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06 10:07
赣县云灯是随着田村东河戏的发展而发展成形的。清顺治十一年(1655年),赣县区田村组建了东河戏班社“凝秀班”。清嘉庆年间,“凝秀班”老艺人根据新春之际戏班没有灯彩不能进祠堂演出的民间习俗,便从东河戏演出剧目《白蛇传》中“水漫金山”的水族舞表演形式变“水旗”为“云牌”,“云牌”上画有“八仙”和”八宝天官“等仙人形象。老艺人柔合灯彩艺术特点,创作出具有民间色彩的赣县云灯。此后,每年春节,凝秀班的演员都会手持云牌到各家各户拜年。经过不断的发展演变,赣县云灯在田村一带的东河班社中广为传学,逐渐成为东河戏班社的“班灯”。
清末,东河戏日渐衰落,田村凝秀班也于民国二年(1913年)解散,但这一时期是赣县云灯发展的全盛时期。据1926年赣州梨园工会登记,赣县区有60多个赣县云灯班社,先后流传赣县田村、白鹭、南塘、吉埠、白石、江口及兴国龙口,于都县峡江等地。解放后,由于种种原因,赣县云灯受到了破坏,慢慢的走向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赣县云灯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得到了大力的扶持,各级政府对其进行多次调演,政府多次组织专业人员对赣县云灯进行指导整理。自改革开放后,赣县云灯又得到了恢复、重视。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赣县云灯也有了新的发展和表现形式,一些民间老艺人在保留原有“云灯”艺术精华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歌舞艺术特点,由原来的每段舞蹈之后摆出一个字,改为一次性完成摆字的表演。在服装上也大胆地改进,式样和颜色都较为明快、鲜艳,以衬托热烈、欢快的气氛。在道具“云牌”的制作上适当加宽加大,由单片式改为灯箱式,这样既提高了“云牌”亮度,又增强了所摆出的字的立体效果。
赣县云灯舞队初为6至8人,后逐渐发展成12至24人以上的大型舞队。原来只舞不唱,后发展到配以东河昆腔词曲,到清朝末年,还在赣县云灯舞队之前加上两盏方形灯笼。
赣县云灯表演队人员双手各持一块云牌,分左右两队出场。一队表演出云、跳云、点斗(唢呐吹奏《万年欢》曲牌),另外一队表演摆字“四季平安”“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人寿年丰”等(吹奏曲牌《飘海》)。每摆一字后“穿花”交替进行,每摆一字唢呐吹奏一段音乐,曲牌相同。起初“云灯”表演队是跟随东河戏班社至乡村演出,每年正月为演出期。进村前先敲锣打鼓,并由两盏方形灯笼引路,后随“锣鼓亭”(两人抬鼓架,司鼓者立架内)和乐队、灯笼队,后面是一副“銮驾”(即皇凉伞)。主人鸣爆竹迎接后,即在村坪和祠堂表演,演完后主人送上“利是”(即红包),正月演完后妥善保管,来年再用。后来,由于东河戏班大多数解散,人们仍以村坊姓氏组成云牌到各家各户演出。
组合造型
“云牌”是“赣县云灯”的主要道具,天空中各种云彩,地上花鸟虫鱼的形象以及各种文字图案,都由“云牌”的造型来完成。舞蹈造型有“跳云”“点斗”“团云”“洗云”“结云”及“摆字”等,歌词的内容也用“云牌”来表达,即“云牌”摆字,大多为吉庆、祝愿之语,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人寿年丰”“九州升平”“人财兴旺”等,表达了客家人企盼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美好心愿。
步法特点
赣县云灯表演具有戏剧步法特点,以戏曲音乐昆腔与民间地方音乐吹、打曲牌紧密结合,融为一体。走的是“小碎步”,动作“轻而缓,细而密,行如流水,动似微波,聚时紧凑,散时自如。”
道具服装
赣县云灯的道具、服装都绘制成“云钩”图案,所有服装、头饰的装扮都为传统的古装戏曲形式。
传承价值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赣县云灯的图案造型艺术为人们提供了古为今用的艺术基础。
传承状况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精神需求更加迫切,赣县云灯更进一步地得到发展壮大,不仅限于在农村有云灯表演队,县城的几个社区都成立了云灯表演队,凡喜庆节日、开张庆典、大型节日活动等等都有赣县云灯表演队的出现,从而赣县云灯得以发扬光大。
保护措施
1984年,江西省省、地群艺馆对赣县云灯进行了专题录像。
2015年7月20日—23日,江西广播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赣风》栏目组对赣县云灯进行了保护性拍摄记录,并适时在该频道播出。
荣誉表彰
2001年、2009年,赣县云灯参加了赣州地区民间民俗调演,分别获得了表演奖、导演奖、音乐奖、优秀民间灯彩奖等奖项。
重要演出
2014年9月23日,赣县云灯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客家文化城举行表演。
2014年11月10日,赣县云灯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白鹭乡举行表演。
2014年11月25日,赣县云灯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田村举行表演。
2018年2月,赣县云灯参加了赣州市第三届文化惠民周的文艺会演。
重要展览
2017年3月31日,赣县区文化馆在樱花公园举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简介展览,赣县云灯在展览中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