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张籍古乐府

更新时间:2024-10-13 09:27

《读张籍古乐府》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五言诗

作品原文

读张籍古乐府

张君何为者?业文三十春。

尤工乐府诗,举代少其伦。

为诗意如何?六义互铺陈。

风雅比兴外,未尝著空文。

读君学仙诗,可讽放佚君。

读君董公诗,可诲贪暴臣。

读君商女诗,可感悍妇仁。

读君勤齐诗,可劝薄夫敦。

上可裨教化,舒之济万民。

下可理情性,卷之善一身。

始从青衿岁,迨此白发新。

日夜秉笔吟,心苦力亦勤。

时无采诗官,委弃如泥尘。

恐君百岁后,灭没人不闻。

愿藏中秘书,百代不湮沦。

愿播内乐府,时得闻至尊。

言者志之苗,行者文之根。

所以读君诗,亦知君为人。

如何欲五十,官小身贱贫。

病眼街西住,无人行到门。

注释译文

①张籍(约768—约830):字文昌,和州乌江县(治所在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贞元十五年登进士第。历官太常寺太祝、国子博士、水部员外郎、主客郎中、国子司业等。有诗名。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古乐府:沿用古题的乐府诗。②业文:从事诗文创作。③伦:同类。④六义:《诗大序》说《诗经》有六义:风、赋、比、兴、雅、颂。风雅颂是三种体裁,赋比兴是三种表现手法。互铺陈:指配合设置。⑤风雅:指诗有社会内容。《诗大序》说,“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比兴:指诗有寄托。⑥学仙诗:唐代皇帝以李耳为始祖,尊崇道教,追求成仙,张籍此诗反对学仙、服药、求长生等事。⑦放佚君:放纵淫乐的君主。⑧董公诗:董公指董晋(724—799)。字混成,河中虞乡(治所在今山西永济)人。明经及第。贞元时宣武军节度使李万荣死,部将邓惟恭欲作乱,董晋以宰相衔领宣武军节度使,不率兵卒赴任,说服将士,避免了祸乱。张籍此诗歌颂董晋的功绩。⑨商女诗:已佚,内容不详。⑩勤齐诗:已佚,内容不详。⑪“可劝”句:意为可以激励浅薄的人,使之厚道。⑫舒:扩展。济万民:救助百姓。即“兼济”之意。⑬卷:收敛。善一身:即“独善”之意。⑭青衿(jīn)岁:指青年求学时期。青衿,青色的衣领,指学子穿的衣服。《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毛传:“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⑮迨(dài):到。⑯百岁:死的委婉说法。⑰灭没:散失。⑱中秘书:官廷藏书处。唐代设秘书省,掌管官中图书。⑲湮沦:埋没。⑳内乐府:这里以汉代的乐府机构指称唐代官中的教坊。教坊专为教练乐工歌舞艺人而设。㉑“言者”句:意为语言是思想的苗。即先有思想,随后发出语言,语言用来表达思想。㉒“行者”句:指行为是诗文的根本。即行为决定文章的性质。㉓官小:张籍长期任太常寺太祝,只是品级最低的九品官。㉔病眼:害眼病。张籍曾害眼病多年,几乎失明,作有《患眼》诗。街西住:张籍当时住所在长安城朱雀门街西的延康坊,较为偏远。

创作背景

唐朝元和年间(806—820)发生的用通俗化的乐府体写时事和社会生活的诗歌运动。乐府诗的作者主要有白居易、元稹、李绅、张籍和王建等人。所谓新乐府,是相对古乐府而言的。这一概念首先由白居易提出来。他曾把担任左拾遗时写的“美刺比兴”、“因事立题”的50多首诗编为《新乐府》。新乐府作为诗歌运动,其创作并不限于写新题乐府。当时张籍、王建、刘猛、李馀等人,既写新题乐府,又写古题乐府,都体现了诗歌革新的方向。白居易写下《新乐府序》《读张籍古乐府》等诗文,阐述了新乐府运动的理论主张。其中《读张籍古乐府》中“风雅比兴外,未尝著空文”强调了诗歌的社会功能和讽谕作用,主张诗歌要有社会内容,要反映民生疾苦和社会现实弊端,并且要求诗歌的形式与内容统一,为内容服务,表达直切顺畅,让人容易接受这些诗歌理论,一反大历以来逐渐抬头的逃避现实的诗风,发扬了《诗经》、汉魏乐府和杜甫以来的优良的诗歌传统,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作品鉴赏

此诗约作于元和十年(815),白居易时在长安。元和时期,白居易与元稹、李绅、张籍、王建等人写作乐府诗,常抨击政治、社会弊病。诗中对张籍的乐府诗给予高度评价,同时也是阐述自己的文学主张:“为诗意如何,六义互铺陈。风雅比兴外,未尝著空文。”这是对《诗经》反映社会现实的传统的继承。作者由诗及人,感慨“时无采诗官”,担心这类诗不传,又对张籍的困苦境遇深表同情。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贞元十六年进士,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缉拿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通俗易懂,相传其诗作要老妪听懂为止。与元稹并称“元白”,与刘禹锡首开中唐文人倚声填词之风。有《白氏长庆集》。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