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3-24 20:48
先秦·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见危授命”。
孔子的学生子路,有一天请教孔子说:“先生,怎样才能做一个十全十美的人呢?难道说还有什么具体的标准吗?”
孔子答道:“当然是有标准的呀!一个人的聪明智慧如果能赶上鲁国的大夫臧武仲,又能像孟公绰那样清心寡欲,像鲁国勇士卞庄子那样勇敢,像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具备这些条件以后,他再掌握礼和乐,来丰富自己的文采,可以说他就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了。”
臧武仲是鲁大夫,他逃到齐国后,预料到齐庄公不会长久,设法不接受齐庄公给他的封地。后来,齐庄公果然被杀,他没有因此而受牵连,被人誉为聪明人。孟公绰清心寨欲,本身非常清高廉洁。卞庄子是鲁国卞邑的大夫,据说他是鲁国的勇士,曾只身打虎。冉求是孔子的弟子,以多才多艺而著称。
子路面带难色地说:“先生,这些条件太苛刻了,一个人是极难做到的呀!”
孔子思索了一会儿,态度温和地对子路讲道:“是呀,十全十美的人哪里有呀!我看现在做一个好人,不一定都具备上面说的条件,只要是见到利益或便宜,能够想一想自己该不该得到?不要见到好处就贪遇到危险的时候肯于舍出自己的性命,为救援国家而不怕牺牲性命虽然长久地过着穷苦日子,但从不忘记自己平日的诺言,这就是一个比较完美的好人了!”
子路对孔子的答复很满意,高兴地走了。
孔子谈要成为一个完美的人,必须兼备高度的智慧、深厚的道德涵养、勇敢决断的精神、高度的礼乐修养。这个要求实在是太高了,所以孔子又讲现在只要能够“见利思义”,即见到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先考虑一下是否合情合理,符合仁义“见危授命”,在危险时,接受任命,为完成任务,宁可牺牲自己同时不管时间多久,都能言行一致,说得到做得到。这样就是了不起的人了,不必要求太高。所以“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也成为考验一个人的重要标准,无论什么时候,看到财利要想想道义以决定取舍见有危险应勇于献身以为国为民。见利忘义,君子不为临危脱逃,匹夫有愧。
“见危授命”指在危急时刻,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连动式结构,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
汉·班固《十八侯铭・太尉绛侯周勃》:“历位卿相,土国兼并,见危致命,社稷以宁。”
北齐·魏收《魏书・高谅传》:“朝廷痛惜之,赠左将军、沧州刺史。又下诏,以谅临危授命,诚节可重,复赠使持节、平北将军、幽州刺史。”
唐·房玄龄《晋书·殷仲文传》:“至如微臣,罪实深矣,进不能见危授命,亡身殉国退不能辞粟首阳,拂衣高谢。”
宋·苏轼《谢除侍读表》:“臣敢不温故知新,粗办有司之职见危致命,更输异日之忠。”
宋·万规《题忠烈侯庙》诗:“王室多艰险不移,委身先敌大江湄。临危授命生前勇,列爵封侯死后祠。”
清·汤斌《陈史法以襄文治疏》:“虽逆我颜行,有乖倒戈之义,而临危致命,实表岁寒之心。”
欧阳山《三家巷》三六:“我想古往今来那些忠勇的烈士,在他们临危授命的时候,一定是心胸开朗,了无牵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