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班制

更新时间:2023-08-21 15:03

“走班制”就是不把学生固定在一个教室,或根据学科的不同,或根据教学层次的不同,学生在不同的教室中流动上课。

基本介绍

含义

另外,走班制学习组织方式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也体现在学生的各种学习生活中,特别是在自主管理、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德育课程中。

“走班制”包括三层含义:首先,“走班”的学科和教室固定,即根据专业学科和教学内容的层次不同固定教室和教师,部分学科教师挂牌上课,学生流动听课。其次,实行大小班上课的多种教学形式,即讲座式的短线课程实行大班制,研究型的课程实行小班制。通过不同班级、年级学生的组合教学,增强学生的互助合作。第三,以兴趣为主导的走班形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上课内容,不固定教师与教室。主要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阔学生的思维。

背景

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高中生在学校除了要学习必修课程,还有总量超过必修课程的国家选修课程和一定数量的学校自主开发的校本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科方向和教师,安排自己的课堂学习。

上世纪末,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由于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只面向少数人的精英主义教育,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高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不再是只为大学输送合格新生。当高中毕业生可能继续升学,也可能直接走向社会时,高中教育就应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这些正是新课改所十分强调的。

高中新课程实验于2004年启动,海南、广东、山东、宁夏为首批实验区。2005年,江苏成为实验区。2006年,实验范围扩大到福建、辽宁、浙江、安徽、天津五省市,初步形成了东部沿海省市全面推进高中新课程的格局。

此外,这次新课改借鉴了先进国家的课改经验,是对世界课程改革潮流的自觉顺应,这一点在高中课改中尤为明显。

模式

走班制是中国许多高中开始推行的新型教课模式,与大学类似。这种模式为:日常管理仍在一个固定的班级,称为行政班,但由学生自由选择上课内容和学习的教室,学生走班后上课的教室为教学班。不同班级的学生,根据自己所选科目的不同到不同的教室上课,需要时自习也会在教学班上。

推广

教育部在2014年12月16日发布了《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对高考进行改革,这个消息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而由高考变化导致的高中教学方式的变化就是其中一个焦点。

由于《意见》中表示,从2017年开始全国都将开始高考综合改革,即在高考中实施语文、数学、外语3门学科全国统考,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学科任选3科的考试成绩。因此不少教育领域的从业者以及专家都认为,今后高中很可能将采用“走班制”进行教学。

根据不同的地域特点,走班制在全国也不会完全一致。但总的原则就是应该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业规划,有利于学生自主决定学习内容。至于走班制具体的方案,应该会很灵活,既可以实行分学科的走班制,也可以所有学科都实行走班制,但目前肯定还没有一个定案。

评价

“走班”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给了学生以充分的学习自主选择权,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赢得了学生普遍欢迎。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性,起到很大作用。“走班制”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组织方式,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1、 学生主体地位彰显。实行“走班制”后,任课教师按照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兴趣特长,确定教活动。学生也可有的放矢地选择、安排自己的课程结构,学会了如何正确评价自己,正确估计自己的能力,并逐渐找到将来发展的方向。

2、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走班制学习组织方式充分赋予学生的主体地位,克服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度几百名学生读同一本书,上同样的课,做同样的练习,忽略学生自身成长中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等缺陷,最大限度地让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获得与自己最相适宜的发展环境。

3、 学生的自信心得以提升。“走班制”学习组织方式条件下,学生按自己的学习水平,自我发展的需要,自身的兴趣、特长选班,能增强其自信心和成就感,尝试到成功的快乐,减轻了思想压力,始终保持乐观的情绪和平衡的心态,从而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4、 扩大了学生的交往范围,加大了同学间的相互影响,有利于增强同一层次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

走班制的初步实施,存在诸多弊端,因为教师换了,有些学生会乘此逃课,还有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走班制”当前的突出问题有:

1、分班之前的宣传发动不到位,因此,必需在分层走班之前做好思想工作并适当“铺垫”,让他们确实感觉到分层后,自己犹鱼得水,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和发展。

2、“走班”学生的成绩评价如果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阴影,仅仅是为了“甄别”和“选拔”,那将会极大地损害学生的发展,严重地违背教育规律。在管理和评价学生时,可以将学分制引入进来,打破学年与年级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提供空间。

3、走班制在给学生带来了选课的自由、充分的主动权的同时,也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十分广泛而不稳定,可能出现选课的盲目性,造成自身的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学校有必要在校园网上建立专门的课程管理网络和数据库,新学期前在学校网站上发布下学期的课程设置、课程建议和选课指导,帮助学生作出正确的选择。此外,担任辅导员的教师要多注意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困难和需要,关注对学生的指导。

一位老教师认为,课改走班制最大的坏处就是砍掉了中国教育文化。“教”和“育”是不能切开的,但走课的方式把老师和学生都当成了加工器,学生和老师就是买卖知识的关系,没有“育”的关系。

克服走班制存在的弊端的措施

高中新课程采取必修与选修并存的方式。

实施办法

1、 课程设计应更具灵活性、多样性和可选择性。构建一个全新的课程结构,是实施“走班制”的前提和关键。课程结构的构建要突出选择性、多样化原则,课程类型可包括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国家课程校本课程。这种课程结构赋予了学生很大的自主权,他们可根据自身的能力和爱好灵活地调整所学各门功课的比重和速度,并向不同方向发展,大大打破了“学科中心”课程对学生的桎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了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

2、教师应进一步尊重学生,因材施教。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观念,平时多注意观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因遗传、环境等方面的因素而造成的知识经验学习兴趣、智力水平等的差异,充分调动自身积极性和主动性,把握好自身教学个性与学生个性发展的结合点,选准任教课题并进行设计,充分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真正做到弥补学生的知识缺陷、延伸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能力、深化学生的特长。

3、 管理机制上应真正确保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第一,建立与走班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管理的计算机程序化、网络化,加强教学督导、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及时收集和处理师生意见等,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建立起满足学生成长需要和促进、激励学生发展为价值取向的教学管理制度,彻底摒弃传统的“见分不见人”、“以分为本”的管理模式。第二,改进班级管理工作,确保“走班制”的顺利实施。“走班制”客观上要求班级管理工作更加细化和深化,要适应“走班制”的特点和内在要求。实行走班制后,由于每个学生分布于不同的教室上课,行政班的班主任很难监控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任课老师在短暂的一节课里也不利于熟悉学生,老师有“抓不住学生”的感觉。由于“走班制”属活动上课,老师授课结束后,学生又返回行政班,学生在课后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学生颇有“跟不住”老师的感觉。学生的集体观念会日趋淡化,思想教育和集体活动的组织也比较困难。因此,必须为教学班配备一支高水平的学生干部队伍,采取能激发学生主体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班干部“选聘”激励机制,学生的“评价”激励机制和“奖惩”机制。同时,选配热爱学生工作、具有高度责任感、业务能力强和良好的思想素质的教师担任教学班辅导员,对教学班的学生进行课堂和课后管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课外辅导,对学生在各教学班中的流动进行指导,并和行政班的班主任及时交流学生的情况。这是优化班级管理工作的前提,也是推进“走班制”的保障。

4、加强对学生选课和学生生活的指导。配备选课指导老师,建立选课指导制度,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修习计划。要保证学生的自主选择,全面发展,就要提供可供学生的选择的内容,让学生对所要学的内容有一个完整清晰的了解,并制定长远的学习发展计划

5、积极避免“走班制”对学生生存状态可能造成的新问题。随着“走班制”的实施和推广,还可能出现新的情况、新的问题,亟需我们随时研究和解决。因为这些新的问题将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生活走入困境,恶化学生的生存状态。

开展学校

青岛

从2009年9月份开始,青岛二中将实行全面“走课制”,即在国家规定普通高中课程的8个学习领域、14个学科,设计87个模块供学生自主选择

为了应对“走课”带来的诸如学生评价、教学班管理等新问题,学校针对模块周课时减少造成学生学习的不连贯、学习效率不高的情况,将高一班级和学期各分两部分,一部分班级集中学习物理、化学、生物;一部分班级集中学习政治、历史、地理,下学段则反之。这样在一个学段的学习中,并行科目减少,学习科目的周课时密度增加为4课时,使学生能够较深入地开展学习。然而分学段集中教学使得学生在后一学段较长时间内不再学习该科目,同样也面临着所学内容被遗忘的问题。为此,学校制定了《青岛二中“学习伙伴”管理规定》,组织学习不同课程内容的两个班级结对,建立伙伴班级。两位班主任综合学生的学习水平、性格特点、性别等方面因素,建立形式多样的学习伙伴组合,通过这样一种形式,使学生能够取长补短,学会合作。

深圳

2004年,深圳中学正式被教育部列为“全国高中课改实验样本校”,承担起相关的实验项目。

深中新课改主要体现在高二学年。在这一年里,深圳中学在八大学科全面开设必修、选修课程,同时开设校本选修课程,学生可以跨班级跨年级自主选修:同一学段,学生修习的课程内容可以不一样;每个学生在不同学段都有自己的课程表

在这种情形下,“走课制”应运而生。

北京

北大附中,中学普遍实行的固定行政班已改革变成书院模式。备受关注的“走课制”也在高一和高二进行推广。

他这样推行这一改革,希望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自主选择和自理能力。

而在北京的一些初中校中,也开始实行走班制。例如:人大附中十一学校等。

相关政策

由于《意见》中表示,从2017年开始全国都将开始高考综合改革,即在高考中实施语文、数学、外语3门学科全国统考,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学科任选3科的考试成绩。因此不少教育领域的从业者以及专家都认为,今后高中很可能将采用“走班制”进行教学。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