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30 21:24
资本证券化是指各种有价证券在资本总量中不断扩大和增强的过程。一般来说,资本证券化的程度,可用一国的证券余额即市值与货币总量或货款规模的比率,或者用一国的证券市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来衡量。从趋势看,一定时期内—国金融结构中有价证券比重越高,该国经济能够容纳的金融工具或金融活动总量就越多,从而金融市场所处的层次和阶段就越高。这里所指的有价证券,除了债券和股票外,还包括各种融资券、基金券、票据以及其它的证券化融资工具。
证券化融资与投资,虽然风险大些,但却减少了货币资本运动过程的许多中间环节和流动成本,例如,股票融资,则无须还本付息,也不象银行间接融资,会增加一道服务费用和社会管理费用,这种证券化的直接融资,会大大减少了经济中的泡沫性,减少银行从中的谋利、周转时间和过程的浪费与损失,并使货币直接转化为资本,因此,资本证券化对于更好地发挥资本作用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通常,提高资本证券化程度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减少现金流通和以货币为载体的实物资本流通;二是增加证券发行量和扩大证券流通的比重。这两条其实是不可分开的。减少金融运行中的现金流通,必然使货币形态的资本量减少,相应地,取代现金流通和货币资本交易的各种证券就会增加。换言之,减少货币资产,必然相应地增持其它形式的金融资产,而其总量基本不变。
从现实情况看,资本证券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市场经济发达程度的一个重要方面。资本证券化程度高的国家往往是市场经济相对发达的国家。下表所列数字即是一个例证。
──────────────────────────────────
1988年 股票市值(亿美元) 1987年数
──────────────────────────────────
美国 48473 73000 72300
日本 29545 59000 6330
英国 8715 11000 1236
──────────────────────────────────
资料来源:宫著铭《证券业的发展趋势》,《新金融》1990年8期。
由表可见,少数商品经济发达国家资本证券化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其债券余额和股票市值已大大超过了货币形式存在的金融资产总量,并且,证券市值己超过了实物经济的价值形式GNP规模。另外, 我们还可以把部分发展中和新兴的工业化国家与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水平及资本证券化程度作粗略的比较:1988年部分发展中的新兴工业国家,其股票市值相当于本国GNP的规模平均在20%左右;同期,亚洲四小龙的股票市值占其GNP的比例,台湾省为118%, 南朝鲜为71.4%,新加坡为130%,香港为130%。这种差异显示, 发展中国家经济跃上新的台阶,一般伴随资本证券化程度的提高。当然,个别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与其资本证券化程度存在不相称的现象。例如,统一前的西德GNP总值高于英国, 但英国由于传统金融业的发达,股票市值高于西德。然而,这类现象并不能从总体趋势方面否定资本证券化与市场经济高层次阶段之间的关联性。
资本证券化既然是现代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必然产物,因此,就有巨大的作用和意义。
增强资本流动性,提高资本效率
资本证券化增强了资本的流动性,增强资本效率,使资本的作用更能得到发挥。资本是过去财富的利用,而要使财富得到充分利用,就必然增加其流动性,提高其周转速度和利用效率。由于资本证券化,使得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并使资本细分化,从而可以使资本具有高流动性和对社会的高强度渗透力,从而使资本大量减少了沉淀、闲置和浪费的状况,并在流动中增强了活力。
金融证券化机制的效能显示,在社会货币资本和实物资本总量规模为既定的前提下,各经济主体能够使用的资本规模相对扩大,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层次也相应提高。这解释了长期来使我们困惑的—个问题,即为什么在实物经济规模或人均产值接近的情况下,—国的资本供给会比另一国显得充裕。比如,前苏联和东欧诸国的实物经济规模并不比亚洲四小龙等国家、地区差,但在资金的充裕程度方面却大相径庭。本文无意否定经济体制中其它因素的作用,只是想说明商品经济向高层次发展需要相应的金融机制。如果金融机制中缺乏有效的证券行业,其金融效率就不可能提高,经济就难以摆脱资金短缺与通货膨胀并存的困境。证券业发达的国家并非没有资金不足与通货膨胀并存的可能性,但应看到证券业在缓解这些矛盾方面已经发挥了作用。
资本证券化适应了大规模生产的需要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必须走规模经济之路。于是,经济机制需要创造出一种能满足大量资本需求且能长期稳定供给资本的工具。无疑,单靠银行间接融资是很难满足这一需求的,而且银行也难长期稳定地向社会大规模提供资本。换言之,在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金融机制中仅有货币形式的金融工具已力不从心,社会需要创造出既能够大量满足资金使用者的需要又能够使货币供给量相对稳定的金融工具,这种金融工具就是债券和股票等。它们一旦产主并介入经济体系中,必然使经济运行机制各方面及各环节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推动商品经济跃入新的层次或阶段。
此外,由于证券流动和交易兼具投资和投机的双重特性,因此,对所有的闲置货币都具有一种潜在的诱惑和动员力,这一点是银行体制所不可能具备的,正是由于这种诱惑作用,把更多的非资本货币转化成了资本,扩大了资本运行总量。
弥补了银行作用的不足
银行主要通过货币的存、贷业务来满足社会资金需求,由于存款创造货币倍数原理的作用,银行不能将全部存款转为贷款投放到经济领域中去,否则流通中货币总量会迅速扩张,引发通货膨胀。在这类金融机制的作用下,国民经济常常陷入两难选择,要么多发货币通货膨胀,要么资金不足,甚至发生资金不足和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矛盾现象。
我们可以从前几年我国经济运行的实际状况得到某种启示。10多年来,我国货币供给量和贷款总规模的增长速度一直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幅度。这一方面表明我国货币银行业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大为加强,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对货币银行业的利用已达到最大的限度,货币超量供给带来的通货膨胀阴影至今还没有消失。即使这样,我国各经济主体对资金的需求仍没有半点满足之感,企业、政府对资金短缺的呼声此起彼伏。这种矛盾现象提醒我们,在实物经济快速增长的条件下,仅仅依靠货币银行业来解决资金需求问题,不仅会拖延经济正常的发展速度,而且会付出通货膨胀的代价。因为货币银行业对实物经济提供有限服务的前提条件是货币数量的加速扩张,这种加速由银行信用自身的机理所决定。可见,现代商品经济必须寻找新型的、更具效率的金融机制。
而证券化金融机制正好弥补银行作用的不足,因为,它在增加融资工具的同时,货币供应量却相对稳定;社会资金总量在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流动能趋于合理,从而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例如,当银行信贷不能满足企业正常发展速度所需资金时,企业可通过证券机构和主管部门发行股票或企业债券,社会各阶层动用自有资金购买该类企业的股票。一般讲,这类资金原来的用途大多是消费领域,当被证券市场吸纳后,从宏观资金帐户看,社会用于消费或闲置的一部分资金流向了投资领域,社会积累资金在既定货币流通量基础上相对增多。在购买证券的资金中,有一部分来自于银行存款,但证券市场对存款的吸纳效应与银行对存款的利用有区别:后者使社会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相应增加;前者则相对减少了银行信贷规模。与此类同,政府发行国库券的金融效应在于,社会由货币存量形成的总购买力并没有跟随扩大,但总购买力在各经济主体即政府、企业和居民个人之间的分布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合理分配了社会资金的用途,提高了社会资金的利用效率。
降低企业的筹资成本
作为筹集长期资本的企业,为了降低筹资成本,喜欢证券集资。因为企业以长期借款方式筹集资金,因其期限长、风险大,并非长期贷款都可以取得实际担保,自然要提高利息,长期贷款利息过高,企业利润相应减少,靠成经营上的困难。采用证券集资,因证券的流动性,会使利息降低。同时,政府出于对金融市场管理的需要,往往要制订金融机构分散风险的规定,限制对某一企业及某类行业放款的额度,以保证银行的流动性。这样,一个企业向银行取得大量的足够的长期资金,不仅要承担很重的利息负担,而且也常常难于筹集到足够的资金。还有,在国外资金的引进中,传统的方式是信贷,或是外国银行信贷,或是外国政府信贷,或是世界金融机构信贷,或是外国企业和财团信贷,这几年由于发展中国家相继出现了债务危机,外国贷款人均裹足不前,倒是另一种形式的资本移动取得了替代地位,这就是国际信贷向国际证券化发展,发展中国家通过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证券,吸引外国投资者。这种替代趋势是由信贷的流动性不及证券的流动引起的。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经济愈发达的国家,票据、证券及其市场也愈发达。在这些国家中,政府为筹集长、短期资金,均通过发行中长期公债券和短期国库券;企业为筹集长期资金多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为解决短期周转资金,多运用票据和短期债券。信用活动票据化和资本筹集证券化是当代金融市场的总趋势。
资本证券化与市场经济运行
资本证券化与总供求扩张
宏观经济高层次运行除了经济增长的通货膨胀成本相对低的特征外,还有如下特征:
提高总资源利用效率
在社会财力、物力即资源总量既定的条件下,宏观经济的总供给和总需求(有效需求)规模相对扩大,社会总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提高;
宏观经济运行相对稳定,经济波动中的预警系统和调控系统比较健全,经济增长中的高峰和低谷差距尽可能缩小。对资本证券化与非证券化经济进行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宏观经济在具备上述特征方面,证券化经济具有明显优势。
其中,突出的一点就,资本证券化使宏观经济中的总需求(有效需求)和总供给规模相对扩大,社会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凯恩斯开创的现代宏观经济理论强调,宏观经济运行中,有效需求的适度规模是总供给稳定增长的前提。所谓有效需求,是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消费和投资需求的总和,它类似于社会对各类消费品和投资品的即期需求规模。显然,社会各经济主体在—定时期内持有的货币总购买力要大于社会有效需求规模。当社会消费、投资倾向降低而使两者差距过大时,社会在—定时期内就会发生有效需求不足现象;反之,各经济主体最大限度地动用现金和存款进行消费、投资而使两者过份接近时,社会有效需求规模就会发生膨胀的症状。
社会货币购买力迅速转入于即期消费
当资本证券化达到—定程度时,社会货币购买力的一部分会被各类有价证券吸收,迅速转入于即期消费,从而使社会在一定时间内的有效需求规模能稳定地处在高水平起点上,但这种高水平与货币信贷政策扩张引起的总需求规模膨胀具有不同的经济效果。后者是在货币总购买力扩张的前提下,使有效需求规模跟随扩张。这种扩张酝酿着有效需求规模超过总供给能力的另一种不平衡状态,而通过证券吸纳货币引起的有效需求规模扩大是在既定社会货币总购买力的范围内实现的。
投资品的需求迅速扩大
另外,资本证券化引起总需求结钩变动还表现在它使社会对投资品的需求迅速扩大,对消费品的需求相对减少;对总供给的经济效应则主要通过对社会资金的重新配置,使资金向生产部门,特别是效率高的部门流动,从而使社会总供给水平保持在较高的层次上。
资本证券化与宏观经济稳定运行
人们在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原因时,除了指出生产社会化与私有制之间的基本矛盾及表现外,还常常涉及证券及证券市场因素的作用,确实,证券市场具有自发波动的不稳定倾向。这种倾向会干扰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比如,证券投机中,少数人发财致富,另一部分人赔光了资本并倾家荡产引起社会不安宁;证券投机引起金融、生产秩序混乱,大批资金从社会各个角落涌向证券市场,造成虚假繁荣,促发经济危机等等。然而,我们不能由此就简单得出证券市场不利于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结论。
其实,证券化经济对稳定宏观经济的作用与资本主义社会化商品经济对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作用有共同点。不过,证券化经济属于其中的高层次阶段。
证券市场对宏观经济波动具有预警的作用
在证券市场发达的国家,其证券价格与宏观经济运行常常呈同方向变化。并且,证券价格波动往往以更大的梯度走在货币经济及实物经济波动的前面。这是因为证券价格比实物经济波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快速性。当经济从低谷开始复苏,证券价格趋于上升时,实物经济由于内在规律的作用,不可能在几天之内上升若干档次,所以经济恢复时期实物经济只能呈现相对缓慢的状态。与此不同,证券价格上升不受实物经济规律支配,它可以在几天之内上升若干档次。这样,经济好转时,证券价格比实物经济增长幅度更大,在时间上要先行一步。同样,当经济失衡面临困难时,实物经济由于供给惯性作用,至多在增长率方面逐月下降,而证券价格却可能一夜之间一落千丈。
可见,证券价格的快速和大幅度波动一方面有实物经济的基础,另一方面又是实物经济波动趋势的信号,宏观调控可以根据股价波动趋势,对实物经济运行中已有某些迹象,但还没有酿成剧烈波动的格局进行事先的调控,尽量减缓或避免宏观经济的剧烈波动。
资本证券化使宏观调控具有软着陆的机制
众所周知,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是运用金融政策,调节有效需求规模,从而实现总供给的稳定增长。当调控客体──融资途径──只有间接金融时,中央银行一旦紧缩或扩张金融政策,不仅会影响居民消费需求和企业投资需求规模,而且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规模,因为企业正常的资金来源除了自有以外,只有银行贷款一条渠道。单一融资渠道决定了金融调控的实际效果是,刺激总需求时,有效供给跟随增长;抑制总需求时,有效供给的正常增长也受到冲击,从而引发宏观经济的震荡效应。
与此不同,如果调控客体的资产负债结构中证券化达到一定程度,宏观调控的效应点就会集中体现在总需求规模上,对有效供给的作用力相对下降。这样,经济增长的波动幅度会减小。比如,银根紧缩,企业获取贷款的条件恶化时,企业可通过出售部分有价证券,减缓流动资金困难,从而保持相对稳定的生产规模。当然,融资方式多渠道并不会抵销银根紧缩对抑制需求膨胀的效应,因为银根紧缩使流通中货币量有所减少,因而社会总需求规模迟早也会受到影晌。
资本证券化减小整个债务体系崩溃的可能
资本证券化可以减少单一银行负债所产生的债务链可能崩溃的危机。单一银行负债渠道使整个债务链条异常脆弱,只要一环发生故障,整个环节就有崩溃的可能。而当各经济主体的负债结构转向证券化时,企业一部分债务分散到了社会各方面和各阶层个人身上;企业经营不善时,因银行借款相对少,对银行信贷资金正常运转的影响也就会相应减弱,从而不易导致整个债务体系的崩溃。
资本证券化还有利于国际经济秩序的稳定
受80年代初国际债务危机的影响,近10年来,国与国之间的资金借贷、资本输出愈来愈采取债券和股票投资的方式,比如,1982年国际债券融资额为78042亿美元,1986年增到228106亿美元;而国际银行信贷融资1982年为22585亿美元,1986年仅达93219亿美元。国际金融的这种证券化趋势有利于减缓债务危机对资本输出国和输入国的震荡,使债务风险不仅分散在两国居民之间,而且分散在其它国家。所以说,资本证券化虽然有促发宏观经济运行不稳定的因素,但它也具有使宏观经济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稳定运行的功能。二战以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危机的周期虽依然存在,但每次周期的波动幅度却相对减少,其部分原因就是有资本证券化的作用。
资本证券化与微观经济运行
资本证券化意味着企业融资方式的证券化,各国微观经济实践表明,工商企业资产、负债结构中证券因素占有—定比例后,其内在的经营水平和外在竞争力明显加强,微观经济运行层次会提高。
使社会筛选经营者的机制进入高层次阶段
在小商品经济即高利贷时代,企业经营者一般直接是企业资本的所有者。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对企业经营者筛选功能处在最低层次,某人拥有一定数量的资本后,就取得对该资本的经营使用权。货币银行金融机制产生后,社会对企业经营者的筛选功能开始加强,即缺乏管理经验或专门知识的人一般较难以取得银行贷款。
但随着生产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机制已显露出不足。这是因为社会对经营者阶层的挑选权仅限于银行一个部门或方面,广大居民和食利者阶层把剩余资金存入银行之后,对银行资金的贷款方向和贷款规模并没有相应的支配权。
这种缺陷在资本证券化时代得到了弥补:一是挑选企业经营者机制从资本所有者个人和银行单渠道转到了社会经济体系的各方面或群体渠道;二是社会对企业经营者的监督机制也从单一银行系统扩展到各个方面。这无疑能普遍提高企业经营者素质,促使企业效率更上一层楼。
企业内在动力和外在活力大为增强
资本追求利润动机向社会群体化演进
与独资或合伙制企业相比,融资证券化企业的资本进一步社会化,资本追求利润的动力机制进一步朝社会群体化方向演进。因为在资本所有权属于个人或几个合伙人的企业,其经营风险集中由个人或少数几个人承担,他们出于保险等个人因素,往往在生产规模和利润总额达到一定限度后就不再增加新投入的资本量,而在证券化企业中,资本风险分散到了社会各方面,产权机制的社会化使企业自身无所谓破产后的经济损失,企业行为动机集中到一点,即迅速实现资本增殖,从而满足社会各个资本持有者对利润的追求。同时,这类企业的动力机制相对于以银行贷款兴办的企业也要强得多,原因之一是股票持有者对企业的品质状况特别是利润总额的关心程度比储蓄者要高得多。
证券融资企业的外部联系进一步加强
由于企业互相持有对方的股票,互相成为对方企业数量不等的股东,使得企业不仅具有产品业务方面的联系,而且具有资本共有、利润同享的共同体关系。这种关系促进了生产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增强了企业生存竞争力。比如,加工企业持有原材料企业或商业企业部分股票时,其原料来源和销售渠道相对稳定,同样,由于原材料企业一部分股权被加工企业成其它企业所掌握,所以它遇到资金周转等困难时,也能够从相关企业中得到帮助,以便共同渡过难关。
结构转变快速、灵活
证券化企业在结构转换中具有快速、灵活的特点,其经营对象能始终处在向高盈利部门转换的状态,即哪类企业产品有发展前途,其它企业不用重新购买机器设备与其竞争,而可以采用参股入伙的方式实现自身产品结构的快速变动。这将使企业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得到加强,企业之间的社会化联系进一步紧密,企业运行层次由此进入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