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乐

更新时间:2023-11-24 00:17

《论乐》是元末明初刘基创作的古文。

作品原文

蛰父居楚,有见闻必言,不待王之问也。及其之宋,宋王虽问之,弗言。或曰:“宋王之待先生不薄于楚王,而先生或言焉,或不言焉,无乃异乎?”熊蛰父曰:“子亦尝学乐乎?鼓钟县矣,和之以琴瑟,间之以笙磬,合止棁敔,然后八音谐而箫韶成矣。今有陈筝筑笛缶,间以铙钹,和以羯鼓,虽有鸣球磬筦,其可以杂奏乎?是故雷不鸣于启蛰,而鸣于日至,则夭道变;鸡不鸣于向晨,而鸣于中,则人听惑。”

释义

【注解】① 县(xuan):通“悬”。

② 笙磬(sheng qing):簧管乐器,磬,古石帛乐器。

③ 棁敔(zhuo yu):棁、敔,皆为古打击乐器。棁用于乐之初;敔,用于雅乐结束时。

④ 箫韶:古乐名。

⑤ 筝筝笛缶:稳(zheng),拨弦乐器。筑(zhu),古击弦乐器。笛,管乐器。缶(fou),瓦质的打击乐器。

⑥ 铙郄(nao bo):打击乐器。

⑦ 羯(jie)鼓:羯,去势的公羊。羯鼓,打击乐器。

⑧ 筦(guan):“管”的异体字,乐器名。

⑨ 启蛰:惊蛰。

⑩ 日至:即“至日”,指夏至。

向晨:黎明。

宵中:半夜。

【译文】熊蛰父居住在楚国时,有所见所闻必定说出来,不等楚王问他。等他到了宋国,宋王即使问他,也不说。有人问他说:“宋王对待先生不比楚王的情薄,而先生有的肯说,有的不肯说,不也奇怪吗?”熊蛰父说:“你也曾经学过音乐了吧。鼓钟悬挂起来了,用琴瑟同它和声,用笙磬为它间奏,用棁敔起止,然后八音和谐而箫韶雅乐成功。现在陈列筝、筑、笛、缶,用铙钹相间,用羯鼓伴和,即使有鸣球磬管,难道可以乱奏吗?所以惊雷如果在惊蛰时节不响,而在夏至时响,那天道就变了;雄鸡如果不在黎明报晓,而在半夜打鸣,那人们听到后就糊涂了。”

作者介绍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字伯温,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等地仍有着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