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1-24 10:11
诗意现实主义是法国30年代以后出现的一种电影创作倾向,这些影片继承了20年代印象派和先锋派电影的创新精神,但又与社会现实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实质是抒情性与现实性的结合。所谓现实性,是根植于传统的现实主义,代表了对于现状的关怀与尊重,是作品的核心;所谓抒情性,指由现状出发的自由心理诉求。
法国诗意现实主义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法国经济大萧条(1929—1935),这一时期的人们不得不思考如何活下去的现实问题,也不得不从生活中寻找一点点乐趣,一点点诗意。
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先驱者是雷内·克雷尔和让·维果。
雷内·克莱尔,法国电影的编剧、导演和理论家。他在强调视觉表现的同时,又敏感地注意了听觉的表现,成为法国电影从无声到有声转折时期的重要导演,成为“诗意现实主义的先驱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富有深厚的法兰西文化传统,以幽默、讽刺的法国韵味和对电影美学、电影语言独特的探索和实践,成为30年代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开路先锋。《巴黎屋檐下》(1930年)、《百万法郎》(1931年),《自由属于我们》(1932年),《七月十四日》(1933年)是克雷尔这一时期最优秀的作品。
让·维果,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先驱人物。他在20年代法国先锋派电影美学的探索中开始涉足电影界,曾导演社会纪录片《尼斯风景》(1929~1930)。在30年代初只拍摄了两部作品:《操行零分》(1932年)和《驳船阿塔兰特号》(1934年)。《操行零分》是他的自传体电影,作品表现的是孩子们在寄宿学校里的一段生活。《驳船阿塔兰特号》则将写实、抒情和虚幻手法融为一体。
让·雷诺阿是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象征,其代表作有《托尼》(1934)、《大幻灭》(1937年)、《游戏规则》(1939年)等。
这位著名的印象派画家奥古斯特·雷诺阿的儿子,曾做过电影编剧、导演和演员。他投身于电影事业,是从一位业余爱好者的兴趣而逐渐走向电影专业制作者的行列中来。
1934-1939
创作鼎盛时期的导演有:马赛尔·卡尔内《雾码头》《天色破晓》;
叙利恩·杜维威尔《逃犯贝贝》;
雅克费戴尔《大赌博》;
马赛尔·卡内的《雾码头》《太阳升起》。
一、更新“现实”观念
米特里曾对诗意现实主义的“现实”观念,作出了极为准确的评价,他在《电影史》中指出:“实际上,这一风格中,电影家并非重复或复制现实,那怕仅从形式的表层上看,他们在模仿生活创造的活动,它的情感进发、它的内在运动,依据此点进行创作,仅仅只保留其最奇特、最具特色的那些方面。对真实的把握仅在于表达‘本质意义的’真理”。
二、景深镜头的确立与使用
坚持独立制片的雷诺阿,在他的作品中大量地使用景深镜头,并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电影语法。他的创作实践为巴赞的“场面调度”的理论提供了实证,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现代电影银幕的创作。景深镜头的确立与使用,对于“电影本体论”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三、发挥电影中的文学力量
电影编剧使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影片在银幕上大放光彩,它再一次显示了生活自身的活力和电影文学的功力,在电影创作中的重要位置。这一时期的著名导演:克莱尔、费戴尔、贝盖尔都是自己所导演的影片的编剧,雷诺阿、杜威维尔也均参与自己影片的编剧工作。
一、忽视电影的视听性。
这表一些影片中,由于过于强调对白和编剧的作用,强调文学的作用,却往往忽视了电影首先是一门视觉性和听觉性的艺术,这是十分令人遗憾的。
二、艺术群体冲击对个体的冲击。
由于诗意现实主义时期的电影剧本通常出自于普莱卫、斯派克和让松等几位大编剧之手,因此,作品往往显示出某种近似性。他们都是依据同样的戏剧模式而构筑的,即一种搬到当代平民社会现实中的悲剧的模式。这些大编剧的门徒们一拥而起,平庸的模仿者匠气十足,抹平了电影创作的独特性和个性。这一状况持续了多年,直到“新浪潮”电影运动的出现才宣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