院编修,先后典试江南,视学湖北。四人均才大学博。以其一家同出两相四进士,誉为“西江四戴”。

戴衢亨传

简介

戴衢亨,字荷之,号莲士,江西大余县人,生于清乾隆十九年。7岁能诗文,17岁中举,在天津向乾隆帝献诗,大受赏识。乾隆四十三年,中戊戌科状元。授内阁中书充军机章京(时称小军机),辅佐乾隆帝处理军国要务、官员任免和重要奏章;曾随乾隆帝南巡。嘉庆二年,以侍读学士加三品卿衔兼军机大臣(时称大军机),辅佐嘉庆帝除去权臣和珅,抄没其家产,责令其自杀,清除其余党;整顿刷新吏治;整理财政,节约开支,不加赋税,百姓称颂。后任兵部尚书(从一品),专任将帅,镇压了坚持9年的白莲教起义。又任工部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士。嘉庆十五年拜体仁阁大学士(正一品)兼管工部。次年病逝,终年57岁。谥文端,赠太子太师。

清代大学士是名义宰相,军机大臣是实际宰相。戴衢亨任军机大臣达15年,又拜大学士,在清代汉人官员中屈指可数。一生办事谨慎,为官清正,深得嘉庆帝信任。著有《震无咎斋诗稿》、《南安诗草》。

戴衢亨——官至相国的状元

戴衢亨(公元1755——1811年),字荷之,号莲士,清大庾(今大余县)人。中状元后,累官至体仁阁大学士,成为清王朝最高行政官员,位同历代宰相,极受仁宗(嘉庆)皇帝的重用。其父戴第元,叔父戴均元,兄戴心亨,四人同为进士出身,且父子兄弟先后均曾在翰林院供职,清代著名学者包世臣说他们“提学典试,交驰南北……。天下 翕然称‘西江四戴’,已无与比隆盛者”。

戴衢亨出生于书香仕宦之家。曾祖戴时懋诰赠通奉大夫,由江都(今扬州市)迁来大庾,祖戴佩亦为通奏大夫。父戴第元,由编修官太仆寺少卿;叔父戴均元,第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进士,官至太子太师,享一品顶带。且他们为政有绩,为学有成,为人有品,均受到世人的称道。这些都对戴衢亨日后的成长产生着极大的影响。他从幼年起即在父辈的指点下勤奋学习,课业卓异,诗文日进,7岁能即诗文,以致心动朝廷大臣与博学贤能。当时,他正肄业庐山白鹿洞书院,诗文却已刊刻于书院的石壁间。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皇帝巡视天津,命戴衢亨以举人身份(于乾隆三十六年中举)应如试,因成绩突出,钦取一等,授内阁中书,从此入仕;次年,又由皇帝选调入军机处工作,具体学习办理军机要务,称军机章京行走。

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参加科考,经殿试,成一甲一进士名,俗称状元,并授编修。

戴衢亨从20岁由内阁中书起至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病逝,前后为官43年,历乡试正副考官、翰林院侍读、侍读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礼部侍郞、兵部尚书兼应天府府尹、工部尚书充会典馆副总裁官,会试正总裁官,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太子少师,殿试读卷官,会典馆正总裁、体仁阁大学士等职,可谓官高、位显、权重,但他不论是任职地方还是充任朝廷,不论是执掌文柄还是理财治兵,均兢兢业业,以“持躬正直,学识淹通,体用兼优,忠勤懋著”获得最高统治者的极高评价,亦为同僚和下层吏民所赞赏。

在戴衢亨入仕不久,他就曾奉命承办《热河志》的编撰工作,事成后,受到各方面的肯定。第二年秋天,乾隆帝外出狩猎,戴衢亨随行,猎获狍子进献,乾隆以为文臣能获狍是吉兆,十分高兴,于是赐诗一首,并命和韵。原诗为:

围合山原飞走充,

儒臣扈跸咏车攻。

拈毫倚马本多秀,

入帐执禽乃独雄。

猎骑讶看非等类,

文班喜语共和融。

状元端是让前辈,

大鹿小狍获则同。

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他提督山西学政,能调查研究,根据实情调整上面颁行的政令,保证了选拔人才的质量,也促进了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如他发现山西朔平(今山西右玉县)府所属右玉(今山西朔县)文风一般,生员质量平平,原规定的学额一向为取进15名,显然指标过宽,难免使生员产生侥幸之念;而代州(今山西代县)所属五台县(今山西五台)则文风一贯优秀,人才济济,每有学博人士莅临,则生员学子总是踊跃前往聆教,自戴衢亨任学政以来,经他提倡,此风更盛,可是原规定取进学额却只12名。他于是上奏,请求将右玉县之学额拔出8名入五台县,武童额数亦照此裁拔。可是,正在议行之时,他却奉调返亦,并且不久即有人告发,说他在任山西学政期间,有武生裴泰祥曾打死数人,以失察受到牵连,部议拟降二级调用,后由皇帝改为从宽处理,只受革职留任的处分。不久,台湾出现反叛事件,戴衢亨被派去参与剿办,平叛成功后,大学士阿桂上奏说:“修撰戴衢亨在军机处行走有年,素为勤慎。此次剿办台湾逆匪,查检档案,交发文校,俱能奋勉出力,请将本职留任之案开复。”乾隆帝得奏,当即降旨允行。此后,他多次主持乡试,提督学政,或至朝廷充文职官员。

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高宗(乾隆帝)年老撤位,仁宗登极,改元嘉庆。登位庆典的一切礼制均出戴衢亨一人之手。清代阳湖派散文创始人恽敬在为其写《神道碑铭》时说:“公之受深知,膺殊眷,内赞缉煕之业,外宣康定之犹,盖于是乎始。”

嘉庆二年,命随军机大臣学习行走,以秩卑,特加三品卿衔。累迁礼部侍郎,调户部。

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戴衢亨调任户部右侍郞,不仅负责管理全国的钱粮,而且还要主持社会安定事务。在他到任不久的八月,四川省安乐坪发生叛乱,官军荡平其根据地,生擒为首的王三槐,嘉庆帝加恩奖赏戴衢亨,赐给他可于紫金城(皇宫)跑马的荣誉。第二年,高宗去世,一应丧葬奖赏之事,亦由他操办,积劳成疾,不得不请假。假满,他又任为吏部右侍郞转为户部左侍郞,比原挑担子又更加重了。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系京官司考察届满之期,皇帝谕旨称:“侍郞戴衢亨在军机处行走,勤慎称职,著交部议叙。”不久,又因官军生擒另一反叛首领王廷诏,皇帝认为衢亨有“尽心赞划,夙夜不怠”之功,令加军功一级。

四年,仁宗始亲政。衢亨以病乞假;假满,兼署吏部侍郎。六年,擢兵部尚书,兼管顺天府尹、户部

三库。川、楚、陕教匪以次削平,以赞画功,屡荷优褒。

在这期间,他得知负责铸钱币的宝泉局炉头李照私自收存上年驳回另铸钱文的钱币,并掺入新铸钱中交验,从中牟利,但未能及时发现制止,因而自己引咎要求处分。嘉庆帝认为,他原在军机处任职,不能经常到宝泉局视事,“其过尚轻”,可免于处分。不久,平白莲教军务告成,军营奏报击毙为首者樊人杰、曾芝秀,于是提升为兵部尚书,兼管应天府(今北京市)府尹事。不久,又负责户部三库事务,实际上执掌全国财政大权。嘉庆帝以“克尽忠悃,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自用后兵以来,承瘜收谕,谨慎小心”相评价,遂加太子少师,享从一品,并赏给云骑尉世职。

七年,大功戡定,诏嘉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克尽忠悃,加太子少保,予云骑尉世职。

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三月,命阅考试翰林院、詹事府各员试卷,以公正准确,有识力见称。接着又与礼部尚书纪昀一起,共同续办《四库全书》事务。后,调任工部尚书,充会典馆副总裁官等职。此时,四川、陕西、湖北三省白莲教起义已被平定,仁宗虽出来开罪,说他“心为除弊,激于公忿,毫元不是,唯失察书吏用印,实不能为之讳”,但还是受到“免去顺天府府尹,交部察院议处”的处分。部议降一级调用,但又以加级相抵销。

九年,失察顺天府书吏盗印,罢兼尹。十年,调户部,兼直南书房,典会试。

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正月,调户部尚书,三月,充会试正总裁官,六月,入值南书房。在这些任上,戴衢亨同样兢业勤政,获得好评。至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又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命充日讲起居注官。在这一届的京官考察中,皇帝对他的评语是:“经理度支,兼军机处行走,勤慎出力。”

十二年,协办大学士,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典顺天乡试。

十三年,偕大学士长麟视南河。时河事日敝,帝锐意整顿,中外臣工议不一,特命查勘筹议。衢亨叔均元方以总河谢病家居,许便道省视,遂与长麟三疏陈治河要义,斟酌缓急,停修毛城铺滚水坝,复天然闸东山罅闸坝,以减黄济运;於王营减坝西,增筑滚坝、石坝,普培沿河大堤,以淮、扬境内为尤急。云梯关外八滩以上,接筑雁翅堤以束水势。高堰、山盱石堤加筑后戗土坡,徐办碎石坦坡以护石工。智、礼二坝加高石基四尺,以制宣泄。疏上,帝深韪之,命嗣后考覈河工以为标准。

十四年,万寿庆典,晋太子少师。衢亨性清通,无声色之好。朝退延接士大夫,言人人殊,不置可否,而朝廷设施,有见之数月数年之后者。柄政既久,仁宗推心任之。给事中花杰疏论长芦欠课,衢亨方筦户部,议下盐政覈办。杰乃劾衢亨与盐商查有圻姻亲,餽送往来,助营第宅,不免徇庇;又廷试阅卷,援引洪莹为一甲一名,有交通情状;荐周系英、王以衔、席煜、姚元之入南书房,与英和阴附结党。衢亨疏辨,下廷臣察询,命二阿哥监视洪莹覆写试策,无误,迭诏为衢亨湔雪;惟斥其令部员刘承澍在园寓具稿,致招物议,予薄谴镌级留任;坐杰污蔑,承澍漏泄,降黜有差。因调衢亨工部。复以凡部臣有直军机者,遇交议,同官每向探意旨,事后辄相推诿,特谕申儆焉。

乾(隆)嘉(庆)年间,黄河修治工程放松,河防事务日弊,因此多次泛滥成灾。仁宗决意整治。当时,戴衢亨的叔叔戴均元受命担任治河的总负责人,但不幸得病,准予回大庾调治,另命两江总督(相当于今江苏、浙江两省之长)铁保筹办治黄工程。铁保提出除普遍加高加固黄河两岸大堤外,还应修复毛城铺石坝等河坝,接筑云梯关外两岸长堤。培筑高堰、山盱堤后土坡,加高智、礼两坝的坝底。奏章送呈朝廷,仁宗立即谕令:“南河频年漫工累见,河湖受病颇深,关系运道民生,自当妥筹经久之计。著派协办大学士尚书长麟、戴衢亨驰驿前赴南河,悉心勘。将铁保所奏各工究竟应办与否及兴筑次第如何,酌分缓急先后之处,通盘筹划,据实奏闻。查勘事竣,具摺覆奏后,长麟著先行回京复命。戴衢亨在京供职多年,著加恩赏假一月,回南安(今大余县)祭扫,并看视伊叔戴均元患病情形,舟行回京复命。”戴衢亨与长麟得旨,尽心尽力,深入现场,而且提出了多处很有价值的修补意见,对督办治河工程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嘉庆得知,十分高兴,再次传旨嘉奖。

这时,又有御史史祐奏请清查两淮盐务财政情况,以杜绝官商侵吞,增加朝廷收入。嘉庆又命戴衢亨偕长麟在完成查勘河务后,立即奔赴扬州,逐条逐款查究。戴衢亨一一查究后,提出了堵塞漏洞,改进方法,预防侵冒的具体措施,使盐务管理制度更加健全。办完这些事后,他才遵旨回大庾祭扫祖宗,看望叔叔。在回京途中,他再次就河务、盐务诸事提出了切实具体的改正方案。回京后,嘉庆帝赏给戴衢亨南石槽房屋一所。次年,又晋升为太子少师,充殿试读卷官。

这一年的六月,戴衢亨还在户部尚书任上,户部员外郞刘承澍将《盐法志》及衙门档案资料借给给事中花杰阅看,又将议稿私自透露给花杰,花杰知为首盐商查有圻与戴衢亨有儿女姻亲关系,适盐商们欠税款,花杰于是以戴衢亨徇私庇护盐商及殿试阅卷舞弊等情向皇帝参奏。嘉庆接奏,令认真查处。对戴衢亨荐取的状元洪荃还命在亲信监视下生新试策,结果与原试卷无误,证明确实出于真才实学。至于与查有圻的馈送往来,嘉庆为,此乃人之常情,并非交通徇私。最后,诏令为戴衢亨辨诬,判花杰污蔑,刘承澎泄密罪,爱降级处分。

嘉庆十五年(公元1810年)正月,授体仁阁大学士,管理工部,兼掌翰林院如故。仁宗皇帝亲自给他赐诗称:“知遇先皇早,欣器晚成。予申三锡命,汝矢一心诚。凤阁随双彦,鳌头冠众英。荷天作霖雨,江右操台衡。”由此可知戴衢亨在最高统治者眼中的地位。

第二年三月,仁宗巡视西北属国,驾幸五台,命戴衢亨随从。可是,刚到正定(今河北正定县)便身染重病,帝命先行回京,给假调治,虽经懋勤殿首领太监带御医诊视,但仍医治无效,于四月病卒,年仅57岁。温诏优恤,

称其谨饬清慎,实为国家得力大臣,亲临赐奠,赠太子太师,入祀贤良祠,谥文端。子嘉端,年甫十一,赐举人,袭云骑尉。

戴衢亨逝后,皇帝新临丧次,赠太子太师,谥文端公,命祀贤良祠。第二年由儿子嘉端扶柩归葬于南昌冈前岭之北。

戴衢亨逝后,仁宗对他的一生评价极高,谕旨说:“大学士戴衢亨持躬正直,学识淹通,体用兼优忠勤懋著。初由翰林院学士,仰蒙皇考高宗纯皇帝鉴其器能,特赏三品卿衔,擢任军机大臣,用为卿贰。朕亲政后,见其心地坦白,办事认真,日加委任。由侍郞擢授尚书,优给世职,复令兼值南书房,简用至大学士,屡经晋锡官衔。亲信之笃,不啻股肱!戴衢亨感被厚恩,竟诚图报。一切用人行政,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朕每日采纳,克副赞襄。伊虽仰邀隆眷,而益加谨饬,清慎自持,从无因事谴谪,实为国家得力大臣。此次扈从五台,于途间染患病症,犹复勉强入值,朕察看其精神疲惫,派御医诊视,赏假先行回京。方期调理就痊,讵意数日之内,遽闻溘逝,深为悼惜!著加恩晋赠子太师,入祀贤良祠,赏给《陀罗经》被,先派荣郡王绵意带领侍卫十员,前往奠 。朕于初七日亲临园寓赐奠。仍准入城治丧,并著赏给广储司库银一千五百两,经理丧事,其应得恤典,著该部察例具奏。所有任内一切处分,悉予开复。”

戴衢亨生活的年代,正值史家称为乾嘉盛世的时代,这时不但经济有新的发展,而且疆土巩固,社会相对稳定,是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疆土较大的时期。因而诚如恽敬为戴衢亨写《神道碑铭》时所说:“公之为国家,非浅远所能测识,不可没也。”由此亦可知,嘉庆对戴衢亨的褒扬,也不仅仅是一个封建帝王对其忠臣的肯定,它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国家对他的肯定。

戴衢亨生性清通,无声色之好。退朝后,众士大夫多喜议论他人长短,唯戴衢亨从不参与议论,问及高精尖不置可否;假若涉及朝廷设施,有益的意见则往往在数月或者数年后可见其采纳与实施。平日言论,极力反对结党,并认为古代党祸,均因操之过急,“有激而成”,若能平和处理,便可渐渐化解,不会有他变;对于国家财政,他力主节约,紧缩开支,严格实行“带赋收取”;论治河,则主张全力加固堤防,不使改道;对于各地爆发的起义,他认为派遣忠勇将帅征剿即可,千万不能让文臣支格其间。恽敬认为,这就是他的“立朝大旨”。他为政40余年,正是这样做的,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戴衢亨平日为诗亦为文,但毕竟他的精力主要在政务上,因而传世的诗文并不很多,据载,有《震无咎斋诗稿》和《南安诗草》传世。他的诗深情隽永,寓涵深意,即使写居家琐事或题卷赠别,往往也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事即景,深深生发,给人以无穷的韵味与启发,下引《题‘香苏草堂图卷后’》可见一般,香苏草堂当在京郊,系同朝江西东乡籍内阁中书吴嵩梁(字兰雪)的别业,吴嵩梁亦有诗名,有《香苏山馆集》。此诗写成于戴衢亨中状元之后,其意气风发之情状见于字里行间:

赋归来更读书,

香苏岭畔忆吾庐。

横经好足三余用,

负郭曾无一岁储。

今节板舆频奉母,

前身饭颗欲愁予。

文章经国他年事,

记取空山归来锄。

薛萝深处草堂编,

图画何曾画辋川。

佳日春秋书万卷,

名山风雨笔千年。

诗人应补循陔句,

生计终输下巽田。

我愧耕夫能识字,

结茅拟就白云边。

对于戴衢亨的诗,吴嵩梁曾有《题莲士先生,后》,引出可作时人的一种评价:

朔风吹袖泪成斑,

归櫂苍茫夕照间。

石转晴雷喧赣水,

花飞古雪下梅关。

乡园梦好应频续,

圣主恩深许暂还。

枢省纶扉咨启沃,

编诗未合号藏山。

由此可知,《南安诗草》所收,均为他于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完成整治黄河河务工程考察及处理扬州盐务案后,特准返回故乡祭扫及探视叔父戴均元时所作。

戴衢亨发妻姓陶,未生育,继娶徐宣人,生子一,名嘉端,戴衢亨去逝时只11岁,钦赐举人,世袭云骑尉。后移居南昌,今南昌市内有“状元桥”即为纪念戴衢亨而起。

> 戴衢亨 戴均元传

戴第元传

戴衢亨之父戴第元,字正字,号省翁,乾隆丁丑科进士。授编修。曾主江南、山东、湖北乡试。官至太仆少卿。叔父戴均元,字修原,号可亭,乾隆乙未科进士,翰林院编修,五任江南等省主考,四任四川等省学政,三任会试总裁,二读殿试朝考卷,赏戴双眼花翎,受宫保衔,任军机大臣,拜文澜阁大学士。兄戴心亨,字习之,号石士,乾隆乙未科与叔父同登进士,翰林院编修,先后典试江南,视学湖北。四人均才大学博。以其一家同出两相四进士,誉为“西江四戴”。

治水有术的宰相——戴均元

戴均元(公元1746——1840年),字修原,号可亭,清代大庚(今大余县)人。系清朝乾隆四十三年进士戴衢享之叔父,与戴衢享之胞兄戴心享同为乾隆四十年进士,加上戴衢享之父戴第元(公元1724~1785年)已先于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合一家四进士,时人誉为“西江四戴”。著名文学家、名宦包世臣还认为,一家同出两相,且“值军机者唯大庾而已”。 翰林院编修,五任江南等省主考,四任四川等省学政,三任会试总裁,二读殿试朝考卷,赏戴双眼花翎,受宫保衔,任军机大臣,拜文澜阁大学土。

戴氏的远祖为五代十国时南唐(公元937——975年)上柱国、忠恭公戴安,世居安徽休宁隆阜紫园,后迁到南安大庾。

戴均元老12岁时,兄戴第元已官至太仆寺少卿,不久又官翰林院,并于乾隆二十七年主持江南考试。但他不以此为靠山,而是常于山寺以烧簧火,燃松明为灯,彻夜通读至天明,终至通经史,善诗文,于乾隆三十三年中举人,乾隆四十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授编修,由此入仕,一生任职较多,后至军机大臣,太子少保,太子太师,位极人臣。

戴均元为官五十多年,总体仕途较顺,为官也清正,多有政绩。在学问方面也有建树,主持撰写皇帝《实录》与《起居注》,还参与纂辑《明鉴》,草拟《科场条例》等。

戴均元不仅功业成就甚巨,且为古代之罕有的高寿者,1840年病逝于大庾,享年95岁。

后人现多居于今大余县的新城镇下辖的龙王庙村,只有几十户。

戴心亨

兄戴心亨(1752年—1788年),字习之,号石士,别号卧禅居士,乾隆乙未科与叔父同登进土,翰林院编修,先后典试江南,视学湖北。四人均才大学博。以其一家同出两相四进士,誉为“西江四戴”。

.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