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1-02 16:52
覃怀(Qínhuái)《姓氏考略》载,“夏有地名覃怀,居者以地为氏为覃氏。”。著名的四大怀药——山药,牛膝,地黄,菊花,就产于覃怀。
远古时期,传说人类始祖女娲娘娘就用她那慈爱与灵性的双手在覃怀西北部的神农山造出男人和女人,同样在这里,同样做为人类始祖的炎帝和神农教人类辨清了五谷、帮人类尝遍了百草,开创了中华文明之先河。
自秦汉以降,享有“河朔名邦”之美誉的古老覃怀,更是成为历朝历代在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始终向世人彰显着它那独特的文化魅力。古老的覃怀文化做为一颗璀璨的明珠深深地镶嵌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发展史上。
山王庄镇地处古老覃怀北部正中央,如果把覃怀河内比做一个巨人,山王庄镇正是籍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以其为中轴的南太行一带,成为历来兵家必争要地,成为古今覃怀人对外交往的咽喉要冲。从远古到现代,古老覃怀特有的文化血 脉让山王庄始终充满着活力和张力,使得它的每一寸土地都淤积着浓郁的覃怀文化的浓浆。
覃怀有史可考的历史最早可上溯到公元前11世纪,这里是殷商王畿,山王庄镇西邻约2公里左右的地方就是商代鄂国都城,鄂侯是殷纣王帝辛三大诸侯之一。其后,周武王翦商攻伐纣王的第一场战役就在这里展开,武王次子邘术被封此地,建立邘国,这场战役史上称作“武王伐邘”。春秋战国时期,群雄争霸,山王庄一带先后成为晋国、韩国、秦国属地。公元前260年,秦赵两国在韩国的长平(今山西高平丹河谷地)展开决战,秦昭襄王亲自来到河内郡征调十五岁以上男子,在山王庄附近通过丹河河道派往前线,最终战胜赵军。公元205年(东汉建安十年)年,曹操北伐并州刺史高干由此登上太行,留下著名军旅诗作《苦寒行》。公元843年(唐会昌三年),河阳节度使王茂元奉命征讨昭义(方镇名,今山西长治)的刘稹叛乱,屯兵万善镇(今山王庄镇万善村),后刘稹大将刘公直南下太行,焚毁了李商隐的祖籍雍店(今山王庄镇新店村南)。在其后一千多年历史光阴里,万善镇以及它北部的太行道,成为众多帝王将相、天下枭雄成就霸业的战略要地,山王庄镇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千年古镇”。
覃怀北依太行,南临中原。历史上,这里是华北最大的丹沁竹林区重要组成部分,山上青翠秀俏,山下竹林摇曳,丹水蜿蜒,沃野棋布,名人名迹与田园风光的完美结合,成为名扬华夏的人间天堂。清朝雍正癸丑进士、乾隆三品带刀侍卫鄂容安在造访九峰寺后写诗道:“流水门前碧,高山屋后青”“地在无尘境,人来不住天”。东汉明帝曾为其最宠爱的第五个女儿刘致建造一所园林,起名沁水公主园,简称沁园,成为皇家公主园林的典范与泛称,著名词牌‘沁园春’也是由此取意。《怀庆府志》(清顺治十七年版)载,沁园在“在府城东北三十里,沁水北岸”,按照这个方位推定,沁园就在山王庄镇周边邻近的地方。
魏晋时期,有“济世之志”的“竹林七贤”在山王庄丹河两岸的竹林中宴游讲学,抚琴吟诗,游乐山泽,山涛、向秀去世后还埋葬在这里。据《沁阳县志》(民国版)冢墓条记载:“晋少傅山涛墓,在城北山王庄;黄门侍郎向秀墓,在城北山王庄”。相传,“竹林七贤”中王戎的后代就定居在这里,为纪念先人们的功德,把这里的竹林小村改名为山王庄村。
我国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祖籍在沁阳,其祖茔在“雍店之东原”,这里的雍店村就在山王庄镇的新店村南。唐会昌三年(公元843年),刘稹叛军因痛恨李商隐为唐军书写讨伐檄文,放火焚烧了雍店。清人范照黎有诗曰:“雄都万善旧屯兵,雍店焚时新店成。九百余年名不改,万家好善乐升平。”雍店遗址现在是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乐圣”朱载堉是我国明代杰出的科学与艺术巨星,世界历史文化名人,怀庆府河内县(今河南沁阳市)人。明嘉靖三十九年(1611年)四月初六日,朱载堉病逝,终年76岁,葬九峰山之原,赐号“端清”。九峰山位于山王庄镇张坡村北,九峰山下的九峰寺是朱载堉晚年“筑土室于宫门外”“席藁独处”十九年的地方,凝聚着其毕生心血的科学巨著《乐律全书》就是在这里完成的。朱载堉墓现在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另外,明代郑恭王墓、龙图阁直学士张旨墓、举人娄枢故里及赵贞烈女墓等都在山王庄镇。
太行古道,即历史上著名的“太行八陉”第二陉“太行陉”,又称丹陉,是中国古代沟通豫西北和晋东南一条重要通道。在太行陉三条南端起点中,有两条都在山王庄镇境内。太行古道在其数千年的形成过程中,以它“兵要首地”“商旅通衢”的身份,演绎了古代覃怀及中国历史上数不胜数的战略争夺,促成了古代覃怀在中华五千年文明进程中所占据的中心与重心地位。经初步考证,太行道有史以来共有50余起知名战争直接或间接在这里发生,共有夏后履癸(桀)、周文王姬昌、秦昭襄王、唐玄宗李隆基、后梁太祖朱温等近二十位帝王在这里途径或居住,共有曹操、王维、李贺、李白、白居易等上百位文人骚客留下近200余首诗文佳作,还有难以计数的历史传奇人物在这条千年古道上创下了千古“神”话。
丹河是沁阳市第二大河,这条古老河流在长期的水利实践中留下了骄人而又丰富的水利文化遗产。九道堰是丹河历史上著名的引水工程,位于山王庄镇九峰山东端山脚下的丹河中央,相传始建于秦汉,曾与都江堰齐名,后又成为南北大运河永济渠的上游源头。古人在丹河出山口用竹篓填装卵石筑成九道挡水堰,以提高水位灌溉两岸农田,史称“九道堰”。据《怀庆府志》(清乾隆五十四年版)卷七河渠篇载:“丹河在河内县西北,由方山入境,出山东南流二十五里为九道堰,分二十三渠。堰之北东,一水东出,为小丹河。”。小丹河的水东向流入卫河,以济漕运。与此同时,在丹河和九道堰分流的二十三条河渠上,引向丹河西岸的六条河流全部从山王庄镇经过,人们在六条河流上利用水的落差修建了独具覃怀特色的打水磨,用以进行粮食、木粉等的加工。
宜人的自然环境,便利的水利设施,为山王庄镇发展农林特色产业提供了其它地区无法比拟的条件。历史上,“四大怀药”中的极品山药“郎山药”就出自山王庄镇的大郎寨村,明洪武24年(公元1391年),“郎山药”被指定为皇室贡品,出口山药均以“怀郎”标名,曾远销欧美及东南亚诸国。1914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美国商品博览会”上展出受到各国的赞扬,美国市场称之为“华药”。山王庄镇是覃怀特产“怀庆三辣”烟、姜、蒜的主要产区,据传有1600多年栽培历史,曾被称为“皇封贡品”,与四大怀药享有同等声誉,盛销于河南、山西、陕西、新疆、内蒙等省市自治区,是上好的调味品。山王庄镇的盆窑村是中国著名的黑陶之乡,有史以来盆窑黑陶一度与山东日照、陕西秦塬、河北馆陶并称中国四大黑陶生产中心。山王庄镇历史上盛产竹子,这里的竹林与丹河东岸博爱县部分乡镇的竹林并称为丹沁竹林,为华北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竹林区,其竹编工艺名扬豫晋等省区。
山王庄镇物质文化遗产悠久璀璨、骄人诱人,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称羡于世人。万善村的高抬火轿被称为“中原一绝”,是河南省非物质遗产,现为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据传为明代“乐圣”朱载堉为提高民间艺人的社会地位而精心设计的。山王庄村的火龙灯在明清时期声闻怀府八县,民间有“火龙出山,地动惊天”一说。另外,张坡村耍老虎、阎斜的火车旱船、新店的狮子、陈庄村武术等以及众多独具覃怀地方特色的古话(民间故事)歌谣、民间舞蹈、唢呐怀梆、人生礼俗、庙会小吃等都凝聚着浓郁的覃怀文化气息。
《焦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努力形成焦作山水、太极拳、四大怀药和以朱载堉为代表的历史名人四大文化产业品牌”的目标中,山王庄镇几乎囊括了四大文化品牌中的精华资源,随手掂来的任何一个文化元素,不是世界级的,就是国字号的,跟这里相关的众多重大历史事件在中国历史上所占据的地位举足轻重的,其得失成败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改变和影响着整个中国历史的走向与命运。山王庄全镇总面积仅18.43平方公里,其乡镇规模在焦作市所辖58个乡镇中几近最小,而其覃怀文化底蕴级别之重、密度之高、品位之精、影响之远使得其它乡镇难以及其项背,即使在全国也及其罕见。
山王庄镇历史悠久、人口众多,交通便利,文化底蕴深厚,为宗教文化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在面积仅18.48平方千米的区域内,历史上就曾经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多教种并存,尽管原有建筑已消失殆尽,但很多遗迹尚存。张坡村的九峰朝阳寺是道教合一的宗教场所,供奉唐代“药圣”孙思邈,明代曾为布衣王子大乐律学家朱载堉的隐居之地。万南村的宏门寺是一规模宏大的道教合一宗教场所,最多时容纳万名僧人合施善事,称做万善。万南村的汤帝庙既供奉成汤大帝,又供奉三国关帝。赵庄村的翠筠观是一处规模宏大的道教场所。大郎寨村的伊斯兰教寺是大郎寨村伊斯兰活动场所。廉坡村的野仙庙,供奉野仙、观音、关公等。山王庄村的结义庙和玉帝庙,分别供奉三国刘备、关羽、张飞和玉皇大帝。另外,盆窑村北的水峪寺、新店南大寺、马鞍山的关帝庙、大郎寨的牛王庙、马庄的关帝庙等,在明、清及民国以前时期都曾名闻覃怀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