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禀赋

更新时间:2024-04-17 12:49

要素禀赋(factor endowment)是指一国所拥有的并能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和企业家才能)的数量。

概念解释

资源禀赋又称为要素禀赋,指一国拥有各种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 、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一国要素禀赋中某种要素供给所占比例大于别国同种要素的供给比例而价格相对低于别国同种要素的价格,则该国的这种要素相对丰裕;反之,如果在一国的生产要素禀赋中某种要素供给所占比例小于别国同种要素的供给比例而价格相对高于别国 同种要素的价格,则该国的这种要素相对稀缺。

理论观点

赫--俄模式

要素禀赋学说的理论背景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为了解释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在20世纪早期,提出了资源禀赋学说,用来说明各国生产参与国际贸易交换的商品具有比较成本优势原因。 俄林批判地继承了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他认为,李嘉图只用劳动支出这一因素的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是片面的,在生产活动中,除了劳动起作用外,还有资本、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各国产品成本的不同,必须同时考虑到各个生产要素。为此,他向英国古典经济学派提出了挑战。他在1933年出版的《区域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中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贸易学说,标志着要素禀赋说的诞生。俄林早期师承瑞典著名经济学家赫克歇尔而深受启发,故他的要素禀赋说也被称为赫--俄模式。

新古典贸易理论

该模式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开端,与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模式并列为国际贸易理论的两大基本模式。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又被称为新古典贸易理论,其理论模型即H-O模型。 俄林以要素禀赋代替大卫·李嘉图的劳动成本,用生产要素的丰缺来解释国际贸易的产生和一国的进出口贸易类型。根据资源禀赋学说,在各国生产同一种产品的技术水平相同的情况下,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价格差别来自于产品的成本差别,这种成本差别来自于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则取决于各国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即相对禀赋差异,由此产生的价格差异导致了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 要素禀赋学说的理论背景由此,俄林得出结论:“一国的比较优势产品,也因而应出口的产品,是他需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充裕而便宜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一国的比较劣势产品,也因而应进口的产品,是它需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比如,劳动力丰裕的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相反,资本丰裕的国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而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要素禀赋论

这种理论观点也被称为狭义的要素禀赋论。而广义的要素禀赋理论指出,当国际贸易使参加贸易的国家在商品的市场价格、生产商品的生产要素的价格相等的情况下,以及在生产要素价格均等的前提下,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水平相等(或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密集度相同)的情况下,国际贸易取决于各国生产要素的禀赋,各国的生产结构表现为,每个国家专门生产密集使用本国具有相对禀赋优势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要素禀赋论假定,生产要素在各部门转移时,增加生产的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保持不变。 新古典的要素禀赋理论,从要素禀赋结构差异以及由这种差异所导致的要素相对价格在国际间的差异方面来寻找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克服了李嘉图模型中关于一种生产要素投入假定的局限,取得了相当的成功。新古典的H-O定理仍然建立在一系列的假定条件之上。

假定内容

这种假定主要包括以下九个方面:

1. 假定只有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这一假设目的是为了便于用平面图说明理论。

2. 假定两国的技术水平相同;即同种产品的生产函数相同。这一假设主要是为了便于考察要素禀赋,从而考察要素价格在两国相对商品价格决定中的作用。

3. 假定X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Y产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4. 假定两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规模经济利益不变。即增加某商品的资本和劳动使用量,将会使该产品产量以相同比例增加,意即单位生产成本不随着生产的增减而变化,因而没有规模经济利益。

5. 假定两国进行的是不完全专业化生产,即尽管是自由贸易,两国仍然继续生产两种产品,亦即无一国是小国。

6. 假定两国的消费偏好相同,若用社会无差异曲线反映,则两国的社会无差异曲线的位置和形状相同。

7. 在两国的两种商品、两种生产要素市场上,竞争是完全的。这是指市场上无人能够购买或出售大量商品或生产要素而影响市场价格。也指买卖双方都能掌握相等的交易资料。

8. 假定在各国内部,生产诸要素是能够自由转移的,但在各国间生产要素是不能自由转移的。这是指在一国内部,劳动和资本能够自由地从某些低收入地区、行业流向高收入地区、行业,直至各地区、各行业的同种要素报酬相同,这种流动才会停止。而在国际间,却缺乏这种流动性。所以,在没有贸易时,国际间的要素报酬差异始终存在。

9. 假定没有运输费用,没有关税或其他贸易限制。这意味着生产专业化过程可持续到两国商品相对价格相等为止。

相互关系

与产业结构关系产业结构这一经济学概念一般定义为产业总体中各产业的比重及产业间的相互关系。要素禀赋结构指的是资本、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相对丰裕程度。

决定因素

经济中,要素结构的升级主要取决于资本积累。最优产业结构是由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继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 Heckscher)和俄林(Ohlin)提出“一国应依据本国的生产要素禀赋制定产业结构政策,因为比较优势的根源在于该国的生产要素禀赋。一国应充分利用其所拥有的相对充裕的生产要素,生产此种要素密集型产品,增加本国优势和福利。”的要素禀赋学说之后,波兰经济学家莱布辛斯基(Rybczynski) 又对赫克歇尔和俄林的理论做了补充。

理论的补充

他认为,一种生产要素的增加将会减少另一种要素密集型产品的生产。由此推出:“资本要素存量相对增加的国家应预期其劳动密集型产业(L I) 将趋于萎缩,试图保护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不行的,而对于劳动力要素供给趋于增加的发展中国家,不适时宜地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CI) 、技术密集型产业( TI) 则可能导致比较优势丧失,致使经济增长欲速则不达。” 要素禀赋与产业结构关系按照要素禀赋结构发展的产业具有比较优势,而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最有竞争力,其利润率也会最高,资本积累最快。追求利润的极大化为目标的企业必然会按照其所处环境中的要素禀赋结构安排生产的产品。

从右图可看出:B点为发达国家,A点为发展中国家,其要素禀赋结构的不同决定了等成本线斜率不同,也使其取得相同产量时总产业中各行业的比例不同。若发展中国家不顾自身的要素禀赋结构,看到发达国家采用资本密集型技术,机械的模仿照搬其产业结构,发展资本密集型行业就会使等成本线上移,那么它所获得的利润就比社会可接受的利润少了CD段,失去自生能力而需要外界的补贴。 产业链解析在一个产业中生产什么产品同样由要素禀赋结构来决定。

如右图,1、2、3、是要素禀赋结构不同的三个国家,1资本较密集,3劳动力密集,2介于两者之间,三个国家对应三条等成本线,其与等产值线切点处的产品选择也不同。1国选择资本密集的新产品新技术研发,2国进行芯片生产,3选择劳动力密集的组装、制造业,这样虽然各国的要素禀赋不同,却可以取得同样的产值,分别取得利润最大。综上,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了一国或者一个区域的比较优势,从而决定了该国地区的最优产业结构甚至同一产业中应选择的最优商品。

刚性及其突破

变化对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

(一)生产要素禀赋论与国际产业转移的内在机理 最早的生产要素论是从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的相对比较优势论说起,其理论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就是劳动是惟一的生产要素,生产技术是给定的外生变量,生产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但是,李嘉图的相对比较优势更着重于分析国际分工,很少或者没有涉及国际产业转移。

20世纪30年代,瑞典经济学家伯尔蒂尔·俄林在《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中,提出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用在相互依赖的生产结构中的多种生产要素理论,代替李嘉图的单一生产要素理论,生产要素理论也被称为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所谓生产要素禀赋,指的是各国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技术、土地等)的拥有状况。一般而言,一个国家较富裕的生产要素的相关价格就较便宜,反之,一个国家稀缺的生产要素其相对价格就会较高。各国生产要素禀赋比率不同,是产生比较成本差异的重要决定因素。俄林论述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目的是为了说明生产要素比率不同是产生国际贸易的重要基础,如al/bl1、b1、a2、b2分别表示国家l和国家2不同要素密集行业的生产成本,国家l出口的应是在生产上大量使用该国比较充裕的生产要素bl的产品,而进口的是他在生产上大量使用该国比较稀缺的生产要素al的产品。“简言之,进口那些含有较大比例生产要素昂贵的商品,而出口那些含有较大比率生产要素便宜的商品。”

具有不同生产要素禀赋的两国开展贸易后的短时期内,由于只发生商品价格的变动而没有发生生产要素在进出口部门的流动,各国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开展贸易后的长时间内,贸易自由化使国内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生产因获得稳定的出口市场和出口市场的扩大而获得更大的发展,有助于该产业实现规模经济,同时,鼓励国内其他资源从其他部门流向出口扩张部门,从而承接了国际分工和国际产业的转移。生产要素的国内流动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资本总是趋利的,总会流动到能够带来最大收益的地方,要素总会转移到能够给一国带来最大收益的产业,也就是一国最有比较优势的行业。

(二)动态比较优势论与国际产业转移之间的关系如果说传统的生产要素禀赋论是从短期的静态的角度来评述要素禀赋对国际分工的影响的话,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则从长期内研究国际分工格局与演进。从动态比较优势阐述国际产业转移理论的主要是新古典学派,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克鲁格(Krueger,1977)、迪尔多夫(Deardorff,1980)和伯拉沙(Balassa,1979)等三人。他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国际分工和国际产业转移。

克鲁格在生产要素理论的基础上,扩展了两种生产要素,n种产品,m个国家的模型。他的模型不再假定各国仅拥有积累下来的要素禀赋,而是强调要素比例的变化和国际分工的动态化。克鲁格对传统要素禀赋论的突破是在要素禀赋中强调了技术创新的作用,他认为,技术创新提高了某一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促进了生产要素的积累,进而引发产业链性的转移。

迪尔多夫也认为国际间的分工和比较优势是呈链形分布的。正常情况下,一国的生产要素丰富及含量高的产品具有竞争优势,各国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形成国际分工链形。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国际生产要素的比价决定国际间产业和贸易分工的类型,并实现国际产业竞争力的动态变换。

伯拉沙提出阶梯比较优势论,认为各国在生产要素积累上的差异,导致了国际间产业和贸易分工的动态变化。国际分工的类型和经济发展阶段之间排列着许多阶梯,更新发展阶梯的过程是连续而非中断的过程,在此基础上,阶梯比较优势呈现出动态演变的过程。在阶梯式发展格局中,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将分别发展起各自的新兴产业,同时将失去优势的产业转移给较低发展阶段的国家。执行出口导向战略的落后国家能够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进入更高的经济和贸易发展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技术创新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与伯拉沙的思路相似,中国经济学家林毅夫通过解释“东亚奇迹”提出了自己的比较优势假说。他认为,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发展经验来看,他们的经济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不是实行赶超战略的结果,他们在经济发展的每个阶段上,都能够发挥当时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而不是脱离比较优势而进行赶超。这些国家在其20世纪以来发展的不同阶段上,由于要素禀赋所决定的优势不同,因而形成的主导产业也是不一样的。其中的主导产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转变到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乃至信息密集型产业,这里的每一阶段都遵循了经济学中所说的比较优势原则。违背比较优势或者是要素禀赋结构的产业赶超战略,会造成沉重的代价。

不管是传统的生产要素禀赋论还是以后的动态比较优势论,都认为由要素禀赋状况构成的各国的比较优势决定了国际产业结构,国际产业转移是各国比较优势变动的结果,不同的是,传统生产要素禀赋论认为一国的比较优势在于静态的先天的自然禀赋(如劳动、土地、资本以及地理位置等等),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向是各国自然禀赋衡量的结果。而作为动态比较优势论的链形比较论和阶梯比较优势论,都强调科技创新是各国比较优势变动的根本动力。在他们的理论中,一般都承认各国比较优势变动的根本动力不再是传统的生产要素变化,而是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新型生产要素或由此带来的传统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科技进步通过改变各国的比较优势,进而推动国际产业的升级和转移,而科技进步或者说技术创新能力,应该取决于各国人力资本存量和质量以及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的高低。

(三)新要素禀赋论与国际产业转移之间的关系

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认为,应赋予生产要素以新的含义,扩展生产要素的范围。生产要素不仅仅是比较成本所说的劳动,也不仅仅是生产要素禀赋理论所说的劳动、资本和土地,技术、人力资本、研究与开发、信息以及管理等等,都是生产要素,这些“新”要素对于说明国际贸易和分工格局,都有重要作用。新要素禀赋论下,国际产业转移有了新的趋势。知识经济的兴起,国际产业转移结构日益高度化,服务业投资成为国际产业转移中新的热点,且出现组团化、产业链整体转移趋势,跨国公司成为产业国际转移的主体趋势也更加明显。

与国际产业转移刚性、机遇与趋势

(一)要素禀赋与国际产业转移的刚性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要素禀赋决定了各国的比较优势,由此也决定了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向,不管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但是在实际的经济运行中,国际产业的转移是存在刚性的,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要素的异质性。在旧的贸易理论和“要素禀赋论”中,都假定要素是同质的,没有任何差异,可以转移的(尽管土地不会搬家,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气候也有它的特殊性)。一旦一个国家之间的要素禀赋发生变化,国际产业结构也随之转移。然而每种要素实际上都不是同一的,它包含着许多小类和亚种,他们的组合千差万别,因此,各国的生产要素禀赋不仅有数量上的差异,还有质量上的差异。忽略生产要素禀赋质的差异,就难以对贸易格局做出合理的解释。也就是说,因为要素质的差异,国际产业的转移具有一定的刚性。

2.产业集聚特性。就是在“新要素禀赋论”看来,信息能力的转移也是有着极大困难的。IT产业的软、硬件生产领域,都存在很高的进入壁垒。并且最领先的信息技术,越来越与整个社会环境有关,至少与风险资本的形成能力和人才环境有关。另外新的产业(如信息产业)具有外部性,产业集聚效应将会强化某一地区的产业能力,而不是产业外移。这就促使新兴产业趋于集中在世界上的一些“智慧中心”(如硅谷),而不是随市场而转移。

3.完全专业化本身的刚性。如果要素禀赋论要求的前提条件不能满足,如一国生产完全专业化,就不可能实现产业的国际转移。假如,在有限的时期内,两国生产两种商品X和Y,其中,X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商品,Y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产品,使用和两种生产要素K(资本)和L(劳动),K/L为一国要素的拥有比率,KX/LX,KY/LY为X和Y两种产品的要素密集度,如果一国KLKY/LY,则其劳动将全部是用于Y的生产,因此,一国若完全实行专业化生产,就谈不上要素在不同部门间的流动,也就谈不上产业的跨国界转移了。因此,一国在参与国际分工贸易的情况下完全实行非专业化生产的制约条件是KX/LX。

4.贸易障碍。要素禀赋决定了各国的比较优势,实行自由贸易、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必然使本国具有现实的或潜在的比较优势的产业得到发展或者承受国际产业转移,使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在竞争中淘汰,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因而不断得到调整,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但是如果不能自由贸易,国内价格不能正确反映要素禀赋的丰缺与否,则国际产业转移就失去了平台。另外,它也没有考虑国际生产关系和国际政治环境的影响。在国际贸易中普遍存在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保护的情况下,极易导致国际产业分工失真,比较优势动态调整出现障碍,国际产业转移不能正常进行。

5.转出国内部的就业和政治压力,每个国家的国际产业转移都是有临界点的。按照要素禀赋理论,美国和欧洲应该放弃他们在纺织品行业的生产能力,并将其让位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以充分发挥后者劳动力廉价的优势。但是如果欧美放弃纺织品行业,不仅欧美国家面临着极大的、特别是来自失业上的政治压力,而且让这部分工人从纺织业转移到高技术行业或是其他欧美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其中的培训和迁移成本远远高于这些产业工人的年薪收入。

6.国际市场容量限制下对招商引资的国际竞争不断加剧。根据要素禀赋的发展战略原理,中国这样的劳动力富裕国家自然应当生产和出口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当一大批发展中国家普遍起步发展,并根据这一原理决定发展战略时,世界市场的有限容量便对这一战略提出了疑问。所以,一个国家能够接受国际产业转移,世界市场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二)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与机遇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国际产业转移由于生产要素的异质性、产业集聚特性等各种原因存在着刚性,但是不管过去还是未来,特别是像开篇所提出的,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产业转移已经历过两次最明显的转移,而且近些年,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初步统计显示,由于发达国家生产能力转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形成的全球共享型生产的规模几年前已经达到8000亿美元,这大体相当于世界制造业贸易的30%。主要发达国家中,生产能力转移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例如,日本的出口额中,出口给海外制造业子公司的中间产品所占比例,已经从1994年的20%上升到1999年的29%。美国跨国公司的出口中,出口给国外子公司以进一步加工的中间产品所占比例,也从1989年的57%增至1999年的68%。90%的美国公司中,其公司内部业务中至少有一项被外包。在美国企业中,业务外包到海外的比例2003年为5%,2007年将提高到23%。同时,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之间的出口比例也在上升。由此可见,国际产业转移虽存在刚性,但是国际产业转移趋势不可逆转,并在当前存在极大机遇。

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如下:

1.产品和技术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来看,新技术、新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新兴产业将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合适的产业基地,寻找最合适的要素资源配置。随着研发全球化和本地化的加速,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大大提前和加快。这打破了传统的产品周期论,即高技术产业只有到了成熟阶段、失去竞争优势时才向低成本国家转移。

2.经济全球化加速了产业的国际间梯度推移。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化的各个国家都面临着产业升级的重要任务。梯度转移理论是从产业升级的角度来看国际产业转移的。其大体意思是,随着先富起来的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结构升级,某些劳动密集型、消耗大量自然资源的、生产传统产品的产业按梯级顺序转移到其他国家或者地区。经济的全球化无疑加速了这一过程。经济全球化的一个主要特征是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增强。跨国公司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主导力量。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有优势的生产资源进行生产,全球生产和经营网络的一体化,自然就缩短了国际产业转移的时间。

3.全球分工格局和亚洲“雁形分工模式”有利于国际产业转移。从雁形模式来讲,日本处于东亚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核心,将带领整个东亚“雁群”比翼齐飞。在日本不断向高级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总是把成熟产业抛给第一梯队的国家,第一梯队的国家有了新发展之后,再将这些产业抛给第二梯队的国家。和梯级转移理论比较起来,日本的“雁形模式”可以看作为梯级转移理论的实证。不管是梯级转移理论还是日本“雁形模式”理论,其产业的国际转移或者是地区转移,都是随着产业的要素密集度不同而演化的。产业的要素密集度或者说比较优势是可以转化的,一个国家只有遵循动态的比较优势原则来发展贸易和经济,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大好时机,实现梯度转移或者说按照“雁形模式”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迅速实现本国的产业发展和升级。以韩国为例,韩国的经济发展基本上是遵循比较优势原则的。它首先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然后随着条件的成熟,逐步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结果,不仅成功地实现了产业演进和经济发展,而且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赶上了发达国家,成为“富国俱乐部”——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的一员,并且在汽车、半导体、信息处理、电信和核能等高技术领域的国际竞争中具备了一定优势。

4.中国改革开放推动的市场化有利于国际产业转移。从国家现代化类别来讲,近年来学术界有人根据现代化启动时间和原因将社会发展模式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早发内生型”,这一类型是指现代化起步较早,并靠自身内部社会经济要素发育而成的欧美发达国家,英国属于典型的“早发内生型”,这一类型的国家是国际产业转移的领头人,充分利用国内要素资源禀赋,最先实现现代化;第二类是“晚发外生型”,这一类型是指现代化起步较晚,主要由外来文明因素的渗透而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如中国、日本、俄国就属于这一类型。这种类型的国家往往采取自上而下的推进过程,通常以改革的方式来面对国家外部的文化制度、观念、规则的巨大冲突。在外来暴力的入侵与高水平的经济技术水平面前,这些国家又形成强烈对抗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他们主要靠国家政府的强力来推动经济发展,总的来说,他们属于国际产业转移的受益者,其国内要素资源禀赋是靠外部的强力来发掘而凸现其比较优势的;第三类是“后发内生型”,这种类型的国家现代化发展较迟,是未受外部因素影响而自发走向现代化道路的,他们远离国际产业转移,但是现代化的步伐较慢。前两种模式在现代化实践过程中是主要类型,说明了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难免不受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这几种国家类型验证了国际产业转移存在刚性,但可以通过制度变迁(内生制度和外生制度)、政策来培育环境,促进产业转移以利于本国更好的发展。

三、突破国际产业转移障碍,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

在新要素禀赋论及其面临国际产业转移新形势下,国际产业转移承接国企业与政府如何降低产业转移刚性,突破国际产业障碍,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也就是说,如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吸引或者诱导对本国发展极其有利的产业转移或者发展。

(一)要为新旧要素产业的转移培育合适的制度,这需要企业和政府乃至个人的共同努力 最基本的一点是各种生产要素和产品的价格基本上由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决定,能够比较好地反映各种要素的相对稀缺性。政府要进一步推动市场化进程,培育合适的制度支持新要素产业的形成和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创造良好的环境。企业要依市场需求行事,根据市场供求调整企业规划和产业方向。这是为突破国际产业转移刚性,顺利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要求。

(二)国际市场容量限制下,对招商引资的国际竞争不断加剧,国际产业转移要“承接”有方 在所有发展中国家都按照要素禀赋比较优势接受国际产业转移发展以后,当代世界市场的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供求会明显失衡,故承接与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不能局限于一个行业,应着力发展一类产业,尽力避开各自国家生产产品的雷同,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生产同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市场需求的不同产品。这里由要素禀赋决定的比较优势的形成,可能存在很多的偶然因素,如历史上的分工因素、资源因素、地理因素和气候因素等等。

(三)生产要素质量差异的刚性障碍要求进行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对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不管会对经济产生“溢出效应”或者“内生效应”,都有助于消除生产要素质量差异引起的国际产业转移刚性。

(四)产业集聚特性要求通过培育融入全球化供应链中的产业集群来吸纳国际投资,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在这一点上,迈克尔·波特给了我们启示。他认为,在地理区域中,对外导向的产业簇群是引导该地长期经济成长与繁荣的主要来源。这类产业簇群的成长远超过本地市场的规模,也会吸引生产力比较低的企业和产业的分工。产业簇群的形成是产业集群的基础。而要培育融入全球化供应链中的产业集群,必须建立钻石般坚固的国家竞争优势体系。这种钻石体系包括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支援产业与相关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状态。在组成钻石体系的各领域中,国家可据以建立其产业,并加以经营以形成自己的国家竞争优势。

结 语

生产要素禀赋论的变化可以看出,国际产业转移的要素禀赋论的内容不断的趋向于资本、科学技术、人力资本、管理等方面,而生产要素禀赋论本身的内在假设、产业集聚、市场本身的不完善性等其他方面形成了国际产业转移本身的刚性,而且特别是一些新要素在当今的经济发展的传播与移植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壁垒。但国际产业转移的刚性不但没被证明是产业转移趋势的阿基里斯之踵,而且正如开篇所提出的,国际产业迄今已经经历过几次转移而且正有新的发展趋向,那就是知识化、科技化、高度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就意味着国际产业转移刚性并非不可突破,对国际产业承接国而言,就要不断进行市场化改革,使经济趋向良性循环,国际产业转移要承接有“方”,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培养新要素产业的竞争力,进行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着力培育自己的动态比较优势,建立钻石般坚固的国家竞争优势体系。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