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02 09:57
按照考古学文化命名的惯例,一种文化往往来自于该文化中最先发现的遗址的地名。红山文化因首次发现于赤峰红山后而得名。它以西拉沐沦河、老哈河流域为中心,分布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距今五、六千年左右,延续时间达两千年之久。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主要社会结构是以女性血缘群体为纽带的部落群体。
红山文化的社会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兼以牧、渔、猎并存。它的遗存以独具特征的彩陶与之字型纹陶器共存、且兼有细石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的精神渗透到中华民族的骨髓和血液之中。赤峰以出土“中华第一龙”引起了中外史学界和考古界的震动。红山文化使生活在龙腾之地的赤峰人充满了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豪情。赤峰以红山文化打造文化赤峰,以文化为突破口制造着文化产业一个又一个经济增长点。
红山文化年代为公元前4000~前3000年。红山文化的居民主要从事农业,还饲养猪、牛、羊等家畜,兼事渔猎,细石器工具发达;还有磨制和打制的双孔石刀、石耜、有肩石锄、石磨盘、石磨棒和石镞等。陶器以压印和篦点的之字形纹和彩陶为特色,种类有罐、盆、瓮、无底筒形器等。彩陶多饰涡纹、三角纹、鳞形纹和平行线纹。已出现结构进步的双火膛连室陶窑。玉雕工艺水平较高,玉器有猪龙、龙形缶、玉龟、玉鸟、兽形玉、勾云形玉佩、箍形器、棒形玉等。还发现相当多的冶铜用坩埚残片,说明冶铜业已经产生。有方形半地穴式房屋,分为大型与小型。
红山文化是与中原仰韶文化同时期、分布在西辽河流域的发达文明,在发展中同中原仰韶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相交汇产生的多元文化,是富有生机和创造力的优秀文化,其内涵十分丰富,手工业达到很高水平,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陶器装饰艺术和高度发展的制玉工艺。红山文化的彩陶多为泥质,以红陶黑彩常见,花纹十分丰富,造型生动朴实。玉器制作为磨制加工而成,表面光滑,晶莹明亮,极具神韵,发展中具备了专业化、系统化、规范化,红山文化的玉器已出土近百件之多,其中出土自内蒙古赤峰红山的大型碧玉C型龙,周身卷曲,吻部高昂,毛发飘举,极富动感,是红山文化玉器的代表作,被誉为“天下第一龙”。因赤峰境内多有龙表玉器出土,故赤峰被称为龙的故乡,红山文化的先民应为龙的传人。
红山文化全面反映了我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特征和内涵。其后,在邻近地区发现有与赤峰红山遗址相似或相同的文化特征的诸遗址,统称为红山文化。已发现并确定属于这个文化系统的遗址,遍布辽宁西部地区,几近千处。其内涵丰富,拥有一大批造型生动别致的玉器,多呈猪、龟、鸟、蝉、鱼等动物形象。随着七十年代这批玉器被识别出来,考古学家发现了红山文化大型玉龙,这是我国最早的龙之一。
经历八千年的文明演进,赤峰所沉淀的文化非常厚重和独特。历史上红山诸文化、草原青铜文化、契丹辽文化和蒙古族文化这四大文化高峰的出现,为赤峰大地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文化遗址、遗迹。赤峰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是中国北方文明摇篮。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穿越八千年的文化时空,为这片热土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把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向前推进了一千多年;红山文化特别是契丹辽文化,是赤峰与其他城市区别开来的优势和标志,也是历史文化当中赤峰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品牌,全市各类文化遗存6800多处,是自治区总量的47%。
城市因建筑而雄伟、因文化而辉煌。龙元素贯穿于赤峰市新城区的建设,龙精神丰富了这座新城的文化内涵。
赤峰市新城区的玉龙广场是一个以“龙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广场。在广场的中轴线上,长1500米的“中华龙字大观”和“飞龙在天”的标志性雕塑一字排开,展示了“龙兴之地”的悠久历史文化和现代赤峰人继往开来的龙马精神。以广场为中心,新城区还相继建成了人文景观带——蒙古源流雕塑园和自然景观带——漠南长廊,以及车伯尔民俗园、石博园、海贝尔游乐园、兴安南麓植物园等具有草原风情的园林景观。与新城区“一场两带四园”相呼应,老城区的红山文化先民聚落园和辽文化契丹风俗园,则把深埋于地下的文化积淀变成百姓可以触摸到的文化景观。这些设施像一条蜿蜒的巨龙伏卧在赤峰市城区,成为赤峰市新的旅游景点。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依托。赤峰具备自然和人文资源优势:以克什克腾为代表的自然景观,分布全市各地的地质遗存,草原、沙漠、地质奇观、珍稀动植物和蒙古族特色鲜明的民俗风情,这是赤峰又一文化优势;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又是自然景观中的国际品牌。种种优势,赤峰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中国最佳旅游胜地”。所有这些都是赤峰文化建设的重要精神财富。赤峰市巴林右旗、克什克腾旗正式入选66个“中国文化旅游大县”之列。
为了扩大旅游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赤峰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赴京同北京奥组委洽谈将赤峰纳入奥运旅游线路问题。日前,赤峰市已同北京奥组委达成共识和合作框架,赤峰将纳入奥运旅游推荐线路。随着赤峰市与周边省市的合作日益密切,合作领域实现了资源、产品、市场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在合作区域范围内逐渐实现无障碍旅游,扩大了赤峰市旅游产品的市场容量。多方位、多层面的区域旅游合作体系和跨区域旅游促销的合力,使赤峰市旅游业的发展主动融入国内外旅游发展的大格局。随着与赤峰境内赤茅一级公路(赤峰至锦山至茅荆坝)对接的京承高速公路全线通车,从北京驾车到赤峰更加便捷。赤峰的精品旅游线路被纳入奥运旅游推荐线路,将给赤峰旅游带来巨大的商机。2006年赤峰市接待旅游者36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5%,旅游收入实现31.3亿元,比上年增长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