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01 15:34
西蒙·拉特尔(Simon Rattle),1955年1月19日出生于英国利物浦,英国指挥家。
1965年,10岁时加入利物浦爱乐青年管弦乐团(当时称为默西塞德青年管弦乐团),担任打击乐手。1966年,在听了乔治·赫斯特指挥的马勒《第二交响曲》后,决定将指挥音乐演出作为此后的追求。
1970年,指挥利物浦皇家爱乐乐团完成首场交响音乐会,从此走向指挥家的道路。1971年,获得奖学金进入伦敦皇家音乐学院学习指挥。1974年,就读期间在英国伯恩茅茨举行的约翰·普莱尔国际指挥比赛中获得冠军,成为该比赛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冠军得主,奠定作为职业指挥家的基础。
1975年,从伦敦皇家音乐学院毕业,被伯恩茅茨交响乐团聘为助理指挥。1976年,应邀相继成为利物浦皇家爱乐乐团、英国广播公司所属苏格兰交响乐团的副指挥;同年,应邀率伦敦交响乐团赴美举行巡演,这是他首次在北美登台;同年10月,首次指挥英国爱乐乐团在伦敦皇家节日大厅举行音乐会,并与该团合作录制首张唱片,曲目包括霍尔斯特的《行星组曲》和雅纳切克的《小交响曲》。
1977年,与钢琴演奏者安德列·加夫里洛夫、伦敦交响乐团录制了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一钢琴协奏曲》,这是他与伦敦交响乐团合作录制的首份录音,获得《留声机》唱片大奖“最佳协奏曲专辑”;同年,在英国格林德伯恩歌剧节指挥雅纳切克的歌剧《狡猾的小狐狸》,开始以歌剧指挥家的身份活跃于舞台。
1979年,迎来事业发展的转折点,成为伯明翰市立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1981年,被洛杉矶爱乐乐团聘为首席客座指挥。1987年,指挥伯明翰市立交响乐团录制马勒《第二交响曲》,获得《留声机》杂志颁发的最佳年度、最佳管弦乐和最佳录音3项唱片奖,并入选《企鹅唱片指南》三星带花榜单;同年11月14日,首次执棒柏林爱乐乐团,演奏马勒的《第六交响曲》。
1989年,指挥格林德堡歌剧院、英国爱乐乐团录制格什温的歌剧《波吉与贝丝》。1993年,被英国政府和《留声机》杂志同时授予年度艺术家称号。1994年,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授予爵士头衔。1995年,被法国文化部授予金质勋章。
1997年,与荷兰歌剧院合作,首次指挥瓦格纳的歌剧《帕西法尔》;同年,被BBC音乐杂志授予最佳音乐家成就奖。1999年,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钢琴演奏者布伦德尔,录制了贝多芬《钢琴协奏曲全集》,获得法国唱片大奖;同年6月25日,柏林爱乐120多位乐手经过一系列秘密投票,选择他成为乐团掌舵人,任期从指挥家阿巴多2002年卸任后开始。
2000年,率领伯明翰市立交响乐团举行了欧洲巡演;同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评选为“和平艺术家”。2001年,获得奥地利的科学与艺术十字勋章;同年,与柏林爱乐乐团合作录制的马勒《第十交响曲》,获得第43届格莱美奖最佳管弦乐演奏奖。
2002年,在逍遥音乐节中与伯明翰市立交响乐团合作,录制马勒《第八交响曲》现场录音,这也是他赴柏林爱乐就职前的最后一场英国公开演出;同年9月7日,正式出任柏林爱乐乐团音乐总监,并在上任的首场演出中与乐团合作阿德斯的《避难所》、马勒的《第五交响曲》,并由EMI录制成唱片与DVD发行。
2003年,当选为德国古典回声奖的“2003年度最佳指挥”。2004年,参与拍摄了由托马斯·格鲁伯执导的音乐纪录片《舞动柏林》。
2007年,与柏林爱乐乐团合作录制的勃拉姆斯《德意志安魂曲》,获得《留声机》杂志“年度合唱奖”。2008年,参演了由托马斯·格鲁伯执导的纪录片《亚洲之旅——寻找和谐》,该片讲述了柏林爱乐乐团的亚洲巡演。
2009年,推广柏林爱乐乐团的流媒体服务“数字音乐厅”;同年,与柏林爱乐乐团录制的斯特拉文斯基《诗篇交响曲》,获得第51届格莱美奖“最佳合唱表演奖”。
2012年,被列入《留声机》杂志“名人堂”名单。2013年1月,宣布于2018年合同到期后,卸任柏林爱乐乐团音乐总监;同年,与柏林爱乐乐团录制的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荣获德国古典回声奖“年度最佳交响乐录音”。
2014年开始,与柏林爱乐旗下的唱片品牌柏林爱乐唱片合作录制贝多芬、舒曼等作曲家的交响曲全集。2016年,执棒柏林爱乐乐团灌录的西贝柳斯交响曲全集获得德国古典回声奖“合奏/交响乐团奖”。
2017年,出任伦敦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同年,与伦敦交响乐团旗下的唱片品牌LSO Live合作录制德彪西的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
1980年,西蒙·拉特尔与他的第一任妻子、美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罗斯结婚,两人育有两个孩子,分别是单簧管演奏者萨沙,画家艾略特。两人因家庭矛盾于1995年离婚。
1996年,迎娶第二任妻子、美国作家坎蒂丝·艾伦,两人于2004年离婚。2008年,与捷克女高音歌唱家马格达莱纳·考杰娜结婚,两人育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以上音乐作品参考资料来源
西蒙·拉特尔的指挥风格流畅、活泼,具有现代气息;同时也有着开阔的视野、镇定的风度,以及对乐队良好的控制力。凭借快速的反应、果断的精神,使他的指挥棒技术精巧,同时具有良好的节奏感。在他身上,既有着作为个体的热情精神和活泼性格,也有着作为指挥家的素质、修养,两者共同塑造了西蒙·拉特尔的风格特征。而在具体的指挥工作中,他是一位严格、认真的任性者,这主要出于他对音乐艺术的高起点,以及严格的业务要求。
西蒙·拉特尔指挥的曲目广泛,涉及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以及现当代音乐作品。在他看来,浪漫主义时期法国作曲家艾克托尔·路易·柏辽兹、20世纪美国音乐家伦纳德·伯恩斯坦之于德奥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约翰内斯·勃拉姆斯具有同样的重要性。同时,西蒙·拉特尔并不畏惧古典乐器的演奏,他对现代和传统音乐具有相同的热情。从巴洛克时期拉莫的歌剧到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受难曲,他都有所涉及。此外,在担任伯明翰市立交响乐团常任指挥期间,西蒙·拉特尔即开始集中排演浪漫主义晚期、印象派以及20世纪现代派作品,奠定了其基本的选曲思路。其中包括他擅长的古斯塔夫·马勒、克劳德·德彪西、莫里斯·拉威尔、让·西贝柳斯、莱奥什·亚纳切克、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伊戈尔·菲德洛维奇·斯特拉文斯基等人的作品,他积极指挥、推广近现代作品也引起了一定程度的关注。
除交响乐、室内乐外,西蒙·拉特尔还热衷于指挥歌剧。1977年,他就在英国格林德博恩歌剧节指挥了雅纳切克的歌剧《狡猾的小狐狸》,这也是其首次指挥歌剧。从那时起,他开始以歌剧指挥家的身份活跃于舞台,其剧目也逐渐扩展,包括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女人心》,理查德·施特劳斯的《玫瑰骑士》,普罗科菲耶夫的《三个橘子之恋》,以及阿尔班·贝尔格的《沃采克》等。
西蒙·拉特尔,不列颠最成功的古典音乐输出品,他曾是柏林爱乐乐团的首席指挥,古典音乐这一四面楚歌的艺术形式的发言人,此外,他还是自信满满的利物浦实干派、艺术上平易近人、政治上长袖善舞的奇妙结合。(英国乐评人诺曼·莱布雷希特评)
从英伦岛上的一名打击乐手,到执掌世界王牌乐团的盟主,西蒙·拉特尔的这份音乐经历在国际乐坛广为传颂,也让不少正在奋斗的指挥家羡慕、感慨。而他胸襟之广,亦表达出他的艺术理想。(《你眼前的古典乐坛明星》刘伟评)
指挥家西蒙·拉特尔活力十足、雄心勃勃,他的思路敏捷、谈锋甚健,同时又不断挑战新作品,对唱片出版业乐此不疲。(《视听技术》林捷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